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幼兒需要學哪些法律知識

幼兒需要學哪些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5-04-06 01:16:19

『壹』 幼兒園普法教育活動內容

幼兒園普法教育活動內容有火災逃生知識、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環境保護知識、消費者權益保護、城市基礎設施、社會生活禮儀等。

1、火災逃生知識:通過觀看教育視頻,講解逃生器具的使用方法,模擬火災逃生場景等方式,讓幼兒了解火災的危害,學習火災逃生常識。

2、道路交通安全知識:通過講解紅綠燈,斑馬線,汽車夜間光線的危害等方式,讓幼兒了解交通安全常識,學習道路安全規則和標志。

3、環境保護知識:通過觀看動畫片,講解垃圾分類和處理方法,學習資源和環境保護知識,培養幼兒保護環境和資源的意識。

幼兒園普法教育活動的重要性

1、提高幼兒的法律素養:普法教育可以幫助幼兒了解基本的法律條款、國家法律制度和社會規則,使他們具備一定的法律素養。

2、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普法教育活動可以讓幼兒了解安全、保健、防災等方面的法律知識,增加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減少不必要的危險和安全隱患。

3、培養幼兒的公民意識:幼兒學習社會規則和法律規定,可以促進他們形成正確的公民意識和價值觀。

4、建立幼兒正確的法律意識:幼兒在課堂上了解法律條款、案例和法律實踐,有利於他們形成合理、公正的司法觀念和法律觀念。

5、促進幼兒的個人和社會發展:普法教育活動可以讓幼兒了解社會規則和法律條款,增加他們的社會參與意識,並為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建立良好的法律基礎,促進他們的個人和社會發展。

『貳』 幼兒法制教育有哪些

幼兒法制教育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法律知識普及

向幼兒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識是法制教育的基石。這包括介紹法律的概念、法律的作用以及法律的重要性。讓孩子們知道法律是保護大家權益的,每個人都要遵守法律,不犯法。

二、公民權利與義務教育

在幼兒法制教育中,應涵蓋公民權利與義務的教育。孩子們需要了解自身享有的基本權利,如生命權、健康權、受教育權等,並了解與此相應的義務,例如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等。

三、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

針對幼兒的特點,法制教育還應注重安全教育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教育孩子們如何防範危險,遇到危險時如何尋求幫助和自我保護。

四、結合日常生活實例進行教育

對幼兒進行法制教育時,應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實例進行。通過講述生活中的小故事、案例分析等方式,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識,並學會如何在生活中運用。

綜上所述,幼兒法制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普及法律知識、公民權利與義務教育、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以及結合日常生活實例進行教育。這些內容的目的是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法律觀念,增強法律意識,為未來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叄』 幼兒園民法典培訓內容

幼兒園民法典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教師專業素養、幼兒生活管理以及安全防範。

一、教師專業素養(如何在教育過程中引入民法知識)

1.民法基本概念和原則的引入

2.孩子們的民法意識及其培養

3.面向幼兒的常見民事行為及處理

教師們還應該具備以下能力和素質:

1.持續學習的態度和習慣,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

2.有效的教育溝通技能,包括與幼兒、家長和同事的溝通;

3.善於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快速應對突發事州跡件的能力;

4.較高的責任心和工作熱情,保證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5.尊重幼兒園法律法規、紀律條例,遵守職業操守和道德規范。

總體來說,幼兒園民法典培訓的目的是增強幼兒園教師的法律素養和應用能力,提高幼兒園法治化水平,使褲李其成為「法律人」的角色,在明辨是非、引導行為准則方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肆』 2020幼兒園綜合素質考點:幼兒的法律權利

知識點:教師資格考試幼兒的基本法律權利


綜合我國憲法及其他相關法律,幼兒的基本法律權利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一、人身權


人身權又稱非財產權利,是指不直接具有財產的內容,與主體人身不可分離的權利。人身權是幼兒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項權利。因為人身權的正常享有與否,關繫到幼兒公民能否進行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一般而言,幼兒人身權包括生命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


