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買賣協議法律效力
❶ 農村田地私下轉讓,簽訂的買賣協議合同有沒法律效力
1、農村土地指可以轉讓,不能進行買賣,所以私下買賣土地是不合法的。
2、國家保護合法的土地流轉行為,轉讓或者買賣土地承包經營權也是流轉的形式之一,但要依法轉讓。農村土地私下轉讓,簽訂的買賣協議合同沒有法律效力。
3、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土地證1_副本.jpg
哪些農村土地可以入市?
《土地管理法》明確了兩個條件:
(1)一是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只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確定為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的土地才可以入市,在具體宗地入市時還需要明確具體的土地用途和規劃條件。需要注意的時間、入市范圍並不受「存量」限制;
(2)二是依法登記,這里的登記首先是指集體土地所有權的登記,通過登記明確土地的歸屬和入市主體,在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再次流轉的情形,則應當依法進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避免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空間被擠壓,《土地管理法》專門規定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應當對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作出合理安排。
❷ 農村土地互換簽協議有效嗎
法律分析:
民法典規定,互換土地簽訂的協議,當事人有民事行為能力,是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對於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但是此規定只是一種取締性規范而非效力性規范,只是為了更好的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對於未簽訂書面土地互換合同,並不必然導致該互換合同無效或不成立。對於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但是此規定只是一種取締性規范而非效力性規范,只是為了更好的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對於未簽訂書面土地互換合同,並不必然導致該互換合同無效或不成立。該法第二十二也規定,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時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從其得知,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取得不以書面合同的存在為要件,及於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互換,同樣不以書面合同的存在為要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衍生問題:
宅基地轉讓程序具體有哪些?
當農村宅基地符合上述買賣條件後村民可以將自己的宅基地轉讓給他人,只是在轉讓時仍需按照相應的程序進行,具體農村宅基地買賣的必要程序為:
1、宅基地買賣應經集體即村民委員會書面同意;
2、如系共有房屋,必須徵得其他共有人同意;
3、應提交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及土地證、房產證等相關材料的原件;
4、應到產權登記部門查看房屋產權是否存在瑕疵:如是否存在抵押等擔保、是否有人民法院採取查封等財產保全措施;
5、應訂立書面買賣合同、並辦理審批、過戶等手續。宅基地買賣合同應由相關職能部門審批,並辦理「宅基地證」或「集體土地使用證」的過戶更名手續;還應到房產管理部門依法辦理「房產證」的過戶更名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