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人員法律責任案例
1. 會計相關人員犯罪的經濟案例
台兒庄區農業銀行後孟儲蓄所原會計陳某某挪用公款案,陳在擔任後孟儲蓄所會計期間,通過吸收客戶存款,採取「大頭小尾」的方式入賬,截留客戶資金90餘萬元,供他們搞贏利活動,最後被法院判處無期徒刑。還有台兒庄區閆埠礦原財務科科長兼會計提某某貪污案、台兒庄區泥溝鎮計生辦原出納員周華貪污案、台兒庄區澗頭集鎮農技站原會計劉某某貪污案、台兒庄區化肥廠原會計賈某某貪污案等等,他們大都在財務上採取收入不記賬或者重復記賬等手段,截留、侵吞公款,中飽私囊。另外主管財務的負責人和財務人員相勾結大肆侵吞國家資產的也不少見,例如,棗庄市造船廠原廠長蔡某某和該廠會計孫某合夥貪污案,他們相互勾結,隨身攜帶單位公章、財務專用章,打著國有企業的旗號,大肆騙取銀行信用,侵吞金融資產,供二人玩樂享受;台兒庄區農業發展銀行行長趙某某、副行長孫某、魏某與本行會計科科長辛某相勾結,將我區糧食系統、棉花加工企業支付的上千萬元利息,採取收入不記賬或做假賬的方法,將上千萬元利息收入非法轉出,用於違規購置(配置超標轎車)、私分、揮霍,給國家財產造成巨大損失。大量的這類案件告訴我們一個問題,財務人員及主管財務工作的負責人犯罪已不可忽視,特別是二者相勾結的犯罪,其危害性更大、國有資產被侵吞的可能性更大。
造紙廠成品紙倉庫從1993年1月至1999年8月間,與賬面核對發現虧損3000多噸,價值700餘萬元,究其原因就是財務部門和倉庫部門從來不對賬造成的,再加上倉庫存保管員更換頻繁,賬目交接不清,材料入庫單丟失嚴重,根本也對不上賬。會計部門對工作沒有責任心,單位領導人也不過問,丟失、偷賣等現象相當嚴重,結果致使3000多噸紙,價值700多萬元白白流失了。700多萬元在我們經濟欠發達區,能辦多少事,何況一個企業?賬賬相對,賬實相符,在財務工作中,是最基本的工作,是財務人員、倉庫存保管人員份內的日常工作,日常工作都干不好,談何管理?創新?在實踐中,企業管理鬆懈還會造成公款私存、挪用公款、侵吞存款利息、侵吞上級撥款、虛報冒領、私分公款等犯罪。 (摘錄)
一、基本案情
1.麥科特上市了。2000年8月7日,一隻新股在上海股市走得很火,那就是麥科特。麥科特通過偽造進出口設備融資租賃合同,虛構固定資產9074萬港幣。就是這么一家「虛構」的公司,竟然順利出爐了,竟然招搖上市了。
2.誰來幫助他。在麥科特發行上市的過程中,深圳華鵬會計師事務所為其出具了嚴重失實的審計報告,廣東正大聯合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為其出具了嚴重失實的法律意見書,南方證券有限公司參與編源唯制了嚴重失實的發行申報文件。對麥科特及其上述中介機構涉嫌犯罪的有關責任人員,中國證監會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麥科特欺詐上市一案中,有關中介機構都深入其中。如果沒有這么多中介機構「配合」,麥科特是不可能招股上市的。如此多的機構、如此多的關口,任何一個「NO」都可能使麥科特的美夢變成一枕黃粱。遺憾的是在這條「造假流水線」上,所有的中介機構都扮演著極其不光彩的角色。
3.全為五斗米折腰。華鵬會計師事務所知情不報還參與造假,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利益的誘惑。當然其他關聯機構也是如此。麥科特發行股票雹嫌培圈了5億多元,發行費總額也有1760萬元。1760萬元和5億元相比,只能算九牛一毛。造假成本與造假收益之間的巨額反差,正是我國證券市場造假泛濫的一個重要原因。一個生動的注釋是,幾家中介機構就是為了這區區1760萬元折了腰,當然,分攤到每家中介機構里自然是不小數額。
二、案例評析
古代文人雖然窮酸,但是卻不為五斗米折腰,現代「經濟警察」雖然高雅卻為了金錢就能把自己給賣了,真是悲哀。過好「金錢」關,保證會計師隊伍的廉潔性,這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其公信力。作為經濟社會的成員,除了者橡薪金收入外,會計人員也可以得到法律許可的其他收入,如合法投資的收入、繼承遺產收入、稿費收入等。但不能獲得影響會計職業行為的不合法收入。否則,必然影響到守法、執法的公正性。有人以會計師嚴格執法失去客戶之由,為不法的會計行為開脫,這是沒有理由的。正如人們不能原諒家貧而去偷盜的行為一樣,更何況比較社會各階層收入水平,會計師行業是公認的高收入行業。高報酬,意味著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要求會計人員保持清正廉潔的品質,是非常重要的職業道德規范。
3. 近幾年有哪些什麼典型的會計人員犯罪案例真實的案例
案例一: 中山注冊會計師提供虛假驗資報告判刑5年
新華網廣州 ·陳曉建
記者由廣東中山市人民法院了解到,日前,中山市人民法院對涉嫌為34家資金不足卻企圖完成 工商注冊登記和年檢的公司、企業出具虛假驗資告的注冊會計師黃炎林判處黃炎林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5萬元。黃某服判,表示不上訴。