(一)生命健康權


生命健康權是人身權的最基本權利,主要包括幼兒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人身自由等方面的內容。幼兒的生命健康權應受到法律的保護。我國《民法通則》第九十八條規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其中,生命權指公民維持自己生命延續,不受他人非法剝奪的權利;健康權則指公民保持身體組織的完整和生理機能的健全,使肌體生理機能正常運作和功能完整發揮,從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權利。


(二)姓名權


姓名權就是公民就其姓名所享有的權利。我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三)肖像權


肖像權是幼兒所享有的在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以人格利益為內容的權利,也就是幼兒就自己的肖像上的利益所享有的權利。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具體內涵有四:第一,幼兒擁有自己的肖像,並有權通過對肖像的利用取得精神上、財產上的利益;第二,經幼兒監護人的書面同意,允許他人使用未成年人的肖像,並有權取得適當的報酬;第三,未經幼兒監護人的書面同意,任何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幼兒的肖像;第四,幼兒及其監護人有權禁止他人非法毀損、侮辱、玷污幼兒的肖像。


(四)名譽權


名譽權就是幼兒享有的維持自己獲得公正的社會評價的權利,是每個人對自己在名譽上的利益所享有的權利。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五)榮譽權


榮譽權指幼兒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依法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在生活中,每個公民都有榮譽權。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二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榮譽權,禁止非法剝奪公民、法人的榮譽稱號。”作為幼兒,也同樣擁有榮譽權。


(六)隱私權


隱私權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對自己的個人秘密和個人私生活進行支配並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隱私權與生俱來,是一種典型的私權,幼兒同樣依法享有維護自身的合法隱私權,不能因為缺乏某種權利意識,成人就有剝奪幼兒此項權利的理由。


二、財產權


一般而言,幼兒財產權包括財產所有權、繼承權、受贈權以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利等。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其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幼兒年齡雖小,但任何人不得隨意剝奪、侵犯其權利。


繼承權,是指依法享有的、能夠無償取得死亡公民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的權利。


受贈權,是指接受別人贈予的財物的權利。


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著作權、專利權之中的財產權利。


三、受教育權


受教育權是幼兒的一項基本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這些規定都確定了幼兒受教育權利上的平等性。


幼兒受教育機會平等原則一般包括受教育起點上的機會平等、受教育過程上的機會平等和受教育結果上的機會平等三個方面。


受教育起點上的機會平等,是指幼兒在入學機會上享有平等的權利。


受教育過程上的機會平等,是指幼兒進入幼兒園以後,幼兒園應該每個幼兒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內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各種教學設備、玩具等,每個幼兒都是平等的。


受教育結果上的機會平等,是指幼兒在接受教育後,有獲得學校和社會公正評價的平等權利。這種平等主要體現為學業成績和品行評價上的平等,進一步求學機會上的平等,就業機會上的平等。


以上就是關於2020年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點:幼兒的法律權利的相關考點整理,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2020幼兒園綜合素質考點:幼兒的法律權利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伍』 幼兒憲法小知識教案

1. 幼兒憲法小知識
幼兒憲法小知識 1.小學法律小常識10條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論什麼人都要遵守法律,無論什麼人犯法都要受到法律追究,不因身份、地位、民族、性別、貧富、職業等而有所區別。

2、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都不能同憲法的規定相抵觸,任何人要服從憲法權威。 3、我們國家的審判機關是人民法院,法律監督機關是人民檢察院,法院、檢察院以及公安部門要分工合作、相互監督。

4、我們國家實行的是依法治國。 5、《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條規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6、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7、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

