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睡律師
法官與檢察官是國家公務員,與律師之間相對也沒有等級,只是根據法律的規定,在司法活動中所處的位置和職責不同而已。
1、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在不同法系的國家中法官的角色不盡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響或掣肘、剛正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
2、在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3、在民事訴訟審判中法官應當是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的,依法行使國家民事訴訟審判權的審判人員,而且法官在審判過程中不應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干擾。法官應當是獨立的、中立的享有法定的裁判權,具有當然的裁判權威的第三方。
4、《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也規定了法官的權利和義務,法官依法履行職責,並受國家法律保護。法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5、律師(lawyer)不同於古代的訟師、狀師,是指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並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按照工作性質劃分,律師可分為專職律師與兼職律師,按照業務范圍劃分,律師可分為民事律師、刑事律師和行政律師,按照服務對象和工作身份,分為社會律師、公司律師和公職律師。律師業務主要分為訴訟業務與非訴訟業務。
6、就「律師」的屬性而言,包括:其一,具有一定法律知識,按現行《律師法》之規定,是具有「高等院校法律本科以上學歷」之法律知識或「高等院校其他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具有法律知識」;其二,經國家「司法考試合格」,取得資格;其三,經國家司法行政部門批准,取得執業證書;其四,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並以此為職業。
『貳』 如何正確處理法官和律師的關系
在法律人之中,法官和律師扮演著兩種不同的角色。法官是代表著國家審判機關,行使的是國家的公權力,進行裁判定奪案件,維護法律的尊嚴,捍衛國家的政權,保持當事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律師代表的是當事人的根本利益,他的職責是協助法院查明案件事實,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兩者的身份地位、權利義務是不相同的,在維護社會主義法制事業的進程中發揮著各自的效用,正確處理法官與律師之間的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它關繫到司法審判的權威性,以及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司法公信力和案件的公平公正,所以我們應慎之又慎,正確處理兩者的關系,使之發揮最大的司法效用。 一、兩者的權利、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可知,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法官的職責是依據法律和事實,定紛止爭,化解矛盾糾紛,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和法律的尊嚴,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但法官的義務是在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基礎上,維護當事人雙方的合法權益,法官的一切行為都應在法律的允許范圍內,否則就是違法,要受到法律的追究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可知,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律師的職責是在當事人授權范圍內,行使代理權、辯護權、以及調查取證的權力,他的一切行為都是在授權范圍內,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但是,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除外。律師的義務是協助法官查明案件事實,依法行使自己的代理許可權和辯護許可權,維護自己代理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尊嚴。 