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法官現狀
⑴ 南京法官是什麼意思誰能介紹下!
南京法官是指南京的法官王浩審理「彭宇案」。王浩是2006年南京「彭宇案」法官。由於此案件的審判結果對社會影響巨大,此人備受關注。
2006年11月20日早晨,南京老嫗徐壽蘭在南京水西門廣場一公交站台等車時,被撞倒摔成骨折。老太指認撞人者是剛下車的小伙彭宇,彭宇表示無辜,有目擊證人為其作證。
2007年1月4日,66歲的徐壽蘭向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彭宇將其撞倒在地致其受傷為由,索賠13.6萬余元。
2007年9月4日下午4點半,南京市鼓樓區法院認為本次事故的雙方徐壽蘭和彭宇均無過錯。按照公平的原則,當事人彭宇對受害人徐壽蘭的損失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因此,主審法官判決彭宇給付徐壽蘭損失的 40% ,共人民幣45876.6元。判決結束後,彭宇表示不服判決。
當時這起轟動全國的民事訴訟案一審判決後引起極大爭議,有人對主審法官王浩的判決表現出了極度不滿。
2008年3月15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公丕祥在全國「兩會」新聞中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首度披露該案雙方已庭外和解。
彭宇與徐壽蘭達成庭前和解協議的主要內容是:彭宇一次性補償徐壽蘭1萬元;雙方均不得在媒體(電視、電台、報紙、刊物、網路等)上就本案披露相關信息和發表相關言論;雙方撤訴後不再執行鼓樓區法院的一審民事判決。
至此,為時1年多的彭宇案畫上了結案句號。
(1)南京法官現狀擴展閱讀:
一、案件對於王浩個人的影響
彭宇案對於王浩人生和社會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江蘇省某法院一名法官事後曾表示:「不管如何,彭宇案本身對法官王浩的影響和沖擊是巨大的。」之前,有記者聯系南京市鼓樓區法院談及彭宇案時,一名法官向記者稱,「(王浩)人調走了,我不清楚這事」。
9月25日,該法院一法官者證實,彭宇案的主審法官王浩確實是調走了,而調走之前王浩在該院的知識產權庭任職。
調離法院後,王浩被安排在了離法院10公里之遙的鼓樓區挹江門街道辦。有人認為,如果不是因為彭宇案,王浩不可能被調走。事實上,調到街道辦的王浩並沒有坐在街道辦的辦公室里。街道辦的一名負責人稱,王浩到街道辦後被安排在了挹江門司法所。
司法所位於南京市鎮江路4號的斜對面,這里離街道辦的辦公場所還有3公里之遙,司法所在一個破舊的居民生活區的弄堂里,看上去有些破落,以至於連一些住在這里的居民都不知道還有個司法所存在。
二、案件的社會影響
南京市鼓樓區法院依然按照「邏輯」判處彭宇4萬余元的賠償,法院「你不誤傷她,就不會送她上醫院」的判決,被稱作對社會良知的一次毀滅性打擊。進而在全國范圍內引發輿論風暴,並出現了多起類似事件:
從「任我贏」在網上發布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老人臉朝下倒在人行過道上,一根拐杖被甩在一邊,邊上站著的好幾個圍觀者似乎想要上前幫忙,卻又因為顧慮而裹足不前。
帖子中還提到,有不少經過的人提醒那些試圖上前幫忙的市民:不要扶,小心扶了以後被賴上,遭殃、破財。在對該帖多達2萬多條回復中,支持明哲保身和譴責路人冷漠的聲音,基本上各佔一半;但不論持何觀點,討論者都贊成一點共識:路人的小心,是有道理的。
彭宇案後,有公眾認為「判決結果讓國人的道德觀倒退了50年。」彭宇案,留給南京一個被公認的道理:有了這個前車之鑒,多數人覺得在這個城市裡「不是自己的事少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本質而言,「彭宇案」被誤讀和放大的負面效應,既有辦案部門和主審法官王浩在操作環節的失誤,也反映了公眾對社會道德缺失、誠信危機的擔憂。在法律——這個社會公平最後保障都不能有效運作的情況下,公眾面對類似的事件所採取的「明哲保身」的態度,更多的則是一種無奈之舉。
⑵ 彭宇現在過得怎麼樣徐老太太現在過得怎麼樣南京法官現在過得怎麼樣
我也想知道這個該死的法官現在如何了。把整個社會搞亂了。還活著不
⑶ 南京法官是什麼意思誰能介紹下!
囧!樓上的說這么多!南京法官不是法律執行者嗎
⑷ 南京法官是什麼意思誰能介紹下!