據中山人民法院辦案幹警介紹,被告人黃炎林利用擔任中山市同力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注冊會計師的職務便利,為謀求非法利益,與時任中山市某商貿公司業務經理的被告人程少南經事先預謀後,由黃炎林提供客戶,程少南偽造銀行詢證函及銀行時帳單,先後為34家公司 及個體工商戶進行虛假驗資,出具虛假驗資報告,並收取高額費用,使上述單位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順利進行工商注冊登記和年檢。經法院核 實,黃炎林在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期間共非法出具34份驗資報告,收費均在5000元之上,遠超其所在會計師事務所對驗資 業務收費不超過2000元的標准,並且其在收錢後,只出具收據,概不出發票。
記者從該案的刑事判決書中了解到,本案的案發是由於2007年2月,被告人程少南以向工商管理部門舉報同力會計師事務所出具虛假 驗資報告為由,向同力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葉南泉發手機簡訊敲詐勒索人民幣50000元,葉南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遂向工商部門報告。 經調查,工商部門於同年3月28日,將黃炎林在為客戶辦理驗資報告過程中涉嫌出具虛假驗資報告的有關材料、線索等移交於公安部門。公 安部門在同年4月9日立案偵查,並隨後將黃炎林和程少南抓捕歸案。
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人員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山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判處黃炎林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5萬元;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敲詐勒索罪,判處同案犯程少南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並處罰金3萬元。判決後,黃、程二人服判,均未上訴。
案例二: 兩注冊會計師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被判刑
作者: 侯昌忠 陶剛 謝正偉 發布時間: 2006-02-26 10:31:03
中國法院網訊 2月23日下午,四川宜賓市翠屏區人民法院對宜賓賽爾登豐案中涉嫌觸犯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的兩被告人作出了一審判決:被告人魯禮和犯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一萬五千元;被告人丁勇犯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判處罰金一萬元。
被告人魯禮和系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的法定代表人、注冊會計師,被告人丁勇系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
2004年2月,周文(另案)、徐崇炎(死亡)等人在實際未出資的情況下,為達到注冊成立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的目的,徐崇炎找到在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鄭熙孝,請其幫忙審驗該公司200萬元的注冊資本,並提供了設立驗資200萬元的虛假證明文件。2月20日,鄭熙孝代表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與委託人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簽訂設立驗資業務約定書。驗資范圍是貨幣資金,驗資收費是3000元。鄭熙孝為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設立驗資項目經辦人,編制了驗資總體計劃、貨幣資金審驗程序表,形成了驗資報告底稿,經丁勇復核,最後由魯禮和進行三級復核後,於2004年2月24日蓋上魯禮和和蔣某二名注冊會計師章,加蓋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的公章,為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出具了注冊資本為200萬元(實物資本160萬元、貨幣資金40萬元)的驗資報告。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使用該所出具的設立驗資報告,騙取宜賓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於2月27日注冊取得了注冊資本為200萬元的有限公司的經營資質。
