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湖南師范大學法律碩士錄取線

湖南師范大學法律碩士錄取線

發布時間: 2025-04-23 15:43:07

法律碩士 考試介紹

法碩是全國聯考,統一指定的教材是《法律碩士聯考指南》。最新版的要等到九月份才出版。如果你現在想買的話,建議你去淘寶網,很便宜。法律碩士嘛,畢業後肯定是碩士文憑嘍。
這個專業差不多是錄取比例最低的一個專業,但並不是因為難度大,而是由於報考的人數很多。有的是真喜歡法律的人,但由於種種原因大學的時候學的別的專業,有的是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一般的學校都是三年制的,而且學費很高,最便宜的好像是蘇州大學8000,一般的都要上萬。一般的學校對於法碩專業不但沒有公費名額而且連獎學金都沒有。

㈡ 問:關於法律碩士考研的一些疑問,謝謝!

法律碩士的報考對本科階段是學習法律的同學是有限制的,你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完全可以報考法律碩士。法律碩士美其名說是偏重事務,可是不通過司法考試,根本就沒有適用法律的機會。而司法考試號稱中華第一考,難度可想而知。法律碩士的功力和人家本科學了4年法律的肯定是不好比的,但是作為管理型人才法律碩士對法律的相應掌握倒是綽綽有餘。
法學碩士是擁有本科學歷的人都可以考,你也可以考。可是法學碩士細分具體專業,比如刑法民法等,偏重於研究型的。考試主要是針對你報考的專業,要求很高。而且考試還包括綜合法學能力。
你應該是復旦的學生,能力我毫不懷疑。肯定是法律碩士的備考比法學碩士的備考簡單很多。但是我既不推薦念法律碩士也不推薦念法學碩士。法律碩士是給從事商業有些年頭沒興趣想轉行的人或者高級管理人才學的,這些人要麼動力很大非得拼著命考出司法考試准備從事法律工作的要麼就是為了升職加薪做准備的。法學碩士是法學本科生的避難所,大多數法本的學生難以通過司法考試尋找三年的緩沖期。
復旦是大法比較好,像是法理、法史學究型的。華政是小法類的,民商、國際法。政法院校的法律肯定比綜合大學的好。
考本校更好,優勢大,是復旦就考復旦的吧,名聲也大,我是說對外行人而言。

㈢ 法碩考試准備該看什麼書我開學上大三開始准備晚不晚請師哥師姐幫忙

不晚,絕對不晚。

考的內容就四門課,英語100分,政治100分,專業課一(刑法,民法)150分,專業課二(法理學,憲法,法制史)150分。

這三本是必備的,等於教材: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全國聯考考試大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主編: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和教育部考試中心)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全國聯考考試分析》(人大出版社出版,主編:教育部考試中心)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全國聯考考試指南》(以下簡稱聯考指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總主編:曾憲義)
再給你推薦一些輔導書,僅供參考:
法規法條匯編及歷年真題
《民法案例分析》(人大出版社出版,主編:龍翼飛).
《刑法總則案例分析》(人大出版社出版,主編:黃京平)
《以案說法》系列(人大出版社出版)

往年的錄取情況,剛從網上找了一點,復制給你

各校歷年法碩錄取成績
2007年各校法碩錄取成績
1、北京大學 357分
2、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356分
3、中國政法大學 355分
4、南京大學 355分
5、復旦大學 355分
6、中山大學 348分
7、吉林大學 345分
8、廈門大學 340分
9、浙江大學 340分
10、上海交通大學 330分
11、武漢大學 335分
12、清華大學 335分
13、中國人民大學 340分
14、華中科技大學 325分
15、四川大學 325分
16、湖南大學 330分
17、南開大學 335分
18、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340分
19、華東政法大學 343分
20、西南政法大學 342分

整理的02-06年各校法碩分數線

自主招生部分院校:
院校名稱 總分 外語 政治 專業課 綜合課

北京大學
2006年 : 354 55 55 90 90
02年招生情況:招生180人,分數線:355/60分。
03年招生情況:招生280人,分數線:330/55/90分。
04年招生情況:招生350人(深圳150),報名2326人,分數線:335/55/90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350人(深圳150),分數線:340/55/90分
中國人民大學
2006年 : 354 55 60 90 90
02年招生情況:招生280人,分數線:349/60分
03年招生情況:招生300人,分數線:320/55/90分
04年招生情況:招生170人,報名2053人,分數線:335/55/90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170人,報名2800人,分數線:340/60/55/90分
廈門大學
2006年 : 350 60 60 90 90
02年招生情況 招生60人,分數線:345/340/60分
03年招生情況 招生70人,分數線:310/50/85分
04年招生情況 招生100人,報名603人,分數線:320/50/80分
2005年的 : 政治55 英語55 專業基礎課80 綜合課80 總分320
南京大學
2006年 : 340 60 60 90 90
02年招生情況:招生85人,分數線:351/60分
03年招生情況:招生80人,分數線:330/50/80分
04年招生情況:招生80人,報名1132人,分數線:335/55/90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80人,分數線:325/55/80分
復旦大學
2006年 : 340 60 60 90 90
02年招生情況:招生151人,分數線:349/60分
03年招生情況:招生150人,分數線:329/55/83分
04年招生情況:招生155人,報名1673人,分數線:333/55/83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155人,報名1700,分數線:335/55/83分
南開大學
2006年 : 340 58 60 90 90
02年招生情況:招生50人,分數線:345/340/60分
03年招生情況:招生70人,分數線:320/50/90分
04年招生情況:招生70人,報名903人,分數線:320/50/90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70人,報名1742人,分數線:335/60/55/90分
浙江大學
2006年 : 340 55 55 90 90
02年招生情況:招生60人,分數線:345/340/60分
03年招生情況:招生60人,分數線:325/55/82分
04年招生情況:招生42人,報名526人,分數線:330/55/90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42人,報名600人,分數線:330/55/85分
清華大學
2006年 : 335 55 55 85 85
02年招生情況:招生30人,分數線:345/340/60分(此處可能不準)
03年招生情況:招生100人,分數線:313/52/84分
04年招生情況:招生200人(深圳100人),報名1920人,分數線:335/55/90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190人(深圳90人),報名1125人,分數線:325/55/50/86分
武漢大學
2006年 : 335 57 57 90 90
03年招生情況:招生50人,分數線:305/47分
02年招生情況:招生98人,分數線:340/60分
04年招生情況:招生100人,報名1841人,分數線:325/55/90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100人左右,報名1626人,分數線:320/55/90分
上海交通大學
2006年 : 335 55 55 85 85
04年招生情況:招生75人(含30名知識產權專業法律碩士),報名600人,分數線:320/55/85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100人,分數線:320/55/85分
華中科技大學
2006年 : 325 55 55 80 80
四川大學
2006年 : 325 54 54 81 81
02年招生情況:招生110人,分數線:345/340/60分
03年招生情況:招生80人,分數線:310/50分
04年招生情況:招生100人,報名1264人,分數線:310/50/75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120人,報名1800人,分數線:333/58/87分
山東大學
2006年 : 325 53 53 80 80
02年招生情況:招生117人,分數線:345/340/60分(此處可能不準)
03年招生情況:招生110人,分數線:310/50/75分
04年招生情況:招生150人,報名2143多人,分數線:330/55/80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200人,報名2142人,分數線:320/55/80分
湖南大學
2006年 : 325 55 55 85 85
04年招生情況:招生50-70人,報名273人,分數線:310/50/90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70-90人,分數線:310/61/50/84/83分
吉林大學
2006年 : 320 50 50 85 85
02年招生情況:招生100人,分數線:345/340/60分
03年招生情況:招生115人,分數線:315/50分
04年招生情況:招生130人,報名994多人,分數線:340/55/90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150人,分數線:310/50/85分
中山大學
2006年 : 320 55 55 85 85
02年招生情況:招生65人,分數線:345/340/60分
03年招生情況:招生80人,分數線:310/50/75分
04年招生情況:招生82人,報名1333人,分數線:330/60/90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72人,分數線:330/60/90分
蘭州大學
2006年 : 320 50 50 75 75
03年招生情況:招生100人,分數線:310/45分
02年招生情況:招生84人,分數線:340/335/57分
04年招生情況:招生100人,報名1043人,分數線:320/50/85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120人,報名1046人,分數線:328/50/75分

