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胡雲騰法官

胡雲騰法官

發布時間: 2020-12-18 17:26:50

① 最高法第二巡迴法庭首任庭長胡雲騰是個怎樣的法官


最高法第二巡迴法庭首任庭長胡雲騰是個怎樣的法官


201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研究室主任胡雲騰做了不少事情。他率交流團訪問了台灣;為北京市旅遊委全體黨員幹部解讀了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的精神,還向媒體介紹了一項新制度的突破:如存在性侵害、出賣、拒不履行監護職責長達6個月以上等七種嚴重情形,可以撤銷其監護人資格。

月中,他則在《紅旗文稿》上發表了長文《始終堅持黨的領導 保證獨立公正司法》。

隨著12月28日全國人大的一紙任命,他的生活變成另一種模樣:他將成為最高法巡迴法庭的一名庭長。

「毫無疑問,胡雲騰法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學者型法官。」與他相識20多年的《民主與法制》總編輯劉桂明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由這樣一位學者型法官去執掌最高法首個巡迴法庭,可謂眾望所歸,人才難得。」

的確,胡雲騰身上最為人注意的標簽,是「學者」。

他擁有西南政法學院(1995年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的碩士學位與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學位;在成為一名「學者型官員」之前,他曾是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的研究員,發表過超過100篇學術論文和近40部作品,其中《死刑通論》和《存與廢——死刑基本理論研究》在國內的死刑研究著作中相當有分量。

2008年,時任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的胡雲騰,依然在與同行的交流中一再提及「我是一個學者」。

劉桂明認為,對於巡迴法庭這一「需要堅持探索實踐、不斷總結經驗」的新生事物,正需要胡雲騰這樣一位「研究水平高深、協調能力高超、涉獵視線高遠的高精尖人才」。

很多人都對胡雲騰在1998年與邱興隆、張金龍合作的《死刑問題三人談》記憶猶新。不止一個人注意到,平時沉默寡言、甚至很少會哈哈大笑的胡雲騰,談起死刑問題時就會滔滔不絕。在調入最高法之前,他不止一次公開闡述過廢除死刑的理由:公正、人道、人權保障,以及「無論司法程序設計的多麼嚴密,適用死刑都可能錯殺無辜」等。

因為對這一問題的興趣與持續關注,他曾被學界戲稱為「胡死刑」。

那場對話正是由劉桂明主持的。他對胡雲騰更深的印象是,十幾年前,「眼見一位極具法學研究水平與才華的友人面臨絕境,他當即拉上我驅車300公里,前往友人所在的城市進行緊急協調,最終使他脫離了危險境地」。

「他是一位非常重情重義的人」,劉桂明總結說。

《法制晚報》2007年有一篇報道描述了藏身在專業法律術語後的法官胡雲騰:「不愛服輸」「特有韌勁兒」,可能是因為「小時候受的苦太多」了,所以「只知道埋頭苦幹」。

胡雲騰1955年出生於安徽省六安市,3年後,全家人被下放到農村。1979年參加高考,他填報了西南政法學院,可因為之前從沒填寫過簡歷,有幾年經歷沒填上,在政審這一關被攔了下來。

多年後他還帶著點沮喪形容自己「在命運的始發站,就跌了一個大跟頭」。不管怎樣,「生了一個假期的悶氣」之後,他不得不去安徽師大政教系報到。

四年後,在大學里一直堅持自學法律的他再一次考上西南政法學院。

他的職業生涯也一直都圍繞著法律,最初在安徽大學法學院教書,博士畢業後去社科院做研究,八年後又到了最高法的研究室。

「他是體制內開明派」,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何兵教授說,「這也意味著他一直很穩妥,可靠」。

上世紀90年代初,胡雲騰曾在博士論文中提出過一個廢除死刑的「百年設想」。十多年後他在一本法律刊物上承認,自己當初的考慮並不完善,廢除死刑之路必須慢慢走。

「在一個封閉的、不透明的司法制度中,任何美好的制度設計都難以產生預期的好效果」,他當時說過。

同樣是在這場采訪中,他冷靜地拒絕了采訪者奉上的高帽子:「知名的法學家和出色的律師這兩頂帽子均不適合我戴,因為本人還有自知之明。但作為一個法學科研人員,我認為應當創造條件聯系實際。」

