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備案財務人有沒有法律責任
⑴ 工商備案財務負責人有什麼風險
法律分析:財務負責人對財務負責。如果工商局查到了公司有做假賬,偷稅漏稅的行為的,財務負責人就要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第四條 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單位負責人應當承擔以下責任:通報。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採取通報方式對違法行為人予以公告、批評罰款。
⑵ 只工商設立掛名財務負責人,稅務備案財務負責人不是我後期公司出事後需要承擔
需要承擔相應責任的
工商那邊還好說,現在主要是稅務,現在稅務實行辦稅實名制,如果公司登記了你,如果公司出問題,登記的人需要承擔相應責任,如果你可以證明自己只是掛名沒有實際做事,可以一定程度減輕責任
⑶ 稅務登記為財務負責人後果
法律分析:在稅務登記為財務負責人,形式上就是負責公司的財務管理、會計核算與監督工作的人。根據相關規定稅務備案要財務負責人的原因是,要對企業的稅務進行核查,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的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體,應當報送稅務機關備案。依照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有關稅收的規定計算應納稅款、代扣代繳和代收代繳稅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二十條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的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體,應當報送稅務機關備案。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有關稅收的規定抵觸的,依照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有關稅收的規定計算應納稅款、代扣代繳和代收代繳稅款。
⑷ 企業國有資本與財務管理暫行辦法第七章 法律責任
企業國有資本與財務管理的法律責任在暫行辦法第七章中詳細規定。主管財政機關有權實施嚴格的監管,對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檢查和處罰。例如,如果企業不按規定進行資產評估或故意壓低評估價值,或低價出售或無償處置財產,都將受到責令糾正、追回損失或沒收非法所得的處理。對外提供擔保、違規投資等行為導致企業損失的,也會受到相應處罰。
企業必須建立並實施內部控制制度,確保財務報告的准確性和及時性。未按規定備案內部管理規定、編報年度預算或申報國有資本變動事項等行為,都會受到相應處罰。產權登記不規范的行為同樣會受到《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管理辦法》的處理。
編制虛假或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報告,或者拒絕財政機關的監督檢查,企業將面臨《會計法》和《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的嚴厲處罰。對於直接責任人員,財政機關會建議人事管理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者可能被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同時,財政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責中若存在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或泄露機密等行為,也將受到相應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4)企業備案財務人有沒有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財政部關於印發《企業國有資本與財務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企〔2001〕325號。 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各中央直管企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為了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規范企業國有資本與財務管理行為,我們制定了《企業國有資本與財務管理暫行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在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向我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