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偽造及其法律效力
❶ 什麼是票據的偽造和變造變造的票據是否有效變造的票據對持票人、付款人有什麼法律後果
票據的偽造,是指假冒他人的名義實施票據行為的行為。票據偽造的成立須具備兩個條件:
(1)必須是偽造者實施票據行為,如實施出票行為、背書行為、承兌行為、保證行為等,如果實施的行為並非票據行為,則不構成票據偽造。
(2)必須是假冒他人的名義實施票據行為,如模仿他人簽名,偽刻他人印章,盜用他人真正印章等。
例如,甲盜竊了其單位乙的支票,並私刻了印章,以乙的名義簽發一張支票。甲將這張支票交給了收款人丙,丙又將該支票背書轉讓給了丁。丁持該支票向代理付款銀行請求付款。銀行發現出票人的印鑒和銀行預留的印鑒不符而拒絕付款,引起糾紛。這里甲私自偷盜公司的支票,並且私刻了印章,在其票據上記載了金額、收款人、日期並且蓋上了印章,則該行為已構成了出票的行為。但是,甲所加蓋的印章並不屬於其所有,甲也並不打算要承擔票據上的法律責任。只是盜用了乙的名義作出了出票的行為,因此甲的行為屬於票據的偽造。
票據的變造,是指沒有變更許可權的人,變更票據上記載的除簽章之外的事項的一種行為。應當符合下列三個條件:
(1)變造的票據是合法成立的有效票據;
(2)變造的內容是票據上所記載的除簽章以外的事項。如果變更票據上的簽章,則屬於票據的偽造;
(3)變造人無變更權。票據經過變造後,該票據仍然有效。變造的票據雖然為有效票據,但變造票據的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變造票據的人應承擔法律責任。《票據法》第103條規定,偽造、變造票據或故意使用偽造、變造票據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關於變造票據的後果。對持票人來講,因其所持票據上存在瑕疵,其票據權利的實現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根據《票據法》規定,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如果當事人的簽章在變造之前,應當按照原記載的內容負責;如果當事人的簽章在變造之後,則應當按照變造後的記載內容負責。如果無法辨別簽章發生在變造之前還是之後,視同在變造之前簽章;
(2)盡管變造的票據仍然有效,但變造人的行為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對此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3)變造人可能簽章,也可能不簽章,但無論是否簽章,均應承擔法律責任。
❷ 票據偽造和變造的區別
票據偽造是指假冒他人的名義或虛構的名義而進行的票據行為。票據變造是指無權更改票據內容的人,對票據上的簽章以外的記載事項加以變更的行為。
票據的偽造和變造的區別主要就是:
票據偽造主要是針對票據上的簽章事項,其目的在於偽造票據債務人。票據變造主要是針對簽章以外的其他事項,其目的在於變更票據責任的內容,二者所針對的票據上的記載事項明顯不同。
也就是他們有著這些區別,所以他們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法律效力和法律責任。票據的偽造從一開始就是無效的,故即使持票人是善意的,被偽造人和偽造人也不承擔票據義務;票據上有偽造簽章的,不影響票據上其它真實簽章的效力。如果當事人簽章在變造之前,應按原記載的內容負責;如果簽章是在變造之後,則應按變造後的記載內容負責;如果無法辨別簽章的是在變造前還是變造後,視同在變造之前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