非自主招生學校:
中國政法大學
2006年: 354 54 54 81 81
02年招生情況:招生160人,分數線:345/340/60分
03年招生情況:招生150人,分數線:332/53/85分
04年招生情況:招生163人(公費63人),報名1902人,分數線:330/53/80分
05年招生情況: 招生165人(公費64人,免試3人),報名2640人,分數線:330/55/85或340/53/80分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2006年: 343 54 54 81 81
02年招生情況:招生90人,分數線:345/340/60分
03年招生情況:招生100人,分數線:325/52/78分
04年招生情況:招生98人,報名1288人,分數線:330/53/80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98人,報名1271人,分數線:326/53/80分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2006年: 335 54 54 81 81
02年招生情況:招生45人,分數線:345/340/60分
03年招生情況:招生60人,分數線:325/52/78分
04年招生情況:招生50人,報名531人,分數線:330/53/80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100人(20-30%公費),分數線:326/53/80分
西南政法大學
2006年: 340 52 52 78 78
02年招生情況:招生190人,分數線:342/337/57分
03年招生情況:招生197人,分數線:320/49/74分
04年招生情況:招生298人,報名2204人,分數線:328/51/77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366人,分數線:321/51/77分(二區)
華東政法學院
2006年: 335 54 54 81 81
02年招生情況:招生150人,分數線:345/60分
03年招生情況:招生180人,分數線:325/54分
04年招生情況:招生200人(50名公費),報名1599多人,分數線:330/53/80分
05年招生情況:招生193,報名2159人,分數線:326/53/80分
西北政法大學
計招 146人 公費 無
2005 年: 340 (此處無,抱歉了)
2004 年: 328 51 51 77 77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計招 30人 公費 無
2005年 : 326 53 53 80 80
2004年 : 330 53 53 80 80
2003年 : 332 53 53 85 85
山西大學
計招 50人 公費 無
2005年 : 326 53 53 80 80
2004年 : 330 53 53 80 80
南京師范大學
計招 200人 公費 50名
2005年 : 326 53 53 80 80
2004年 : 330 53 53 80 80
蘇州大學
計招 50人 公費 無
2004年 : 330 53 53 80 80
2003年 : 325 53 53 78 78
煙台大學
計招 50人 公費 無
2005 年: 326 53 53 80 80
2004 年: 330 53 53 80 80
安徽大學
計招 60人 公費 無
2005 年: 326 53 53 80 80
2004 年: 330 53 53 80 80
2003 年: 305 47 47 80 80
遼寧大學
計招 100人 公費 10名
2005 年: 326 53 53 80 80
2004 年: 330 53 53 80 80
2003 年: 325 52 52 78.5 78
鄭州大學
計招 60人 公費 無
2005 年: 328 50 50 75 75
2004 年: 330 53 53 80 80
2003 年: 325 47 47 78 78
貴州大學
計招 100人 公費 無
2005 年: 316 47 47 71 71
2004 年: 325 48 48 72 72
雲南大學
計招 60人 公費 無
2005 年: 316 47 47 71 71
2004 年: 325 48 48 72 72

法碩歷年國家分數線
年份 類別 總分 政治 外語 基礎 綜合
2006年
A類 335 54 54 81 81
B類 330 52 52 78 78
C類 325 48 48 72 72
2005年
A類 326 53 53 80 80
B類 321 51 51 77 77
C類 316 47 47 71 71
2004年
A類 330 53 53 80 80
B類 328 51 51 77 77
C類 325 48 48 72 72
2003年
(應屆/往屆)
A類 325/320 52 52 78 78
B類 322/317 49 49 74 74
C類 320/315 47 47 71 71
ABC類院校劃分:
A類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19省(市);
1、北京大學 2、清華大學 3、中央財經大學
4、中國人民大學 5、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6、中國政法大學
7、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8、中山大學 9、南開大學
10、山西大學 11、河北大學 12、遼寧大學
13、吉林大學 14、黑龍江大學 15、復旦大學
16、上海交通大學 17、上海財經大學 18、華東政法學院
19、南京大學 20、浙江大學 21、廈門大學
22、山東大學 23、武漢大學 24、華中科技大學
25、華中師范大學 26、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27、湖南大學
28、安徽大學 29、蘇州大學 30、鄭州大學
31、湘潭大學 32、河南大學 33、煙台大學
34、南京師范大學 35、江西財經大學 36、海南大學
37、大連海事大學 38、東北財經大學 39、福州大學
40、湖南師范大學 41、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暫不招生)
B類系:重慶、四川、陝西3省(市)
42、四川大學 43、西南財經大學
44、西南政法大學 45、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
46、西北政法學院
C類系:內蒙、廣西、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9省(區)
47、貴州大學 48、雲南大學
49、內蒙古大學 50、蘭州大學

