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分類
Ⅰ 注冊會計師cpa審計發來責任的分類,判定及cpa應如何規避
法律責任來吧?
違約,普通過失源,重大過失和欺詐。
違約和欺詐就不用說了,這個是事務所主觀的,違約就是在約定條款商定期內沒有完成約定的義務。欺詐,就是故意欺騙審計報告使用者。
普通過失是,沒有完全按照審計准則的要求進行審計。
重大過失是,完全沒有按照審計准則的要求進行審計。
前者是無意犯了點錯。。後者是完全不照章辦事。。
至於規避。。CPA只要完全按照審計准則的要求進行審計,並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及時報出不實報告,也沒有責任。。
Ⅱ 我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發展歷程及現有規定
我國現行的注冊會計師民事法律責任①主要由《注冊會計師法》和《證券法》兩部法律規范。《注冊會計師法》涉及到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的主要有兩個條文,即第 21條和第42條。第21條第1款規定:「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必須按照執業准則、規則確定的工作程序出具報告。」第2款規定:「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出具報告時,不得有下列行為:(一)明知委託人對重要項目的財務處理與國家有關規定相抵觸,而不予指明;(二)明知委託人的財務會計處理會直接損害報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隱瞞或者作不實的報告;(三)明知委託人的財務會計處理會導致報告使用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產生重大誤解,而不予指明;(四)明知委託人的會計報表的重要事項有不實的內容,而不予指明。」第3款規定:「對委託人有前款所列行為,注冊會計師按照執業准則、規則應當知道的,適用前款規定。」第42條是注冊會計師對委託人與第三人之責任的總括規定。該條規定:「注冊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本法規定,給委託人、其他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該條的「本法規定」主要是指第21條關於注冊會計師具體法定義務的規定。
《證券法》第161條規定:「為證券的發行,上市或者證券交易活動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專業機構和個人,必須按照執業規則規定的工作程序出具報告,對其所出具報告內容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進行核查和驗證,並就其負有責任的部分承擔連帶責任。」第202條規定:「為證券的發行、上市或者證券交易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專業機構,就其所應負責的內容弄虛作假的,沒收非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並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的資格證書。造成損失的,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此外,還有一些司法解釋涉及到了注冊會計師審計責任的界定。具體有:1996 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會計師事務所出具虛假驗資證明應如何處理的復函》;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關於會計師事務所為企業出具虛假驗資證明應如何承擔責任問題的批復》等。
雖然《注冊會計師法》和《證券法》都對審計師的第三人的法律責任問題做出了規定,但責任的性質屬合同責任還是侵權責任並不明確。最高人民法院在有關司法解釋②中將其界定為侵權責任。在侵權責任中,歸責原則先後經歷了結果責任原則、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原則和不問過錯原則等階段。但是由於注冊會計師提供的獨立審計服務是一種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職業活動,如果採納過錯責任原則,要求沒有專業知識的外部第三方證明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存在過錯,無異於要求第三方再執行一次審計,這一要求從社會成本角度看是很不合理的。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的司法解釋中,要求審計師對其出具的審計報告承擔的是過錯推定責任。過錯推定責任其核心仍然是對過錯的認定,它與過錯責任差異在於舉證責任發生了轉移。對注冊會計師而言,如果注冊會計師能夠證明自己在審計過程中不存在過錯,那麼就可以避免承擔民事侵權責任。
二、強化注冊會計師民事法律責任約束的途徑
規范審計收費行為的關鍵是強化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約束。強化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涉及制度設計和制度執行兩個層面的問題,既要從立法角度明確注冊會計師的法定義務和責任,也要從司法角度強化對違法行為的制裁。同時,要完善獨立審計准則的制定,要增強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承擔民事責任的經濟能力,使法律責任約束的威懾力真正具有執行的基礎。而為了防止「嚴刑峻法」可能導致的行業萎縮效應,應積極推行注冊會計師職業保險,為事務所提供適當的風險轉移渠道。
(一)完善注冊會計師民事法律責任體系
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雖然已經界定了注冊會計師對第三方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相關的司法解釋也開始為公眾向注冊會計師提起訴訟創造條件,並已經有了成功的案例③。但是,在追究注冊會計師對第三方的民事法律責任的過程中,尚有許多問題有待政策法規的支持。