8、竊盜罪。所謂竊盜罪,就是指『偷東西』。

在沒經過主人的同意下,隨便取走他人的財物,包括錢和物品。 9、恐嚇取財罪。

就是用不當的手法,包括:恐嚇、威脅、暴力等,向別的同學借錢不還或強索金錢。 10、強盜罪。

是拿著武器,如:刀械、棒棍或其他具有危險性的東西,威脅同學,使他不敢反抗,然後強行奪取身上的財物。 11、義務教育法第四條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2.怎樣對幼兒園幼兒進行法治教育
玩是幼兒的天性,在玩中學、在玩中探究進步是幼兒階段幼兒接受知識的主要模式之一,通過游戲可以潛移默化地實現對於知識的滲透,而且幼兒也比較樂意學、喜歡學。如在教學認識交通標志中要求幼兒看到紅綠燈會說幾句簡單的命令,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首先讓幼兒每人准備紅、綠、黃三種指示燈,然後讓幼兒做角色扮演的小游戲,讓其中一名幼兒扮演警察,一名幼兒扮演行人,另一名幼兒扮演指示燈,來演練如何正確地過馬路的情境;同時,為了加強幼兒對於交通規則的認知,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交通指示標志、標識做成圖片貼放在教室中向學生展示,來增強學生對於交通規則的認識,進而增強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和法治觀念。

在學習兒歌時,根據不同的兒歌,教師可以讓幼兒來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游戲活動把看似枯燥的法制觀念有趣地融入到啟蒙教育中,教師再適時地給幼兒講解一些日常行為規范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幼兒遵守各種行為規則的意識和能力會進一步得到提升。比如,在《我不上你的當》《不和陌生人說話》這些兒歌里,幼兒邊聽邊做游戲,這樣不但培養了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還學會了自我保護,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好品德。
3.幼兒法律知識
學校應承擔全部責任,這是沒有疑問的。

你有三個選擇:1、先找校長協商,依據孩子受傷情況,提出適當經濟賠償,爭取談判解決。2、如果不能達成一致,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門(當地教委)和 *** 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組織反映,讓它們給學校施加壓力。3、如果還是不行,只有走法律途徑,向法院提起訴訟。記住,這是最後一個選項。

以上幾點僅供參考,要先易後難,爭取用最小的代價最快的時間解決此事。同時一定要記住證據,收集和保存證據(物證、人證、書證等)。無論哪一種選項,必須有足夠證據才能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
4.10個法律小常識是怎樣的
10個法律小常識:1、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將人誤傷,監護人必須承擔醫療費用。

2、繼承權是男女平等的,嫁出的女兒別忘了父母遺產有您的一份。 3、如果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享受工傷待遇。

4、如果對行政機關的罰款、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為不服,可申請行政復議。 5、如被公安機關傳喚或拘傳,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特殊情況下不得超過24小時。

6、如果想要保護自己的家或其他財產,一定不要私設電網或設置毒物等,否則可能觸犯危害公共安全罪。 7、如果想寫遺囑,一定要註明年月日,並親自簽名。

讓人代書,一定要兩個以上證人在場見證,代書人、見證人、遺囑人都要簽名,最好委託律師見證並執行遺囑。 8、撫恤金和生活補助費可以作為遺產繼承嗎? 撫恤金、生活補助費是在死者死亡後,由國家發給死者親屬的費用,用以優撫救濟死者家屬中未成年人和喪失勞動能力的親屬,不屬於死者的遺產,一般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9、雙方不登記結婚,但已擺傳統的結婚酒,是否符合事實婚姻? 新的婚姻法無「事實婚姻」這一說法,如雙方不領結婚證,則在法律上沒構成婚姻事實,法律上定義為「同居關系」。 原則上這種情況是不受婚姻法保護的。

10、如何從法律上判斷民間借貸是否合法?。
5.法律小常識順口溜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路邊行走。

2)集體外出時,最好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結伴外出時,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報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4)小學生在放學排路隊時要頭戴小黃帽,在霧、雨、雪天,最好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以便於機動車司機盡早發現目標,提前採取安全措施。 2、橫穿馬路應該注意什麼? 橫穿馬路,可能遇到的危險因素會大大增加,應特別注意安全。

1)穿越馬路,要聽從交通民警的指揮;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 「 綠燈行,紅燈停 」 。 2)穿越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在有過街天橋和過街地道的路段,應自覺走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

3)穿越馬路時,要走直線,不可迂迴穿行;在沒有人行橫道的路段,應先看左邊,再看右邊,在確認沒有機動車通過時才可以穿越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護欄和隔離墩,更不能在馬路上滑滑板。