看這個錄取分數不能光看分數,呵呵 一些北京上海的學校改專業課試卷分數壓的比較低,像人大的340分放在其他學校差不多要360的水平。。

復習計劃因人而已,要適合自己,最主要的還是能堅持住一個計劃,下面我復制一篇考上人大的經驗給你借鑒借鑒

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我沒有修過法學第二專業的課程,也沒有專門上過法碩的培訓班,在雞尾酒似的綜合利用參考資料的基礎上,歷時七個半月來征服了法碩考試。所以,對於已經在准備或將要開始備考的學弟學妹,即便是第一次考法碩,即使曾經沒有接觸過法律的有關知識,從現在開始,用心投入,堅持到底,是能夠取得滿意的,甚至是超乎你想像的成績的。
一.復習進度
正式開始考研備考是在05年3月初,主要是開始復習英語和自學刑法民法兩門專業課。但由於開始就學得很拼,這樣備考了一個月後就經歷了近一個月的停滯時期。所以考研復習不可操之過急,從開始宜循序漸進,慢慢增加強度。此後在五月份正常復習了一個月,因為准備期末考試,復習的事在六月又耽擱了下來。暑假在家安逸地呆著,斷斷續續地復習了一個月。開學後,直至國慶長假放完的一段時期也是不緊不慢地將復習往前推進。
但國慶以後,便開始開足馬力全面推進,逐步提高強度,越到最後階段越拚命。所以考研最後的三個月是強化的三個月,也是最辛苦的三個月,基本上每天八點起床,晚上一點之後睡覺,且因睡前大腦高度運轉而常會失眠;尤其是最後的一個月,想起來有點像煉獄或者苦行僧的感覺。這種高強度的學習狀態一直持續到考試第二天的中午,也就是說考前考中,我都沒有所謂的放鬆調整,而是將強化復習進行到了進考場考最後一門的前幾分鍾。事實證明,這種身心之苦是值得付出的。
因此,總的說來,考研越到後期復習的效用是遞增的。考前三個月是成效最顯著的時期,集中強化,提高效率絕對必要;此時的一分鍾,值考研前期的五分鍾甚至十分鍾。當然這也不是說十月之前的復習無足重輕了,只是因為遺忘的問題,所以這幾個月的復習成果到後期效用會淡化。但這幾個月卻是關鍵的打基礎的時候,尤其對於需要細水長流般的學習的英語,刑法民法。很多細致的工作需要在此時作,比如筆記、摘抄等;同時,與記憶比起來,這一時期要重理解,知識學活一點,知識面拓寬一點,眼光不要僅局限於應付考試。具體的我後面會講到。
二.分科詳解
這一部分,我結合所使用的復習資料來談。總的說來,我的成功之道就是靠全心全意對待考研+正確的方法+精選出來的大量好的、適合自己的參考書(我有自己的一套選用參考書的標准,可在下文中留意);只上過一個政治沖刺班,其餘全靠自學,少有和別人探討學習中的問題,有疑問都是自己在書中找。另外就是看書時多思考多聯系,多做勾畫、寫筆記,書越花越好,只要不影響看文字。
1、英語
①我十月份之前英語復習主要是抓單詞和閱讀。這段時期閱讀方面要解決的難點是一是長難句,二才是單詞。我的經驗是先做基礎閱讀,像吳永璘的閱讀100篇,人大郭崇興的閱讀108篇(可以一直用到十一月份),用來做精讀訓練。即除了做題,學習怎麼去判斷選項,更關鍵的是作全文翻譯。花上一個多兩個小時來攻克一篇文章是值得的。因為在這種艱難的逐字逐句的翻譯中,英語基礎差的也能打牢讀懂長難句和理解復雜文章的基礎。同時也能提高翻譯水平、語感,學習單詞。此外,我重點選用的這兩本書都是對閱讀選項答案有解析的(不一定都分析得好,但有解釋總比沒有好),有全文翻譯;吳的還有重點單詞片語提煉,郭的有文章題材分類,難度指數參考和文章字數統計、建議閱讀時間—這些都是我在浩瀚書海中專門選擇這兩本的理由。
②背單詞的工作是貫穿考研始終的。我主要用的是星火的,按照它的安排一周學習一單元的單詞。多看多理解,尤其結合它的例句來學單詞,並用彩筆勾出了陌生的單詞義項(在後期復習時就可重點看此部分);中間多回過頭去復習前面的章節,以免遺忘太多。同時輔以索玉柱的詞彙寶典,從他列出的每個單詞的近義詞、反義詞和運用性短語來從另一個側面復習單詞。當然結合閱讀練習來學單詞,在閱讀文章中勾注重點考研單詞也很重要。
③真題我是在打好了一定基礎之後才開始做的。九月份開始從97年的往後做,最多弄了兩三遍。真題的閱讀是重點,有時間的話作精讀訓練;並研究出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同時學習它的一些句型和考研核心單詞的用法,以備作文之用。已經不考了的關於單詞的單選題,我建議也值得認真做一做,用來復習單詞很管用。我選用的是曹其軍的歷年真題(覺得在解析歷年試題上,本書編得特別好)。,我還把頭兩年的真題留到了最後一個月,來測試當前的即接近全真考試時的水平。
④作文我是在最後一個月開始練筆的。但此前幾個月,在作閱讀,背單詞的時候也有意識的積累一些句型、核心單詞、片語和表達方式。我的建議是用自己積累的東西。市面上賣的萬能模版之類的已經被被別人模仿的泛濫了,寫出來只會讓改卷老師對你沒好印象。可以選並非大部分人能注意到的,比如張錦芯模擬題中的作文中的一些語句,寫作思路和詞彙選擇就值得借鑒。練作文的目的不在壓題,而是用自己的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練筆中所用的好的語句、詞彙都值得專門記錄下來,以備考試之用。
2、政治
我是文科出身所以九月才開始看政治。理科生的話多加一個暑假也完全足夠了。任汝芬的序列一是非常適合自學的一本書,需要系統的將它的馬哲、馬政經、毛概和鄧論學兩三遍是必要的。尤其是馬哲和馬政經,理論性強,要理解得深入透徹,看第一遍時有些地方還要參照其他的資料來加深加寬。任的書會有一些知識點沒講透,可以參看別人恩波暑期班講義中的一些部分或者其他資料來完善一下。同時還要練題。陳先奎的2000題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選擇題部分,適合第一遍學習,用來考察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查漏補缺;他的答案都有解析,對自學者來說很受用,任的書上沒講到的在此也可得到補充。恩波的核心考案出來之後,可重點使用這本書來做復習。重點地方同時參看恩波講義、考案、任的講義,會有更深的體會。最後階段背大題時將考案與陳先奎的30天30題,以及培訓班的臨門講義結合著來背,就萬無一失了。
個人認為政治的沖刺班還是值得上的,一是聽老師提煉和點睛,解惑;二是在復習到山窮水盡時,能及時得到老師的鼓勵,給你以考好政治這一門的希望。
模擬題的話做做可以,分數不必當真,畢竟尤其是主觀題部分不可能出得與考研真題那樣經典。真題是值得研究的,尤其是分析近年來的出題趨勢。其實這兩年,政治主觀題有更貼近當前社會現實,更活更易得分的趨勢,這對大家來說是個福音。
3、專業課
①上半年專業課復習的重點是刑法民法,要學得活學得廣;法理學也慢慢學一下,盡管有些枯燥,畢竟它是其他四門的方法論和基本規律總結。
知識點此時不一定要掌握全,把重點理解了就好。上半年復習刑民時除了看指南,輔以一些點出並講解了刑民重點的書,比如名師講義之類的書,是必要的。也就是說重點部分的知識的掌握不能局限於指南,要加深。還有一個關鍵是輔助大量的案例。在案例中學活死的知識,在案例中理解知識點,在案例中化知識的抽象為具體,在案例中拓展知識。專門使用案例教學的書,這一過程可以持續到十月份。我在參閱大量案例書和理論方面的書時還作了摘記;尤其是案例,將幾百上千字的有難點的案例及分析總結成一兩句點睛的話,積累起來,這在復習的最後看看是非常有價值的,往往這些案例點睛的地方就可能出小則帶案例的選擇題,大則案例分析題。
②八九月時,在精讀指南第二遍時,開始做筆記,將厚厚的指南濃縮成三百多頁的,要點化,層次結構分明的適合背誦的筆記。在之後的復習、知識提升和練習時查找知識點就以筆記為主,需進一步細化的地方再翻翻指南。所以就指南而言,我認真看過兩遍,而筆記則是N遍。需要說明的是,既以筆記為主,就還要在筆記上作筆記,因為筆記不是簡簡單單重復的看,而是一次比一次又有提高和加深的看。比如在這種基本上涵蓋了指南知識點的筆記上,還要參閱參考書來標注重點次重點和非重點,這在復習的最後階段對於背誦來說是很有益的。
③九月到十一月是突破知識點的階段,也就是練題,大量的練題。在量中求知識掌握的質,全和深。蘇號朋的民法習題,人大版指南的配套練習等書都還不錯。另外還是那句話,做勾劃和筆記。我就把許多選擇題的考點、易錯點用一句話總結了積累起來,考前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回顧一下。
④十一月到考前是最後的突擊強化階段。這幾年法碩考試的出題是越來越難,越來越活,尤其是刑法民法這兩門;克服這一點主要靠前幾個月的大量而細致的提高性學習。但法學仍是需要大量背誦的學科,這一點就在這兩個半月來解決。大串講是個好幫手,但也有缺點—知識涵蓋不全,包括一些大的主觀題。所以是以背筆記為主,尤其是筆記上的重點部分和一條一條歸納出來,看上去就適合出大題的部分;再結合大串講和論壇上老妖精總結的重點來記憶知識。
需要強調的是對重點的把握自己要有一個思路,不能盲目地完全相信某一種資料上所說的。從教育部開始出題到06年,正好是三年,我根據三點一線的方法,重點研究了04,05的考題(考試分析上的試題分析是分析的最好的),大致的把握到了06年出題方向、深度。再參考各種資料上的所說的重點,按自己的理解有選擇有針對的來抓知識。
⑤模擬題要做一些,但只是練兵而已。我認為對於在校生,考了四年的試,就沒有必要專門花3個小時來完成一門,這是很浪費時間的,在最後的兩三個月應該惜時如金。此外,目前市面上的模擬題的主觀題尤其是案例題好多還停留在一個案子一個問題的出題方式上,參考價值打了折扣。有餘力的同學不妨把要求拔高一點,看看司考的案例模擬題,像我參考過的張能寶的《案例與論述專題例解》就還不錯。
最後說一句,這么多書只代表我用過,但不是每一本都做完了,翻爛了。非核心的書,書中對我有用的地方,需要時參看參看就夠了。我這些書有些是買的舊書,有些是盜版的,有些是圖書館借的,所以在毫費銀子方面還是經濟的啦。總而言之,自學中要想取得接近於上過專業課或培訓班的水平,關鍵就是方法和大量適合的書籍資料,利用好各種資源,網路、圖書館、電視節目等等。
三、除此之外,好一點的學習環境、氛圍(我們寢室就都考研,且專業學校還都不同)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需要的。不一定是一個專業的,只要能在考研路上相互鼓勵相互攙扶;學累了相互聊聊,找點樂子玩笑一番;學到郁悶或絕望時有人開導你,鼓勵你,這些對於我堅持到底,取得成功也是很重要的。