由上可知,法官與律師在職責、義務方面是有區別的,法官是直接依據憲法、法律行使自己的審判權,處於居中裁判者的地位,維護的是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的是法律的尊嚴,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而律師是依據當事人的委託授權,在法律的允許范圍內,協助法官在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維護自己所代表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與正義。 二、 二者的關系。 法官與律師是維系司法公正和保障當事人合法權利的重要角色,兩者的關系不是隔絕、緊張、對立、防範,而是互相協作,理解和包容、相互交流。法官和律師雖在法律活動中扮演不同角色,但同為法律人,應在各自實踐中同守一條底線,共擔一份責任,實現良性互動。為此,應在完善制度、倡導誠信、加強溝通、互相監督等方面作出細致努力。英國著名思想家培根說過:法官與律師的關系不可太密,否則就難免有不公正的嫌疑。但兩者的關系不是隔閡,而是理解;不是緊張,而是交涉;不是對抗,而是包容;不是防範,而是交流。法官和律師雖在法律活動中扮演不同角色,但同為法律人,應在各自實踐中同守一條底線,共擔一份責任,實現良性互動。 完善制度是構建法官和律師良性互動關系的前提。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律師的執業保障制度、司法獨立制度,這是理順法官和律師之間的關系的前提。首先要從司法體制上確立律師應有之地位和權利,保障律師意見的充分表達與被聽取。其次要切實依法保障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改革法院目前的財政撥款體制,取消法院行政級別,防止司法行政化,等等。 倡導誠信是構建法官和律師良性互動關系的基礎。法官和律師不是天生的親家,也不是天生的冤家,而是同為法律人的本家。管子曰:誠信,天下之結也。意思是說,誠實和信用是聯結天下所有人的紐帶。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提出,要緊緊依靠學術界和律師界攜手建設司法,因為如果建設司法不靠學術界和律師界的貢獻,律師和法院對立,法律根本不可能健全。 加強溝通是構建法官和律師良性互動關系的渠道。建議藉助法官協會與律師協會,積極搭建平台,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比如相互協助開展法官、律師評議活動,相互通報違法違紀查處情況,開發利用法學教育資源,互派專家開展培訓、研討活動,探討研究共同關心的法律理論與司法實踐,提高法官和律師的業務能力,舉辦有關聯誼活動,以此不斷增進法官和律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實現工作互聯、資源共享、載體互融。 互相監督是構建法官和律師良性互動關系的保證。隨著法治進程的逐步推進,在未來司法體系中,律師不僅是不可替代的參與者和游戲規則的議定者,還是司法主體的人才和智慧來源,更是司法公信力的職業監督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聯發的《關於規范法官和律師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的若干規定》明確規定:律師對於法官有違反本規定行為的,可以自行或者通過司法行政部門、律師協會向有關人民法院反映情況,或者署名舉報,提出追究違紀法官黨紀、政紀或者法律責任的意見。反之,法官同樣可以將發現律師的問題反映到司法行政部門、律師協會。進一步完善這一規定,使之更具體、便捷、可操作,力求把拓寬監督渠道、加強制約的力度落到實處。 三、法官和律師應保持一定的距離。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科學水平的不斷提高,互聯網已成為當今信息傳遞的重要平台,法官與律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被炒作的對象,特別是法官的言行舉止,代表了法院的形象,我們的使命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新時期的新要求、新期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百姓對我們的期盼是很高的,正如最高院院長周強同志在全國法官紀律作風電視會議上所講的:我們要讓老百姓在每一個案件當中都感受到公平公正。我們在辦案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能在辦案當中給當事人合理懷疑的空間,我們與律師距離太近,或者過度接近的,就會給當事人懷疑的空間,即使我們之間是正常的工作需求,我們與律師之間的合作應是公開、透明的,要經得起群眾的眼睛的考驗,司法公信力需要我們法官與律師共同維護,要擺正各自在工作中的位置,共同維護法律的實施,共同維護法律的尊嚴,維護公平與正義。 總之,正確處理好法官與律師的關系,是構建法治社會的需求,我們要依法治國,沒有法官與律師的良性互動是不行的,加強兩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法制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共同推動社會的繁榮穩定與和諧,為著我們偉大中國的復興之夢,各自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是社會之福,也是人類之福,我們的中國夢一定會早日實現。
