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受理通知書

法院受理通知書

發布時間: 2020-12-20 08:19:16

Ⅰ 收到中級法院民事申請再審案件受理通知書後下一個流程是什麼

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版五日內將再審申請權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書面意見;不提交書面意見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當事人補充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

Ⅱ 怎麼才能拿到法院的案件受理通知書

有明確的被告和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等,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回。
起訴答時,應准備好起訴狀。
法院經審查後認為符合立案標準的,就會受理,並給當事人下達受理通知書,通知雙方當事人參加訴訟。
法律鏈接:《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Ⅲ 法院的立案決定書與受理通知書一樣嗎

立案受理通知書抄是立案程序中一種文書的名字,全稱是:立案受理通知書、權利義務告知書,兩個文書是合在一起使用的,並不是單一存在的。
上面明確告知了原告訴被告的案由,法院受理的時間,通知繳費的時間,需要准備的東西,原告的權利,義務。收到此文書就代表法院已經對案件的立案手續審查完畢,符合相關法規,准予立案了。

Ⅳ 民事案件從法院下達受理通知書到開庭需要多長時間

民事案件從法院下達受理通知書到開庭需要多長時間法律未明確規定,依據情況版不同,有所區別,但一權般兩個月左右。
法律規定了案件的審理期限,即簡易程序三個月,普通程序六個月。
審理期限定義:
民事審判審限指從民事訴訟案件從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調解書送達之日止的期間,是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必須遵守的期限。
一審審限一般6個月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一審民事案件的審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准;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審限為3個月,不能延長,若3個月內不能審結,轉為普通程序繼續審理。
二審審限一般3個月
人民法院審理二審民事案件一律適用普通程序,針對判決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針對裁定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0天,不能延長。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案件的審限依據適用的程序確定,按照一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一審普通程序的審限,按照二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二審程序的審限。

Ⅳ 二審有沒有立案受理通知書的

一般上訴法院是會給予受理通知書的。

二審的行政訴訟程序:

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不服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2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當事人必須履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行政機關可以向一審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可採取相應措施予以執行。

(5)法院受理通知書擴展閱讀:

一審的行政訴訟程序:

1、起訴。行政訴訟實寫"不告不來"原則,即當事人不起訴,人民法院不能主動受理。

2、受理。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受理。經審查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在法定期限內裁定不予受理。人民法院經過審查受理後,進入一審程序。此時,人民法院指定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合議庭。

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有權申請審判人員迴避。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

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並以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

同時,參照國務院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制定、發布的規章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發布的規章。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

有特殊情況需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3、審理。人民法院審理的主要內容是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

Ⅵ 人民法院受理通知書和立案通知書有什麼區別

1、概念不同:立案決定書是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決定立案偵查時製作使用的決定類法律文書。受理通知書經審查認為審查手續齊備並按照規定填寫申請文件的,予以受理,確認申請日期、申請號。

2、通知書下發時間不同:受理通知書下發時間是3-6個月左右。立案通知書則不是。

3、措施不同:立案通知書標志著公安機關對某一犯罪事實已經立案,可以採取有關強制措施和偵察措施。受理通知書則要進行形式審查。

(6)法院受理通知書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受理案件通知書是人民法院對民事、經濟或行政訴訟案件的起訴經審查決定受理後,通知原告法人或其他組織時使用的法律文書。受理案件通知書的作用:

1、表明人民法院收到原告的起訴後,經審查,原告的起訴符合有關法律規定的受理條件,人民法院已經決定丸案審理該糾紛,表明民事或行政訴訟程序己經開始啟動。

2、明確告知原告在民事或行政訴訟活動中享有的訴訟權利和應當履行的訴訟義務。

3、人民法院對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中向原告告知有關的訴訟權利和義一務,對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或遇有特殊情況的,也可以口頭告知原告的權利、義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受理通知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立案決定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立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

Ⅶ 法院沒有立案受理通知書算立案嗎

受理通知書就是已經立案了。

立案,是指法院對於原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後,認為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時,決定進行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條 對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一律接收訴狀,出具書面憑證並註明收到日期。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當場予以登記立案。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予以釋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法院接到當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訴狀時,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