南京法官指王浩,2006年南京「彭宇案」法官。由於此案件的審判結果對社會影響巨大,此人備受關注。
案件過程如下:
2006年11月20日早晨,南京老嫗徐壽蘭在南京水西門廣場一公交站台等車時,被撞倒摔成骨折。老太指認撞人者是剛下車的小伙彭宇,彭宇表示無辜,有目擊證人為其作證。
2007年1月4日,66歲的徐壽蘭向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彭宇將其撞倒在地致其受傷為由,索賠13.6萬余元。
2007年9月4日下午4點半,南京市鼓樓區法院認為本次事故的雙方徐壽蘭和彭宇均無過錯。按照公平的原則,當事人彭宇對受害人徐壽蘭的損失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因此,主審法官判決彭宇給付徐壽蘭損失的 40% ,共人民幣45876.6元。判決結束後,彭宇表示不服判決。
(4)南京法官現狀擴展閱讀:
當時這起轟動全國的民事訴訟案一審判決後引起極大爭議,有人對主審法官王浩的判決表現出了極度不滿。
2008年3月15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公丕祥在全國「兩會」新聞中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首度披露該案雙方已庭外和解。
彭宇與徐壽蘭達成庭前和解協議的主要內容是:彭宇一次性補償徐壽蘭1萬元;雙方均不得在媒體(電視、電台、報紙、刊物、網路等)上就本案披露相關信息和發表相關言論;雙方撤訴後不再執行鼓樓區法院的一審民事判決。
至此,為時1年多的彭宇案畫上了結案句號。
⑸ 南京彭宇案的那個狗屁法官現在咋樣了
2007年1月4日,66歲的徐壽蘭向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彭宇將其撞倒在地致其受傷為由,索賠13.6萬余元。這起民事訴訟的一審經過了3次庭審,分別在2007年的4月、6月和7月。對於一場普通的民事訴訟而言,如此頻繁的開庭並不多見。
2007年9月4日下午4點半,南京市鼓樓區法院認為本次事故的雙方徐壽蘭和彭宇均無過錯。按照公平的原則,當事人彭宇對受害人徐壽蘭的損失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因此,主審法官判決彭宇給付徐壽蘭損失的 40% ,共45876.6元。判決結束後,彭宇表示不服判決。
當時這起轟動全國的民事訴訟案一審判決後引起極大爭議,有人對主審法官王浩的判決表現出了極度不滿。
就在眾人期待彭宇上訴後能看到公正的終審判決時 ,2008年3月15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公丕祥在全國「兩會」新聞中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首度披露該案雙方已庭外和解。至此,為時1年多的彭宇案畫上了結案句號。
「不管如何,彭宇案本身對法官王浩的影響和沖擊是巨大的。」江蘇省某法院一名法官事後向本報記者稱。
之前,記者聯系南京市鼓樓區法院談及彭宇案時,一名法官向記者稱,「(王浩)人調走了,我不清楚這事」。
9月25日,該法院一法官向記者證實,彭宇案的主審法官王浩確實是調走了,而調走之前王浩在該院的知識產權庭任職。
調離法院,王浩被安排在了離法院10公里之遙的鼓樓區挹江門街道辦。有人認為,如果不是因為彭宇案,王浩不可能被調走。事實上,調到街道辦的王浩並沒有坐在街道辦的辦公室里。街道辦的一名負責人稱,王浩到街道辦後被安排在了挹江門司法所。
司法所位於南京市鎮江路4號的斜對面,這里離街道辦的辦公場所還有3公里之遙,司法所在一個破舊的居民生活區的弄堂里,看上去有些破落,以至於連一些住在這里的居民都不知道還有個司法所存在。
⑹ 急求南京法官彭宇案的事件原委介紹。判決結果。和背後黑幕
案情回顧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門廣場一公交站台等83路車。人來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鑒定後構成8級傷殘,醫葯費花了不少。老太指認撞人者是剛下車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賠13萬多元。 彭宇表示無辜。他說,當天早晨3輛公交車同時靠站,老太要去趕第3輛車,而自己從第2輛車的後門下來。「一下車,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趕忙去扶她了,不一會兒,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動過來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說謝謝,後來大家一起將她送到醫院。」彭宇繼續說,接下來,事情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老太及其家屬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 2007年9月4日下午4點半,鼓樓區法院一審宣判。法院認為,本案主要存在兩個爭議焦點。一、是否相撞;二、損失數額問題。 法院認為本次事故雙方均無過錯。按照公平的原則,當事人對受害人的損失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因此,判決彭宇給付受害人損失的40%,共45876.6元。 當天,老太的代理律師表示:對判決事實感到滿意,但40%的賠償比預期要少。而彭宇則表示不服此判決。 和解撤訴: 2008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公丕祥在兩會新聞中心就「司法公正 判決結束後,彭宇一臉郁悶地站在法院門」問題接受中外記者的集體采訪時透露,南京彭宇案雙方當事人在二審期間達成了和解協議,並且申請撤回上訴,最後案件以和解撤訴結案,且雙方當事人對案件處理結果都表示滿意。[1]
⑺ 有誰知道南京彭宇案主審法官王浩的現在的情況
王浩復.
