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通過後有法律效力嗎
1. 民法典生效之後簽訂了合同但是合同主頁寫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字樣這份合同是否無效打官司會贏嗎
民法典生效後簽訂的合同,那麼應當適用的是民法典。
根據民法典之規定,導致合同無效的情形沒有進行統一一個條款的描述,是分散在各個章節中的,如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綜觀民法典,沒有因為在合同上所寫的法律依據而導致合同無效的規定,也就是說,上述的雖然約定了依據已經廢止的《合同法》,但是這個不會導致合同無效。
關於合同效力的問題,很多人都覺得,一個合同的法律效力,主要在於後面的依據(當然其很重要)。覺得只有寫上這一點,才會受到法律保護。實際上真正生效的,屬於合同本身的內容,即合同方對於意思表示是否達成一致,後面的依據沒有任何作用,單純是為了好看。
至於合同能否生效,主要看內容是否違背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像是一些強迫簽訂、違背公序良俗、惡意串通損害等,會被直接否定其效力。拋開法律禁止的行為,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合同內容就是生效的,就是常說的:法無禁止即可為。
綜上所述,僅僅因為上述的約定法律已經廢止為由,打合同無效官司的話,是沒有勝訴的可能的。
2. 民法典出台後合同法司法解釋還有效力嗎
法律分析:民法典實施後,合同法就同時廢止,所以合同法司法解釋也會廢止,不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六十條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3. 民法典合同是否具備法律效力怎樣定
法律分析:民法典規定,簽訂合同當事人有民事行為能力,是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和公序良俗,就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4. 民法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八千多條是有法律效力的,因為根據國家相關的法律當中明確地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實施之後是由相應配套的司法解釋予以具體的實施的,這就意味著具備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中華人民共和國民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總則》同時廢止。
5. 民法典後的聯營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民法典後,可以按照民法典一般規定來判斷聯營合同是否有效,也就是說沒有民法典規定的無效情形的、合同主體間真實意思表示形成的聯營合同仍然有效。
雖然民法典中沒有聯營的具體規定,或者說取消了民法通則中對聯營合同的規定,但並不意味聯營合同不再有效,或不能生效。另外,民法典同步修改的民事案由規定中仍保留了聯營合同糾紛的民事案由,也可佐證,聯營合同可以繼續具有法律效力。
6. 民法典規定債務公證後有用嗎
法律分析:債務公證後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除非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該項公證。
法律依據:《公證法》第三十六條 經公證的民事法律咐李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簡簡握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攔慶該項公證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