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刑事法院

刑事法院

發布時間: 2020-12-19 22:12:49

1. 英國法院系統的刑事法院(一譯皇家法院)

受理不服治安法院判決的上訴案件,也是可訴罪的初審法院。它是全國性法院,版可管權轄國境內任何犯罪案件。1972年設立,其前身為巡迴法院和季度法庭。在倫敦開庭時稱中央刑事法院,在地方上按駐地等級分為3等,依照法律規定分別管轄按輕重不同而劃分的四類犯罪案件。可在刑事法院開庭的法官有高等法院法官、巡迴法官、記錄法官以及不屬該轄區而且未參加預審的治安法官。刑事法院審理案件必須召集陪審團。對刑事法院的判決不服,可上訴至上訴法院刑事上訴庭。

2. 國際刑事法院的組成部門

國際刑事法院乃常設機構,在羅馬規約的締約國大會批准後,設於荷蘭海牙,並在適當情況下於其他地方開庭。本法院具有國際法律人格及必需的法律行為能力,並根據本規約之規定,在締約國及特別協定的其他國家境內,行使其職能和權力。法院的組成由四個部門組成:院長會議;上訴庭、審判庭和預審庭;檢查官辦公室;書記官處。
法官
法官由締約國提名,不必是本國人,但必須是締約國之公民。提名後在締約國大會會議上,以無記名方式選舉法官,以得到出席締約國三分之二多數票的十八名票數最高者當選為法官。法官一共有十八名,不得有二名法官為同一國的國民。第一次選出的法官由抽簽決定,三分之一任期三年,三分之一任期六年,其餘的任期九年。任期三年的法官,可連選連任一次,任期九年。 院長和第一及第二副院長由法官互選並以絕對多數選出。法官分配在審判分庭至少六名和預審分庭至少六名,上訴分庭四名及院長。上訴分庭由全體法官組成,審判分庭由該庭的三名法官組成,預審分庭由該庭的三名法官組成或由一名法官單獨履行。上訴分庭的法官僅可在上訴庭任職,審判分庭的法官可被臨時指派至預審分庭,預審分庭的法官可被臨時指派至審判分庭,但不得參與預審分庭所審理之案件。預審分庭和審判分庭應由主要具備刑事審判的法官組成。法官的免職是由本院其他法官三分之二通過後,由締約國三分之二之多數作出決定。
檢察官
有關於檢察官的行事權責是在第四十二條。檢查官辦公室:一個單獨機關獨立行事,負責接受和審查提交的情勢以及關於本法院管轄權內的犯罪的任何事實根據的資料,進行調查並在本法院進行起訴。檢查官辦公室成員不得尋求任何外來指示,或按外來指示行事。檢察官辦公室由檢察官領導,並有一名或多名副檢察官協助,若有必要也可再聘任其他人員。檢查官在締約國大會會議上,以無記名方式絕對多數選出。檢察官為每一個副檢察官的缺提出三名候選人,再以同樣的方式選出。檢察官與副檢察官的任期皆為九年,不得連任。
在兩種情況下上訴分庭可以決定檢察官和副檢察官的迴避問題:1被調查或起訴的人可以根據第四十二條事項,要求檢察官或副檢察官迴避;2檢察官或副檢察官本人有權就該事項作出評論。由締約國多數作出決定。副檢查官的免職是,根據檢察官的建議,由締約國多數作出決定。其他有關於檢察官的行事,在第十五條另有列出。
書記官處
書記官負責非司法方面的行政管理和服務。書記官長為法院之主要行政官員,在院長的權利下行事,指揮書記官處的工作。書記官是由法官參考締約國的建議,以無記名絕對多數的方式選出書記官長。必要時,經書記官長的建議,法官得以同樣的方式選出副書記官長一名。書記官長和副書記官長的任期皆為五年,限連任一次。書記官處設被害人和證人股,負責與檢查官辦公室協商,提供保護辦法與安全措施給予證人、出庭作證的被害人,以及由於這些證人作證而面臨危險的其他人。