據南京中院和市檢察院以及市制***局的綜合消息(本消息是由在市檢察院的一位資深檢察官透露):
涉案的鼓樓法院年輕法官,法學碩士王浩已被停職檢查,其問題交由司法機關偵查和處理;
涉案的市某區***分局的高級警官(一級警督、徐老太之子),已被開除公職,其涉案問題移交司法機關處理,涉案的市某區的***派出所的所長和一辦案民警涉嫌作偽證和刑訊逼供,同樣交由司法機關處理。
據悉此案讓江蘇領導十分惱火,指示必須嚴肅從重處理司法腐敗,為建設法治江蘇、誠信江蘇、***公平和正義,而努力,並指示省、市有關部門看望和慰問彭宇,此案的二審結果和對涉案人員的處理,將在所有案件審結後,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社會公布
⑻ 南京彭宇案法官讓中國的文明倒退了100年,大家同意這種說法嗎
南京彭宇案法官讓中國的文明倒退了100年,我覺得這種說法過於偏激,但是這件事確實給我們造成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彭宇案」的負面效應,是許多當事者始料不及的。作為政法部門應引以為戒,深刻反思和汲取教訓,努力提高司法辦案水平,營造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
「彭宇案」在審理期間就出現了偏離事實真相的報道和輿情,但辦案單位並沒有足夠重視並對此進行正確引導,對判決之後可能出現的輿情也沒有充分的預計,當此案形成輿論熱點後,又缺乏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使得相關報道逐步偏離事實真相,最終形成判決結果與公眾認知的巨大反差。
汲取此案的一個深刻教訓,就是要注重保障熱點案件的公眾知情權,妥善處置為當事人保密和保障公眾知情權的關系,實現案件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
(8)南京法官現狀擴展閱讀:
誤判原因
1、判定「彭宇案」的關鍵事實是「二人是否相撞」,但恰是在這個最重要的關節點上,警方丟失了事發時對雙方的詢問筆錄,缺少了原始的直接證據支撐,其判決結果因此受到輿論質疑。因此,旁聽公開審理的一些媒體也逐漸形成了「彭宇是做好事被誣陷」的一邊倒傾向。
2、法官在一審判決中對原、被告相撞事實認定的一些推理分析,偏離了主流價值觀,引發輿論嘩然和公眾批評,導致社會輿論普遍不認同一審判決結果。
3、在南京中院二審開庭前,彭宇與徐壽蘭達成庭前和解協議,雙方對此均表示滿意。
但依據當事人要求,在和解協議中增設了「雙方均不得在媒體上就本案披露相關信息和發表相關言論」的保密條款,從而使「彭宇案」的真相未能及時讓公眾知曉,經數年發酵,逐步演化為社會「道德滑坡」的「反面典型」。
⑼ 「不是你撞的,為什麼你要去扶」是南京法官說的嗎
原話並非如此,只是在判決中,出現大量「按常理推定」的推理過程,有些人稱之為「自由心證」或「經驗主義」,也就是在案後從媒體宣傳中看到的:
如果人不是你撞的為什麼要扶她?
如果人不是你撞的為什麼要送她去醫院?
如果不是你撞得,為什麼不向家屬討要為老太太墊付的200元錢?
彭宇案中可以看出,法官的審判更傾向於實體正義的追求,因為他繞過了正常的審判路徑,去扮演了一個「調停」、「和稀泥」的角色,但可怕的是他繞過的路徑卻是案件審理的核心——證據。當這樣違反法律思維的推理過程,出自於一位司法者、審判者的判決之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對於彭宇案只能用一個「反常」來評價,因為它不符合法律、邏輯、經驗甚至是道德。
(9)南京法官現狀擴展閱讀:
拋開法律不談,它還激發了社會道德的一次危機。當人們談及「扶老太太」這個話題的時候,往往伴隨的是言談者臉上蔑視的表情。沒有人敢再去扶摔倒的老人,除非先找來別人來幫他作證或者錄像。
見義勇為、尊老愛老變成「笑」談,當然這一切並非始於彭宇案,但至少起到火上澆油的作用。甚至有人評價彭宇案說道:它讓中國人的道德素養倒退了20年。
當然不是因為人們素質低,而是素質高的成本太高。雖然這是誇張的說法,但是可以客觀地說,彭宇案的負面影響是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