姘居的法律責任
1. 非法同居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非法同居,是指男女雙方未辦結婚登記手續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群眾也認為是夫妻關系的一種同居行為。
單純的同居是不犯法的。
法律概念
1、同居是指男女雙方未經結婚登記而公開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所形成的社會關系。
2、沒有配偶的男女雙方未經結婚登記,公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這是典型的同居關系。
3、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公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即重婚同居。
4、公開的同居關系之外又與他人公開同居生活,即二重同居。
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一條 當事人起訴請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當事人請求解除的同居關系,屬於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並依法予以解除。
當事人因同居期間財產分割或者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
1.1986年3月15日《婚姻登記辦法》施行之前,沒有配偶的男女(男男、女女),未辦結婚登記手續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群眾也認為是夫妻關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如起訴時雙方均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可認定為事實婚姻關系;如起訴時一方或雙方不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應認定為非法同居關系。
非法同居
2.自民政部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之日起,沒有配偶的男女,未辦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按非法同居關系對待。
3.離婚後雙方未再婚,未履行復婚登記手續,又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一方起訴「離婚」的,一般應解除其非法同居關系。
4.已登記結婚的一方又與第三人形成事實婚姻關系,或事實婚姻關系的一方又與第三人登記結婚,或事實婚姻關系的一方又與第三人形成新的事實婚姻關系,凡前一個婚姻關系的一方要求追究重婚罪的,無論其重婚行為是否構成重婚罪,均應解除後一個婚姻關系。前一個婚姻關系的一方如要求處理離婚問題,應根據其婚姻關系的具體情況進行調解或者作出判決。
5.審理事實婚姻關系的離婚案件,應當先進行調解。經調解和好或撤訴的,確認婚姻關系有效,發給調解書或裁定書;經調解不能和好的,應調解或判決准予離婚。
6.人民法院在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案件時,對違法情節嚴重的,應按照婚姻法、民法通則、《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和其他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給予適當的民事制裁。
2. 非法同居,需要付什麼法律責任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與他人結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內行為。
《婚姻法》第四容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重婚是破壞國家婚姻制度的犯罪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58條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司法實踐中,同時還可以處以重婚者向無過錯方予以損害賠償。
3. 姘居 法律責任
屬於非法同居,其婚姻關系不受法律保護同時也無法主張個人的合法權益。建議慎重。
4. 兩人同居三年多受法律責任
根據相關規定來:當事人起自訴請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當事人請求解除的同居關系,屬於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並依法予以解除。
當事人因同居期間財產分割或者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5. 姘居會受到法律制裁嗎
姘居是男女一方或雙方已有配偶,而又與第三者同居的;事實婚姻是男女雙方專均以共同生活為目的,屬彼此以夫妻相待的,姘居是男女之間出於不良動機,而無長遠共同生活目的、非法同居的。即通俗的偷奸、偷情。
婚姻法只規定保護合法婚姻,譴責非法同居,嚴禁重婚(犯罪),但姘居不作固定,現實中只是道德譴責。
6. 什麼是婚姻法中的同居,有配偶者和他人同居的法律後果
現代社會大家的生活社會化趨勢漸顯,「包二奶」、「包二爺」、「姘居」等現象也屢見不鮮,在這種情況下,受害一方除了抱怨,是不是有更好的辦法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婚姻法中的同居具體怎麼認定,是否包含這種情況?一旦認定為同居,作為有配偶與他人同居者又需要承擔什麼法律後果呢?接下的內容將為大家解答。
一、婚姻法中的同居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二條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從這個定義來看,有配偶者和他人同居應包括以下幾個特徵:(1)同居雙方中至少有一方要有配偶,另一方為婚外的異性;(2)同居期間對外不以夫妻名義相稱;(3)必須是持續、穩定的居住在一起。盡管在司法解釋中對有配偶者和他人同居有比較明確的解釋,但在個案中仍存在對「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如何界定的問題存在爭議。實踐中應將雙方同居時間的長短、雙方同居前存有的不正當關系的穩定程度、雙方的主觀追求,以及與那些偶然的、無固定場所的通姦、姘居關系進行比較等諸多因素綜合起來考慮,不應僅將同居的時間長短作為唯一的認定標准。在這里所說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就是指「包二奶」、「包二爺」、「姘居」等現象。
二、有配偶者和他人同居的法律後果
1、法院可作為判決離婚的依據
由於有配偶者和他人同居違反了婚姻法中一夫一妻及夫妻相互忠誠的義務,故《婚姻法》第三條明確規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婚姻法第三十二條還規定,如果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其中存在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經法院調解無效的,法院可以作為判決離婚的理由。
2、無過錯方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還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3、可能承擔的刑事責任
依據刑法第二百五十九條的規定,明知是現役軍人的配偶而與之同居或者結婚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以上便是關於「什麼是婚姻法中的同居,有配偶者和他人同居的法律責任」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最後再提醒大家,如果夫妻間出現其中一方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時,另一方一定要理智地處理問題,從法律的規定來看,完全有理由追究對方相應的法律責任。建議盡量收集這方面的證據,最好是委託專業的婚姻方面的律師,他們豐富的實務經驗和精湛的辦案能力能最好地保障您的權益。
7. 同居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同居期間的財
同居,是指男女雙方未經結婚登記而公開以夫妻關系或秘密的兩性關系同居生活所形成的社會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 規定,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而對一方所得收入和財產未予規定。一般的理解是:同居期間雙方共同所得收入和購置的財產為一 般共有財產,一方所得收入和購置的財產在對方沒有輔助性勞動和提供生活幫助的情況下應歸該一方個人所有。同居期間財產所有權,按一般的民法理論確認。
同居期間的財產歸屬
同居前的財產歸各當事人所有已成共識。同居後的財產歸屬應為:
(1)同居後一方的收入或財產,原則上應歸該方當事人所有。但另一方當事人對取得該財產的當事人在取得該財產時有資助,或在取得該財產的過程中有輔助性勞動及提供生活幫助的,則該收入或財產應為一般共有。可根據當事人在取得財產中的作用大小,確定不同的份額。
(2)同居後共同購置的財產屬當事人共有;按份取得的,可確定按份共有。
(3)同居後分居期間的收入或財產歸各當事人所有。
(4)同居後的約定財產按約定處理。
(5)因人身關系取得的財產歸該當事人所有。
(6)繼受取得的財產歸繼受取得人所有。但買賣、互易、博彩取得的財產,當以原始資本所有人為產權人。
(7)個人所有或共有權屬不明的財產推定為共有財產。
(8)因共同生產、生活形成的債權、債務為共同的債權、債務。可以確定份額的,依份額享有和承擔。因撫養共同的子女所形成的債務為共同債務,因撫養各自的子女及贍養形成的債務為義務人個人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