且不屬於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情形的,應當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材料,並出具註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

需要補充必要相關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在補齊相關材料後,應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7)法院受理通知書擴展閱讀:

司法機關對犯罪案件或民事糾紛審查後,決定列為訴訟案件進行偵查或審理的訴訟活動,是訴訟活動的開始階段。一般包含刑事案件立案、行政訴訟案件立案及民事訴訟立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有犯罪事實存在。

2.該犯罪事實依法需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有犯罪事實,但法律規定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不能立案。

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不能立案;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①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的。

②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③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④依刑法告訴乃論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⑤被告人已經死亡的。

⑥其他法律、法規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司法機關對於控告、檢舉或者自首的材料,應按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通知控告人、檢舉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如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立案。立案後,一般案件由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開始偵查;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審理;如沒有犯罪事實,或者依法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則不予立案。

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應予受理的,應在7日內立案;認為不應受理的,應在7日內通知原告,並說明理由。

Ⅷ 法院立案後只給受理通知書,還有其他的嗎

是的,
證明你的證據證明此案件法院已經受理。
下一步是開庭時間安排,另行通知。

Ⅸ 法院怎麼沒有開受理通知書

你立案之後七日內會通知你領取受案案件通知書等材料,過段時間會確定開庭日期。如果你立案一周還沒有人通知你,你可以打電話問問。

Ⅹ 只收到法院的受理通知書,但沒收到法院的立案簡訊,法院也不向我提供案件查詢碼。這樣算立案了嗎

1、起訴
原告向法院起訴,應遞交起訴狀和有關的證據材料,並按照被告人數遞交訴狀副本和證據副本;同時填寫訴狀清單一式二份,一份交法院,一份原告留存。
原告在遞交起訴狀時,為公民(自然人)的應附交個人身份證明;為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法人的應提供工商登記資料、營業執照副本或組織機構代碼證明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委託代理人身份證明;被告為法人的應提供的工商登記資料,被告為公民(自然人)的應提供其戶籍證明。

2、立案
法院接受當事人遞交訴狀後,應在訴狀清單上簽名,經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當即立案,同時向當事人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當事人法律文書送達確認書、訴訟須知、調解須知以及繳納訴訟費用通知。

3、排期
經法院審查決定立案的,當即進行排期。排期包括確定開庭日期、時間、法庭和審判長,並向當事人送達開庭傳票。

4、繳納訴訟費用
當事人收到法院開出的繳納訴訟費用通知起七日內可至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派駐本市各法院的收費點交款。

5、付款方式
以現金、本票方式付款的,由農行直接開出《訴訟費預繳專用憑證》(受理回單);
以支票、匯票方式付款的,當事人憑農行出具的對號單三天後到交付銀行憑單領取銀行出具的《訴訟費預繳專用憑證》(受理回單)。
支票收款人是出票人的,必須背書,蓋出票人銀行留存印鑒;
支票收款人是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不用蓋背書章;
以貸記憑證(本市)、電匯(外埠)方式付款的,匯款時,應註明立案法院出具的訴訟費用繳納通知單編號、案號,若代單位或個人交款,應註明代XX單位或XX個人付款。農行收款後開出《訴訟費預繳專用憑證》(受理回單)。

6、法院開票
當事人憑農行出具的《訴訟費預繳專用憑證》(受理回單)即時向法院調換《訴訟收費專用票據》。

熱點內容
社會法的淵源 發布:2025-04-01 04:45:36 瀏覽:540
道德與法治2017年1月18 發布:2025-04-01 04:43:25 瀏覽:219
道德經德道經 發布:2025-04-01 04:40:13 瀏覽:957
感恩道德講堂ppt 發布:2025-04-01 04:38:47 瀏覽:126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行政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01 04:38:46 瀏覽:253
錦州法院紀檢 發布:2025-04-01 04:21:23 瀏覽:970
婚姻法24條沒區別 發布:2025-04-01 04:15:28 瀏覽:347
法院黑名單住酒店 發布:2025-04-01 04:13:59 瀏覽:264
電子郵件發送文件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01 04:08:52 瀏覽:28
法院罌粟 發布:2025-04-01 04:00:02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