3. "國際刑事法院"是個什麼東西

更多圖片(6張)
國際刑事法院成立於2002年,其主要功能是對犯有種族屠殺罪、危害人類罪、戰爭罪、侵略罪的個人進行起訴和審判。國際刑事法院成立的基礎是2002年7月1號開始生效的《羅馬國際刑事法院規約》,因此該法院僅對規約生效後的前述四種國際罪行有管轄權。但是實際上,國際刑事法院暫時還不能對侵略罪行使管轄權。

中文名:國際刑事法院
成立時間:2002年
成立基礎:羅馬國際刑事法院規約
審判:種族屠殺罪、危害人類罪、戰爭罪
分享
創立過程

國際刑事法院標微
根據《羅馬國際刑事法院規約》規定,國際刑事法院必須在《羅馬規約》獲得60個國家的簽署和批准後才可成立。

截至2006年11月1日止,全球已經有134個國家簽署了《規約》,並有104個國家批准了《規約》,其中非洲國家29個,美洲國家23個,歐洲國家37個,但在亞洲48個國家中,僅有阿富汗、柬埔寨、約旦、東帝汶、韓國、塔吉克、喬治亞、蒙古、塞普勒斯9個國家批准了《規約》,卻有30個與美國簽署了旨在排除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的「98條協定」。此外,在公約所有締約國中,有40個國家已經具備實施《規約》的國內法律,有31個國家已經完成了立法草案。但在亞洲國家中卻沒有一個國傢具備實施《規約》的國內法,只有極少數國家完成了實施公約的相關法律草案。

作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的中國、俄羅斯和美國,以及以色列均未加入該規約。(其中,美國曾在2000年12月31日簽署羅馬規約,但在國會批准前取消簽署。)中國、俄羅斯、印度等重要國家出於政治原因至今反對或拒不簽署∕批准《羅馬規約》。

創立背景

國際刑事法院大樓
二次大戰國際社會已經設置了很多國際和地區性保護人權的機制,但仍有百千萬的人淪為滅絕種族罪、危害人類罪、戰爭罪和侵略罪的受害人。非常可恥的是僅有少數的加害者最後受到國家法庭的審判,絕大多數的加害者至今逃脫受懲罰的後果。有些人在犯下罪行時,甚至於非常清楚的了解 ,只有很小的機率會被繩之以法。「國際刑事法院」將有幾項目的: 嚇止預備要觸犯或進行國際法所認定的嚴重罪行;促使負有基本責任起訴犯案者的各國檢查官履行其職責;使受害者及其家人得到真相與公義,由此作為撫平創傷的第一步;協助受害者及其家人得到補償;當掌控國家機器的群體沒有能力或不願意促使侵犯人權的加害者受到應有的懲罰時,代表國際公義的機制必須介入。

4. 刑事法院判決賠償後對方有錢說沒錢賴著不賠怎麼辦

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性執行。

一、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

二、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

三、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

四、搜查被申請執行人隱匿的財產。

五、強制被申請執行人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單據。

六、強制被申請執行人遷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七、強制執行法律文書指定的行為。

八、強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和支付遲延履行金。

九、強制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

(4)刑事法院擴展閱讀:

關於強制執行法院管轄權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第十九章一般規定

第二百二十四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九條被執行人或者被執行的財產在外地的,可以委託當地人民法院代為執行。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函件後,必須在十五日內開始執行,不得拒絕。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結果及時函復委託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內如果還未執行完畢,也應當將執行情況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受委託人民法院自收到委託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內不執行的,委託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受委託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受委託人民法院執行