㈣ 法律碩士研究生全國聯考是怎麼回事

【法律碩士研究生全國聯考簡介】
第一種是參加每年一月份全國39所高校聯考的法律碩士,招生對象為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含同等學力者),考試科目為政治、外語實行全國統考,專業基礎課和綜合課實行全國聯考,考試用書為《高教版考試用書·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2013法律碩士(非法學)(法學)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分析》和《高教版考試用書·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2013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大綱》及《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錄取類別包括計劃內非定向、計劃內定向、計劃外委培和計劃外自費,學習方式有脫產學習和不脫產學習,畢業時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
第二種是參加每年十月份全國39所高校聯考的在職法律碩士,招生對象為法律專業或非法律專業的在職法律工作者,考試科目除政治由各校自行命題外,外語和三門專業課實行全國聯考,考試用書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大綱》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錄取後全部是委託培養,採取在職不脫產方式學習,畢業時只獲碩士學位證書。
錄取類別
1.計劃內非定向培養:按國家招生計劃錄取,學生戶口和人事檔案轉入學校,培養經費由國家提供,畢業後在國家計劃指導下,學生選報志願,學校推薦,用人單位擇優錄用就業。
2.計劃內定向培養:按國家招生計劃錄取,招生時定向單位、學生和學校三方簽訂定向培養合同,培養經費由國家提供,畢業後按合同規定到定向單位工作。
3.計劃外委託培養:招生時委託單位、學生和學校三方簽訂委託培養合同,不轉學生戶口和人事檔案,培養經費由委託單位承擔,畢業後按合同規定到委託單位工作。
4.計劃外自籌經費:招生時學生和學校簽訂合同,培養經費由學生自行承擔,學生戶口和人事檔案將轉入學校,畢業後由學生選報志願,學校推薦,用人單位擇優錄用就業。
報考條件
考生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在職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大專畢業學歷後經兩年或兩年以上(從大專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9月份),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學力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參加自學考試並取得畢業證書的也可報考
考生在高校學習的專業為非法學專業,下列13個專業不得報考:法學、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勞動改造法、商法、公證、法律事務、行政法律師、涉外經濟與法律、知識產權法、刑事法。
報名方式
(一)考生填寫誠信承諾書
教育部要求,從去年起,考生在《報考碩士生研究生考生的需在誠信考試承諾書》上簽字,以維護國家教育統一考試的公平、公正,加強對考生遵守考試紀律的教育,強化考生的自律意識,營造誠實守信的考試環境。
(二)全面試行網上報名
(從目前起,碩士生研究生在全國范圍全面試行網上報名。考生在規定的時間(10月8日-31日每天8:00-23:00)內通過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按報名網站的提示和要求填寫本人報名信息,然後於11月10日-14日到省級招辦指定的報考點確認報名信息,並進行繳費、照相。
(三)注意事項:
1、參加「法律碩士聯考「的考生可以填報兩個試辦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的院校。
2、應試的外語語種按招生單位的規定任選一種。
3、同等學力的報考人員,應按招生單位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4、填寫報名登記表時,相應項目應與報名機讀卡一致,二者有出入的以機讀卡為准,因失誤造成的後果由考生自負。

