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新增股東合作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新增股東合作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5-04-05 20:37:13

❶ 入股資金打入個人賬戶,公司開具了認購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如果資金打入個人賬戶之後,公司開具了認購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簽了股份合作協議,本意是想成為公司法定股東,但是簽了股份合作協議後,後面一系列成為法定股東的手續沒有進行,未能體現簽該股份合作協議本意。這樣的股份合作協議是有欺騙投資者到目的。
法律分析
投資入股認購協議主要條款有:首先寫出出讓方:甲方、受讓方:乙方的姓名以及地址。1、轉讓標的、受讓價款及支付。2、甲方保證。3、違約責任。4、股權轉讓有關費用的負擔。5、協議的變更、解除和終止。6、爭議的解決。股份認購是參與公司分紅的一種重要形式,我們都不想在其過程中產生糾紛和麻煩,所以在開始的時候就要正確規范的簽署投資入股認購協議。通過協議的形式來確定股份認購方式、分紅方式和對方公司的義務及違約責任等事項。具備法律效力的協議是我們保障合法權益的重要憑證,務必給與重視。因此,作為股東,有權查閱公司會計賬簿。如果公司在提出書面請求並說明目的後,明確拒絕提供查閱或在法定期間內未予答復,那麼可以為此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十四條 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六條 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公司從稅後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後,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後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後所余稅後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違反前款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潤。

❷ 公司股東之間簽的協議是否有效,可以自己

一、《合作協議書》有效,所述情況不屬於法律規定的合同無效的情形。
二、根據《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即股東之間可以自由地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出資,也不需要股東會表決通過。雖然,我國法律不禁止股東之間轉讓股權,但是,國家有關政策從其它方面又對股東之間轉讓股權作出限制:如根據我國的產業政策,像國有股必須控股或相關控股的交通、通信、大中型航運、能源工業、重要原材料、城市公用事業、外經貿等有限責任公司,其股東之間轉讓出資不能使國有股喪失必須控股或相關控股地位,如果根據公司的情形確需非國有股控股,必須報國家有關部門審批方可。
2、股東向股東以外第三人轉讓股權。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第二款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在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對於此規定實踐中存在兩種理解。一種認為,有限公司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時,如果未達到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時,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有義務購買此出資,否則視為同意轉讓給股東以外的人。此理解下該轉讓必定能夠實現,或轉讓給股東以外的人,或轉讓給持反對意見的股東。另一種觀點認為,有限公司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時,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否則不得轉讓。照此理解,在達到全體股東過半數的前提下,不同意的股東或者購買該出資,或者視為同意轉讓。若未過半數,則股權對外轉讓不能,如原股東也不願購買,則股權轉讓行不通,而減資程序通常也難以啟動,那麼此時股東真的步入單行線。這會嚴重影響股東的積極性也不利於公司的發展。所以筆者同意第一種觀點。不過在此觀點下仍存在另一個小問題,公司法規定:對外轉讓須經1/2的股東同意,可是在第一種理解下,通常有兩種結果:(1)、出資轉讓即便不經過1/2以上有表決權的股東通過,結果為不同意轉讓的股東購買其股權;(2)、若是通過則可以向股東外的人進行轉讓,轉讓時股東有優先購買權。所以或者是原股東不同意轉讓而自己購買,或者是同意轉讓,在同等條件下其仍有優先購買權,所以這里對通過表決權股東人數的比例要求,並沒有實在的意義也就無存在的價值。所以筆者建議將此條改為,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時,須取得其他股東的同意,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購買該轉讓的出資,如果不購買該轉讓出資,則視為同意轉讓。

❸ 跟公司股東簽訂的股份協議是否有效

法雀肢律分析:有效,《合作協議書》有效,所述情況不屬於法律規定的合同無效的情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即股東之間可以自由地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出資,也不需要股東會表決通過。雖然,我國橘早法律不禁止股東之間轉讓股權,但是,國家有關政策從其它方面又對股東之間轉讓股權作出限制:如根據我國的產業政策,像國有股必須控股或相關控股的交通、通信、大中型航運、能源工業、重要原材料、城市公用事業、外經貿等有限責任公司,其股東之間圓歲雀轉讓出資不能使國有股喪失必須控股或相關控股地位,如果根據公司的情形確需非國有股控股,必須報國家有關部門審批方可。

熱點內容
2014經濟法基礎教材目錄 發布:2025-04-06 10:19:44 瀏覽:484
教師的道德准則 發布:2025-04-06 10:12:21 瀏覽:204
黨委章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06 10:12:19 瀏覽:427
房產公司跳單受不受法律保護 發布:2025-04-06 10:02:00 瀏覽:101
餐廳出現老鼠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06 09:47:06 瀏覽:495
可用來發布規章的公文 發布:2025-04-06 09:46:11 瀏覽:377
法治政府是建設法制國家的 發布:2025-04-06 09:32:54 瀏覽:330
為什麼醫院要定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06 09:30:34 瀏覽:602
社會與法專題片致敬公安楷模 發布:2025-04-06 09:08:48 瀏覽:296
有關規章制度的討論 發布:2025-04-06 09:06:00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