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恐龍法官

恐龍法官

發布時間: 2020-12-20 23:12:51

❶ 什麼是恐龍法官

恐龍法官---------目前無人解釋。

❷ 對《我們與惡的距離》有何評價

現在的社會越來越復雜,人們都學會了自我麻痹。看著網路上那一起起負面新聞,在八卦唏噓的同時,每個沒有被波及的人都很慶幸自己離那樣的罪惡還很遠。

其實這真的是自欺欺人了。罪惡就像深夜裡的一隻暗爪,說不好什麼時候,就會向我們而來。之所以我們還可以盲目的自我欺騙,只是我們沒有遇到而已罷了。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的要與人為善,但是卻沒有人教會我們,面對「惡」時,要怎麼樣才能擁有自保的能力。

有些事光靠躲避和一味地忍讓是沒有用的,因為惡人不會因為你的屈服和軟弱而手下留情。

人不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惡」無孔不入,能保護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感謝閱讀,希望我的回答能夠讓您滿意。

❸ 中國人到底怎麼了!無誠、無信、無聊、無賴、無恥與無助

昨晚聽到廣州兩歲幼童被麵包車撞到,肇事車逃逸;又被小貨車碾壓。從錄像上看,十八個行人從此經過無一人伸出援手,幼童死亡。視頻放在網上,天下皆驚。我視力不行,看不到這樣的畫面,但其震撼令我無法入睡。 痛定思痛,我以為造成這樣的丑惡社會現象,至少有六個原因,即:無誠、無信、無聊、無賴、無恥與無助。 無誠。無誠,即社會沒有真誠可言。首先是公權力者缺少誠信,官員的特點就是說套話,說空話,以致選民很難弄清他們個人的真實想法。不知道他們究竟愛什麼恨什麼,更不知道他們個人的抱負是什麼。西方很多政治人物不管是個人瑕疵、還是家庭污點通通會暴露在陽光之下,我們這里似乎一切都在不明不暗之中,中國文化傳統官本位影響巨大,以吏為師,歷千年之久。官員的榜樣作用顯然是無可比擬的。可惜的是這些榜樣中負面的多,正面的少。商人也沒有誠信,以致讓我們常常感覺到時時處處在有毒物質的包圍中,呼吸的是臟空氣,飲用的是污染水,喝的是地溝油,吃的是毒食品。當今之世,官與商的影響力最大,人民的反感度也最高。在這樣的氛圍里,虛假日日夜夜破壞著我們的環境侵蝕著人們的靈魂,心都假了,丑惡現象怎能不層出不窮。 無信。無信包括好幾層意思。首先是不講信用、商家不講信用,而公權力也不講信用,很多許諾都無法實現。不是不能實現,而是根本就不想實現。比如油價,全球都在跌,我們偏要漲。用油的人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降了幾毛錢,現在更慘了,油沒了。無信還包括人與人之間缺少信任。缺少信任的原因固然很多,社會的不正常導向顯然是更為重要的因素。比如我們中國人歷來信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現在的情況是,你在街頭看到一個老人摔倒了,或者被撞了你敢去扶嗎?應該去扶,但扶的後果可能非常嚴重。南京有一位彭宇先生因為救助一個與自己毫不相乾的老人結果吃了官司,而且輸了官司。這樣的事不止一件,它給世人什麼啟示?就是見死不救。我奇怪的是,這么一清二白的案子,為什麼找不到證人?法院為什麼要做出那樣的判決?大陸的法官也像台灣的某些法官一樣是恐龍法官嗎?這樣的錯判,就沒有辦法糾正嗎?就沒有其它公權力可以出來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立場嗎?古人雲一諾千金,現在承諾一錢不值。在這樣的環境中,善良已經失去位置。 無聊。無聊是一種心理狀況,我相信很多中國人生活的都甚是無趣。無趣、無味等同無聊。無聊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雖然它可能與飢餓無關,也可能與健康無關,還可能與私人情感無關。但它是一種非常具有破壞性的,無形的壓迫性力量,它讓你理不清自己的頭緒,看不清自己的道路。不知道怎麼做才是有益的,找不到生活的亮色,於是無聊成為一種毒品。為什麼會無聊?因為我們面對太多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公開與無奈。無奈使我們不知道我們面對的對手是誰,魯迅所謂陷入無人之陣,雖然是無人之陣,自己卻是被傷害者,被侵蝕者,被消費者,被邊緣者。無聊使我們喪失了生氣,從而也遮蔽住了人性中本應有的善良與博愛。 無賴。當今之世,雖不便說無賴橫行,卻常常是無賴有理。