㈤ 法碩的學校排名和具體分數線

個人搜到的一些資料,供樓主參考~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的法學院實力雄厚,對任何讀書的人來說可能都是一個夢想。 北大跟人大一樣,每學期開設的講座很多,經常請一些國內外知名的學者和律師去講課,很吸引人。不過北大法碩,對廣大的貧下中農來說,他收的學費確實太貴了。除了近5萬的學費,畢業論文答辯還要另外交錢,在深圳上課其間每個生活補貼1000元,回北京後每個月有400的補貼,但是由於分兩地上課,所有收費以及補貼情況並不是很明朗。回北京之後,主要住在萬柳。就業情況,以05年來看,是相當不錯的。這幾年報考人數基本上都維持在2800左右。盡管報的人不多,而招收的人也不少,但是每年的錄取分數線都位於法碩的高分段,從中也可以看出北大的號召力及生源情況。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培養法碩歷史悠久,實力雄厚,是第一批開始招收法碩的學校之一。人大每年報的人在2500以上,錄取率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從04年開始招生規模縮減將大大提高報考難度。學費兩年3萬9,往年有20左右的公費名額,公費分數線在370左右。人大對就業工作非常重視,每年人大法碩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03年結業的形勢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單單就人大法碩的就業來說,還是不錯,比法學總體會好一點。去機關的最多,佔一半以上。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為應屆生比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去部委的不少,中紀委、工商總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公安部、質檢總局、審計署、國務院對台辦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廳機關,或者在一些大單位的省級機構,如保檢會分會。有部分去了公檢法,如北京市高檢,一中院,區級法院。去銀行也比較特別多,除了北京也許去廣州的最多,有廣州日報2個,市委辦公廳,人事廳,中行深分,廣東中行等等。還有部分去了企業,象什麼中興,大唐之類的。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大量的公費和地處北京,吸引了千萬學子,是該校難考的最重要的原因。再次,他是中國最大的專業法律大學,校友多,就業不錯,最後學費也不高,性價比比較高。所以中國政法大學報名人數比較穩定,一直維持在2000人左右。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碩上課地點在昌平,離市區較遠,坐公共汽車需要2個小時左右時間,也有可能喪失一些交流、聆聽知名教授授課、找兼職實踐的機會。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法學樓非常氣派,我估計大門口的那幾跟柱子一根就值幾百萬。法學院資金雄厚,發展很快,對法碩非常重視,學院從03年開始加大力度注重法碩的培養。住宿條件不錯,女生三人一間,男生兩人一間,一般是一個法碩和一個法學研究生住一起。不過招生人數比較少,每年報考的人數比較多,所以難度大。考上的都非常珍惜這個學習的機會,學風是有目共睹的。往年的畢業生就業不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一些大的企業事業單位都有人去了。但由於不是傳統法律名校,整體實力還遜一些,畢業生以後發展不象人大北大吉大那樣有人脈支撐。另外清華大學在深圳設了一個研究生分院,那邊招100的法碩。不過有人反映那邊的情況不是特別理想,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很大。 西南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學院傳統的法學院,深厚的歷史底蘊,學術特點體現務實。03總人數259人,按生源地分5個班,住宿為新裝修宿舍,約30平米,帶衛生間,水房,201電話,寬頻介面,空調,傢具與床一體,費用1200/年。04招生規模很大,而其地域的局限又掩蓋了其在就業方面和傳統人脈方面的優勢,一部分考生會選擇其他院校,另外由於不提供生活補助、獎學金和公費醫療,吸引力在下降。但說實話在法律系統中,他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原先可能對法碩不太重視,不過現在有所改觀,新設立了以院長曾令良為首,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長莫洪憲等為副的法律碩士培養中心,其中有一位曾被評為全國十大傑出律師的教授指導實習,有一個律師事務所和弱勢群體救助中心可供實習,任課老師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氣的中青年教授博導,師資力量還可以,不過由於法律碩士還屬於新興事物,甚至在一些任課老師中仍存在誤解,教理論法學的老師大都對法碩薄有微詞,而教行政法,刑法等課的老師則較重視法碩。武大整個校風很自由,有最漂亮的校園,到櫻花開放的時候,確實很美。 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藉助上海的優勢,前景不錯。復旦的學生在上海就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對全國各地想去上海發展的學生來說,吸引力特別大。不過應屆生人事檔案調入學校,外地生員戶籍調入學校;非應屆畢業生一律不轉戶口和檔案。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給的我感覺就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就在西湖邊上,風景很美,伙食也不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女就不用說了吧。法學院在合並以前屬於杭大,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有了長足的進步。浙大有雄厚的資金,在引進人才和教學質量方面可謂不遺餘力。浙大的強項是法理學、憲法和行政法,其中李龍,孫笑俠,林來梵都是國內外著名學者。在民商法方面,原來確實比較弱,但是馬上將變得「強大的不能再強大」,原因是法學院即將引進幾位超重量級的人物。在刑法方面,今年增加了碩士點。2.對法碩的教學非常重視,每天上午都是課滿,有的老師說相比法學碩士,更喜歡法碩。每兩個人跟一個導師,學習上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去問。壓力挺大,因為法碩和法學碩士一樣,要在核心刊物發表文章才能發學位證書。不過這體現了浙大培養方案的嚴謹務實。3.待遇方面,與別的研究生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往界生沒有補助與醫療保險。住的是碩博樓,居住氛圍感覺不錯。 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學費很低,就業很好,南大的牌子也不錯。雖然南大法學院實力是確實比不上人大北大,但因為江蘇是一個經濟大省,南大的法碩在本省就可以找到不錯的工作。南大法碩學習氣氛特別刻苦,很另人欽佩。基本情況1、招生名額一直控制在80左右。2、有十個公費名額,不用交培養費和住宿費,均為應屆生,每月享受研究生補助。3、對自費生和委培生提供國家助學貸款。4、復試公平。5、外地生提供住宿,五人一間,每人600/年。6、授課老師都是最受歡迎的老師,與法學碩士的配置完全相同。7, 第一學年末分配導師,每個導師大約帶5名左右。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新生進中山大學,首先學校給我們介紹中大歷史,校訓和中山先生的精神。法學院在中大歷史不是很久,在中國不算前幾名,但肯定不算差的法學院。對法碩也非常重視。另外中大招生廣東省考生佔多數。 1 北京大學 無公費,難度極大,學費貴的驚人 2 人民大學 無公費,難度極大,學費適宜 3 中國政法大學 有公費,難度比較大,學費適宜 4 西南政法大學 有公費,難度適宜(地理因素),學費適宜 5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公費情況不明,難度一般 6 清華大學 無公費,難度較大,初試線較低,但復試刷人極其恐怖 7 華東政法大學 有公費,難度適宜 8 對外經貿大學 無公費,難度較大 9 湘潭大學 無公費 難度適宜 10 山東大學 無公費 難度較小 11 吉林大學 無公費 難度適宜 12 湖南師范大學 無公費 難度適宜 13 四川大學 無公費 難度適宜 14 浙江大學 無公費 難度較大 16 中山大學 無公費 難度較大 17 復旦大學 無公費 難度極大(地理因素) 18 廈門大學 無公費 難度較大 19 南京大學 無公費 難度極大 20 西北政法大學 有公費 難度適宜 以上排名不同於法學排名,是針對法律碩士的就業,重視程度,以及法律碩士的考取博士的比例而定的,大家肯定疑問為什麼沒有武漢大學,因為武大今年來對法律碩士的重視程度很低,導致其教學質量大大下降,所以沒有排在前20,當然,大家要是圖學校的品牌的話,武漢大學也是不錯的選擇. 還有一點是考北京地區的學生要注意的,北京的公共課成績壓的非常低,所以北大,人大的線都不高,但不代表好考,北大,人大340的水平在別的地區就可能是360!所以,各位考生謹慎填報志願,一旦北京的學校沒有錄取,要調劑是很吃虧的,因為其他地方的考生的成績很可能比你高,盡管實際水平差不多,所以,大家盡量第一志願就成功.考上海地區學校的考生情況也一樣.

