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下列對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下列對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發布時間: 2020-12-18 03:50:36

㈠ 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有哪些

上訴期滿沒有上訴的判決、裁定,都是生效的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二條版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權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第一百七十五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㈡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的應向什麼地方提出申請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內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容民法院申請再審,是否再審由法院決定。申請再審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決定再審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二年內提出。再審申請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人民法院對不符合規定的申請,予以駁回。

㈢ 什麼叫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

一審結束後法定期限內無上訴無抗訴則判決生效,二審時的判決直接發生法律效力回。(再審本來就是答針對已生效判決的)
檢察院有抗訴權,被告人有上訴權,被害人只有請求抗訴權(他只能請求檢察院抗訴)
上下級法院之間是業務指導關系

㈣ 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主體是

是人民檢察院。

因為各級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生效裁判,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最高法院對各級法院、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已生效裁判,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指令下級法院再審;最髙檢察院對各級法院已生效的刑事裁判、行政裁判,發現確有錯誤,有權依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地方各級檢察院發現同級或上級法院已生效裁判確有錯誤,可報請上級檢察院抗訴。

所以法院和上級法院,檢察院都可以對生效判決糾錯,但是提起抗訴的主體只有檢察院。

(4)下列對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擴展閱讀: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二百四十一條 申訴的提出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四十二條 因申訴而重新審判的情形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第二百四十三條 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主體及理由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於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㈤ 當事人對已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定或判決有異議應怎麼辦

當事人對已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定或判決有異議的可以提起上訴。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百三十三條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訴案件,一般應當有上訴狀正本及副本。

上訴狀內容應當包括:第一審判決書、裁定書的文號和上訴人收到的時間;第一審法院的名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提出上訴的時間;上訴人簽名或者蓋章。如果是被告人的辯護人、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訴的,還應當寫明提出上訴的人與被告人的關系,並應當以被告人作為上訴人。

第二百三十四條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和被告人因書寫上訴狀確有困難而口頭提出上訴的,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其所陳述的理由和請求製作筆錄,由上訴人閱讀或者向其宣讀後,上訴人應當簽名或者蓋章。

第二百三十六條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過第一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上訴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在上訴期滿後三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同時將上訴狀副本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

(5)下列對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百三十七條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上訴狀後三日以內將上訴狀交第一審人民法院。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上訴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在接到上訴狀後三日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同時將上訴狀副本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

第二百三十八條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上訴期限內要求撤回上訴的,應當准許。

第二百三十九條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上訴期滿後要求撤回上訴的,應當由第二審人民法院進行審查。如果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應當裁定準許被告人撤回上訴;如果認為原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將無罪判為有罪、輕罪重判等,應當不準許撤回上訴,並按照上訴程序進行審理。

第二百四十條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的抗訴,通過第一審人民法院提交抗訴書。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在抗訴期滿後三日內將抗訴書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並且將抗訴書副本送交當事人。

㈥ 在刑訴中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有哪些

下列判決和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一)已過法定期限沒內有上訴、抗訴的判決和裁定容;
(二)終審的判決和裁定;
(三)高級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判決、裁定和依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權核准死刑的判決和裁定;
(四)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判決和裁定。

㈦ 民事訴訟法:對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

這就是一事不再理原則,或者叫法的既判力原則。同一事實同一理由同一訴訟回請求,如果法院作出判答決,或者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駁回起訴,就是對相關法律問題已經作出了處理,生效的判決和裁定應當尊重,如果確有錯誤,也應當通過申訴程序解決。而訴訟中當事人自己撤訴,法院裁定準予撤訴,也就是法院並未對案件作出實質處理,當事人是可以再起訴的。
另外,離婚案判決不準予離婚,間隔半年後可以再起訴。

㈧ 對人民法院發現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確有錯誤,對案件依法重新審理並作出裁判程序的稱為( )

對人民法院發現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確有錯誤,對案件依法重新審理並回作出裁判程序的稱答為(審判監督程序 )。
審判監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在認定事實或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依法提起並對案件進行重新審判的程序。
審判監督程序的意義是通過審判監督程序,可依法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裁定,有利於保證國家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准確有效地懲罰犯罪分子,充分體現和貫徹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方針政策;有利於加強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以及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監督,及時發現審判中存在的問題,改進審判工作方法和作風,提高審判人員的素質;通過審判監督程序,可以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對審判工作的監督作用。

㈨ 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有哪些

您好!生效的判決和裁定有哪些?
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版,主要有以權下幾種:
(一)已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抗訴的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第一審案件的判決
和裁定;
(二)終審的判決和裁定,包括中級、高級、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審和最高人民
法院一審的判決和裁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判決;
(四)高級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㈩ 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有哪些

1、適用的事項不同。裁定解決的是訴訟過程中的程序性問題,目內的是使人民法院有效容地指揮訴訟,清除訴訟中的障礙,推進訴訟進程。判決解決的是當事人雙方爭執的權利義務問題,即實體法律關系,目的是解決民事權益糾紛,使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得以解決。2、作出的依據不同。裁定根據的事實是程序性事實、依據的法律是民事訴訟法,可以在訴訟過程中的任何階段作出。判決根據的事實是人民法院認定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事實,依據的法律是民法、婚姻法、繼承法、經濟法等實體法,判決只能在案件審理的最後階段作出。3、形式、上訴范圍、上訴期限和法律效力不同,裁定可以採取口頭形式或者書面形式,而判決必須採取書面形式。裁定只有不予受理、對管轄權有異議的和駁回起訴的裁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准許當事人在裁定後10日內上訴,其他裁定一經作出,立即生效;而判決允許上訴的范圍比較廣泛,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審判決,在判決作出後15日內准許上訴。裁定的效力可以相應改變,如對中止訴訟的裁定,在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應作出恢復訴訟程序的新裁定;而判決的效力及於實體,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

熱點內容
袁世凱立法稱帝 發布:2025-01-11 15:26:46 瀏覽:733
大同肖律師 發布:2025-01-11 15:25:57 瀏覽:13
兒童虛擬游戲法規 發布:2025-01-11 15:23:05 瀏覽:111
車鎖有問題廠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15:17:47 瀏覽:577
2017勞動法主動辭職 發布:2025-01-11 15:15:24 瀏覽:403
法律公司開業典禮新聞稿 發布:2025-01-11 14:24:52 瀏覽:494
中華全民共和國合同法 發布:2025-01-11 14:20:17 瀏覽:238
勞動法中關於被辭退員工工資待遇 發布:2025-01-11 13:45:31 瀏覽:550
高要司法局 發布:2025-01-11 13:44:53 瀏覽:125
最早貨幣立法 發布:2025-01-11 13:40:11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