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委託協議有法律責任

委託協議有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4-04 23:17:39

1. 委託經營協議是否合法

一、委託經營協議是否合法
1、委託經營協議是合法的。委託他人經營的基本特徵為經營權的私有化和商品化。委託經營是受託人接受委託人的委託,按照預先規定的合同,對委託對象進行經營管理的行為。從法律上看,委託經營是信託范疇的延伸和發展。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二、委託經營的原則有哪些
委託經營的原則如下:
1、預定契約原則。發生委託經營行為,首先必須簽訂委託契約,即以法律合同的形式載明委託人的權利和意志、受益人的收益方式與范圍、受託人的責任以及三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等事項,受託人必須以委託契約為依據來對受託對象和受益人履行;
2、委託自主性原則。在企業委託經營關系中,受託人受託期間擁有委託財產的名義所有權,受託人有權在保證實現委託人意志的前提下,自主管理和處置委託對象;
3、分開管理原則。受託人的自有財產與委託經營財產分開管理。

2. 授權委託書負法律責任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生活中的法人就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實指的都是版法定代表人。委託法人正確的叫權法是委託法定代表人,就是公司委託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義辦理辦理某項事情。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故意或過錯,造成公司利益受損,應向本公司承擔民事責任。由於法定代表人屬於並且通常又具有股東身份,因此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發起人或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規定,則應向本公司或其他第三人承擔法律責任。常見情形如下:(一)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或發起人,未履行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義務的,除應當向本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或按照發起人協議約定承擔違約責任。(二)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的,應承擔賠償責任。(三)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的,應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熱點內容
建甌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4-12 01:44:03 瀏覽:735
社會主義旅遊職業道德的作用 發布:2025-04-12 01:33:32 瀏覽:970
送中條例是什麼 發布:2025-04-12 01:31:55 瀏覽:722
法治素養硬 發布:2025-04-12 01:31:11 瀏覽:88
司考訴訟法真題多選題 發布:2025-04-12 01:28:40 瀏覽:868
提出條例 發布:2025-04-12 01:19:37 瀏覽:795
行政法兩指的依據 發布:2025-04-12 01:15:15 瀏覽:268
內涵條例 發布:2025-04-12 01:13:45 瀏覽:903
奉化法院拍賣 發布:2025-04-12 01:09:12 瀏覽:393
2016年厚大理論卷講義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4-12 00:59:54 瀏覽: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