首先,注冊會計師對第三方責任范圍的確定。我國現行的《注冊會計師法》和《證券法》都未對「第三方」的范圍作出界定,也未區分欺詐與過失,這意味著任何一個與虛假審計報告有利害關系的人都有權利向注冊會計師提出索賠的請求。盡管從法規條文的規定來看,我國的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責任非常重,但現實情況卻恰好相反。司法機構對證券訴訟一直都持消極態度,並對投資者向注冊會計師提起的索賠訴訟製造了很多的訴訟程序上的障礙,從而使得注冊會計師實際面臨的訴訟威脅很小。
其次,可選擇的訴訟形式。由於證券交易民事糾紛中涉及的利益相關者人數總多,如何提高訴訟效率、簡化訴訟程序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可以採取的訴訟形式主要有:單獨訴訟、共同訴訟和集團訴訟④。最高法院在《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中規定,虛假陳述案件只能採取單獨訴訟或共同訴訟的方式,而不宜以集團訴訟的形式受理。這樣規定的理由是:證券市場一旦發生侵權行為,受侵害的投資人人數眾多,且侵權行為和侵權行為人往往不是單一的,投資人不可能起訴完全相同的被告;同時,目前我國沒有類似美國的中介機構對數以萬計的投資者及其損失進行登記和計算,僅依靠人民法院完成公告、對權利人進行登記以及權利人選擇加入訴訟等工作是不現實的。故對證券市場人數眾多的賠償訴訟採取原告人數確定的共同訴訟,是符合人民法院現有條件和證券市場現實狀況的。有學者提出,創造條件,引入集團訴訟形式,以降低投資者的舉證難度和訴訟成本、增加投資者的訴訟動機,從而更好的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二)不斷完善獨立審計准則體系
在審計訴訟案件中,注冊會計師有無過錯,往往是極富爭議且難以認定的問題。一般來講,未盡到應有的注意義務即為有過錯,問題在於如何確定注冊會計師應有的注意義務。《證券法》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為證券的發行、上市或者證券交易活動出具審計報告……的專業機構和人員,必須按照執業規則規定的工作程序出具報告……」。就審計而言,注冊會計師行業公認的業務標准或執業規則是「公認審計准則」,獨立審計准則的完善與否也制約著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大小。完善的獨立審計准則,既可以通過直接的對審計過程產生影響,提高獨立審計的質量;又可以通過間接的對事後法律責任的追究,提高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的謹慎程度。
另外,完善的獨立審計准則也是注冊會計師的保護傘,由於法院處理審計訴訟時一般採取過錯推定以及舉證倒置原則,如果注冊會計師能夠證明自己在審計過程中不存在過錯,那麼就可以避免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完善的獨立審計准則有利於注冊會計師就審計訴訟提出有力的抗辯,只有完善的獨立審計准則才能起到合理抗辯的作用,才能使注冊會計師承擔適當的法律責任。法官所確認的注冊會計師的注意義務標准與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並不總是完全一致,他們會通過法院判決來主動地推動審計准則的演進。因此,審計職業團體應該積極的完善獨立審計准則,才能做到防患於未然。
(三)提高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業務的執業資格要求
當前,我國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普遍以有限責任形式從業。他們往往以 30 萬元人民幣為限承擔經濟責任,從事著百萬元、千萬元乃至上億元資產的獨立審計業務。這顯然是一種權力與責任不匹配的表現,使得法律責任約束成為一種不可置信的空頭威脅。必須提高有證券執業資格的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設立門檻,以確保其有經濟實力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具體的改進方法有兩種:第一,提高設立有限責任性質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資本標准,特別是具有資格執行上市公司獨立審計業務的事務所。以注冊資本形式,保證可抵押性資產在事務所總資產中的比重,提高事務所承擔經濟責任的能力。第二,創造適當的條件,積極推行事務所的合夥制改革。合夥制下的會計師事務所是由注冊會計師合夥設立的,合夥人對事務所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這樣合夥人出於保護自身財產的動機,會更加勤勉的從事獨立審計活動。因此,合夥制是一種強化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保護資本市場投資者利益的有效途徑。
(四)推行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為事務所提供適當的風險轉移機制
對資本市場投資者來說,注冊會計師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使審計服務具有了提供保險服務的功能,一旦因虛假財務會計信息遭受投資損失,投資者就有機會從注冊會計師處獲得經濟補償。但是由於法院認定的注冊會計師應負有的注意義務與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並不總是完全一致,注冊會計師對自身無過錯或無過失的證明可能存在舉證困難等問題的阻擾,有時候注冊會計師不得不承擔預期外的風險賠償責任。如何分散轉移事務所面臨的風險?在西方發達國家很普遍的責任保險卻能夠實現風險的分散和轉移。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方依法應付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⑤,如果沒有責任保險,事務所可能因為畏懼法律賠償風險而拒絕為高風險客戶提供審計服務或退出高風險審計領域,由此遭受損失的將不僅僅是注冊會計師,從長遠來看公司股東和投資者的利益也將為此受損。但我國目前會計師事務所投保注冊會計師職業責任保險的比例低於 30%。例如在北京的 236 家會計師事務所中,僅有 70 家左右購買了職業責任保險,還不足 30%⑥。因此,有必要創造條件,推廣注冊會計師責任保險,為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提供一個可靠的風險分擔和轉移機制。
三、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過重的負面影響
