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玩的法律責任

玩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18 02:33:02

Ⅰ 家庭暴力可能涉及哪些法律責任

1、民事責任——復根據新婚制姻法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法定離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實施者承擔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2、行政法律責任——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對實施家庭暴力尚未構成犯罪的可處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3、刑事責任——嚴重的家庭暴力會構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侮辱罪等罪。

Ⅱ 違法的法律後果、法律責任

內容提要: 《侵權責任法》第2條採用了概括式加開放式列舉的矛盾模式,根本原因在於立法者無法界定侵權。義務是法律規定的行為強制資格。債務是特定人的義務,是因特定行為發生的行為強制資格。過錯是對行為人意志的間接否定,即導致欠缺必要注意的心理狀態,可分為加害人過錯和非加害人過錯。必要注意是法律對變動稀缺資源歸屬關系的行為的要求,只能由法律直接規定,或法官依法認定;或為義務,或非義務。行為人過錯發生法律上的約束,包括發生義務,義務不消滅,喪失權利,不取得權利等。不履行意定發生之義務不存在過錯問題。責任是違法之法律後果,即因欠缺必要注意而發生之債務。侵權是違法和責任之唯一根據。違約發生債務,不發生責任。
一、《侵權責任法》第2條的模式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2條第1款規定:「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第2款規定:「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2條規定了《侵權責任法》的適用范圍。第1款實際上是全稱判斷:侵害任何民事權益,均須承擔侵權責任,沒有例外。眾所周知,違約行為侵害合同債權,當然侵害民事權益,但通常情況下,違約並不侵權。因此,立法必須限制第1款的適用范圍,即必須加上「但書」。第2條的通常模式應是:「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但侵害某類權利除外。」如分立兩款,就是:第1款是全稱條款,第2款是除外條款。
第2條第2款列舉了侵權適用的權利,多達18類。立法者顯然希望第2款發生「但書」的作用。然而,採用列舉模式限制第1款,必須窮盡侵權的適用范圍。第2 款採用列舉加「等」的模式,成為開放條款,無法限制第1款的適用范圍,實屬多餘。當然,一旦窮盡了侵權的適用范圍,第1款又多餘了。
那麼,為什麼不採用「但書」模式呢?只

Ⅲ 法律責任主要包括

三種:

  1. 民事責任

  2. 刑事責任

  3. 行政責任

Ⅳ 法律責任問題

這是兩位家長的責任。孩子玩滑梯應該有家長陪同。滑梯這個東西適合3到6歲孩版子玩。太小了,權家長必須時時刻刻盯著,如果他的家長去了而且一直照看好了孩子這樣的事情應該是不會發生的。但是你也是有責任的,畢竟是你的孩子不小心把人家孩子擠下去了,而且你還不在場。這樣的事情沒有出人命協商一下,有條件醫葯費多點少點也沒那麼重要了畢竟是人家的孩子受了罪,沒條件就跟對面家長說明一下,看看對面是什麼樣一個情況。孩子早日康復了就行,錢多出點少出點沒那麼重要,自己多出點也算是給自己積德了,同時也要告誡自己的孩子,以後玩要注意安全,除了自己的安全還要注意別人的安全,別只顧著玩!如果硬要說責任劃分,責任各佔一半,都是沒照看好自己的孩子。

Ⅳ 消遣 法律責任

如果只是一般抄的玩笑,即使惡意襲了一點,也只是道德上的不對,與法律無關,法律一旦要進入其中,必須是情節比較嚴重的,比如到處散播某人的謠言,隱私,這種的話,即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申請精神賠償,再嚴重一點,還可以去公安局報案,或是去法院直接起訴,告他誹謗罪之類,但如果是刑事案件,就沒有精神賠償。
不過從你給的情況來看,遠遠不到這個程度吧,所以還是盡量搞好關系,是在搞不好,不去理就可以了,說不定隔斷時間他自己也會覺得自己無聊的。
如果說情節並不嚴重,那麼就是違反道德的行為,如果要進行民事訴訟了,並且法院也最終判決了此種行為應該道歉,賠償精神損失等等,那麼就是違法行為,當然,是違反的民法,但如果成為了刑事那件,並且法院的判決也認可了此種行為當受刑事處罰,那麼就是犯罪行為,不過這種犯罪行為在刑法上屬於最輕微的那種。

