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有什麼法律效力
㈠ 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有何效力
該通知具有法律效力為:雙方簽了字即可認為是雙方同意協議解除了勞動合同,雖然用詞不規范,但在勞動仲裁等過程中,不會因為用詞不規范就被認定為不是協議解除勞動合同。
約定「雙方再無任何經濟糾紛。」並不表示員工放棄了訴權,如果事實是比如公司少繳了社保,這一條就是無效條款。即員工仍然可以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主張自己的權利,並不會因為雙方協議中有這樣一條而免除企業的法定責任。
企業之所以喜歡在解除協議中寫上這一條,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條款減少潛在的勞動爭議,許多勞動者即使以後發現企業坑了自己,會以為簽了就只能自認倒霉了。至於文字表述,如上,怎麼寫都不改變此條的法律效力。法定的企業責任不會因為描述差異或雙方約定而有任何改變,因為法定的責任不能通過雙方約定免除。
一、用人單位如何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首先,應採取直接送達的方式,將《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當面送交本人,若本人拒絕簽收或直接送達有困難,則應將當面送達的情況作出書面說明,以保留證據。然後,應採取郵寄送達方式,最好通過郵局以特快專遞的方式,向員工寄送《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若郵件被退回未能送達,則人力資源部應將退回的信件完整保存,這是一份十分沒悶臘重要的未郵寄送達的證據,若沒有這份證據,則即使採取公告方式送達,也是無效的。在獲取未郵寄送達的證據後,方可採取公告的方式予以送達,即張貼公告或通過新聞媒介通知。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
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程序是什麼
(一)發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前的環節。
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用人單位在發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以前,必須經過特定的環節。其中主要有:
1、用人單位對於因違紀、違法應予開除、除名而解除勞動合同的職枯滑工,必須針對其違紀、違法行為進行批評教育或紀律處分,經此仍然無效的,才可進行。
2、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一般應向本單位工會徵求意見;如果裁員,應當提前30天向本單位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情況並提供有關生產經營狀況的資料,還應當將裁員方案徵求工會或全體職工意見並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3、報經主管機關審核或批准。依照法律規定,裁員應當事先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員方案以及工會或全體職工意見,並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
(二)發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和簽訂協議環節。
1、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將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通知對方。在裁員時,這種通知的形式為正式公布裁員方案。
2、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應當由合同當事人雙方就合同解除的日期和法律後果,依法簽訂書面協議。
3、用人單位在通知解除勞動合同時,應按先後順序:直接通知——郵寄通知——公告通知進行通知。只有當前一種無法通知時方可用下一種通知方式進行。
4、支付經濟補償金。
(三)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後的環節。
1、辦理社會保險手續。凡是應當由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用,在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負責全部繳足。勞動者應持有的各類社會保險手冊或繳費憑證應交由個人持有。勞動者要求轉移社會保險關系的,用人單位應當為其辦理。
2、失業登記:用人單位應當及時為失業人員出具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告知其按照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權利,並將失業人員的名單自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7日內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備案。同時還應將勞動者本人檔案轉移至地方勞動部門或勞動力交流市場。
3、如屬裁減人員,還應提供自裁員之日起6個月內優先錄用的就業保障。
4、勞動合同解除後,用人單位應當報請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原合同鑒證部門)備案。除此之外,可能涉及到的環節還有:依法通知工會,工會認為解除勞動合同不適當的,有權提出意見,用人單位對意見應認真研究;如果解除勞動合同違法,工會有權要求用人單位重新處理。如因勞動合同解除發生爭議的,還要依法遵循調解、仲裁、訴訟的程序處理等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六條【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勞動罩搏者提前通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㈡ 解除合同告知書有法律效力嗎
書面解除合同的通知書,在法律上具有合同解除的效力。當一方根據法定解除情形行使解除權時,應當通過書面形式通知對方,自通知到達對方時,合同解除。然而,若一方違約,其解除權通常會消滅。
1. 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勞動者依法解除勞動合同,並向公司提出經濟賠償要求,該通知書在法律上是有力的。
2. 即使對方不簽字,單方解除合同的通知仍然可能生效。合同解除需要當事人協商一致,或者根據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行使解除權。民法典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解除合同的條件,並在條件成就時解除合同。
3. 合同解除的條件包括不可抗力、明確表示不履行主要債務、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未履行、違約行為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等。不定期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應提前通知對方。
4. 解除權的行使期限可以由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若期限屆滿未行使,解除權消滅。若解除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行使,解除權同樣消滅。
5. 解除合同的通知應當以書面形式發出,並通知對方。如果對方對解除合同有異議,可以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解除行為的效力。
6. 如果一方未通知對方而直接起訴或申請仲裁要求解除合同,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該主張後,合同自起訴狀或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對方時解除。
7. 寫合同解除通知函時,應明確指出解除合同的條件和理由,並要求對方在規定時間內履行相關義務,否則將採取法律行動。
以上內容是對「書面解除合同通知書有法律效力嗎」問題的詳細解答,強調了書面通知在合同解除中的法律作用,以及在解除合同過程中應注意的法定條件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