從社會整體角度看,是否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越重越好呢?當然不是。因為過重的法律責任會導致審計收費的增高、審計服務量的減少,以及社會成本的提高。而美國的歷史經驗則為我們的理論分析提供了實踐證據。
美國司法界擴張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范圍的第一個目的在於,發揮法律責任的約束功能,促使注冊會計師提高注意程度,減少虛假信息的出現。厄爾馬斯規則認為,審計報告主要是為其客戶的利益而准備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只是偶爾、附帶地受益。但是,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和商業環境的變化,資本市場的運作越來越依賴會計信息,到了六七十年代,沒有人再堅持注冊會計師只對其客戶負責,而是要求注冊會計師對股東、債權人、政府機構、潛在投資者和廣大公眾承擔責任,而且注冊會計師職業界也認可了這一責任。
擴張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范圍的第二個目的在於,實現有效的風險損失分擔,因為注冊會計師可以通過購買責任保險、提高收費等方式向社會分攤責任成本。支持厄爾馬斯規則的最有力的理由是,將注冊會計師曝露在對公眾的不確定責任中,會危及注冊會計師職業的生存。《1933年證券法》、《1934年證券交易法》更為嚴格的規定了注冊會計師對第三者的民事責任後,當時美國注冊會計師職業界領袖George O.May就曾提出抗辯:「我不能相信這項法律是公正的,或者長期有效。它精心設計了一個證券購買者從其他非交易關系人那裡獲得投資損失補償的可能,而這種可能也許只是因為在他決定購買股票時,存在著一些當時他並不知道的文件或根本沒有看過的報表,且報表中恰巧存在錯漏。而我們對此將承擔的損失賠償則是無法估計的。」但是在1968年的臘斯克·伐科特斯訴萊維因(Rush Factors Ins v. Levin)案中,法官對厄爾馬斯規則及限制注冊會計師責任的傾向提出了質疑:「為什麼要無辜的信賴方被迫承擔起證明會計師瀆職的沉重的舉證責任?他們可以把責任保險的成本轉移給客戶,由其客戶最終將成本轉移給全體公眾消費者。最後,運用可預見性規則難道不能提高會計界的謹慎和技術水平嗎?」
在這種商業環境背景和思維模式下,基於上述目的擴張注冊會計師對第三方責任的意見很快就得到很多人士的支持。但是,注冊會計師第三方責任范圍擴張後,卻帶來了許多新的社會問題。第一,大量出現的審計訴訟案件和不斷攀升的審計索賠數額,並沒有能夠減少審計過程中出現的過失行為,虛假或有錯誤的財務信息依然在資本市場泛濫,審計失敗時常發生。第二,注冊會計師並不是採取積極措施以提高審計質量來應對訴訟危機,而是採取消極的防禦性策略,以減少甚至撤出高風險服務領域、大幅提高審計收費來應對審計訴訟。第三,在保險市場上,注冊會計師責任保險的保費越來越高,在美國甚至一度出現了「保險危機」⑦,許多會計師事務所竟然無法以可負擔得起的價格購買到責任保險。據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一份調查報告8顯示,美國「六大」以外的會計事務所面臨的索賠額在 1987 年到 1991 年間增長了2/3,責任保險費自 1985 年到 1991 年增長了300%,而且保險單所規定的免賠額也大幅提高了,1985 年責任保險免賠額平均為 4.2萬美元,而 1991 年的責任保險免賠額平均為 24 萬美元,幾乎是 1985 年的六倍。在如此沉重的保費負擔下,有 40%的事務所被迫選擇在不購買責任保險的情況下執業。第四,在損失賠償方面,也出現了嚴重的搭便車現象和濫訴的局面,法院里向注冊會計師索賠的案件堆積如山,許多法官終日忙碌也無法應付,消耗了大量的司法資源,並嚴重影響了法院的工作效率。
正是基於以上原因,自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特別是在90年代,普通法國家的立法和司法機構都出現了態度的轉變,注冊會計師對第三方的法律責任范圍呈收縮的勢態。也說明只有適當的法律責任約束才能夠提高社會的整體效用,讓注冊會計師承擔過輕的法律責任或過重的法律責任都是不恰當的。
Ⅲ 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包括哪些種類
審計報告分類
1、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無保留意見是指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依照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進行審查後確認:被審計單位採用的會計處理方法遵循了會計准則及有關規定;會計報表反映的內容符合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
會計報表內容完整,表述清楚,無重要遺漏;報表項目的分類和編制方法符合規定要求,因而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無保留地表示滿意。無保留意見意味著注冊會計師認為會計報表的反映是合法、公允和一貫的,能滿足非特定多數利害關系人的共同需要。
2、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保留意見是指注冊會計師對會計報表的反映有所保留的審計意見。注冊會計師經過審計後,認為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反映就其整體而言是恰當的,但還存在著下述情況之一時,應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個別重要財務會計事項的處理或個別重要會計報表項目的編制不符合《企業會計准則》和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而且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因審討范圍受到局部限制,無法按照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取得應有的審計證據:個別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不符合一貫性原則。