Ⅵ 法律責任

【違反礦產資源法的民事責任】行為人侵害了探礦權采礦權以及與之相關的民事權利,造成了他人的財產損害,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我國《民法通則》和《礦產資源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了對礦產資源和探礦權、采礦權的保護,當行為人因侵害他人的探礦權、采礦權而造成經濟損失時,構成了民事違法行為。《礦產資源法》對應負民事責任的單位和個人實行民事制裁的主要形式是賠償經濟損失。

【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行政責任】行為人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而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所應負的行政方面的法律責任。分為管理方的行政責任和被管理方的行政責任。管理方的行政違法行為主要有行政失職、行政越權和濫用職權等;被管理方的行政違法行為則主要指管理相對人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而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其中,警告為礦政管理部門對輕微違反礦產資源法者給予的最輕微的行政處罰,是指對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處罰相對人的譴責和警示。需要給予警告的違法行為,主要表現為:不履行法定義務的不作為,如領取勘查、采礦許可證超過法定期限不開始施工或中途停止工作,不按規定辦理勘查登記延續或變更手續,領取采礦許可證者無故不建設或不生產超過一定期限,等等;故意或過失違反法定義務,如無證勘查、越界勘查、擅自進行滾動勘探開發、邊探邊采或試采,不按照規定向勘查登記管理機關報告有關情況或者虛報、瞞報有關情況等。責令改正為礦政管理部門對違反礦產資源法給予的最基本的應用也比較廣泛的行政處罰,是指對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處罰相對人進行訓誡並責令在一定期限內矯正違法行為的處罰。如對無證或越界勘查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對無證開採的,責令停止開采;對越界開採的,責令退回本礦區范圍開采;對不履行法定義務(如不按規定提交年度報告、拒絕接受監督檢查或弄虛作假、不辦理許可證變更登記或注銷登記手續等)的不作為,責令限期改正;對不按規定匯交地質資料的,責令限期匯交;對不按規定繳納有關稅費的,責令限期繳納;對破壞或擅自移動礦區范圍界樁或者地面標志的,責令限期恢復;等等。這種行政處罰措施經常與警告共同使用。責令賠償損失為對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處罰相對人進行訓誡,令其對他人造成的損害進行賠償的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是指對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處罰相對人依法收繳實物或貨幣上繳國庫的處罰。需要給予沒收違法所得的違法行為,主要表現為:無證、越界開採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非法轉讓探礦權、采礦權的違法所得;違反規定收購和銷售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違反規定滾動勘探開發,邊探邊采或試採的違法所得;擅自印刷或偽造、冒用勘查和采礦許可證的違法所得;等等。罰款是對違法者一定數額金錢的剝奪。適用罰款處罰的違法行為包括:無證、越界勘查及采礦;非法轉讓探礦權、采礦權;非法收購和銷售礦產品;破壞性開采礦產資源;擅自印刷或偽造、冒用勘查或采礦許可證;不履行法定義務的不作為情節嚴重者,等等。滯納金為對不按期繳納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所規定的資源稅、礦產資源補償費、探礦權使用費和采礦權使用費的違法行為所處以的行政處罰。吊銷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是一種最嚴重的行政處罰措施,屬於限制或者剝奪探礦權人及采礦權人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行政處罰。主要違法形式包括以下幾種行為的情節嚴重或拒不改正者:越界勘查及開采、破壞性開采礦產資源;非法轉讓探礦權、采礦權;不履行法定義務的不作為情節十分嚴重者;等等。行政處分主要適用於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國家工作人員,徇私舞弊、濫用職權或玩忽職守,違反規定批准登記並頒發勘查、采礦許可證或對違法行為不制止、處罰等違法但不構成犯罪的行為所進行的行政處罰措施。

【違反礦產資源法的刑事責任】違反礦產資源法和刑法的有關規定,非法侵害他人合法的探礦權、采礦權,造成嚴重後果,或者破壞國家礦產資源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因而構成犯罪的,行為人應承擔的刑事責任。

【無證勘查和無證開采】是指在沒有取得合法的勘查或采礦許可證的情況下從事礦產資源勘查或開采活動的行為。這是最常見的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表現形式。根據無證開採的危害程度,《礦產資源法》第三十九條將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他人礦區采礦,以及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的行為單獨列出,強調這幾種行為的危害性更大,在決定對這些違法行為的處罰時,可以酌情從重。

