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高空拋物造成的法律責任

高空拋物造成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4-22 19:17:19

❶ 高空墜物的法律責任

高空拋物的法律責任承擔:
1、一般來說,高空拋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2、無法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3、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發生相關規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高空拋物責任類型有哪些
在確定了承擔補償責任的責任主體後,各「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之間承擔何種責任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其之間應承擔按份責任。原因如下:
1、連帶責任過分加大了使用人的責任,達不到息訴的目的且不利於社會安定;
2、有違公平原則。公平是相對的,雖然要多數「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為某個人的行為承擔責任有失公平,但為了平衡各方利益,就要通過制度設計來確保損害的最小化。
高空拋物物業怎麼處理
小區高空拋物物業處理如下:
1、無事故損失的處理。無事故損失的高空拋物,物業公司也不可忽視,應盡快找到肇事人,指出其肇事行為及其危害,及可能面臨的治安處罰,勸告其不要再犯。對有過高空拋物行為的人,應在日常的保安巡視中,加強對其的監督。如無人目擊肇事者,則應及時清除墜落物,並由保安在可能出現肇事者的相關樓層住戶中進行詢問與調查,同時宣傳高空拋物的危害及可能面臨的治安處罰,顯示物業管理對此事的關注;
2、發生損失的事故處理。如果因高空拋物,而造成了社區內居民財產與人身安全遭受損失的情況,物業公司應及時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取證,查找肇事者。物業服務公司及時足額購買公共責任保險,可以規避此類相關的風險、減少經濟損失。
3、認真對待居民投訴。在出現居民對高空墜物的投訴時,物業公司接待人員應及時派員到現場處理,記錄相關情況,並對事情進行調查走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條
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
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
發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❷ 高空拋物怎麼處理

高空拋物的處理方式如下

  1. 民事賠償

    • 造成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高空拋物若導致他人人身受到傷害或財產遭受損失,拋物者需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這意味著拋物者需要賠償受害者因傷害或損失而產生的醫療費用、財產損失費用等相關費用。
  2. 刑事責任

    • 造成他人死亡:如果高空拋物行為導致他人死亡,拋物者可能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的規定,拋物者將承擔刑事責任,並可能面臨相應的刑事處罰。同時,拋物者還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賠償受害者家屬因此而產生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

重點強調:高空拋物是嚴重的違法行為,不僅可能給受害者帶來嚴重的身體傷害和財產損失,拋物者自身也可能面臨嚴重的法律後果。因此,廣大市民應自覺遵守法律法規,杜絕高空拋物行為,共同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

熱點內容
勞動法關於產假工資規定2015 發布:2025-04-22 21:25:22 瀏覽:124
個人寫的欠條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2 20:55:15 瀏覽:704
國家信訪條例全文 發布:2025-04-22 20:42:40 瀏覽:240
第五次全國法律援助工作會議召開 發布:2025-04-22 20:20:02 瀏覽:869
司法體制弊端 發布:2025-04-22 19:55:22 瀏覽:514
公司獎罰條例 發布:2025-04-22 19:47:58 瀏覽:347
行政訴訟法模擬審判報告 發布:2025-04-22 19:29:03 瀏覽:292
高空拋物造成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2 19:17:19 瀏覽:723
2016法學就業 發布:2025-04-22 18:59:33 瀏覽:559
通山法院拍賣 發布:2025-04-22 18:49:07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