他進一步解釋道,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法學家應當到司法實務部門去工作一段時期」:「我認為法學理論工作者在現階段應當多關注中國的司法實踐,尤其在我國的司法體制正在進行改革,正在建立現代司法制度時期,法學家應當積極參與其中。」

如今這一切似乎都在他身上實現了。

兩年前,在一場關於「司法改革」的報告中,已經是最高法研究室主任的胡雲騰提醒台下的大學生,「我們的司法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發展與完善」,「司法改革不是追求一些空洞的原則,而是要解決司法實際的問題」。

2014年4月24日這天,他與劉貴祥一同被任命為二級大法官。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官制度中,這意味著他也成為一名副部級幹部。

2014年12月,在接受一家媒體采訪時,胡雲騰分享了他參與起草《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的經歷。據說,當時起草班子具有特別廣泛的代表性,到全國各地調研,有很多意見反復修改。比如《決定》中「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這兩句話曾一度被拿掉,最後起草班子開會討論,還是達成統一意見把它們寫入其中,最後效果很好。

不過,12月28日的最新任命,將翻開這位大法官人生中全新的一頁。

胡雲騰在西南政法大學的校友、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徐昕對此評論道,巡迴法庭「看似著力於解決司法地方化、落實『司法與行政轄區適當分離』等問題,實質上其所承擔的監督指導功能發揮有限,而主要解決送法『下鄉』、方便訴訟問題,更側重於分散最高法的工作量……其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推進中國司法進步,但仍需要進一步設計和細化具體的方案」。

他在學界的老朋友何兵與邱興隆拒絕對此作出評價。

而劉桂明則表現出了更多的樂觀:「如果現實中更多涌現一些諸如鄒碧華法官這樣的探索實踐者,又如胡雲騰法官這樣的思考研究者,那麼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構建將會變得迎刃而解。」

在很久之前,胡雲騰就對媒體表達過自己對法律的理解。艱澀的術語匯聚到最後,只留下一句非常簡單的話:「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②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法官的現任名單

首席大法官:周強
一級大法官:沈德詠 、劉季幸
二級大法官:江必新、李少平、南英、專景漢朝屬、黃爾梅、張建南、賀榮、陶凱元、徐家新、劉學文、杜萬華、胡雲騰、劉貴祥 慕平、高憬宏、衛彥明、左世忠、胡毅峰、繆蒂生、王常松、張述元、應勇、許前飛、齊奇、張堅、馬新嵐、張忠厚、白泉民、張立勇、李靜、康為民、鄭鄂、羅殿龍、董治良、錢鋒、王海萍、孫華璞、張學群、索達閻慶文、梁明遠、董開軍、李彥凱、乃依木.亞森、王記文、王小鳴