3、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否定意見是指與無保留意見相反。認為會計報表不能合法、公允、一貫地反映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動情況。注冊會計師經過審計後,認為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存在下述情況時,應當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嚴重違反《企業會計准則》和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會計報表嚴重歪曲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動情況,而且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
4、無法(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無法表示意見是指注冊會計師說明其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貫性無法發表意見。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由於審計范圍受到委託人、被審計單位或客觀環境的嚴重限制,不能獲取必要的審計證據,以致無法對會計報表整體反映發表審計意見時,應當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3)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分類擴展閱讀:
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的規定執行了審計工作。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要求其遵守職業道德規范,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以對財務報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獲取合理保證。
審計工作涉及實施審計程序,以獲取有關財務報表金額和披露的審計證據。選擇的審計程序取決於注冊會計師的判斷,包括對由於舞弊或錯誤導致的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
在進行風險評估時,考慮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設計恰當的審計程序,但目的並非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意見。
審計工作還包括評價管理層選用會計政策的恰當性和作出會計估計的合理性,以及評價財務報表的總體列報。獲取的審計證據是充分、適當的,為發表審計意見提供了基礎。」
Ⅳ 請問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的含義是什麼阿急!!
五)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1.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概述 (1)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表現形式 ①訴訟爆炸 ②保險危機
Ⅳ 簡答題:注冊會計師如何避免法律風險
注冊會計師如何避免法律風險?
1、嚴格遵循職業道德和專業標準的要求。注冊會計師的道德水平如何,是關繫到整個行業能否生存和發展的大事。因此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業務時首先應遵循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其次還必須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不但要熟悉會計、審計、法律、稅務、企業管理的標准與實務,還應具備高水平的職業判斷能力。第三要遵守獨立審計准則等審計職業規范,合理運用會計准則及國家其他相關技術規范。第四要嚴格遵循專業標准要求,可以使注冊會計師通過實質性測試把檢查風險控制在理想水平。只有這樣才能降低審計風險,從而避免法律訴訟或在涉及的訴訟中保護注冊會計師。
2、增強執業獨立性。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工作的生命。在實際工作中.絕大多數注冊會計師能夠始終如一地遵循獨立原則。但也有少數注冊會計師為r一些灰色的收入或人情關系等等忽視了獨立性,並幫助被審計單位掩飾舞弊,做出虛假的各種證明報告。這種行為足最危險,導致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法律責任的風險是極大的。
3、保持職業謹慎。在所有注冊會計師的執業過失中,最主要的是由幹缺乏認真而謹慎的職業態度引起的。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守獨立審計准則,沒有執行適當的工作程序,對有關被審計單位的問題未能堅持應有的職業謹慎,而是接受過多的被審計單位提供的相關資料或為節省時間而縮小工作范圍和簡化工作程序,都會導致會計報表中的重大錯誤不被發現。
4、強化執業監督。注冊會計師許多工作的差錯,是因為工作失察或未能對助理人員或其他人員進行切實的監督而發生的。對於業務復雜且風險重大的委託單位來說,執業工作應由多個注冊會計師及許多助理人員共同配合來完成的。如果他們之間的分工存在重疊或間隙,又缺乏嚴密的執業監督,發生過失是不可避免的。
5、保持對職業懷疑態度
了解客戶以及審計事項有關的個方面情況是發現風險避免法律訴訟的第一步重要環節。注冊會計師至少要對一下環境事項保持職業懷疑態度:①現有的政策,法律對客戶的經營管理產生的影響及程度,客戶經營前景如何。②客戶的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經理管理人員內部變動及外部流向,客戶整體風氣,精神狀況。③客戶內部控制系統的健全情況,採用換算體系。在保持對審計環境敏感的同時,注冊會計師面臨的是謹慎選擇客戶及業務,即客戶品質和業務的選擇,以免陷入客戶設定的圈套,或受到客戶已有訴訟的牽連
。