㈥ 跪求湖南師范大學心理學考研分數線!!知道的請進

017年考研湖南師范大學的心理學專碩初試分數線,是最低360,最高421,心理專碩共錄取29人,其中含一人退役計劃。
l 湖南師范大學心理學專碩考研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論(滿分100分)
② 204英語二(滿分100分)
③ 347 心理學專業綜合(滿分300分)

㈦ 湖南師范大學學碩法學可以調劑嗎

可以
1、接收調劑的專業及名額:法律(非法學)非全日制14人、法律(法學)非全日制12人。接收條件:初試成績總分、單科分均達到我院規定的復試分數線要求,以我院公布的2021年研究生復試基本分數線為准(法律碩士法學總分321分,法律碩士非法學總分333分);法律(非法學)只接收報考法律(非法學)的研究生調劑。法學碩士不能調劑到專業學位碩士。
初試報考我院法律碩士的考生在同等情況下優先調劑。
2、調劑程序(1)所有申請調劑復試的考生,均須在4月11日前登陸「調劑系統」,查看調劑專業信息,並在網上提交調劑申請。
(2)擬錄取名單確定後,研究生院為擬錄取的調劑考生在「調劑系統」發放擬錄取通知,考生須登錄該系統進行確認。考生未按時確認擬錄取,視為放棄擬錄取資格。

