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加重的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
①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逐步拓展的社會原因和表現形式有哪些
第三章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
第一節 注冊會計師的法律環境
二、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逐步拓展的社會原因和表現形式
(一)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逐步拓展的社會原因
從目前看,注冊會計師涉及法律訴訟的數量和金額都呈上升趨勢。由於審計環境發生很大變化,企業規模擴大、業務全球化以及企業經營的錯綜復雜性,使會計業務更加復雜,審計風險變大。同時,政府監管部門保護投資者的意識日益加強,監管措施日益完善,處罰力度日益增大。在這種清款下,利益相關者起訴注冊會計師的案件逐漸增多,注冊會計師敗訴的案例也日益增多。這是律師有非常強烈的動機,以或有收費為基礎向利益相關者提供法律服務,無論是否有道理,都將注冊會計師作為起訴對象。
總體來說,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逐步加重的社會原因可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1)消費者利益的保護主義興起。隨著美國20世紀30年代早期《證券法》的通過和證券市場的發展,投資者和債權人更多開始使用經審計的財務報表作為決策依據。這種現象提高了社會公眾對注冊會計師工作的期望,也極大增強了依賴注冊會計師工作的投資者和債權人由於遭受損失而向注冊會計師獲取補償的慾望。這可以視為對消費者權益與商業利益之間出現利益失衡進行的一種補償,表明人們開始對消費者的利益逐漸認識和重視。(2)有關審計保險論的運用。社會公眾將注冊會計師看作是財務報表的保證人。因此,當注冊會計師作為「保證人」被看作是一個擁有經濟實力的團體時,投資者和債權人在每次遭遇困境時,往往將注冊會計師作為索取賠償的對象,當作承擔責任的「深口袋」。這就是所謂的「深口袋」理論(deep-pooket
theon)(即任何看上去擁有經濟財富的人都可能受到起訴。不論其應當受到懲罰的程度如何)和「風險社會化」(即把責任推向那些被認為可以避免損失或或可以通過向其他人收取更高的費用轉嫁損失的人),注冊會計師越來越明顯地被看作是擔保人而非獨立、客觀的審計者和報告者;(3)注冊會計師對商業領域的參與日漸拓展。
(二)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逐步拓展的表現形式
「訴訟爆炸」(1ition
explosion)是注冊會計師責任加重的主要表現形式。近十多年來,企業經營失敗或者因管理層舞弊造成破產倒閉的事件劇增,投資者和貸款人蒙受重犬損失,注冊會計師因而被指控未能及時揭示或報告這些問題,並被要求賠償有關損失。迫於社會的壓力,許多國家的法院判決逐漸傾向於擴大注冊會計師在這些方面的法律責任。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不斷擴大,履行責任的對象隨之拓寬,這些都使得注冊會計師很容易被指控為民事侵權,「訴訟爆炸」也由此產生。在目前的法律環境下,注冊會計師職業引人關注的一個問題是,指控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執業不當的訴訟案件和賠償金額日益增多。20世紀90年代美國專家估計,由於法律訴訟和賠償金額的激增,美國會計師事務所訴訟的直接費用支出占其審計收入的20%。訴訟賠償不僅是大型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問題,也是中小會計師事務所提供鑒證服務應當考慮的問題。
在國外,政府和民間訴訟者一樣,也越來越多地就注冊會計師執業不當提出訴訟,並從法律上要求進行賠償。例如,美國聯邦儲備局和美國司法部聯合對與一家主要金融機構審計失敗有關的會計師事務所提出訴訟,英國政府也曾經在美國起訴一家與一個現已不存在的汽車製造公司有關的會計師事務所,以求彌補損失。訴訟的范圍並不局限在美國。一家大型國際保險經紀公司的總裁在一次講話中說,對注冊會計師指控的案件至少在70個國家中有所增長。
保險危機是注冊會計師責任加重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伴隨著訴訟迅速增長的趨勢,出現了另外一個重要的現象:職業過失保險賠付急劇增長,而保險賠付的增加又不可避免地導致保險費用的攀升。例如,在美國,在對執業不當的審判中,凡涉及大額賠付的,陪審團裁決的基礎就是認為賠償金額通常由保險公司而非被告承擔。陪審團的裁決表明他們已先人為主地認為被告都事先投了保。很明顯,在陪審團眼中,保險金額的支付就像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早期的司法制度傾向於限定注冊會計師對第三方的法律責任,但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不少法官巳放棄上述判例原則,轉而規定注冊會計師對已知的第三方使用者或財務報表的特定用途必須承擔法律責任。當注冊會計師涉及民事侵權案件時,訴訟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導致賠償金額的持續上漲。這又導致注冊會計師由於支付高額保險費用而引發提供的服務價格持續上漲。蘭、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認定
(一)違約
所謂違約,是指合同的一方或多方未能達到合同條款的要求。當違約給他人造成損失時,注冊會計師應負違約責任。比如,會計師事務所在商定的期間內未能提交納稅申報表,或違反了與被審計單位訂立的保密協議等。
(二)過失
