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中介機構的審計報告法律效力

中介機構的審計報告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5-04-13 09:39:09

A. 關於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的問題

一、《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312 號——函證》第三條指出,函證是指注冊會計師為了獲取影響財務報表或相關披露認定的項目的信息,通過直接來自第三方對有關信息和現存狀況的聲明,獲取和評價審計證據的過程。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 1312 號——函證》指南的第一章第一條「函證的含義」中如此解釋:

從上述定義可知,函證是一個獲取和評價與函證信息相關的審計證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注冊會計師通常以被審計單位的名義向擁有相關信息的第三方提出書面請求,要求提供影響財務報表認定的特定項目的信息。在得到第三方對有關信息和現存狀況的聲明後,注冊會計師再進行跟進和評價。值得注意的是,函證強調從第三方直接獲取有關信息。

至於為什麼要直接獲得相關信息,是基於審計上對證據可信度的判斷,即外部證據比內部證據可信度高,直接取自外部的證據比經過被審計單位傳遞的外部證據可信度高。而強調不經過被審計單位的直接發函回函詢證,即是強調注冊會計師需要取得直接來自於外部的證據。鑒於其較高的可信度,方可減少對往來款審計的其他審計程序。

綜上不難看出,會計師事務所對往來款項的函證是需要直接向被函證單位發出函證並取得回函的,而通過企業進行的函證,無論發出還是回函經過被審計單位都是和審計准則相違背的作法。

二、因為發函和回函程序上,注冊會計師已經違背了准則的要求,自然就難以對取得的審計證據做一個合理的判斷。

若是直接發函,可以和被審計單位的客戶、供應商或其他詢證人員的交談中發現的問題,變得無法實現的,那麼對於回函的函件要求自然就高了。

審計意見說到底是一個判斷的過程,而判斷並非必須取得原件才能夠進行的。就如題所述,當客戶主要系國外客戶時,要求詢證必須取得原件就顯得不符合客觀實際。所以,注冊會計師需要在函證的過程中,通過電話、傳真,以及核實對方聯絡方式是否真實等對客觀情況的判斷中,分析得到往來款項的余額是否可以確認,往來發生額是否可以信賴。

而對於國內的客戶則可選擇的方法更多些,114查詢台的電話查詢,相關工商記錄,稅務公告等事項都是可以在官方網站上得到其他的有關該客戶的經營狀況的審計證據的,至於具體的金額確認,是可以直接打電話到對方財務部門的負責人那裡得到相關的佐證的。還可以與對方核對余額差異的過程中發現彼此核算上的問題。

總之方法是人想出來的,但方法絕對不止一種。

當然,講到審計證據的充分性,當然不可否認,原件的效力遠高於傳真件和復印件,但經過了了被審計單位的原件和復印件和傳真件的區別不是在效力上,直接來自於外部的回函才對審計人員的判斷有實質性的幫助,審計人員得到的紅色公章其實只是一種掩耳盜鈴的作法。

但對於審計人員特別重大的往來余額,要求必須回函且取得回函原件是合理的,但同樣也是需要直接發出和收取的。而且並非所有的回函必須原件。

三、至於被審計單位已經得到的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意見,是說明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當中,對重大事項的審計范圍受到了嚴重的限制,以至於審計人員無法進行合理合適和應有的審計,無法得到應有的審計證據,從而無法出具相關的審計意見。

審計意見固然是無法表示的,但也是審計意見的一種,若只是用於年檢,是可以使用的。但若用於銀行的貸款、稅務部門,恐怕問題就多了。因為那樣的審計意見表示了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和核算等方面存在著對會計報表無法估計的影響,也就是企業編制的會計報表是不能夠讓審計人員相信是反映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水平和資產狀況的,是審計人員無法表示信賴的。

審計單位作為中介機構出具這樣意見的審計報告,是對公司管理水平的不表態,至少是公司核算水平的不表態。雖然它不同於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但對於被審計單位而言已經很嚴重了。

若非破產清算或特殊事項的存在,沒有企業會願意取得這樣的審計意見的。而問題是,這樣的審計意見對於如題所述的被審計單位而言,又實在有些冤枉,因為他們的不配合很重要的原因是審計人員沒有執行審計程序,放棄了審計必須遵守的規范,從而無法利用審計經驗和其他環節推斷得出相關的審計結論所導致的。

B. 請問在申報年檢中稅務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記報告與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記報告是否具有同等效力

不可以。
會計師事務所和稅務師事務所是兩種資質的中介機構。
兩中介機構的業務范圍是不同的,在各自的法定業務范圍內,不具有交叉和替代作用,不具有同等效力。
會計師事務所主要法定業務為報表審計、驗證等,稅務師事務所主要法定業務為稅務鑒證,包括所得稅、土地增值稅、財產損失等鑒證業務。
您所提到的網上申請年檢,並需填寫會計師事務所及報告信息,應該是工商年檢。若工商專管員要求出具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報告,須委託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並將報告信息填報,不可以稅務師事務所報告替代;若工商專管員未要求出具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報告,相關信息填零即可,並非所有企業必須出具審計報告。

C. 審計報告中財務報表上無被審計單位相關人員簽字是否有效

一,如果是社會會計中介機構(CPA事務所)接受委託,出具審計報告,則被審計單位對所有的會計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會計中介機構只對這些會計資料發表審計鑒證意見,印發審計報告正文時,事務所會要求被審計單位財務人員在提交的會計資料上簽字,作為審計工作底稿。因此,在財務報表上簽字是被審計單位財務人員的義務,財務人員不簽字認可的財務報表對於審計人員來說無意義。

二,內部審計和行政機關審計(政府審計)對財務報表要求財務人員簽字也和中介機構審計一樣,財務人員都要在提供的財務報表上簽字。

三,審計報告中財務報表無被審計單位財務人員簽字,這應該是一種工作疏漏,及時補簽字就可以了。不影響審計報告的效力。

熱點內容
信息社會勞動法該如何調整 發布:2025-04-13 23:00:36 瀏覽:978
工程欠款單怎麼寫才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13 21:36:29 瀏覽:290
綏化法院六庭 發布:2025-04-13 21:13:32 瀏覽:660
行政法原則體系 發布:2025-04-13 20:23:26 瀏覽:599
於新華律師 發布:2025-04-13 19:57:00 瀏覽:704
大兵道德醫生 發布:2025-04-13 19:35:22 瀏覽:682
通州律師協會 發布:2025-04-13 19:35:22 瀏覽:28
最新婚姻法是哪一年的 發布:2025-04-13 19:30:02 瀏覽:135
刑事訴訟法word下載 發布:2025-04-13 19:28:10 瀏覽:888
勞動合同法未支付工資 發布:2025-04-13 19:25:16 瀏覽: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