5. 為什麼中國沒有加入國際刑事法院

國際刑事法院是國際刑法直接執行模式建立的標志,通過建立這種常設性機構來對國際社會公認的、嚴重危害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的犯罪進行打擊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望。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於1997年6月12日在美國律師協會大會上的發言中指出:「國際刑事法院是我們的最高希望之和平與正義的統一體的象徵,它是日益展現的國際人權保護系統的重要部分」。「國際刑事法院的前景取決於共同司法的保證,這是個淳樸和崇高願望的幻想,我們已經接近這個夢想的實現,讓我們付出我們的努力看到它的實現……」
中國從之處積極參與籌建到最後投反對票拒絕加入,其原因按照中國代表團在投票後作出的解釋可歸結為五點:(1)中國不能接受《羅馬規約》所規定的國際刑事法院的普遍管轄權。(2)中國對於將國內武裝沖突中的戰爭罪納入法院的普遍管轄有嚴重保留。(3)中國代表團對規約中有關安理會的作用的規定持保留意見。(4)中國代表團對檢察官自行調查權持嚴重保留態度。(5)中國代表團對「危害人類罪」的定義持保留立場。綜合來說,中國未加入國際刑事法院的原因集中在普遍管轄權、檢察官自行調查權、罪名爭議三個方面。
1.普遍管轄權。根據《羅馬規約》第12條第2款的規定,國際刑事法院對締約國和接受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的非締約國的下列情況可以行使管轄權:「(1)有關行為在其境內發生的國家;如果犯罪發生在船舶或飛行器上,該船舶或飛行器的注冊國;(2)犯罪被告人的國籍國」。這種管轄權的規定,使得國際刑事法院對與案件相關的非締約國也可以行使管轄權。比如,當非締約國的公民在締約國境內實施國際犯罪或者締約國公民在非締約國實施國際犯罪的情形,國際刑事法院也具有管轄權。中國代表團認為這種普遍管轄權的規定違反了《維也納條約法公約》中第34條確認的「條約相對效力」的規則,對非締約國來說非常不公平,將會對非締約國司法主權的獨立性造成沖擊。
2.檢察官自行調查權。《羅馬規約》第13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本法院可以依照本規約的規定,就第五條所述的犯罪行使管轄權:(1)締約國依照第十四條的規定,向檢察官提交一項或多項犯罪已經發生的情勢;(2)安全理事會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七章行事,向檢察官提交一項或多項犯罪已經發生的情勢;(3)檢察官依照第十五條開始調查一項犯罪。」,第十五條則詳細規定了檢察官自行調查的內容。中國認為這賦予了檢察官過多權力,有可能使得國際法院成為大國干涉其他國家內政的工具,對此持「嚴重保留」態度。
3.罪名爭議。中國不加入國際刑事法院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對《羅馬規約》規定的具體罪名有不同意見,這一點上在戰爭罪、侵略罪、反人類罪上都有體現。筆者認為在此方面,中國有異議更多是出於政治上的因素。如前者,將非國家間的武裝沖突納入戰爭罪的范圍這一問題由來已久,許多國家不贊同這種適用范圍擴大的做法,而對中國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台灣問題。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明確規定:「『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一旦中國大陸決心武力實現國家統一,國際刑事法院極有可能被反華勢力利用,審查中國台灣海峽戰爭,以種種借口予以干涉。再如危害人類罪的定義問題,《羅馬規約》關於此罪的客觀行為的描述有很多涉及人權的因素,而中國在意識形態方面與西方國家的分歧眾所周知,故而中國代表團認為,國際社會要建立的不是人權法院,而是懲治國際上情節嚴重、惡劣的犯罪行為的刑事法院。而《羅馬規約》中加入的有關人權的內容,與國際刑事法院的職責不相符合。

6. 刑事案件到法院後多久能開庭期限是多少

簡易程序的審理期限為二十天,至遲不超過一個半月,普通程序的審理期為兩個月,至專遲不超過三個月。

法律依屬據:

《刑法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第二百一十四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6)刑事法院擴展閱讀: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7. 國際刑事法院與聯合國、國際法院的關系

