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判斷法律效力

判斷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0-12-18 05:17:33

Ⅰ 怎麼判斷合同合法,具有法律效力

具有一定的法律效應
雖具備合同雙方主觀意識,但僅僅只能作為臨時約束或為了達成內某一事簽訂的容臨時文本
預購合同是可以選擇放棄或者違約的(未達到強制雙方主觀意識的行為)
及時簽訂正規的購房合同或者以防萬一
雙方可以附加合同條款(字據,保證書之類的等等等)作為雙方主觀意識達成一致。
放棄或違約,履行責任和義務的時候
也是提供證據鏈接的有效手段之一

Ⅱ 電子簽章的法律效力怎麼判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第十三規定: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內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容

(一)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二)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三)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四)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簡而言之,電子簽名的簽約主體、簽約行為、不可篡改三要素確認之後,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Ⅲ 怎麼看一份合同或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了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只要沒有上述情形,雙方意思表示真實,合同都是有效的。

因違法法律強制性規定而無效的舉例: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3)判斷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合同法》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

第四十四條 合同的生效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 附條件的合同

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第四十六條 附期限的合同

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第四十七條 限制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

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八條 無權代理人訂立的合同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

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九條 表見代理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第五十條 法定代表人越權行為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

第五十一條 無處分權人訂立的合同

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網路-合同

Ⅳ 怎樣判斷簽署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法》來第十條規定「當事自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第十一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上述規定是建立在雙方對有簽訂合同這一事實不存在異議的基礎上,如果雙方對「是否有簽訂合同」、「合同是否是對方所傳」等問題有爭議,那麼就需要其他證據來註明該合同的真實性。如果擔心對方「以後不認定這個合同」可以要求對方同時郵寄一份原件來存檔就可以了居上所述:傳真合同有效

Ⅳ 如何判斷一個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訂立合同是否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以及內容是否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

Ⅵ 判斷免責聲明的法律效力依據哪些法律法規

免責聲明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有時是內容資訊的網路平台,有時是酒店、餐館等餐飲娛樂場所,有時是建築工地等事故高發的工作場地。這些各式各樣的免責聲明的法律效力是一樣的嗎?

一、合同法關於免責聲明的法律效力的條款

第三十九條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

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第四十條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第四十一條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條式款不一致的,應當採用非格式條款。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法律為什麼作這樣的規定呢﹖

第一,人身權和財產權是人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如果這樣的免責條款有效,無異於承認隨意侵害他人人身權和財產權的行為有效。例如,甲在陽台欄桿上行走,乙聲稱他也敢。甲說,你若敢,就給你1000元,但摔下去我不管。乙一氣之下,躍上陽台,但由於用力過猛,跳到陽台後站不穩,果真摔下去而死亡。後乙家屬訴至法院要求甲賠償,甲卻以事先有聲明而拒絕賠償。本案中如果甲的聲明有效,則意味著甲可侵害乙的人身權。這不但為法律所不允許,也破壞了公序良俗。

第二,違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都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的法律原則。這樣的免責條款必然導致擴大一方的權利,而限制或縮小了另一方的權利;或者加重一方的義務,而減輕或免除另一方的義務。這實際上排除了一方當事人應負的基本義務,顯然是不公平的。

二、其他關於免責聲明的法律條款

值得一提的是,對下述類似的免責條款,其他法律法規也作了與《合同法》相類似的規定。例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4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據此,有些單位在招工登記表中註明:「發生工傷、意外事故,本單位概不負責。」這樣的聲明是無效的。

三、有法律效力的免責聲明

應注意的是,並不是一切免責條款,法律法規都作無效處理。對以合理方式提請對方應盡注意義務的條款,應視作合同的組成部分。例如,公共汽車上標有「行車時,頭、手請勿伸出窗外,否則後果自負」聲明,如果乘客不顧聲明,擅自把頭、手伸出車外而引起事故的,不能主張聲明無效。

綜上所述,判斷免責聲明的法律效力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可以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相關條款,以及其他更具體的法律法規來判斷不同的情形下免責聲明是否有效。

Ⅶ 如何判斷合同效力

合同的訂立又稱「締約」,是指當事人之間為了建立具體的合同關系回,通過交互進行的意思表示以答達到成意思表示一致而形成合意的過程。合同的訂立過程一般需要經過要約與承諾兩個階段,《合同法》第十三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要約的法律效力是指要約生效後的法律後果。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它依要約的形式不同而不同:口頭要約一般自受要約人了解時發生法律效力;非口頭要約一般要送達受要約人時發生法律效力。要約生效後,受要約人取得依照他的承諾而使得合同成立的法律資格。承諾的時間是指承諾的意思表示到達要約人支配的范圍內時,承諾發生法律效力。承諾不需要通知,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要約人發出要約,受要約人接受要約,雙方達成合意,合同有效成立。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三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熱點內容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的內容 發布:2025-01-11 20:12:40 瀏覽:399
建管所涉及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20:07:44 瀏覽:359
reach法規第七條 發布:2025-01-11 19:57:29 瀏覽:125
民事訴訟法18條19條 發布:2025-01-11 19:07:54 瀏覽:238
民法中的監護 發布:2025-01-11 18:17:39 瀏覽:606
央視社會與法平安365幾點 發布:2025-01-11 18:01:47 瀏覽:966
巴中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發布:2025-01-11 16:56:01 瀏覽:566
宰殺家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4:48 瀏覽:237
在我國會計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3:10 瀏覽:556
袁世凱立法稱帝 發布:2025-01-11 15:26:46 瀏覽: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