黑社會就是一種典型的無賴組織,雖然無賴卻可以肆意生長,壟斷則是一種市場的無賴,在我看來,西方世界的壟斷屬於生長性壟斷,而中國市場的壟斷則絕大多數屬於權力型壟斷,這個話題以後再細說。但我們的直觀感受是,如果你做一個善良者,你可能就會成為一個被欺壓者,如果你做一個慈善者,你就可能成為一個被欺騙者,如果你做一個愛心者,你就可能成為一個被傷害者。無賴橫行使世風大壞,它給人們的最大困惑是:我們為什麼會愛上流氓。 無恥。我在某個地方說過,世人無良,官人無法,富人無恥,是中國社會三大毒瘤。其實無良也是無恥,無法更是無恥,無恥已經成為社會的一種旋律,而且像龍卷風一樣好像誰也關不住他。又像SARS病毒一樣傳播極快,防範極難。去年出現清華大學教授汪暉被質疑抄襲一案,鬧得沸沸揚揚,結果是無果而終。當時就有人說如果汪暉的那篇文章都要算抄襲,那麼檢驗中國學者的文章抄襲的人一定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學者抄襲,而且不以為恥就會變成一種有害的空氣,富人肆意橫行也不以為恥,又會成為一種有害的空氣,加上所謂富二代、官二代更讓整個社會風氣受到一波又一波的污染,有人說世風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恥時代,一種是無恥時代,但我看當下的中國更像是零恥時代。在這樣的土壤中,究竟是鮮花更易生存,還是毒草更易囂張。 無助。無助不僅是缺少物質上和行為上的幫助,當然這也是非常缺少的,為什麼無助?因為沒有人敢於幫助別人,這個上面說過了,它的直接後果就是我們不再向幫助別人,無助更多的表現在心靈方面,早幾年於丹講論語,形成一大熱潮,有人批評說那不過是《心靈雞湯》的水平,學術水平不算太高。我也這么認為——雖然於丹是我的一個朋友,但中國人確實缺少心靈雞湯卻是不爭的事實,我和很多年輕人有接觸,因為我們這個平台也給了我許多與他們交流的機會,他們中的不少人向我做過非常令我感動的表達或表示,我知道我做的沒那麼好,但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太過無助,他們的前途在哪兒,他們的方向在哪兒,他們的機會在哪兒,他們的助力在哪兒,可以說都不知道。其實不僅是年輕人,老年人就有助嗎?貧困人口就有助嗎,邊緣人群就有助嘛?不僅如此,就是很多有錢人除去錢之外,他們的內心同樣孤寂。在這樣無助的社會狀況中,你想出一位聖賢嗎?郭德綱先生說的好,你在街上擺個聖人的攤子,城管過來一腳把你踹了。當今之世,除去權力無勝者。這絕對不是一件讓我們中華民族長臉的事情。 「六無」已經十分可怕,但我以為中國社會問題絕對不是因素性問題而是結構性問題。有人說這都是市場經濟造成的,我不同意這樣的觀點。西方社會施行的就是市場經濟但它的狀況與我們確實很不相同,因為它既有市場經濟做基礎又有基督教文明做匹配,還有近代人文理念特別是公民文化作保障,三者的有機結合才形成了他們現在的社會結構。 中國現在的情況是,市場經濟來了,但不是一般的市場經濟而是權力特點突出壟斷特徵明顯的別有特色的市場經濟。但文化傳統的匹配卻是缺失狀態,其實西方有基督教文化,我們也有儒學文化和古老的社會文化傳統,但現在的實際情況是,舊的業已破碎,新的未曾建立,他們那裡還有相應的公民文化,我們如果說沒有,管理者i一定不高興,我們要適應說有,他在哪兒呢?權力與我無關,義務於我有份,這樣的反差很容易造成社會的分裂與人格的分裂。 我聽評論員說,在慘案面前十八個人漠然而過,我們不應該全然責怪他們,就算是我們自己我們能做的更好嗎?我捫心自問,無法回答。

熱點內容
經濟法公司財務會計單選 發布:2025-04-05 15:50:30 瀏覽:8
服裝法律法規 發布:2025-04-05 15:41:57 瀏覽:733
商品房預售合同備案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05 15:41:09 瀏覽:530
神木律師 發布:2025-04-05 15:41:02 瀏覽:467
司法廳怎麼走 發布:2025-04-05 15:28:36 瀏覽:773
哪些報紙具有法律效力的資質 發布:2025-04-05 15:24:39 瀏覽:515
教育法規含義 發布:2025-04-05 15:24:37 瀏覽:815
租賃合同法第99 發布:2025-04-05 15:10:44 瀏覽:239
國際法法律效力的根據 發布:2025-04-05 15:09:51 瀏覽:652
保險經紀相關知識與法規 發布:2025-04-05 15:02:21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