『叄』 為什麼法官叫法官,律師不叫法師
律師」一詞的由來
「律師」一詞出現得很早。漢武帝征服西域後,佛教開始傳入我國,一開始得來的全是梵文佛經。漢桓帝時才出現漢文佛經,佛經中的借詞、譯詞隨之進入漢語系統。「律師」也是其中之一,《捏粲經 ·金剛身品》雲:「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說,是名律師。」
這時的「律師」與法律沒有任何關系,只是一個意譯的佛教用語,是對通曉律藏僧人的稱呼。佛經主要包括經藏(釋迦牟尼說法的言論匯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規章制度的匯集)、論藏(釋迦牟尼後來大弟子對其理論、思想的闡述匯集),稱「三藏經」。僧人對佛經的習得各有所長,水平較高的根據具體情況有不同的稱呼。「經師」主要是通曉「經藏」或善於誦讀經文的僧人,「論師」偏重於稱呼精通「論藏」的僧人,「律師」則是通曉「律藏」的僧人。可見,「律師」最初進入漢語詞彙系統是對僧人的一種稱呼,而且因佛教的存在而存在,並一直延用至今。
「律師」一詞是一個意譯法,《說文解字》:「刑也,平之如水,從水;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說明法能夠主持公正,懲惡揚善。法形成於春秋晚期戰國早期,法是公之於眾的法典。律,《爾雅》的解釋是律的本質,《說文解字》是講律的命名,段注「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歸於一,故曰均布也」。律主要指定罪量刑的刑法典。「律」多指具體的條文,「律」比「法」更具體。佛教中「律」多為戒律,佛教中的「律宗」是依律修行的教派。因而,律師是解釋「律」的人,而非依「法」定罪的人,依「法」裁定是非並定罪的是「法官」。這也許就是現代漢語中「律師」和「法官」得名的主要原因。
法、律在法律義上是同義的,區別只是在於時代。春秋末期,「法」字廣泛使用,如李悝作《法經》,後來秦商鞅把《法經》的「法」改稱為「律」,如秦律、漢律、魏新律、晉泰始律、梁律、陳律、北魏律、北周律、北齊律、隋開皇律、唐律、明律、大清律。今天,習慣上又改稱「律」為「法」,然而,「法」字又有「法術」之義,「法師」多指後一義
『肆』 做了律師還能做法官嗎
您好: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從律師和法學專家中公開選拔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辦法》。辦法明確要求將從律師、法學專家中選拔業務骨幹納入立法、司法隊伍建設的規劃。具有立法權的人大常委會的法制工作機構、政府法制部門應當招錄一定數量的律師、法學專家從事法律法規起草工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應當把從律師、法學專家中選拔法官、檢察官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背後有深意】律師當法官,有助於推進律師權益保障
在最高法司改辦幹部杜傳金看來,現有的初任法官選任主要渠道雖未限制人員范圍,但按照實際操作的任職條件和招錄方式,高校畢業生成為法院增補審判力量的主要來源。
「這種招錄方式無形中將有志於加入審判隊伍的優秀律師、法學專家拒之門外,他們一般不易也不會選擇與高校畢業生競爭進入法院,因此『律師、法學學者當法官』較為少見。」杜傳金認為。
「這種趨勢和方向是值得肯定的,因為鼓勵優秀律師進入立法和司法的職務序列,將有助於法律職業共同體的發展。」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律師業務研究所副所長李奮飛解釋稱,律師、法官、檢察官都是法律職業共同體的重要成員,他們之間的良性流動,能夠很好地促進各方去換位思考,相互理解與尊重,共同提高專業能力與水平,助力中國法治發展。
「如果律師改行做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就會更加理解律師工作,能有效杜絕出現不尊重律師或者侵犯律師權益等情況,同時擁有豐富執業經驗的律師也更能了解一起案件背後存在的社會意義。」李奮飛說。
【門檻還挺高】考上就得退出兼職,配偶移居境外者不能考
辦法為公開選拔設立了「高門檻」,除了要滿足政治素養、職業操守、業務能力與從業資歷四個方面的要求,還明確了律師和法學專家不得參加公開選拔的七種情形。其中,除五種違法違紀情形和兜底條款外,還明確配偶已移居國(境)外,或者沒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也不得參加公開選拔。
辦法規定,參加公開選拔人員工作單位所在地的律師協會或法學會,應就參選人員的政治態度、專業能力、品行操守出具評估意見。然後,由資深法官、檢察官和社會法律專業人士組成的法官、檢察官遴選委員會負責對擬任法官、檢察官入圍人選的專業評審。人大常委會的法制工作機構或者政府法制部門可以組織有關業務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律師對入圍人選進行專業能力評審。評審通過查閱人事檔案、承辦案件卷宗或論著、面談等多種方式進行,確保結果客觀公正。