③ 證據如何裁判 ·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解讀聶樹斌案再審判決書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對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奸婦女再審案公開宣判,宣告撤銷原審判決,改判聶樹斌無罪。最高法認為,原判定案的證據沒有形成完整鎖鏈,沒有達到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標准,也沒有達到基本事實清楚、基本證據確鑿的定罪要求。河北高院則表示,向聶樹斌的父母及其親屬表達歉意。河北高院將根據聶樹斌父母提出的國家賠償申請,及時啟動國家賠償程序,並就是否存在違法審判問題及時調查。因故意殺人、強奸被執死刑1994年8月5日,河北省石家莊市西郊孔寨村附近一塊玉米地里,一名女子被奸殺。隨後,當時20歲的鹿泉縣下聶庄村青年聶樹斌被認定是這起故意殺人、強奸婦女案的兇手。河北省石家莊市人民檢察院以故意殺人罪、強奸婦女罪對聶樹斌提起公訴,石家莊中院1995年3月15日作出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聶樹斌死刑,以強奸婦女罪判處聶樹斌死刑,決定執行死刑。聶樹斌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1995年4月25日,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維持對聶樹斌犯故意殺人罪的定罪量刑,撤銷對聶樹斌犯強奸婦女罪的量刑,改判有期徒刑15年,決定執行死刑。1995年4月27日,聶樹斌被執行死刑。無罪案發10年後爆出「一案兩凶」聶樹斌被執行死刑10年後該案爆出「一案兩凶」。2005年1月18日,犯下多宗強奸殺人案的河北廣平縣人王書金在河南滎陽落網,王書金主動供述1994年石家莊市西郊玉米地案是他所為。此事經媒體報道後,引發社會關注。2014年12月4日,根據河北高院請求,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東高院復查。山東高院經復查認為,原審判決缺少能夠鎖定聶樹斌作案的客觀證據,不能排除他人作案的可能性,建議最高人民法院重新審判該案。2016年6月6日最高法決定提審該案。6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決定該案由第二巡迴法庭審理。最高法再審撤銷原審判決最高人民法院鑒於聶樹斌已經被執行死刑,決定對本案不開庭審理,並宣告撤銷原審判決,改判聶樹斌無罪。最高法認為,本案缺乏能夠鎖定原審被告人聶樹斌作案的客觀證據,聶樹斌作案時間不能確認,作案工具花上衣來源不能確認,被害人死亡時間和死亡原因不能確認;聶樹斌被抓獲之後前5天訊問筆錄缺失,案發之後前50天內多名重要證人詢問筆錄缺失,重要原始書證考勤表缺失;聶樹斌有罪供述的真實性、合法性存疑,有罪供述與在卷其他證據供證一致的真實性、可靠性存疑,是否另有他人作案存疑;原判據以定案的證據沒有形成完整鎖鏈,沒有達到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標准,也沒有達到基本事實清楚、基本證據確鑿的定罪要求。據悉,該案後續的國家賠償、司法救助、追責等工作將依法啟動。河北高院向聶樹斌父母致歉昨天,聶樹斌被最高人民法院宣告無罪後,河北高院表示,最高法院公布了對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奸一案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宣告其無罪的處理結果,河北高院堅決服從並執行最高法院的再審判決,向聶樹斌的父母及其親屬表達誠摯的歉意。河北高院將根據聶樹斌父母提出的國家賠償申請,及時啟動國家賠償程序,並嚴格依照法律的規定,依法作出賠償決定。河北高院表示,將汲取此案的深刻教訓,並就是否存在違法審判問題及時調查。講述「等了21年總算還了兒子的清白」庄嚴的法庭里,一位老人因兒子平反昭雪而泣不成聲。旁聽席上,許多人在悄悄拭淚。「我等這個無罪判決等太久了,我很滿意這個結果,可我兒子再怎樣也回不來了,我很想他。」聶母張煥枝說。旁人很難想像,為給兒子討回清白,老人在21年間經歷的種種波折和四處碰壁的辛酸。