㈧ 法律碩士報考哪個學校好

第一批(八所院校)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的法學院實力雄厚,對任何讀書的人來說可能都是一個夢想。
北大跟人大一樣,每學期開設的講座很多,經常請一些國內外知名的學者和律師去講課,很吸引人。不過北大法碩,對廣大的貧下中農來說,他收的學費確實太貴了。除了4萬多的學費,畢業論文答辯還要另外交錢,沒有生活補貼,性價比不是很好。需要注意的:報考北京大學不能保證一定在北京上學,每年分數排名在後的要去深圳研究生院。關於北大深院:
1、同樣是法律碩士,其他學校收費每年或5000或8000或10000不等,本部也只有14000元。但每年北大深院是22000元。懸殊甚大。
2、盡管有個別優秀的老師來深圳上課,但在整體上,其師資、圖書、體育設施等嚴重欠缺,和本部相比差距較大。
當然,如果有意在南方的廣州與深圳工作(很有錢的城市,法律職業也比較發達。)同學,我覺得去深圳讀書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且真心做學術的這年頭也不多!
中國人民大學
培養法碩歷史悠久,實力雄厚,是第一批開始招收法碩的學校之一。
人大每年報的人在2500以上,錄取率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從04年開始招生規模縮減將大大提高報考難度。學費不便宜,往年(現在已經沒有了)有20左右的公費名額,公費分數線在370左右。另外人大由於宿舍比較緊張,所以不解決住宿,但學校最後會盡力想辦法解決的,人大每年在大運村給安排部分住宿,那邊環境很好,學習生活都很方便,離人大也不遠。
人大對就業工作非常重視,每年人大法碩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人大畢業生向來有去國家機關的傳統,人脈很廣。03年結業的形勢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單單就人大法碩的就業來說,還是不錯,比法學總體會好一點。去機關的最多,佔一半以上。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為應屆生比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去部委的不少,中紀委、工商總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公安部、質檢總局、審計署、國務院對台辦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廳機關,或者在一些大單位的省級機構,如保檢會分會。有部分去了公檢法,如北京市高檢,一中院,區級法院。去銀行也比較特別多,除了北京也許去廣州的最多,有廣州日報2個,市委辦公廳,人事廳,中行深分,廣東中行等等。還有部分去了企業,象什麼中興,大唐之類的。
人大法碩只有2年,這是全國唯一的,早畢業早就業,未嘗不是好事!
中國政法大學
大量的公費和地處北京,吸引了千萬學子,是該校難考的最重要的原因。再次,他是中國最大的專業法律大學,校友多,就業不錯,最後學費也不高,性價比比較高。所以中國政法大學報名人數比較穩定,一直維持在2000人左右。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碩上課地點在昌平,離市區較遠,坐公共汽車需要2個小時左右時間,也有可能喪失一些交流、聆聽知名教授授課、找兼職實踐的機會。
對外經貿大學
硬體很好,就像上海的復旦,吃的好,住的好,還在繁華的朝陽區,離CBD中心近,宿舍還有鳳凰衛視看。國際法實力雄厚,與經濟有關的學科以及與外貿有關的學科實力很強大,也是一個可以利用的資源。貿大名氣沒北大人大響,但學費不貴,就業不錯(主要去「國」字型大小的大型企業以及跨國公司以及與經貿有關的國家機關),是值得報考的學校之一。
吉林大學
03年宣傳的比較多,法律碩士們也很團結,學校對法碩培育也比較重視,在BBS上吉林大學法學院的老師還專門開設一個專欄介紹吉大的情況。04年有2200人報考,這跟吉林大學對法碩的重視程度和雄厚的法學實力是分不開的。但吉大的缺點也很明顯:地域較差,東北三省的重工業比較發達,但服務業太弱;就業信息的獲得有限,從其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來看,大部分人留在了吉林省工作-在中國,就業的地區性歧視在短期內仍然無法消除;外部聲譽方面與原來的法學四大天王中的其他幾位相比已經有所下滑。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與吉林大學比較相似。原先可能對法碩不太重視,不過現在有所改觀,新設立了以院長曾令良為首,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長莫洪憲等為副的法律碩士培養中心(各校現在幾乎都已經成立獨立的「法律碩士管理中心」等類似的專門機構,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法碩師姐師哥抗爭的結果。),其中有曾被評為全國十大傑出律師的教授指導實習,有律師事務所和弱勢群體救助中心可供實習,任課老師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氣的中青年教授博導,師資力量還可以。
不過由於法律碩士還屬於新興事物,甚至在一些任課老師中仍存在誤解,教理論法學的老師大都對法碩薄有微詞,而教行政法,刑法等課的老師則較重視法碩。武大整個校風很自由,有最漂亮的校園,到櫻花開放的時候,確實很美-武漢大學是全國最漂亮的校園。
華東政法學院
我國歷史最悠久也是實力最強的法學教育-「五院四系」。「五院」是:中國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學院(現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學院(現西北政法大學)、中南政法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華東政法學院。「四系」是:北京大學法律系、人民大學法律系、吉林大學法律系、武漢大學法律系。
這些才是現在我國法律教育的頂峰所在。甚至可以有點誇張的說,只有這五院四系的法學畢業生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法學「科班出身」。
優越的地理位置,全國的經濟中心,自由法制的社會氛圍,上海自然很有魅力!在上海開設法律的大學不少於10家,但只有華政在這五院四系之中,復旦法學院的上升勢頭很強,不過至少現在他的法學教育實力還不能和華政相比。華政有法學教授40多位,博導數十位,法學博士點四個。考華政容易一些,因為招生名額多。如果不想去北京,選擇華政也是不錯的。
西南政法大學
傳統的法學院,深厚的歷史底蘊,學術特點體現務實。03總人數259人,按生源地分5個班,住宿為新裝修宿舍,約30平米,帶衛生間,水房,201電話,寬頻介面,空調,傢具與床一體,費用1200/年。
西政是有理由驕傲的,強大的法學科研實力,輝煌的法學業績,大量優秀的法學畢業生分布全國各地,讓法律院校汗顏的「西政現象」等等。當然,也有地理位置偏僻,降為「地方隊」的尷尬,但仍舊無法掩蓋它在法學界的地位!04招生規模很大,而其地域的局限又掩蓋了其在就業方面和傳統人脈方面的優勢,一部分考生會選擇其他院校,另外由於不提供生活補助、獎學金和公費醫療,吸引力在下降。但說實話在法律系統中,他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第二批(五所院校)
廈門大學
環境一流,在那裡上三年真的一點都不虧。廈門經濟不錯,法學院實力雄厚,是第二批招生的,廈大的就業也不錯。
南京大學
學費很低,就業很好,南大的牌子也不錯。雖然南大法學院實力是確實比不上人大北大,但因為江蘇是一個經濟大省,南大的法碩在本省就可以找到不錯的工作。南大法碩學習氣氛特別刻苦,很另人欽佩。基本情況:
1、招生名額一直控制在80左右。
2、有十個公費名額,不用交培養費和住宿費,均為應屆生,每月享受研究生補助。
3、對自費生和委培生提供國家助學貸款。
4、復試公平,嚴格的差額復試。
5、外地生提供住宿,五人一間,每人600/年。
6、授課老師都是最受歡迎的老師,與法學碩士的配置完全相同。
7,第一學年末分配導師,每個導師大約帶5名左右。
中山大學
新生進中山大學,首先學校給我們介紹中大歷史,校訓和中山先生的精神。法學院在中大歷史不是很久,在中國不算前幾名,但肯定不算差的法學院。對法碩也非常重視。另外中大招生廣東省考生佔多數。
中南政法學院
中南政法大學法學實力一般,但幸運的是它與別人合並成立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成為原來5大政法院校中唯一的211院校,這樣在學校硬體,資金投入方面無疑佔了一些優勢。
西北政法學院
業內人士都知道西政的實力不錯。大家都在研究生樓上住,收費一模一樣。宿舍按級分不按專業分,一個宿舍四個人有陽台有空調。各方面都不錯。03年有近30個公費名額。
第三批(九所院校)
復旦大學
藉助上海的優勢,前景不錯。復旦的學生在上海就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對全國各地想去上海發展的學生來說,吸引力特別大。不過應屆生人事檔案調入學校,外地生員戶籍調入學校;非應屆畢業生一律不轉戶口和檔案。
浙江大學
給的我感覺就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就在西湖邊上,風景很美,伙食也不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女就不用說了吧。基本情況:
1、法學院在合並以前屬於杭大,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有了長足的進步。浙大有雄厚的資金,在引進人才和教學質量方面可謂不遺餘力。浙大的強項是法理學、憲法和行政法,其中李龍,孫笑俠,林來梵都是國內外著名學者。在民商法方面,原來確實比較弱,但是馬上將變得「強大的不能再強大」,原因是法學院即將引進幾位超重量級的人物。在刑法方面,今年增加了碩士點。
2.對法碩的教學非常重視,每天上午都是課滿,有的老師說相比法學碩士,更喜歡法碩。每兩個人跟一個導師,學習上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去問。壓力挺大,因為法碩和法學碩士一樣,要在核心刊物發表文章才能發學位證書。不過這體現了浙大培養方案的嚴謹務實。
3.待遇方面,與別的研究生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往界生沒有補助與醫療保險。住的是碩博樓,居住氛圍感覺不錯。
黑龍江大學
無論地理位置還是法學實力都是很一般,還不如遼大,估計是為了照顧東北三省的緣故,各省都有且只有一所法碩院校;如果想留在黑龍江工作,還是可以考慮的。
湘潭大學
實力一般,師資還可以,歷史悠久,適合附近考生或者有意去廣東一帶工作的學生報考,經濟實惠,就業主要去南方的廣州深圳佛山等,法學實力比湖南大學強,有幾個在法學界響當當的人物,入他們的法學院院長邱興隆教授,知識產權的馮曉青教授,還有幾個國家級或省級的青年法學家。
四川大學
法律系傳統上有一定的實力,就業方面亦可。同時因在西部,分數線不可能太高,且自主劃線,有望降分錄取。每年都接受調劑。
安徽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蘇州大學
蘇大的法學實力較強,歷史更是悠久,可以追溯到國民黨的動武大學法學院,加上蘇州異常發達的經濟實力(比省會南京發達的多),就業很不錯。
山東大學
在山東是絕對的老大,其他學校和它水平差距很大,合並後實力和吉大有一拼,師資力量強大。就業顯然也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
鄭州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第四批(六所院校)
清華大學
法學樓非常氣派,我估計大門口的那幾跟柱子一根就值幾百萬。法學院資金雄厚,發展很快,對法碩非常重視,學院從03年開始加大力度注重法碩的培養。住宿條件不錯,女生三人一間,男生兩人一間,一般是一個法碩和一個法學研究生住一起。不過招生人數比較少,每年報考的人數比較多,所以難度大。考上的都非常珍惜這個學習的機會,學風是有目共睹的。往年的畢業生就業不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一些大的企業事業單位都有人去了。但由於不是傳統法律名校,整體實力還遜一些,畢業生以後發展不象人大北大吉大那樣有人脈支撐。另外清華大學在深圳設了一個研究生分院,那邊招100的法碩。不過有人反映那邊的情況不是特別理想,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很大。
南開大學
法碩可以選修任何法學的課程,無論是研一還是研二的,只要教室可以坐的下。老師是南開法學院最好的老師,因此師資問題是不用考慮的。上課的地方是南開教學設施最好的地方—模擬法庭,是法碩專用的教室。法碩的統一教材是司法部法學教材編輯部組織編寫的,每本書的撰稿人都是本領域的權威人士。法碩研究生都住在校外,因為學校住宿條件有限,法碩也安排在校外住宿。四人一間,單獨衛生間,有電扇,每人一個書桌和大衣櫃還有一個貯物箱。條件還是不錯的。實力一般,但牌子好就業好啊,是天津考生第一選擇.
山西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蘭州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雲南大學
地方太過偏遠,雖然雲大實力很強,但現狀不好,又因為出了馬事件,未來發展前景堪憂,就業方面也受地域限制多多。
遼寧大學
對法碩還是比較重視的,在大連與沈陽就業還是很有區位優勢的。
第五批(十一所院校)
貴州大學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海南大學
實話實力一般,但海南做為一個經濟特區,東南沿海地區的發展是他的一個賣點,今年報考人數不多,接受調劑。
河南大學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更何況還有法律實力名氣更強的鄭大。
湖南大學
實力一般,歷史悠久,適合附近考生報考,經濟實惠。
南京師范大學
地理位置不錯,江蘇省經濟實力很強,法學實力也不錯,法理學、訴訟法學蠻有實力,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就是他們法學院的院長公丕祥教授。
江西財經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煙台大學
地理位置好,自然環境一流,民商法學實力在全國很有影響,有幾個著名教授。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在北京,就業渠道穩定,很強的軍事院校色彩,以後會越來越受到考生關注。
上海交通大學
2002年6月才成立法學院。交大04年是第一年招法碩,在宣傳上有其可圈可點之處!他的吸引力在於二年半二萬元學費上,這在第一檔高校中,無疑是很低的,而上海的地緣優勢也是很強的!這無疑會成為很多考生報考的目標。他的缺點在於他不是法學傳統強校,在業內人脈不足。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新增招生單位中最受期待的,當然他的吸引力一是傳統法學實力強悍,二是地處北京的優勢,三是未來的就業期望較高,四是他們有意在法碩教育探索方面作出一點貢獻!05年不招生,估計與去年的招生丑聞有關吧。