國際刑事法院與聯合國、國際法院並無直接關系,僅有合作關系。

國際刑版事法院成立於2002年,權其主要功能是對犯有種族屠殺罪、危害人類罪、戰爭罪、侵略罪的個人進行起訴和審判。國際刑事法院成立的基礎是2002年7月1號開始生效的《羅馬國際刑事法院規約》,因此該法院僅對規約生效後的前述四種國際罪行有管轄權。但是實際上,國際刑事法院暫時還不能對侵略罪行使管轄權。
根據《羅馬規約》,國際刑事法院將對批准國及聯合國安理會移交的案件進行審理,但只審理2002年7月1日以後發生的案件。國際刑事法院與現有的其他國際司法機構的不同,其他法庭均有一定存在期限,而國際刑事法院是一個永久性的國際司法機構。
而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是聯合國的主要司法機關,位於荷蘭海牙的和平宮,是聯合國六大主要機關中唯一設在美國紐約之外的機關。國際法院的職責是依照國際法解決各國向其遞交的法律爭端,並就正式認可的聯合國機關和專門機構提交的法律問題提供咨詢意見。

8. 國際刑事法院的職責

國際刑事法院將審理國家、檢舉人和聯合國安理會委託它審理的案件。此法院有權對專種族滅絕罪、戰屬爭罪、反人類罪和侵略罪進行審判,但是只追究個人的刑事責任,而且是在各個國家所屬的法院不能自主審理的情況下才可介入。檢察官將根據國際刑事法院預審法庭的同意,應某個國家或聯合國安理會的請求對罪犯進行起訴。根據規定,國際刑事法院無權審理2002年7月1日以前發生的犯罪案件。

9. 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范圍(急需)

國抄際刑事法院將審理國襲家、檢舉人和聯合國安理會委託它審理的案件。此法院有權對種族滅絕罪、戰爭罪、反人類罪和侵略罪進行審判,但是只追究個人的刑事責任,而且是在各個國家所屬的法院不能自主審理的情況下才可介入。檢察官將根據國際刑事法院預審法庭的同意,應某個國家或聯合國安理會的請求對罪犯進行起訴。根據規定,國際刑事法院無權審理2002年7月1日以前發生的犯罪案件。

10. 刑事法庭審判的流程是怎樣的

法院開庭到審判需抄要的襲步驟是:

1、宣布所審理的案件,查明當事人的姓名、年齡、籍貫、住址和職業;

2、如果當事人、證人、鑒定人有未到庭的,法庭在聽取到庭當事人的意見後,即酌情決定案件是進行審理或者延期審理。決定延期審理的案件,應當酌情確定開庭日期、時間和地點,並再送達傳票或通知書。決定進行審理的,即查明已到庭的證人、鑒定人的姓名、年齡、籍貫、住址和職業,及其與當事人的關系,告知作證和鑒定在法律上應負的責任;

3、接著審判員告知當事人應有的訴訟權利,宣布法庭組成人員和擔任法庭記錄的書記員的名單,並訊問當事人要不要聲請迴避,當事人聲請審判人員迴避的,由院長裁定;聲請書記員迴避的,由法庭裁定。駁回聲請迴避的裁定不準上訴。為了使審理案件工作順利進行,審判員、人民陪審員和書記員如果認為自己對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其他關系,而有迴避必要的時候,應當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分別由院長或法庭裁定。

熱點內容
重慶大巴墜江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22:04:45 瀏覽:348
刑事訴訟法懷孕的婦女 發布:2025-01-23 21:55:06 瀏覽:249
新刑事訴訟法對公安工作的影響 發布:2025-01-23 21:41:10 瀏覽:221
撤銷司法判決 發布:2025-01-23 20:14:15 瀏覽:983
物流法律法規的教學目標 發布:2025-01-23 20:11:22 瀏覽:450
法院掃描卷子 發布:2025-01-23 20:09:02 瀏覽:18
老同學社會與法 發布:2025-01-23 19:53:27 瀏覽:692
非獨立法人實驗室法人授權書 發布:2025-01-23 19:52:39 瀏覽:985
法院指揮車 發布:2025-01-23 19:45:12 瀏覽:533
社會法調整的法律部門有哪些 發布:2025-01-23 19:31:48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