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投資款不到位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壹』 認繳股東在認繳期限內投資未到位時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認繳制下注冊資金不到位,股東應承擔法律責任和規定如下:一、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公司法》司法解釋明確,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由於在認繳制下,出資期限由股東自行約定,理論上可以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長。二、在公司破產清算時,未繳納的出資加速到期。1、《企業破產法》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債務人的出資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資義務的,管理人應當要求該出資人繳納所認繳的出資,而不受出資期限的限制。2、《公司法》司法解釋規定,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已經承擔上述責任,其他債權人提出相同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三、公司人格否認下承擔無限連帶責任。1、《公司法》規定,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2、實踐中,如果股東實繳的資本與公司經營規模和所需財產極不相稱,公司資本顯著不足,導致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就有可能認定股東濫用了法人地位和有限責任規避債務,將經營風險外化給債權人,在這種情況下股東將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十三條 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佳的部分承擔補充賠信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由於在認繳制下,出資期限由股東自行約定,理論上可以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長。
第二十二條 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信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已經承擔上述責任,其他債權人提出相同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實踐中,如果股東實繳的資本與公司經營規模和所需財產極不相稱,公司資本顯著不足,導致公司不能清傳到期債務,就有可船認定股東濫用了法人地位和有限責任規避債務,將經營風險外化給債權人,在這種情況下股東將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第三十五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債務人的出資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資義務的,管理人應當要求該出資人繳納所認繳的出資,而不受出責期限的限制。
『貳』 股東未出資到位,對公司債務承擔什麼責任
一、正面回答
股東出資未到位,在未繳出資范圍內對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公司解散時,股東尚未繳納的出資均應作為清算財產。股東尚未繳納的出資,包括到期應繳未繳的出資,以及分期繳納尚未屆滿繳納期限的出資。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債權人主張未繳出資股東,以及分期繳納尚未屆滿繳納期限的出資。
二、分析詳情
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在發起人認購的股份繳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募集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實收股本總額。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三、股東的權利
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由全體股東組成,股東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有權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審議批准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作出決議,對發行公司債券作出決議,對公司合並、分立、變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項作出決議,修改公司章程等。公司章程還可以規定股東會享有的其他職權,比如就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特別是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作出決議等。
『叄』 2.股東認繳的出資未到位而公司現有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怎麼辦
當然需要,股東沒有出資到位,但已經認繳了。如果債權人要求股東以認繳出資額承擔責任,未出時資股東要就未到位金額承擔責任的。
我認為在公司存續期間如果發生了債權人要求償債的情況,債權人可以隨時主張股東的未實繳金額,而不受協議或者章程的認繳期限的限制。因為協議和章程主要約束股東和企業內部,對外並不具有約束力。
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債權人主張未繳出資股東,以及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或者發起人在未繳出資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因為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股東(發起人)還是得在認繳出資的范圍內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的。認繳出資的范圍仍舊是決定股東(發起人)承擔責任范圍的決定因素,也就說只要是股東所認繳的出資即使未到期,也是股東承擔責任的范圍。當公司不能清償債務時,股東應當在認繳出資的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部分承擔補充責任,無論該部分認繳出資是否到期。
拓展資料:公司注冊登記時,既要登記認繳出資額,也要登記實收資本即實繳額。為了鼓勵投資、簡化程序,修改後的公司法規定,公司注冊只需登記注冊資本,不再登記實收資本,也就是說注冊登記時不要驗資報告了。公司的注冊登記從以前的「實繳登記制」變為了現在的「認繳登記制」;公司也從實繳資本到位才能設立變成了現在的股東認足出資額就能登記設立。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第二十二條公司解散時,股東尚未繳納的出股東尚未繳納的出資包括到期應繳未繳的出資,以
及依照公司法第二十六條和第八十條的規定分期繳納尚未屆滿繳納期限的出資。
『肆』 股東投資款未到賬可否掛賬
股東投資款未到賬,屬於該股東違反了公司章程,該股東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在賬務上採取掛賬行為,不影響該股東承擔違約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八條,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