㈨ 湖南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復試分數線

湖南師范大學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復試分數線及復試安排的通知,湖南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復試分數線及復試安排已經學校招生領導小組討論通過。擬定於1月9日至10日、1月16日至17日進行復試。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復試分數線
1.法律碩士:
聯考總分187分,外語30分。
2.教育碩士:
聯考總分137分,外語25分。
3.公共管理碩士:
聯考總分110分,外語25分。
接受聯考總分110分,外語25分以上本省外校的考生調劑到湖南師范大學。
4.職業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專業學位:
各招生領域復試分數線見下表:
招生領域GCT總分電子與通信工程160機械工程藝術設計科學與技術教育178教育管理176二、復試安排及內容
(一)復試時間
1月9、10日 公共管理碩士
1月16、17日 法律碩士、教育碩士、職業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專業學位(以下簡稱職教碩士)
(二)復試形式、程序及內容
復試主要進行資格審查、繳納復試費、面試、政治理論筆試,其中教育碩士、職教碩士考生還須參加專業課筆試。
1.資格審查。資格橋旅審查不合格的考生,不予錄取。考生攜帶下列材料的原件和復印件到報考學院報到並進行資格審查:
(1)本人有效身份證(收復印件);
(2)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收復印件);
(3)准考證(收復印件);
(4)《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資格審查表》(收原件)(在報名網站下載,照片處和單位意見處須由單位人事部門加蓋公章);
(5)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收原件)(具有畢業證書的考生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的「學歷查詢」欄目,申請在線驗證報告,列印出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對於網上無法列印出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的考生最遲須在2月29日前提供教育部學歷認證中心認證報告。有關學歷認證申請辦法和流程請登錄網站查看。
2. 繳納復試費。資格審查合格的考生到學校財務處繳納復試費(120元/生),繳費時間:1月9日8:30—11:30 14:30—17:00(公共管理碩士)、16日8:30—11:30 14:30—17:00 (法律碩士、教育碩士、職教碩士), 地點:學校財務處一樓收費科。
3.面試。面試由各學院負責具體組織。面試成績評定為合格和不合格,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4.政治理論肢辯筆試。政治理論的考試內容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時事政治,考試形式是開卷。考試時間:1月9日13:00—15:00(公共管理碩士)、16日13:00—15:00(法律碩士、教育碩士、職教碩士),考試地點由學院安排。政治理論滿分100分,成績低於60分者不予錄取。
5. 教育碩士、職教碩士須參加專業課筆試。考試內容見《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招生簡章》。專業課成績由各學院向考生公布。綜合成績按以下公式計算:教育碩士、職教碩士綜合成績=初試總分×70%+專業課筆試成績×30%。各學院按綜合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確定擬錄取名單。
三、復試具體安排由學院1月8日前電話通知,請考生確保通訊暢通並關注學院網站。已上復試分數線的考生若未接到報考學院復試通知,請主動與招生學院聯系復試相關事宜。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學力在職申歷消缺碩有困惑?院校專業不好選?點擊底部官網,有專業老師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碩士/博士開放網申報名中:https://www.87dh.com/yjs2/

熱點內容
山東政法學院研究生 發布:2025-04-23 20:00:37 瀏覽:550
社會法的解決方式 發布:2025-04-23 20:00:33 瀏覽:243
婚姻法第十八條的法律規定 發布:2025-04-23 20:00:21 瀏覽:532
重新修訂完善公司規章制度的通知 發布:2025-04-23 19:44:00 瀏覽:181
法律責任承擔的種類有 發布:2025-04-23 19:31:20 瀏覽:295
侵權法律責任認定 發布:2025-04-23 19:24:43 瀏覽:197
中國行政法治之路 發布:2025-04-23 19:24:39 瀏覽:279
cfa道德准則 發布:2025-04-23 19:23:51 瀏覽:595
行政法務管理制度 發布:2025-04-23 19:18:43 瀏覽:119
合同法81 發布:2025-04-23 19:12:03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