所謂過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沒有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評價注冊會計師的過失,是以其他合格注冊會計師在相同條件下可做到的謹慎為標準的。當過失給他人造成損失時,注冊會計師應負過失責任。過失可按程度不同區分為普通過失和重大過失。
普通過失,有的也稱一般過失,通常是指沒有保持職業上應有的職業謹慎;對注冊會計師而言則是指沒有完全遵循專業准則的要求。比如,未按特定審計項目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就出具審計報告的情況,可視為一般過失。
重大過失是指連起碼的職業謹慎都沒有保持。對注冊會計師而言,則是指根本沒有遵循專業准則或沒有按專業准則的基本要求執行審計。
(三)欺詐
欺詐又稱舞弊,是以欺騙或坑害他人為目的的一種故意的錯誤行為。作案具有不良動機是欺詐的重要特徵,也是欺詐與普通過失和重大過失的主要區別之一。對於注冊會計師而言,欺詐就是為了達到欺騙他人的目的,明知委託單位的財務報表有重大錯報,卻加以虛偽的陳述,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與欺詐相關的另一個概念是「推定欺詐」,又稱「涉嫌欺詐」,是指雖無故意欺詐或坑害他人的動機,但卻存在極端或異常的過失。推定欺詐和重大過失這兩個概念的界限往往很難界定,在美國,許多法院曾經將注冊會計師的重大過失解釋為推定欺詐,特別是近年來有些法院放寬了「欺詐」一詞的范圍,使得推定欺詐和欺詐在法律上成為等效的概念。這樣;具有重大過失的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就進一步加大了。
四、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的種類
注冊會計師因違約、過失或欺詐給被審計單位或其他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可能被判承擔負行政責任、民事責任或刑事責任。這三種責任可單處,也可並處。行政責任,對注冊會計師而言,包括警告、暫停執業、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對會計師事務所而言,包括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暫停執業、撤銷等。民事責任主要是指賠償受害人損失。。刑事責任是指觸犯刑罰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後果。
② 導致注冊會計師可能承擔法律責任的原因有
法律分析:導致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的原因既有外部環境因素又有業界自身因素。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但是從目前來看.企業尚未完全達到規范化運作.現行法律法規體系也不健全。另外.由於我國注冊會計師事業發展時間不長.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管理和注冊會計師自身素質也有待加強.這也是造成目前訴訟增加的原因之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第十一條 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將准予注冊的人員名單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國務院財政部門發現注冊會計師協會的注冊不符合本法規定的,應當通知有關的注冊會計師協會撤銷注冊。
注冊會計師協會依照本法第十條的規定不予注冊的,應當自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申請人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國務院財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申請復議。
③ 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有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三種責任可以同時追究,也可單獨追究。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在承辦業務的過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條款,或者未能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或出於故意未按專業標准出具合格報告,致使審計報告使用者遭受損失,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或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一、注冊會計師過錯歸責原則 1.無過錯責任原則。 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沒有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與造成損害原因有關的人也應承擔民事責任。 2.過錯責任原則。過錯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就不承擔民事責任。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舉證責任的不同:在一般的過錯原則下,舉證責任在原告一方,奉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在過錯推定原則下,舉證責任倒置給被告,若被告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被法律推定其有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