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被跟蹤

法官被跟蹤

發布時間: 2020-12-20 23:32:56

『壹』 聯系法官後,法官讓我們自己去找被告,找到線索後法院才能抓人處理,若大的沈陽市我們到哪裡找真不理解

可以去抄法院起訴他。即使找襲不到這個人,但是你能明確提供此人的准確信息,姓名、戶籍等相關資料,仍然是可以在法院立案起訴的。如果不能確定是誰或者只知道一些外號等別稱,那是無法立案的。

在找不到被告的情況,法院會公告送達傳票、公告後仍不到庭,可以缺席審理、判決。當然,由於公告期要兩個月,所以,這樣情況下案子需要的時間會長一些。

再次,判決後如果找不到被告本人,但是,能找到被告的財產,可以直接由法院執行。或者申請強制執行。

同時,要注意訴訟時效,過了訴訟時效,對方可能以此為由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

『貳』 法官與被告私下接觸允許嗎,有法律條文嗎哪一條

法官在立案以後就不能和案件當事人私下接觸,雖然法官不一定收受了他兒子的錢財,但是仍然違背了法律規定。也就是說在庭審時可以提出申請主審法官迴避。
基本上沒有

『叄』 法官被收買了,我們該怎麼辦

如果該案件是一審,最終的判決結果,你方不滿意的,建議你及時在上訴期內上訴,以便能夠維護你方的權益。

『肆』 法官判決不公最怕什麼

1、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向作出判決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2、在判決生效後兩年內向回上一級答人民法院提出申訴。

3、如果判決不公涉嫌審判法官個人的違法犯罪,可向當地的紀委或者人民檢察院舉報。

(4)法官被跟蹤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制度,准予上訴的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第一審民事判決,即按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作出的判決,在上訴期間15日內,如果當事人不上訴,上訴期限屆滿即發生法律效力

不準上訴的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第一審民事判決,即按特別程序審理案件作出的判決,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審民一事判決、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所作的第二審民事判決,自判決送達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伍』 被監察調查的法官還能審判案件嗎

已不再適合審理案件,應當停職。

法律依據:《法官法》

第四十七條

法官涉嫌違紀違法,已經被立案調查、偵查,不宜繼續履行職責的,按照管理許可權和規定的程序暫時停止其履行職務。

『陸』 打官司法官被對方收買了怎麽辦

投訴法官的辦法有:

1、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向作出判決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2、在判決生效後兩年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

3、如果判決不公涉嫌審判法官個人的違法犯罪,可向當地的紀委或者人民檢察院舉報。

民法院的判決在法律上具有幾方面的效力,包括對人的拘束力、對事的確定力和執行力。判決對人的拘束力,即判決具有確認某一主體應當為一定行為或者不應當為一定行為的效力。這種效力包括對當事人、人民法院和社會的效力。

判決一經生效,具有普遍的拘束力,當事人必須遵守,人民法院不能隨意改變,社會應當尊重。

判決對事的確定力是指判決對當事人之間的爭議能夠從法律上作出定論,當事人不得再爭執,判決的確定力分為形式上的確定力與實質意義上的確定力,也叫形式意義上的既判力與實質意義上的既判力。

前者是指判決一經生效,當事人就不得以此法律上的事實提起訴訟或者提起上訴。後者是指判決確定的實體權利義務不得爭執,不容改變。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三條審判人員應當依法秉公辦案。

審判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

審判人員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應當追究法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第二百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6)法官被跟蹤擴展閱讀: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和勘驗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迴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本案的當事人,包括原告、被告、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

當事人是實體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只能以當事人的身份參加訴訟,而不能以當事人和辦案人員的雙重身份出現,所以必須迴避。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是指本案當事人或訴訟代理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所謂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是指案件的處理結果直接或間接地涉及到審判人員自身的利益。這種利害關系,既可能是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也可能是事實上的利害關系。

3、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其他關系,指除上述關系以外的其他關系。比如,與當事私交甚篤的同學、朋友或與當事人積怨很深的仇人、對手,等等。這些關系,只要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就應當迴避。

上述三個條件,只要具有其中之一,審判人員即應自動迴避,當事人也有權申請他們迴避。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柒』 強制執行時期法官說我找到被執行人給他們打電話通知法官,可我千辛萬苦跟蹤到了人法官說周六周日休息不辦

報警

『捌』 執行過程中,當事人有權查看執行法官對被執行人的問話記錄嗎

可以。
執行過程中,所有的執行情況對當事人尤其是申請執行人都公開的,就算當事回人不主動答要求,執行法官也會主動告知相關執行措施和具體情況。當事人申請,有權查看法官對被執行人的問話記錄。案件終結後,記錄也是公開的,當事人和律師攜帶相關證件均可申請閱卷。

『玖』 法官判錯案該怎麼處罰

法官判錯案,需要看是否是故意行為,法官在審判工作中,故意違反法律法規的,或者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應當承擔違法審判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

第三十七條規定:對應當追究違法審判責任的相關責任人,根據其應負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等有關規定處理:

(1)應當給予停職、延期晉升、退出法官員額或者免職、責令辭職、辭退等處理的,由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和程序依法辦理;

(2)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由紀檢監察部門依照有關規定和程序依法辦理;

(3)涉嫌犯罪的,由紀檢監察部門將違法線索移送有關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免除法官職務,必須按法定程序由人民代表大會罷免或者提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

(9)法官被跟蹤擴展閱讀:

法官承擔違法審判責任主要有兩種類型:

1、審判活動中故意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故意」在刑法和民法理論中均有詳細而專業的解讀,在此主要強調法官在審判活動中「明知違法而有意為之」。法官作為精通法律的專業人士,在裁判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法律的規定。如果法官在履行審判職責的過程中故意違反程序法和實體法的規定,均應當承擔相應的違法審判責任。

2、審判活動中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

「過失」是與「故意」相對應的一種主觀過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後果而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的心理狀態。

『拾』 判決之前找法官有用嗎因妨礙公務被逮捕

沒用,除非關系過硬,值得為你辦事

熱點內容
合同法協議變更補充 發布:2025-04-06 04:17:52 瀏覽:664
支付寶流水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06 04:17:41 瀏覽:260
幫別人加工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06 04:14:10 瀏覽:389
愛狗人士受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06 04:03:16 瀏覽:779
不道德被開除 發布:2025-04-06 03:59:32 瀏覽:510
上海奉賢律師 發布:2025-04-06 03:54:54 瀏覽:993
萬科設計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06 03:45:53 瀏覽:988
前台規章制度職責 發布:2025-04-06 03:43:21 瀏覽:330
中國婚姻法章程 發布:2025-04-06 03:43:19 瀏覽:809
法律知識有限的原因 發布:2025-04-06 03:41:54 瀏覽: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