同年4月,周文、徐崇炎等人在實際未出資的情況下,為達到虛假增資300萬元的目的,再次向蜀南會計師事務所提交了虛假的增資300萬元的證明文件、材料。4月8日,鄭熙孝代表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與委託人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簽訂變更驗資的業務約定書。驗資范圍是貨幣、實物資金,驗資收費是3000元。鄭熙孝為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變更驗資項目經辦人,編制了驗資總體計劃、變更驗資審驗程序表、貨幣資金審驗程序表、固定資產審驗程序表和實物資產現場核實審驗表,形成了驗資報告底稿,經丁勇復核,最後由魯禮和進行三級復核後,於2004年4月9日蓋上魯禮和和蔣某二名注冊會計師章,加蓋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的公章,為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出具了新增注冊資本300萬元(實物資本235萬元、貨幣資金65萬元)的驗資報告。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使用該變更驗資報告,騙取宜賓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信任,於2004年4月15日取得了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增資300萬元的工商變更登記。
2005年3月17日,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因負債過多而停業倒閉,注冊時出資的固定資產款項也未付清,拖欠了商家的大量貨款、設備款和裝修款,給經營者和相關商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在對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的設立驗資、變更驗資項目進行審計過程中,未嚴格遵循《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准則》的規定,未實施有效的驗證程序。其一,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章程中約定200萬元注冊資本全部是貨幣出資,沒有實物出資,驗資業務約定書也約定驗資范圍是貨幣資金。而驗資報告出具的是貨幣出資佔40萬元,160萬元是實物出資。其二,該所以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提供的偽造的4張實物發票為依據,審驗確認了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的實物出資。在審驗設立驗資的實物出資部分時,實物發票、收款證明與實物合同對比,表明是合同簽定後即付清全款,這與合同上的付款方式是分期付款不一致,該所未充分關注實物發票、收款證明的出具時間、金額與實物合同上的付款時間、付款方式、付款金額不一致的疑點,也未充分關注實物發票上的內容與收款證明上出具的收款項目不一致的疑點。該所未充分關注實物發票、收款證明出具單位和實物的購貨合同上的銷售單位不一致的重要疑點。兩次實物驗資該所不僅未能通過書面審查發現周文、徐崇炎等人提供的驗資材料中的疑點,也未採取其他驗資程序證明提供的驗資材料的真實性。其三,該所在出具驗資報告時,蓋上未參與該份驗資報告工作的會計師蔣某的注冊會計師章,未遵循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准則規定的基本程序。
宜賓市翠屏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魯禮和、丁勇作為承擔資產驗資職責的中介組織人員,代表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在對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設立、變更驗資過程中,嚴重不負責任,出具的證明文件有重大失實,造成嚴重後果,其行為已構成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鑒於丁勇犯罪情節輕微,可對其單處罰金。鑒於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在對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倒閉時拖欠員工工資事件的妥善處理中產生了積極作用,可對被告人魯禮和、丁勇酌情從輕處罰。根據被告人魯禮和的犯罪情節、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可依法適用緩刑。
宜賓市翠屏區人民法院於是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案例三: 河南:法盲會計隱匿會計憑證和帳簿被判刑