5)不要突然橫穿馬路,特別是馬路對面有熟人、朋友呼喚,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車已經進站,千萬不能貿然行事,以免發生意外。 3、怎樣認識交通信號燈? 交通信號燈分為兩種,一種是用於指揮車輛的紅、黃、綠三色信號燈,設置在交*路口顯眼的地方,叫做車輛交通指揮燈;另一種是用於指揮行人橫過馬路的紅、綠兩色信號燈,設置在人行橫道的兩端,叫做人行橫道燈。

我國交通法規也對交通指揮信號燈做出了規定: 1)綠燈亮時,准許車輛、行人通行,但轉彎的車輛不準妨礙直行的車輛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2)黃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但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和已進入人行橫道的行人,可以繼續通行。

3)紅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 4)綠色箭頭燈亮時,准許車輛按箭頭所示方向通行。

5)黃燈閃爍時,車輛、行人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可以通行。 4、騎自行車安全知識 我國被稱為「自行車王國」,是世界上擁有自行車最多的國家。

但是,自行車結構簡單、一碰就倒、穩定性差,因此它是交通工具中的弱者。在交通傷亡事故中,非機動車(主要是自行車)受傷人數居第一,傷亡人數居第二。

在我國,少年兒童年滿 12周歲,方能在道路上起自行車,並要遵守交通規則在慢車道上騎車。 5、乘坐公共汽車應該注意什麼? 1)乘坐公共汽(電)車,要排隊候車,按先後順序上車,不要擁擠。

上下車均應等車停穩以後,先下後上,不要爭搶。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險品帶入車內。

3)乘車時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對面來車或路邊樹木等刮傷;也不要向車窗外亂扔雜物,以免傷及他人。 4)乘車時要坐穩扶好,沒有座位時,要雙腳自然分開,側向站立,手應握緊扶手,以免車輛緊急剎車時摔倒受傷。

小學生安全知識歌 小朋友,仔細聽,安全常識有本經,時時注意言和行,家長老師才放心. 過馬路,眼要明,一路縱隊靠右行,車輛靠近早避身,舉手行禮表深情. 拐彎處,莫急跑,以防對方來撞倒,夜晚走路更小心,不碰牆壁不碰釘. 細小物,注意玩,千萬別往口中含,一旦下肚有麻煩,快找醫生莫拖延. 飢餓時,嘴莫讒,吃飯之前洗手臉,細嚼慢咽成習慣,這樣身體才康健. 照明電,不要玩,千萬不能摸電線,電線處處有危險,用電常識記心間. 遇火災,119,火警電話記心頭,速離險境求援助,生命安全是關鍵. 家來人,不認識,接待不可太隨便,哄你出門找爹媽,他就趁機來做案. 閃電亮,雷聲鳴,自然現象不虛驚,高牆大樹不靠近,導體拋開地下蹲. 遇匪徒,110,匪警電話要記清,機智靈巧去周旋,歹徒被擒快人心. 接熱水,要小心,壺倒瓶翻燙壞身,誤時花錢且哀痛,醫好皮膚不勻稱. 大熱天,走遠程,切記莫把生水喝,肚子痛來頭發昏,途中哪裡找醫生. 青少年,莫玩火,星星之火可燎原,燒了房子燒了山,一不小心要坐監. 冬天冷,要取暖,火區電器要檢點,亂七八糟遍地擺,出了火災後悔晚. 葯醋瓶,要收好,千萬不能亂了套,老人小孩分不清,誤食會把命喪掉. 不打架,不罵人,文明禮貌樹新人,德智體美全發展,人人爭當接班人. 壞故事,莫要聽,影響學習誤青春,黃色書碟更莫看,不會分析會受騙. 安全事說不完,時刻小心理當然,偶出事故總難免,自覺自願入保險. 倡保險,促平安,安全知識記心間,園丁精心勤澆灌,安全碩果分外甜. 說安全,道安全,安全工作重泰山,教師學生齊參與,校內校外享平安 小學生怎樣防止火災發生 1、點燃的蠟燭、蚊香應放在專用的架台上,不能靠近窗簾、蚊帳等可燃物品。 2、到床底、閣樓處找東西時,不要用油燈、蠟燭、打火機等明火照明。

