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負法律責任的證明

負法律責任的證明

發布時間: 2025-04-23 05:08:17

A. 民事訴訟證明責任法律規定有什麼

民事訴訟適用於誰主張誰舉證原則,處理民事訴訟案件,當事人需要對自己提出的主張進行舉證,提供證據證明其存在的真實性。法院會給一定的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出證明即可。

一、民事訴訟證明責任法律規定有什麼?

《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 證明責任和職權探知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第六十五條 舉證期限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二、什麼是民事訴訟簡易程序?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

簡易程序是相對於普通程序而言的,是基層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所適用的一種獨立的第一審訴訟程序。

簡易程序只適用於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民事案件。簡易程序起訴方式、受理案件的程序、傳喚方式簡便。審理實行獨任制,程序簡便。

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不適用簡易程序的情況:

(1)起訴時被告一方下落不明的

(2)發回重審和再審的案件

(3)非訴程序

(4)共同訴訟中一方或雙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的

並且,簡易程序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人民法院同意的可以使用簡易程序,而且當事人不得協議排除適用簡易程序。

在處理民事訴訟案件時有兩種審判程序,一種是普通程序,另一種是簡易程序。一般來說,適用於普通程序,但如果案情簡單,證據明了的情況下,可以適用於簡易程序審理案件。

B. 關於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明責任是怎樣的

一、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明責任是怎樣的
1、我國刑事訴訟證明責任的分擔如下:
(1)人民檢察院負有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責任;
(2)自訴案件的自訴人應當對其控訴承擔證明責任;
(3)在例外情況下,被告人應當承擔提出證據的責任。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
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強制措施有哪幾種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強制措施有五種:
1、拘傳: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沒有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強制其到指定地點接受訊問的方法,是強制措施中最輕微的一種;
2、取保候審:公、檢、法機關依法責令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提供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並出具保證書,保證其不逃避或者妨礙偵查、起訴、審判並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
3、監視居住:公、檢、法機關依法責令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不得擅自離開住所或指定的居所,並對其行動加以監視的一種強制措施;
4、拘留: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於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份子,在遇有法定的緊急情況下依法採取的臨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5、逮捕:公、檢、法機關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或者妨礙偵查、起訴、審判的進行,防止其發生社會危險性,依法採取的暫時剝奪其人身自由,予以羈押的強制措施。

C. 證明在法律上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證明人只是證明這件事確實存在,不需要其承擔連帶責任,而擔保人或者保證人則需要承擔完全連帶責任或者不完全連帶責任。在簽字時,應當注意簽在證明人一欄,不可簽在保證人或擔保人一欄,避免承擔不必要的法律責任。還應當注意的是,如果沒有註明見證人一欄,而對方需要簽字,記得在簽字前加上前綴證明人字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七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並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有權拒絕向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債務人下落不明,且無財產可供執行;

(二)人民法院已經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

(三)債權人有證據證明債務人的財產不足以履行全部債務或者喪失履行債務能力;

(四)保證人書面表示放棄本款規定的權利。

D. 責任認定書是什麼

責任認定書是指在法律糾紛或事故中,由相關機構或部門出具的一種文件,用於明確各方在事件中的責任歸屬。
該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可作為證據用於解決糾紛或進行法律訴訟。
一、責任認定書的出具
在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醫療事故等涉及責任劃分的場合,相關部門或機構會根據現場勘查、證據收集、調查取證等工作,對事故責任進行認定,並出具責任認定書。責任認定書的出具遵循公正、公平、客觀的原則,確保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二、責任認定書的內容
責任認定書通常包含以下內容:事故的基本情況、責任劃分依據、責任歸屬、責任方的具體責任以及處理建議等。通過責任認定書,當事人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在事故中的責任,以及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三、責任認定書的法律效力
責任認定書作為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在解決糾紛或進行法律訴訟時,責任認定書可作為證據使用。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會根據責任認定書的內容,結合其他證據,對事故責任進行認定和裁決。
四、責任認定書的重要性
責任認定書對於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幫助當事人明確自己在事故中的責任,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和損失。同時,責任認定書也為相關部門和機構提供了處理事故的依據,有助於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平正義。
綜上所述:
責任認定書是在法律糾紛或事故中,由相關機構或部門出具的一種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用於明確各方在事件中的責任歸屬。它對於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解決糾紛以及維護社會秩序具有重要意義。在涉及責任劃分的場合,當事人應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或機構的工作,確保責任認定書的准確、公正出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規定: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條規定:
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三條規定: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並送達當事人。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正當防衛 發布:2025-04-23 10:04:48 瀏覽:208
勞動法對於三倍工資的規定 發布:2025-04-23 10:01:00 瀏覽:214
建材法律法規 發布:2025-04-23 09:57:46 瀏覽:60
狄驥法的社會根基 發布:2025-04-23 09:57:41 瀏覽:263
摩托車協議過戶具備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23 09:49:46 瀏覽:912
工作證明會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23 09:45:25 瀏覽:914
2019經濟法考試答案卷2 發布:2025-04-23 09:37:54 瀏覽:688
陳浩然復旦法學院 發布:2025-04-23 09:34:06 瀏覽:687
有法律咨詢嗎 發布:2025-04-23 09:23:46 瀏覽:860
法具有社會普遍性 發布:2025-04-23 09:13:30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