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幫別人加工有法律責任嗎

幫別人加工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5-04-06 04:14:10

A. 膏葯代加工貼牌違法嗎

膏葯代加工貼牌不違法。
貼牌生產,雙方簽訂協議,貼牌生產,這樣就是合法的。貼牌指一家廠家根據另一家廠商的要求,為其生產產品和產品配件,亦稱為定牌生產或授權貼牌生產。即可代表外委加工,也可代表轉包合同加工。俗稱代加工。貼牌加工是指商家自己不生產,而是委託其他生產企業生產,而品牌是自己的。或者就是說膏葯的品牌或商標是別人的,在經過對方授權之後,僅幫其加工生產,但商標等備亮各種權益,擁有者仍屬對方。
委託貼牌的企業負責研發、設計、市場開發。這種方式的好處是,經銷商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最恰當的營銷方案,當發現方案或市場出現問題或變化時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調整方案、制定對策,同時,利潤空間可以自行掌握,免去廠商意見不一等諸多麻煩,在復雜多變的商戰中以最快的反應,最高效率來從容應對,而廠家可以更充分的利用自己的資源,從而達到提高效益的目的。這種方式可以做到真正的廠商互補、仿沒寬實現雙贏。
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又稱商標侵權行為,是指一切損害他人注冊商標權益的行為。判斷一個行為是否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主要看是否具備四個要件:一是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二是行為的違法性;三是損害事實是違法行為造成的;四是行為的故意或過失。上述四個要件同時具備時,即構成商標侵權行為。

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主要有以下幾類:
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行為。這是最為明顯的也是司法實踐中遇到最多的一種商標侵權行為。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是指未按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辦理許可手續,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行為。其具體表現形式不外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的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二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的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三是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的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四是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的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實施此種行為,無論是出於故意還是過失,都會造成商品出處的混淆,使消費者發生誤認誤購,從而損害到商標注冊人的合法權益和消費者的利益,因此是一種典型的商標侵權行為。商標注冊人有權阻止這種非法使用,法律也必須對這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明令禁止,並依法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
2、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這屬於商品流通環節中的一種商標侵權行為。通常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除靠生產者自行銷售外,往往還要通過其他人的銷售活動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像這樣的銷售者,與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生產者一樣,都起到了混淆商品出處、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作用。因此對這種銷售也應認定是一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同樣要按商標侵權行為處理,讓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需要注意的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生產者一般都是出於故意,但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銷售者則可能是出於故意,也可能不是。所以本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明確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據此可知,對於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是不能按商標侵權行為來追究其法律責任的,因此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3、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行為察雹。所謂「偽造」,是指不經他人許可而仿照他人注冊商標的圖樣及物質實體製造出與該注冊商標標識相同的商標標識;所謂「擅自製造」,主要是指未經他人許可在商標印製合同規定的印數之外,又私自加印商標標識的行為。偽造與擅自製造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是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的行為,其區別前者商標標識本身就是假的,而後者商標標識本身是真的。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行為,則是指以此種商標標識為標的進行買賣,既包括批發也包括零售,既包括內部銷售也包括在市場上銷售。商標標識是商標使用的重要形式。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行為的目的,在於以之用於自己或供他人用於其生產或者銷售的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便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而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行為,其目的是為了獲取非法利益。由於這類行為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侵犯了商標注冊人的商標專用權,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後果嚴重,危害極大,因此必須採取有力措施給予狠狠打擊,依法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
4、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行為。這是本次修改商標法新增加的規定。國外有的立法例將之稱為「反向假冒」而加以禁止和制裁。所謂「反向假冒」,是指在商品銷售活動中將他人在商品上合法貼附的商標消除,換上自己的商標,冒充為自己的商品予以銷售的行為。在我國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已經出現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擅自將其在商品上使用的注冊商標去掉,換上自己的商標後投入市場銷售的現象。這種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使消費者對商品來源,對生產者、提供者產生誤認,對注冊商標有效地發揮其功能和商標注冊人的商品爭創名牌也造成了妨礙,因此,應認定為是一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為有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保護商標注冊人的商標專用權,在本法中明文增加對這種侵權行為的禁止性規定是十分必要的。
5、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這是一項概括性規定,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主要是指除本條前四項之外其他損害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例如,企業標志或者其主要部分構成對馳名商標的復制、摹仿、翻譯或音譯,可能暗示使用該企業標志的企業與馳名商標注冊人之間存在某種聯系,使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或者會不正當地利用或者削弱該馳名商標的顯著性特徵的;域名或域名的主要部分構成對馳名商標的復制、摹仿、翻譯或音譯,且該域名是惡意注冊或使用的;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圖形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並足以造成誤認的;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的行為等等。上述這些行為盡管有著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但都會對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損害,因此也屬於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違法者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四)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B. 幫別人代加工了冒牌產品怎麼認定

法律分析:屬於違法行為。為生產假冒偽劣產品提供技術幫助的,在明知是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情況下,就算是替別人加工的,也是會構成刑事犯罪的,一般的情況下可以認定生產偽劣產品罪的主犯,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熱點內容
依法治市工作廣州 發布:2025-04-06 20:41:52 瀏覽:661
法學書籍簡讀 發布:2025-04-06 20:29:38 瀏覽:453
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八條釋義 發布:2025-04-06 20:28:45 瀏覽:293
法律碩士刑法視頻 發布:2025-04-06 20:20:10 瀏覽:942
武漢大學法學圖書館 發布:2025-04-06 20:18:01 瀏覽:141
黨處分條例規定 發布:2025-04-06 20:13:37 瀏覽:148
基金從業資格考試法律知識點 發布:2025-04-06 20:11:29 瀏覽:164
達縣終極人民法院 發布:2025-04-06 19:59:40 瀏覽:787
科級幹部任職前法律知識測試 發布:2025-04-06 19:59:39 瀏覽:761
5年立法規劃 發布:2025-04-06 19:53:40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