3、中小學生不要隨身攜帶火柴、打火機等火種。 4、不能亂拉、亂拉電線,隨意拆卸電器,用完電器要及時拔掉插銷。

5、發現燃氣泄漏時,要關緊閥門,打開門窗,不可觸動電器開關和使用明火。 6、陽台上、樓道內不能燒紙片,燃放煙花爆竹。

7、吸煙危害健康,學生不要吸煙,躲藏起來吸煙更危險。 8、使用電燈時,燈泡不要接觸或靠近可燃物。

學生交通安全知識守則 1、堅持徒步上下學。
6.法律小知識有哪些
1.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將人碰傷,監護人必須承擔醫療費用。

2、繼承權是男女平等的,嫁出的女兒別忘了父母遺產有您的一份。

3、如果被從樓上掉下的花盆砸傷,可以把它們的管理者告上法庭。

4、如果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享受工傷待遇。

5、如果對行政機關的罰款、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為不服,可申請行政復議。

6、如被公安機關傳喚或拘傳,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特殊情況下不得超過24小時。

7、如果未滿18歲得孩子也不歸宿,必須對孩子進行教育,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8、如果別人借您錢,您一定要他出借據,而且借款數額一定要大寫。(註:訴訟時效為2年)

9、如果想要保護自己的傢伙其他財產,一定不要私設電網或設置毒物等,否則等待的將是:危害公共安全罪。

10、如果您成為被告,又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律師,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您提供法律幫助。
7.常用的法律小知識有什麼
法律小常識是家庭所有的常備葯,雖不能醫治疑難雜症,但也能防治小病,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法律知識也一樣,及時化解小矛盾,防患於未然,並懂得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10條: 1。在證明一個人有罪之前,這個人就是無辜的。

2。說某個人有罪是刑法上的說法,說某個人對某件事情承擔法律責任則往往指民事責任。

3。憲法是用來約束 *** 的,即約束 *** 不能踐踏個人的基本權利,沒有公民要遵守憲法一說。

4。不是所有經簽字蓋章的文件、文件中的所有條款都具有法律效力; 5。

在辦理比較重大的法律事務時,注意留存書面證據,有備而無患。 6。

你在轉贈財產給受贈人之前,你可以隨時反悔。但是,公證或因救災、扶貧等道德義務的捐贈不得反悔。

某地地震,某公司承諾捐款xx元,後來沒捐,可以要求其履行合同義務。 7。

合同里寫了交定金多少多少,但是你可以不交,因定金合同為實踐合同,不交錢即不生效。 8。

出於好意,讓朋友或同事搭你的順風車,一旦在路上出了什麼小事故涉及到人身安全,你朋友同事可以告你讓你賠償的! 9。一棟樓上某戶人家中丟了某個物件砸傷了人,除1樓外的高層都可能被判承擔責任。

除非,你能證明你當時家中空無一人。 10。

在酒桌上,別人不勝酒力你仍然力勸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你可能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8.小學生簡單的法律小常識
小學生應知法律小常識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論什麼人都要遵守法律,無論什麼人犯法都要受到法律追究,不因身份、地位、民族、性別、貧富、職業等而有所區別。

2、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都不能同憲法的規定相抵觸,任何人要服從憲法權威。

3、我們國家的審判機關是人民法院,法律監督機關是人民檢察院,法院、檢察院以及公安部門要分工合作、相互監督。

4、我們國家實行的是依法治國。

5、《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條規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6、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7、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