根據辦法,律師、法學專家被選拔為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的,必須履行法律法規在持股、兼職上對公務員設立的特定義務,還要履行法官法、檢察官法和審判、檢察紀律規定的任職迴避義務。
『伍』 法官是否有權對律師進行懲罰
法院的執行局是沒有權利對你採取處罰的措施,但是法院院長可以。執行局工作人內員持法院院長容簽署的處罰決定,可以對個人採取處罰措施。這種情形下一般來說你必須是在妨礙法院的查封、執行等工作或者說就是有條件執行,拒不執行。
『陸』 淺談如何規范法官和律師的關系
第一、強化法官和律師職業道德教育,要讓法官、律師務必珍惜來之不易的權力。既然選擇了法官職業,就要嚴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法官十三種不得有的行為」、遵循「法官行為規范(試行)」基本准則、最高人民法院「四項制度」和河南省法院「十條禁令」,以及上級法院和本法院制定的廉政方面的規章制度。既然從事律師的職業,就必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中律師在執業活動中不得八種行為和中華律師協會「律師執業行為規范」,恪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范律師執業行為,認真履行律師的義務,充分發揮律師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中的主導作用。目前,在法官與律師收入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容易形成「權錢交易」,但這種交易是見不得人的,會帶有很大風險的。法官可能因為一次與律師的不正當交易而自毀大好前程,不僅法官之位不保,甚至連自由和性命都不保。「前車之覆,後車之鑒」,要經常教育法官、律師務必牢記在心。
第二、建立獨立審判的運行機制,減少法官與律師不當交易的機會。目前,法官與律師相互關系的不規范,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健全的依法獨立公正審判的運行機制,法官與律師的交易機會隨時隨處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必須建立依法獨立公正審判的運行機制,一切訴訟問題都必須在法庭上解決,把法官與律師做交易的機會減少到最低程度。
第三、擴大監督渠道,不斷完善監督機制。「沒有監督,法官難免專橫跋扈,司法難免失去公正」。人民法院實行公開審判制度,其目的就是要讓審判活動置於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監督之下,除內外部監督外,法官作為黨員幹部,既要接受黨政紀檢部門的監督,人民法院應歡迎廣大律師來監督法官,因為律師是案件審判的親歷者,對法官的所作所為最了解。又要使法官和律師之間保持互相監督。互相監督是構建法官和律師良性互動關系的保證,隨著依法治國進程的逐步推進,在未來司法體系中,律師不僅是不可替代的參與者和游戲規則的議定者,還是司法主體的人才和智慧來源,更是司法公信力的職業監督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聯發的《關於規范法官和律師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的若干規定》明確規定:律師對於法官有違反本規定行為的,可以自行或者通過司法行政部門、律師協會向有關人民法院反映情況,或者署名舉報,提出追究違紀法官黨紀、政紀或者法律責任的意見。反之,法官同樣可以將發現律師的問題反映到司法行政部門、律師協會,要把律師與法官在訴訟活動中的行為置於相互監督制約之中,從而有效推動了律師與法官在互相監督中的良性互動。
第四、加大對法官與律師非正常關系的懲罰機制。法官與律師的相互關系,盡管要靠市場經濟下的律師與法官的法律職業道德規范來調整,但是在職業道德規范不足以調整法官與律師的非正常關系行為時,就要依靠一定的制度去約束律師與法官的非正常關系行為。筆者認為,建立一種「法官與律師非正常關系的懲罰制度」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形成一套使「懲罰制度」能執行下去的有效機制。對於那些違法進行交易的法官與律師,要加大其「建立非正常關系」的成本,使其不敢形成兩者的非正常關系。在建立法官與律師懲罰制度的同時,也應考慮建立「法官與律師良性關系的激勵機制」,使那些公正、誠信、博學、正義的法官與律師而獲得更大的利益。
第五、建立法官與律師非正常關系的公示制度。為了促進公正廉潔司法,規范司法行為,進一步落實司法公開,建議有關部門可充分利用「中國法院網」的技術平台,建立一個技術先進、功能完善的「法官與律師非正常關系公示欄」。凡是涉及到律師在執業中向法官行賄、法官單方面會見當事人委託的律師,以及法官為當事人推薦、介紹律師作為其代理人、辯護人等行為的數據都可按照有關規定納入「法官與律師非正常關系公示欄」,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公示制度。當然,建立這個公示制度,必須首先嚴格界定法官與律師非正常關系數據公開的范圍、程序和時限,並要認真嚴格地審查當事人和人民群眾舉報信息的真實性。