【越界勘查和越界開采】指已經取得了勘查或采礦許可證,但超出批準的勘查作業區范圍勘查或超出批準的開采界限采礦的行為。越界勘查和越界開采有的是主觀上故意造成的,也有的是由於客觀因素造成的,但均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破壞性開采及擾亂勘查秩序】破壞性開采指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亂挖濫采,採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的行為。擾亂勘查秩序指破壞勘查設施,擾亂勘查作業區生產秩序和工作秩序的行為。

【非法轉讓采礦權和探礦權】指未經審批管理機關批准,擅自轉讓或以其他方式處置探礦權、采礦權的行為。

【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審批登記發證機關工作人員違法】包括徇私舞弊、濫用職權或玩忽職守,違反法律規定批准勘查、采礦登記並發證;對違反礦產資源法行為不依法制止、處罰的行政不作為。

【探礦權、采礦權人不履行法定義務】如不按規定按期足額繳納資源稅、資源補償費、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探礦權、采礦權價款等;不按規定匯交地質資料/年度報告等;拒絕接受監督檢查或弄虛作假;不按規定實施礦山安保措施和環境保護措施;不按規定辦理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變更、注銷登記手續;等等。

【盜竊、搶奪礦山企業、勘查單位財物】盜竊礦山企業、勘查單位財物,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礦山企業和勘查單位財物的行為。搶奪礦山企業和勘查單位財物,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乘人不備,公然奪取數額較大的礦山企業和勘查單位財物的行為。盜竊、搶奪礦山企業和勘查單位財物按照我國《刑法》第一百五十一、一百五十二條規定處罰,情節輕微的,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罰。

【破壞采礦和勘查設施】是指破壞用於采礦和勘查作業的設備、儀器、建築物和測量標志的行為。視情節後果不同,分別按《刑法》第一百五十六、一百零九、一百一十條的規定處罰,情節輕微的,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罰。

【擾亂礦區和勘查作業區生產秩序、工作秩序】是指在礦區和勘查作業區從事搗亂騷擾活動,致使勘查作業和開采活動無法正常進行的行為。按照我國《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處罰,情節輕微的,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罰。

【破壞性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是指違反法律規定,採用技術規范中禁止使用的方法采礦,嚴重違反合理的開采順序和選礦工藝,采富棄貧,采厚棄薄,采易棄難,情節比較嚴重,造成礦產資源嚴重損失浪費以及在礦區亂挖濫采,使整體礦床受到嚴重破壞的違法行為。

Ⅶ 法律責任對法實施的意義

是因違反會計法律所應承擔的責任。會計法對於法律責任有專章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85年1月21日六屆人大九次會議通過,1993年12月29日八屆人大五次會議修正,1999年10月31日九屆人大十二次會議修訂)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二條【一般法律責任】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對單位並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不依法設置會計帳簿的;
(二)私設會計帳簿的;
(三)未按照規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的;
(四)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帳簿或者登記會計帳簿不符合規定的;
(五)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規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帳本位幣的;
(八)未按照規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
(九)未按照規定建立並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
(十)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本法規定的。
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會計人員有第一款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有關法律對第一款所列行為的處罰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辦理。
第四十三條【特定責任】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四條【特定責任】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五條【特定責任】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可以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第四十六條【特定責任】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以降級、撤職、調離工作崗位、解聘或者開除等方式實行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應當恢復其名譽和原有職務、級別。
第四十七條【監管部門瀆職責任】財政部門及有關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監督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八條【泄露檢舉情況的責任】違反本法第三十條【檢舉】規定,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九條【依法處罰】違反本法規定,同時違反其他法律規定的,由有關部門在各自職權范圍內依法進行處罰。

熱點內容
法官司法廉潔 發布:2025-01-11 12:41:40 瀏覽:318
經濟法基礎課程感想 發布:2025-01-11 12:38:36 瀏覽:715
經濟法個人結算賬戶 發布:2025-01-11 11:51:29 瀏覽:226
月工作天數勞動法 發布:2025-01-11 11:22:39 瀏覽:454
依法治國與維穩 發布:2025-01-11 11:22:37 瀏覽:240
一元麻將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1 10:51:36 瀏覽:808
經濟法專業可以兼學民商法專業嗎 發布:2025-01-11 10:36:34 瀏覽:600
勞動法的發展 發布:2025-01-11 09:41:38 瀏覽:404
烏蘭察布市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9:29:57 瀏覽:349
電影辯護人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09:27:57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