8、竊盜罪。所謂竊盜罪,就是指『偷東西』。在沒經過主人的同意下,隨便取走他人的財物,包括錢和物品。

9、恐嚇取財罪。就是用不當的手法,包括:恐嚇、威脅、暴力等,向別的同學借錢不還或強索金錢。

10、強盜罪。是拿著武器,如:刀械、棒棍或其他具有危險性的東西,威脅同學,使他不敢反抗,然後強行奪取身上的財物。

11、傷害罪。因為打架造成別人身體上、健康上的傷害,依據受傷程度可細分為:普通傷害罪、重傷罪、普通傷害罪之加重結果犯。 12、施打、吸用 *** 品。所謂的『 *** 品』就是指『毒品』,因為錯誤的使用 *** 品,會影響身體的健康,因此,除了在醫院由醫生合法使用外,私下吸用 *** 品都是違法的行為。另外,雖然本身沒有吸毒,但若有販賣 *** 品,也是犯法的行為。

13、賭博罪。同學們在學校玩耍時,不論是用金錢或是物品當籌碼,都不可以玩賭博性的玩具或游戲。除了不可以從事賭博性的行為外,也不可以提供別人從事賭博的工具或環境,否則就算你沒有玩,你還是犯了法。

14、毀壞公共設施罪。不論在學校或是公共場合,只要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是給大家共同使用的東西,就是公共物品。同學應該小心使用並愛惜公物,不可以隨便破壞、毀損或丟掉公物。

15、義務教育法第四條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16、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應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審判員或者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依法組成少年法庭進行。

17、《道路交通管理條例》規定12周歲以上方能騎自行車上路。 19、《通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條第四款規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制教育的內容。

(1)學生乘車時應該注意的安全:①頭部、手不要伸出車窗外;②上、下車不要擁擠;③不要強行搭乘機動車;④乘車時不要向車外亂扔東西。⑥坐在前排的人不要與司機聊天,影響司機安全駕駛……

(2)學生行走時應該注意的安全:①靠右側靠邊行走;②在公路上不要追跑、玩游戲、打球等;③橫穿公路時,要前後觀看清楚後,確保安全通行,有橫行斑馬線或天橋的地方,要走斑觀線或天橋,不要闖紅燈!④不要向過往車輛拋雜物……

18、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條規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有博物館、圖書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應當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紀念館、科技館、展覽館、美術館、文化館以及影劇院、體育場、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

19、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第十三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依法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不得使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學校對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應當加強教育、管理,不得歧視。

『陸』 幼兒園法律法規培訓內容

幼兒法律法規培訓內容主要如下:

1、幼兒的權利。幼兒的權利是指幼兒依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而擁有的一切正當權利。幼兒的權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為一個人所擁有的基本的人權;二是因為幼兒這個特殊的身份而擁有的特殊權利。

2、幼兒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幼兒教師的權利包括幼兒教師的人身權利、幼兒教師的人格權利、幼兒教師的職業權利;幼兒教師的義務主要有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貫徹國家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幼兒園保教計劃,履行聘約,完成工作任務。

3、教育法規。教育法規是一切調整教育關系法律規范的總稱,即有關教育方面的法律、條例、規章等規范性文件的總和,是現代國家管理教育的基礎和基本依據。

幼兒園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就是說和小學生基本上是相同的,首先注意他們的飲食安全衛生安全,同時注意身心健康,不要教更多的知識。

幼兒園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近些年來,我國陸續制定了一系列有關兒童成長、幼兒園保教工作方面的法律、 法規。這些法律、法規是規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的准繩。

熱點內容
朋友介紹整形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06 17:44:46 瀏覽:353
宿州律師網 發布:2025-04-06 17:32:24 瀏覽:556
司法會計公務員 發布:2025-04-06 17:31:40 瀏覽:229
法院現在消費 發布:2025-04-06 17:30:50 瀏覽:877
行政法律援助事項范圍 發布:2025-04-06 17:19:25 瀏覽:284
員額製法官績效考核 發布:2025-04-06 17:04:07 瀏覽:395
勞動法甲方外國公司 發布:2025-04-06 16:50:46 瀏覽:670
伴隨民法典實施 發布:2025-04-06 16:50:45 瀏覽:801
為什麼要學習法律法規和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06 16:50:38 瀏覽:260
論婚姻法中的夫妻共同債務界定 發布:2025-04-06 16:45:31 瀏覽: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