第六、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確保隊伍純潔。人民法院既要認真貫徹執行各項黨風廉政紀律規定,不斷完善院、庭、局、室、隊領導的「一崗雙責制」,強化歸口管理。院長與副院長,副院長與各部門負責人之間分別簽訂目標管理和廉政責任狀,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還要規范隊伍八小時外的管理和法官與律師關系,加強社會監督等制度,嚴格審判紀律和工作紀律,嚴肅查處違法違紀問題,確保隊伍的純潔。同時嚴格執行最高法院、司法部關於規范法官與律師關系的意見,防止法官與律師結成利益同盟。同時,人民法院要充分利用輿論宣傳作用,通過電視、報紙、網路、微信、微博等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大力宣傳新舉措、新典型。還要設立舉報電話,號召當事人一旦發現法官和律師的不正常交往行為,嚴格按照有關制度規定對責任人嚴肅追究處理。只有這樣,規范法官與律師的關系制度才能得到正確實施,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才能得到很好貫徹落實。
『柒』 法官與律師的區別。
1、兩者的工作目的不同,法官為國家工作,律師為錢也就是為自己而工作
2、兩者的思維方式不同,法官是站在公正的角度思維的,而律師是站在自己當事人的角度思維的,哪怕是惡人,也要站在惡人的角度思維
3、兩者的性格不同,法官是穩重內斂的性格,而律師則是張揚外顯的性格
律師不同於古代的訟師、狀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7)法官睡律師擴展閱讀:
法官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中國《律師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了律師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內容和范圍:
(一)擔任法律顧問;
(二)擔任訴訟代理人;
(三)擔任刑事辯護人;
(四)擔任非訴訟代理,參與調解和仲裁;
(五)解答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等,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
『捌』 律師和法官的關系很熟悉嗎
生活在社會上
難免相識、熟悉
但各負其責,律師是為委託人服務
法官是維護社會公平
對法院的判決不服可以上訴,對律師服務不滿意,可以再找律師
『玖』 律師如何處理與法官的關系
法官和律師扮演著兩種不同的角色。法官是代表著國家審判機關,行使的是國家的公權力,進行裁判定奪案件,維護法律的尊嚴,捍衛國家的政權,保持當事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律師代表的是當事人的根本利益,他的職責是協助法院查明案件事實,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兩者的身份地位、權利義務是不相同的,在維護社會主義法制事業的進程中發揮著各自的效用,正確處理法官與律師之間的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它關繫到司法審判的權威性,以及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司法公信力和案件的公平公正正確處理兩者的關系,使之發揮最大的司法效用。
一、兩者的權利、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可知,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法官的職責是依據法律和事實,定紛止爭,化解矛盾糾紛,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和法律的尊嚴,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但法官的義務是在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基礎上,維護當事人雙方的合法權益,法官的一切行為都應在法律的允許范圍內,否則就是違法,要受到法律的追究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可知,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律師的職責是在當事人授權范圍內,行使代理權、辯護權、以及調查取證的權力,他的一切行為都是在授權范圍內,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但是,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除外。