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溺水身亡的法律責任

溺水身亡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4-11 00:36:46

A. 一起去游泳有人淹死其他人有責任嗎

未成年溺亡同伴不需要負責任。未成年人結伴遊泳溺亡,同伴一般不需要承擔責任。未成年人是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父母是法定監護人,對其子女依法負有教育、監督、管理和保護義務。
一、誰對脫管未成年人負有照顧義務
1、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結伴參與活動,成年人對脫離監護人及受託人監管的未成年人依法負有照顧和安全保護的職責義務,如果未盡到足夠的安全防範義務和後續的施救責任,對他人遭受的損失將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2、父母作為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也應對子女進行有效監護和教育,避免發生悲劇。
二、孩子溺水,誰之過
1、結伴野外游泳的參與者負有互相照顧、救助義務,若參與者未盡到相關義務,應當對其他參與者的損害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2、水庫管理人負有確保水利設施建全、功能完好等保障義務,但對進入水庫游泳者不負安全保障義務。
3、未成年人到水庫游泳,不慎溺水身亡應由監護人承擔監護不力的責任。
三、未成年人一起游泳,淹死了一個,另外的人有責任嗎?
1、未成年人擅自外出溺水死亡,父母作為監護人,應負監護不力的責任。作為未成年人的其他孩子受認知及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相互間無法定的監管和照顧及救助義務,對小朋友的溺水死亡如果不存在主觀上的過錯和違法行為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2、但小朋友畢竟是和他們一起玩,而且死亡的嚴重後果,其他小朋友的監護人於情於理給予適當補償也應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B. 溺水死亡,是否可以得到相應的賠償

1、溺水死來亡,是源否能得到賠償,要看是否有侵權者,在有侵權者的情況下,可以要求對方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2、法律依據:《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C. 在河道內溺水死亡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明確規定:道路、橋梁、隧道等人工建造的構築物因維護、管理瑕疵致人損害的,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擔賠償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責任的除外。

法律依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 第二十九條 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D. 給孩子在游泳池溺水死亡應該負什麼法律責任

兒子在泳池溺水身亡,如果泳池的管理者、所有者未盡到合理的安全保障義務的,由泳池的管理者、所有者承擔侵權責任。如果兒子溺亡的結果是由於監護人的過錯導致的,則由監護人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
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承擔補充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