2004-11-20 23:21:22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鄭州11月20日電(馬佔西、李鈞德)為了逃避公安機關查處,河南省平頂山市一運輸公司會計竟然把本公司會計資料藏匿,並拒不交出。日前,這名法盲會計因隱匿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罪被寶豐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六個月。
楊景和系平頂山市鵬源達貨物運輸服務有限公司汽車隊會計。2003年11月,為了逃避查處,他將依法應當保存的該公司的收入、支出原始票據等會計資料,用鐵箱子鎖住藏匿到王艷召家中,將公司的中國農業銀行現金繳款單等原始票據、記帳憑證以及公司為應付年檢而做的帳目、記帳憑證、明細帳等會計資料,於2004年2月28日晚藏匿到自己家中,拒不向偵查機關提供。後來,被告人盧白孩夥同郭現民(在逃)又將楊景和藏匿於家中的相關會計資料取出,由盧白孩藏匿自己家中,拒不交出。2004年3月3日,該資料被公安機關搜查時依法扣押。
寶豐縣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楊景和、盧白孩為逃避查處,將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等會計資料故意隱匿、拒不交出,致使大部分會計資料不知去向,嚴重影響了公安機關的調查活動,屬情節嚴重。依法判處楊景和有期徒刑三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0元;判處盧白孩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000元。
4. 會計離職前交接工作沒做好會有什麼後果
身為企業會計人員,離職前交接工作沒做好究竟會有什麼後果?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會計離職前必須做好交接工作,否則,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案例引入:
張曉是一名出納會計,一個月前從A公司離職,由於個人因素,離職手續辦得匆忙,移交賬務時,只是大致核對了一下。但最近,A公司發現賬目上少了一筆錢,並將責任推到張曉身上,要求其進行賠償。但張曉自己認為既然已經離職,何來責任之談?
根據《會計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者離職,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第二十五條也規定:「會計人員工作調動或者因故離職,必須將本人所經管的會計工作全部移交給接替人員。沒有辦清交接手續的,不得調動或者離職。」
因此,案例當中張曉作為A公司的會計人員,在離職前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若是對之前賬務交接不準確完整的,應對之前賬目負責。
會計離職交接工作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1、日常的賬務處理
會計人員離職前,需要向接管人員移交自己經手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財務報表、納稅申報表、匯算清繳表等紙質版和電子版資料,應在交接表上做好說明,並簽字。
2、發票相關事項
無論是自己開出去的,還是收回來的,是裝訂成冊的,還是零散發票,會計人員離職前都應在交接表上註明發票的具體信息。
3、稅務信息變更
會計離職如何變更辦稅人員信息?會計人員離職前,務必到工商、稅務部門辦理財務負責人或辦稅人的信息變更,避免走後還要背鍋。
4、監交人員的重要性
會計人員離職前交接工作,做好交接單後,必須要有第三人在場,作為監交人。交接雙方和監交人核對所有的資料後,在交接單上簽字,作為交接雙方明確責任的依據。
5. 幫忙找一些有關於會計人員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案例
案例:2003年11月,某公司因產品銷售不暢,新產品研發受阻.公司財務部預測公司本年度將發生800萬元虧損.剛剛上任的公司總經理責成總會計師王某千方百計實現當年盈利目標,並說:"實在不行,可以對會計報表做一些會計技術處理."總會計師很清楚公司年度虧損已成定局,要落實總經理的盈利目標,只能在財務會計報告上做手腳.總會計師感到左右為難;如果不按總經理的意見去辦,自己以後在公司不好待下去;如果照總經理意見辦,對自己也有風險,為此,總會計師思想負擔很重;不知如何是好.要求:根據《會計法》和會計職業道德的要求,分析總會計師王某應如何處理,並簡要說明理由。 分析與提示:總會計師王某應當拒絕總經理的要求,因為總經理的要求不公違反了《會計法》第四條「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第五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薄和其他會計資料,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也違背了會計職業道德中的會計人員應當誠實守信、客觀公正、遵守准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