「我知道我兒子沒有犯過這些罪,這個信念讓我這么多年堅持了下來。原審里有那麼多重大疑問,我始終堅信,這個案子會澄清的,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她說,司法制度在進步,法治環境在完善,從本案的再審過程中,她真切感受到了國家糾正冤假錯案的決心。張煥枝的代理律師李樹亭同樣難掩臉上的激動之情:「過去我們多次申請閱卷而不得,但在最高法指令異地復查此案後,不但此前的20多本卷宗允許我們查閱,山東省高院復查階段形成的18本卷宗和最高法再審合議庭調查取證形成的卷宗也讓我們充分查閱了。在此次再審過程中,檢察機關和再審合議庭都做了大量扎實細致的工作,我認為最後的判決無論是程序還是實體都給出了一個公正的結果。」李樹亭表示,他接受張煥枝的委託代理本案至今已經11年了,但直到2014年底最高法啟動復查聶樹斌案後,他才從張煥枝老人臉上看到了笑容。「之前的種種波折都在今天翻篇了,此案的判決充分說明,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判決中對原審所收集、引用、作為定案依據的證據逐一進行了認真的復核和審查,進行了公正評判,在這個基礎上確認了一系列的存疑之處,本著疑罪從無的理念宣判聶樹斌無罪,這樣的判決體現了程序正義。」旁聽了宣判的遼寧省律師協會會長楊興權說。宣判後,該案再審合議庭審判長胡雲騰當面向張煥枝介紹,根據相關法律,張煥枝一家可在2年之內向河北省高院提出國家賠償,聘請律師的費用還能申請法律援助。「這個案子是歷史形成的,能夠改判是因為國家司法的進步。」他對張煥枝說,「生活還要繼續,你們要多多保重向前看。」解讀判決全文當天公布法官詳解改判原因昨天最高法對聶樹斌改判無罪後,最高法第一時間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公布了該案的再審刑事判決書。在判決書中,該案法官詳細解析了聶樹斌案再審改判無罪的9大原因。原因一:聶樹斌被抓獲之時沒有證據或線索指向他與康某被害案存在關聯最高法認為,原審卷宗內沒有群眾反映聶樹斌涉嫌實施本案犯罪的證據或線索。聶樹斌被抓獲僅因他是疑似群眾反映的男青年,並非因群眾反映他涉嫌實施本案犯罪。聶樹斌被抓獲之前,案機關沒有掌握他實施犯罪的任何證據或線索。原因二:訊問筆錄缺失嚴重影響在卷訊問筆錄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從聶樹斌1994年9月23日18時許被抓獲,到9月28日卷內出現第一份有罪供述筆錄,共有5天時間,原審卷宗內沒有這5天的訊問筆錄。聶樹斌在該5天內,既有有罪供述,也有無罪辯解。對原審卷宗內缺失該5天訊問筆錄,原案人員沒有作出合理解釋。訊問筆錄缺失,導致聶樹斌訊問筆錄的完整性、真實性受到嚴重影響。原因三:聶樹斌有罪供述的真實性存疑,不能排除指供、誘供可能原審卷宗顯示,自1994年9月28日出現第一份供述至1995年4月27日被執行死刑,聶樹斌共有13份供述,最高法認為,聶樹斌對關鍵事實的供述前後矛盾、反復不定。關於作案時間,先後有多種說法;關於作案動機、被害人年齡和所穿連衣裙特徵等事實和情節,聶樹斌的供述也前後不一。聶樹斌一方面始終認罪,另一方面又供不清楚作案的基本事實。供證一致的真實性、可靠性存疑。不能排除指供、誘供可能。原因四:原審卷宗內案發之後前50天內證明被害人遇害前後情況的證人證言缺失最高法認為,原案人員對案發之後前50天內相關證人證言缺失原因沒有作出合理解釋。本案復查和再審期間,就原審卷宗內為何沒有這50天的證人證言,詢問了多名原案人員,他們作出了兩種解釋,但這些解釋對於詢問與本案有直接關系的證人,明顯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當時的案規范和慣常做法。案發之後前50天內多名重要證人證言全部缺失不合常理,且關鍵證人侯某某後來對證言作出重大改變,導致在案證人證言的真實性和證明力受到嚴重影響。原因五:聶樹斌有無作案時間失去重要原始書證最高法認為,有證據證明考勤表確實存在且已被公安機關調取。復查期間,證人葛某某證實,聶樹斌出事後,案機關找他問了聶樹斌的出勤情況,並拿走了這份考勤表,他曾經讓案人員用後歸還,但案機關沒有退還。本案再審期間,原案人員也承認,當年曾對葛某某調查走訪,見到並應當提取了考勤表。考勤表對證明聶樹斌有無作案時間具有重要證明價值。原案人員對考勤表未入卷沒有作出合理解釋。考勤表的缺失,導致認定聶樹斌有無作案時間失去原始書證支持。