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運代理的法律責任
① 國際貨運代理人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1990年7月13日對外經濟貿易部頒布的《關於國際貨物運輸代理行業管理的若干規定》規定「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是介於貨主與承運人之間的中間人,是接受貨主或承運人委託,在授權范圍內辦理國際貨物運輸業務的企業」。
1995年6月6日國務院批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管理規定》第二條則規定「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是指接受進出口貨物收貨人、發貨人的委託,以委託人的名義或者以自己的名義,為委託人辦理國際貨物運輸及相關業務並收取服務報酬的行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國際貨運代理業管理規定》第二條還規定「外商投資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企業是指境外的投資者以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以及外商獨資形式設立的接受進出口貨物收貨人、發貨人的委託,以委託人的名義或者以自己的名義,為委託人辦理國際貨物運輸及相關業務並收取服務報酬的外商投資企業」。
由於世界絕多數國家都允許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企業接受承運人的委託,代為辦理國際貨物運輸及相關業務,我國有關公路、鐵路、水上(國際海上運輸除外)、航空運輸和多式聯運的法規和規章,也都允許貨物運輸代理企業代理承運人承攬貨物,辦理相關運輸手續,事實上我國許多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企業也都取得了經營國際鐵路運輸、國際航空運輸銷售代理業務的資格,參照世界各國做法,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我國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人的完整定義應當是指接受進出口貨物收貨人、發貨人或承運人的委託,以委託人的名義或者以自己的名義,為委託人辦理國際貨物運輸業務及相關業務,並收取服務報酬的企業。
盡管世界各國因貨運代理業的歷史發展、管理體制和法律文化等的不同,對於貨運代理人的稱謂、定義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都認為貨運代理人是受運輸關系人的委託,為了運輸關系人的利益,安排貨物的運輸,提供貨物的交運、拼裝、接卸、交付服務及其他相關服務,並收取相應報酬的人。其本身不是運輸關系的實際當事人,而是運輸關系實際當事人的代理人。
② 國際貨運代理作為代理人,根據我國《合同法》和《民法通則》,應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這種行為應該更能看做是一種合同行為,跟民法通則中所指的代理有所區別.應該按照應該根據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的權利和義務來辦事
③ 國際貨運代理合同糾紛中應注意的法律問題有哪
需要注意的法律問題有:
貨物的交付地點
代理費用的計算和支付
代理公司有無代理資質。
貨物損壞丟失誤時的法律責任。
發生糾紛的管轄法院。
④ 國際貨運代理合同糾紛中應注意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很多。涉及到合同法、民事代理行為和海運、國際貿易特點。如遇法律糾紛可咨詢。
⑤ 我國國際貨運代理的法律地位是什麼
隨著國際貿易和國際運輸市場的發展,國際貨運代理人的業務范圍在不斷地擴大,它在市場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多.在現今的貨運代理市場中,它已經從傳統的單純的代理人、居間人角色發展到今天的無船承運人、國際多式聯運經營人.在不同的條件下它分別以四種面孔出現,代理人、居間人、無船承運人和國際多式聯運經營人.該文以中國相關的法律、法規為依託,結合國際貨運代理人的實踐,對國際貨運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及其權利和義務進行了嘗試性的探討和研究.以期對中國國際貨運代理人法律制度的建設和國際貨運代理業務的發展有所裨益.國際貨運代理人目前還沒有一個得到大家所公認的概念,該文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管理規定實施細則》第二條對它的解釋比較准確.其中所謂的獨立經營人就是指無船承運人和國際多式聯運經營人,無船承運人是包含在《海商法》承運人概念之中的.在現有的中國法律環境下,國際貨運代理人不可能成為行紀人.考察貨運代理人是委託代理人還是獨立經營人,要從三個方面來認定,既合同條款,貨運代理人實施的行為,運費的支付方式.無船承運人的權利和義務就是《海商法》所規定的承運人的權利和義務,如此才能更好地促進和規范貨運代理人的發展.當然它和擁有或者經營船舶的承運人是有區別的,比如海事賠償責任限制權利只有是船舶所有人的承運人才能享有.至於一些權利如何實施,如留置權,該文認為只能是貨物在其實際控制之下才能實施.該文論述了貨代提單的法律性質,國際貨運代理人在簽發提單時的法律地位,論述了國際貨運代理人在實務中充當委託代理人、無船承運人、國際多式聯運經營人、居間人時應該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最後,作者認為應該制定一部國際貨運代理人法,並對此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字:國際貨運代理人,法律地位,權利,義務
⑥ 國際貨運代理人有哪些責任和義務
貨運代理人的權利及義務
貨運代理人作為委託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作為委託人,貨運代理人作為獨立合同人對客戶要求提供的服務以自己的名義承擔責任,他要對與他共同履行合同的有關的承運人、二次貨運代理人等的行為和不為負責。一般來說,貨運代理人要為其提供的服務與客戶進行討價還價,而不僅僅是收取傭金。例如,貨運代理人充當委託人的角色,當其提供拼相服務和多式聯運服務以及當他提供陸路運輸並自己運輸貨物時。
作為委託人,他對第三方的責任、責任限制以及對貨物的留置權和他作為代理人時相同。
當貨運代理人充當委託人提供多式聯運服務時,標准交易條款一般不適用。在無國際公約適用時,多式聯運合同主要受國際商會制定的「國際商會統一聯運單據規則」制約。
在制定標准交易條款時,貨運代理人享有相當大的契約自由以免除責任。否則,他們將不得不承擔這些責任。在普通法系國家,作為承運人的貨運代理人(如當他自己承擔陸路運輸時)是「公共承運人」,並承擔「嚴格責任」,即除非貨物的滅失或損壞是由貨物固有的缺陷、不可抗力或其它根據普通法可免除責任的因素造成,否則他要對貨物的滅失或損壞負責。
在實踐中,貨運代理人通過在標准交易條款中規定非「公共承運人」來避免這種嚴格責任。此外,貨運代理人總是保留接受或拒絕貨運的權利而不是一概接受提供的貨物,這一事實也證實了他們通常通常是作為私人承運人而非公共承運人。