律師的義務是協助法官查明案件事實,依法行使自己的代理許可權和辯護許可權,維護自己代理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尊嚴。 由上可知,法官與律師在職責、義務方面是有區別的,法官是直接依據憲法、法律行使自己的審判權,處於居中裁判者的地位,維護的是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的是法律的尊嚴,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而律師是依據當事人的委託授權,在法律的允許范圍內,協助法官在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維護自己所代表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與正義。
二、 二者的關系
法官與律師是維系司法公正和保障當事人合法權利的重要角色,兩者的關系不是隔絕、緊張、對立、防範,而是互相協作,理解和包容、相互交流。法官和律師雖在法律活動中扮演不同角色,但同為法律人,應在各自實踐中同守一條底線,共擔一份責任,實現良性互動。為此,應在完善制度、倡導誠信、加強溝通、互相監督等方面作出細致努力。英國著名思想家培根說過:法官與律師的關系不可太密,否則就難免有不公正的嫌疑。但兩者的關系不是隔閡,而是理解;不是緊張,而是交涉;不是對抗,而是包容;不是防範,而是交流。法官和律師雖在法律活動中扮演不同角色,但同為法律人,應在各自實踐中同守一條底線,共擔一份責任,實現良性互動。
完善制度是構建法官和律師良性互動關系的前提。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律師的執業保障制度、司法獨立制度,這是理順法官和律師之間的關系的前提。首先要從司法體制上確立律師應有之地位和權利,保障律師意見的充分表達與被聽取。其次要切實依法保障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改革法院目前的財政撥款體制,取消法院行政級別,防止司法行政化,等等。
倡導誠信是構建法官和律師良性互動關系的基礎。法官和律師不是天生的親家,也不是天生的冤家,而是同為法律人的本家。管子曰:誠信,天下之結也。意思是說,誠實和信用是聯結天下所有人的紐帶。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提出,要緊緊依靠學術界和律師界攜手建設司法,因為如果建設司法不靠學術界和律師界的貢獻,律師和法院對立,法律根本不可能健全。 加強溝通是構建法官和律師良性互動關系的渠道。建議藉助法官協會與律師協會,積極搭建平台,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比如相互協助開展法官、律師評議活動,相互通報違法違紀查處情況,開發利用法學教育資源,互派專家開展培訓、研討活動,探討研究共同關心的法律理論與司法實踐,提高法官和律師的業務能力,舉辦有關聯誼活動,以此不斷增進法官和律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實現工作互聯、資源共享、載體互融。
互相監督是構建法官和律師良性互動關系的保證。隨著法治進程的逐步推進,在未來司法體系中,律師不僅是不可替代的參與者和游戲規則的議定者,還是司法主體的人才和智慧來源,更是司法公信力的職業監督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聯發的《關於規范法官和律師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的若干規定》明確規定:律師對於法官有違反本規定行為的,可以自行或者通過司法行政部門、律師協會向有關人民法院反映情況,或者署名舉報,提出追究違紀法官黨紀、政紀或者法律責任的意見。反之,法官同樣可以將發現律師的問題反映到司法行政部門、律師協會。進一步完善這一規定,使之更具體、便捷、可操作,力求把拓寬監督渠道、加強制約的力度落到實處。
三、法官和律師應保持一定的距離
互聯網成為當今信息傳遞的重要平台,法官與律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被炒作的對象,特別是法官的言行舉止,代表了法院的形象,不能在辦案當中給當事人合理懷疑的空間,我們與律師距離太近,或者過度接近的,就會給當事人懷疑的空間,即使我們之間是正常的工作需求,我們與律師之間的合作應是公開、透明的,要經得起群眾的眼睛的考驗,司法公信力需要我們法官與律師共同維護,要擺正各自在工作中的位置,共同維護法律的實施,共同維護法律的尊嚴,維護公平與正義。
正確處理好法官與律師的關系,是構建法治社會的需求,我們要依法治國,沒有法官與律師的良性互動是不行的,加強兩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法制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共同推動社會的繁榮穩定與和諧。
『拾』 現在法官都不聽律師的
當然是法官。在法官面前,律師的話和狗放屁差不多,法官愛聽不聽,庭審時,法官隨時可以制止律師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