6、必須建立健全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制度。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跟一般的公司.企業不同.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工作的核心是質量管理。若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質量管理不嚴,可能會因某一注冊會計師或某一部門導致事務所遭受法律訴訟,因為很多委託項目都是由多名注冊會計師及助理人員共同完成的。所以.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必須建立健全一整套嚴密、科學的客戶風險等級評價和管理制度,評價被審單位制度、例外或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質量考核評價與懲罰制度、技術支持與咨詢制度.落實復核制度,注冊會計師簽名制度.並把這些制度推行到每個人、各部門、每項業務.使注冊會計師按專業標准執業.保證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質量
。
7、審慎選擇委託人。中外注冊會計師法律案例告訴我們,注冊會計師如果想避免法律責任的風險,就必須慎重的選擇被審計單位。一是要選擇聲譽較好的被審計單位。這就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在接受委託之前,一定要採取必要的措施對被審計單位的歷史情況進行了解.評估它的品格,弄清委託的真正目的,這是非常必要的。二是要對陷入財務和法律困境的被審計單位要特別注意。中外歷史上絕大多數部分涉及注冊會計師的訴訟案,都集中在宣告破產的委託人、資金周轉不靈、面臨破產的公司的股東、債權人,這些人總是想為自己的損失尋找替罪羊。因此,對這些單位或委託人選擇時要特別注意。
8、要深入了解委託人真正的目的。在很多案件中,注冊會計師因為沒有了解委託人的真實意圖往往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企業組建的第一件事是籌集生產或經營所需的法定資金。若注冊會計師把握不嚴,就會給·些無本經營的投機公司、皮包公司大開綠燈,使其在合法的外衣下從事非法的經營,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後患極大,對社會影響極壞。因此注冊會計師應該謹慎決定是否接受驗資業務,並注意嚴格按照國家相關的法律的要求執行驗資業務,認真控制驗資的風險性。將法律風險降低到零點。
9、提取風險基金或購買責任保險。隨著我國加入「wTO」以後,外國的保險業融入中國保險市場,使我國注冊會計師購買責任保險變為可能。責任保險是會計師事務所一項極為重要的保護措施,盡管保險不能免除可能受到的法律訴訟,但能防止或減少訴訟失敗時會計師事務所發生的財務損失。
10、聘請熟悉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仟的律師。會計師事務所應聘請熟悉相關法規及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律師。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如果遇到重大法律問題,注冊會計師應同聘請的律師詳細討論所有潛在的危險情況,並仔細考慮律師的建議。
11、不得對未來事項的實現程度做出保證。中國證監會發布了《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和格式准則》第一號中規定:「注冊會計師必須對盈利預測所採用的會計政策和計算方法進行審查並做出報告」。注冊會計師對前景財務資料的審核並不是對前景財務資料的准確性及結果能否實現或在多大程度上實現表示確認,提供擔保或承擔責任。注冊會計師能夠以客觀的態度對過去已經發生的事實做出判斷並提出是否公允反映的意見。但未來事項中的不確定因素決定了注冊會計師無法收集未來事項演變或結果的證據,無法對將來發生的事實做出客觀的判斷,因而就不能對其能否實現或可實現程度的大小做出保證,否則,只會加大注冊會計師本不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12、加強注冊會計師隊伍建設。當代社會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新問題、新方法、新制度大量涌現,注冊會計師的業務領域也在不斷地拓展和深化。這就要求注冊會計師必須適應時代的要求,按著注冊會計師協會的規定,不斷接受後續教育,更新和提高專業知識,保持和發展專業技能,熟悉並掌握現行各種有關規定和實務標准,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才能在審計執業中減少審計失敗。
Ⅵ 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認定有哪些
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認定為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注冊會計師法》
第三十九條 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經營業務或者予以撤銷。
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執行業務或者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
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分類擴展閱讀:
《注冊會計師法》
第二十二條 注冊會計師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在執行審計業務期間,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買賣被審計單位的股票、債券或者不得購買被審計單位或者個人的其他財產的期限內,買賣被審計的單位的股票、債券或者購買被審計單位或者個人所擁有的其他財產;
(二)索取、收受委託合同約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財物,或者利用執行業務之便,謀取其他不正當的利益;
(三)接受委託催收債款;
(四)允許他人以本人名義執行業務;
(五)同時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
(六)對其能力進行廣告宣傳以招攬業務;
(七)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其他行為。
Ⅶ 簡述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原因和對策
A 被審計的單位的責任
B 其他的環境因素
C 經濟因素
D 審計人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