⑦ 我國國際貨運代理業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目前,我國主要有以下幾部涉及調整國際貨運代理法律關系的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民法通則》權(簡稱《民法通則》)。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簡稱《合同法》)。
這兩部法規,對代理及合同問題做了專門規定,這些規定與貨代經營休戚相關,對規范國際貨運代理行業行為起著重要的作用。
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簡稱《海商法》)。該法的規定也涉及到對貨運代理業的調整。當國際貨運代理人充當契約承運人時,作為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當事人,其行為直接受到《海商法》的調整。
以上三部法律與貨代經營的關系最為緊密。
4、《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簡稱《外貿法》,1994頒布,2004重新施行),《外貿法》作為我國對外貿易領域的基本法,是其他相關法規和條例的立法基礎,貨代經營作為我國涉外經貿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必然要受其規范。
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該法是我國對涉外海事案件立案、判決和執行的法律依據,目前,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已將有關貨運代理合同產生的糾紛案件列為海事法院管轄范圍。所以,對貨代經營也有緊密的影響
⑧ 在超越委託許可權的情況下,國際貨運代理人在法律上應承擔什麼後果
越權代理一般屬於無復效制的法律行為,其法律效果有代理人自己承擔.但如果被代理人在明知代理人越權而不做否認表示的情況下則屬於表見代理的范疇,也就是產生與有權代理相同的法律後果.即,後果由被代理人自己承擔! 所以關鍵是看被代理人是否存在明知越權.
⑨ 國際貨運代理合同的基本內容包括哪些條款
國際貨運代理合同深圳市盈安達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國際貨運代理合同常識
一、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的法律地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運輸代理業管理規定》第二條的規定:「本規定所稱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是指接受進出口貨物收貨人、發貨人的委託,以委託人的名義或者以自己的名義,為委託人辦理國際貨物運輸及相關業務並收取服務報酬的行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管理規定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稱「實施細則」)的第二條的規定:
「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企業(以下簡稱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可以作為進出口貨物收貨人、發貨人的代理人,也可以作為獨立經營人,從事國際貨運代理業務。
國際貨運代理企業作為代理人從事國際貨運代理業務,是指國際貨運代理企業接受進出口貨物收貨人、發貨人或其代理人的委託,以委託人名義或者以自
己的名義辦理有關業務,收取代理費或傭金的行為。國際貨運代理企業作為獨立經營人從事國際貨運代理業務,是指國際貨運代理企業接受進出口貨物收貨人、發貨
人或其代理人的委託,簽發運輸單證、履行運輸合同並收取運費以及服務費的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國際貨運代理業管理規定》第二條的規定,「本規定所稱的外商投資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企業是指境外的投資者以中外合
資、中外合作以及外商獨資形式設立的接受進出口貨物收貨人、發貨人的委託,以委託人的名義或者以自己的名義,為委託人辦理國際貨物運輸及相關業務並收取服
務報酬的外商投資企業」。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到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的法律地位:即國際貨運代理企業是作為「進出口貨物收貨人、發貨人的代理人,或者作為
獨立經營人」,進行相應的法律活動的。由此,根據其所處的法律地位,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如僅作為代理人時,則其接受貨主的授權委託而依法代理事項所對應的法
律責任應當由貨主承擔,,國際貨運代理企業所需承擔的法律責任,只限於發生無權代理或者其他違反代理法律規定時需要由代理人承擔的法律責任。而當國際貨運
代理企業如作為獨立經營人時,則其所需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僅限於代理人的法律責任,還需要對其自身作為獨立的法律主體(即作為運輸單證的簽發人,以及運輸
合同的履行人)時進行的相關法律活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為了防止國際貨運代理企業需承擔法律責任的不合理擴大,在國際貨運代理合同法律實務中,需要在國際貨運代理企業與進出口貨物收貨人、發貨人或其代理人簽訂的合同中,通過具體的約定,確定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的法律地位,明晰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在合同中實際的法律關系。
二、國際貨運代理合同適用的法律、行政法規
結合我國相關主管部門對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實施行政管理時出台的相關法律規定,以及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在從事具體業務時所遵循的相關法律規定,在起草、修改國際貨運代理合同時,應當注意參考以下主要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以及國際公約的規定:
1、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2、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
3、部門規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運輸代理業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管理規定實施細則(試行)》;
4、國際公約:《代理統一公約》、《代理合同統一法公約》。
對於代理人的權利與義務的條款,在中國國內法沒有規定時,則可以參考《代理統一公約》、《代理合同統一法公約》等國際公約的相關規定進行製作。
需要擬定相關方面的合同還是讓律師去擬定更放心些的,例如:http://tieba..com/f?kw=%C2%C9%CA%A6%D7%C9%D1%AF&fr=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