原因六:聶樹斌作案時間存在重大疑問不能確認最高法認為,聶樹斌的供述不能證實他是1994年8月5日作案。聶樹斌在卷的13次有罪供述中,共有9次供及作案時間。聶樹斌到案初期,無法供出作案具體日期,數月之後反而能夠明確、穩定供述,聶樹斌為何能從記憶不清到記憶清晰,沒有任何解釋或說明。證人侯某某後來的證言對與被害人最後見面時間作出重大改變,導致原審認定的聶樹斌作案時間產生重大疑問。原因七:原審認定作案工具存重大疑問現場勘查筆錄記載,在康某屍體頸部纏繞一件短袖花上衣,原審將其認定為聶樹斌故意殺人的作案工具。最高法認為,聶樹斌供述偷取一件破舊短小的女式花上衣自穿不合常理。花上衣的來源不清。據聶樹斌供述,該花上衣是其從石家莊市郊區張營村一收廢品處偷取。經查,收廢品人梁某的證言與聶樹斌供述明顯不符,聶樹斌所供偷取花上衣的具體地點前後矛盾,該花上衣究竟來源何處,缺乏證據證實。原因八:被害人死亡時間和死亡原因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原審認定被害人康某於1994年8月5日17時許在下班途中被聶樹斌強奸後勒頸致死。最高法認為,屍體檢驗報告對康某死亡時間沒有作出推斷。在案證言不能證實康某死亡時間。屍體檢驗報告關於康某死亡原因的意見不具有確定性。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兩次咨詢法醫學專家,專家對康某死亡原因均未作出確定性結論,只是認為死於機械性窒息的可能性較大或者是不能排除機械性窒息死亡。原因九:原案程序存在明顯缺陷影響相關證據證明力最高法認為,對聶樹斌監視居住違反規定。案機關在沒有掌握聶樹斌任何犯罪線索的情況下就將其抓獲,對其採取監視居住措施,違反了有關規定。現場勘查無見證人違反規定。現場勘查沒有邀請見證人參與,且勘查筆錄除記錄人外,其他參加勘驗、檢查人員本人均未簽名,違反了有關規定。辨認、指認不規范,致使辨認、指認筆錄證明力明顯不足。文/本報記者李鐵柱聶樹斌案回顧●1994年8月5日,河北省石家莊市西郊孔寨村附近一塊玉米地里,一名女子被奸殺。聶樹斌因被認定是這起故意殺人、強奸婦女案的兇手被判處死刑,很快便被執行死刑。●2005年1月,犯下多宗強奸殺人案的河北廣平縣人王書金在河南滎陽落網,當時任河北邯鄲市廣平縣公安局副局長的鄭成月攜幹警赴河南,將逃亡十年的王書金押解回廣平。在逐一核實王書金涉嫌的命案時,鄭成月得知了聶樹斌案。●2005年,時任《河南商報(微博)》總顧問的馬雲龍刊出《一案兩凶,誰是真凶》報道,首次將聶樹斌案報道出來,引發巨大的關注。●2014年12月,在被執行死刑19年後,聶樹斌案終於迎來實質性進展,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東省高院復查此案。山東高院經復查建議最高法重審聶樹斌案。●2016年6月6日,最高法決定對聶案進行提審,6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正式接手聶案再審。●2016年12月2日,最高法第二巡迴庭作出再審判決,宣告撤銷原審判決,改判無罪。

熱點內容
連雲港司法拍賣公告 發布:2024-11-20 01:34:54 瀏覽:417
餐飲部服務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0:38:31 瀏覽:46
王優銀律師 發布:2024-11-20 00:07:08 瀏覽:7
勞動合同法上班期限 發布:2024-11-20 00:00:45 瀏覽:470
下列屬於旅遊法律責任特點的有 發布:2024-11-19 23:29:54 瀏覽:28
周末條例 發布:2024-11-19 22:50:11 瀏覽:312
紅章對賬單彩色列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9 22:37:40 瀏覽:450
膠權認購承諾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22:35:50 瀏覽:602
公證全國統一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21:43:05 瀏覽:263
在新婚姻法之前結婚證嗎 發布:2024-11-19 21:28:30 瀏覽: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