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豁免
⑴ 法考客觀題題型是什麼
客觀題題型是: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
202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共兩卷。分為試卷一、試卷二,每張試卷100道試題,分值為150分,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共50題、每題2分,兩張試卷總分為300分。具體考查科目為: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1)法官豁免擴展閱讀:
報名客觀題人員報名時應當具有以下材料:
1、有效居民身份證。
2、畢業證書。本人畢業證書應當能夠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網站查詢或認證。
3、申請享受放寬政策人員,須具有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戶籍。網上報名時,應上傳戶口簿首頁及本人頁電子照片。
4、電子證件照片。報名人員應當提供符合規定格式(寬413像素×高626像素)要求的本人近三個月內彩色(紅、藍、白底色均可)正面免冠電子證件照片。
5、司法行政機關要求的其他材料。普通高等學校、軍隊院校2021年全日制應屆本科畢業生和以同等學力報考的應屆碩士畢業生網上報名時,應當簽署《應屆畢業生承諾書》等等。
⑵ 建立健全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せ包括哪些
建立健全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的內容
建立健全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需要從身份保護和物質保障兩方面逐步推進,全面實施。同時也應當規范豁免制度,以避免司法人員被過度追責和遭遇不公正待遇。
(一)身份保護
在我國,司法行政化問題一直存在。雖然《憲法》、《法官法》、《檢察官法》等法律分別對法官、檢察官等司法人員的地位、身份都作出了明確規定,但由於缺乏具體的保障制度,司法機關仍然被視為政府的一個部門,司法人員被當作黨政機關一般的公務員,其身份經常處於不穩定狀態,可能因各種理由被免職、降級、調動、辭退,缺乏嚴格的程序進行約束。
有鑒於此,《決定》明確指出,「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將法官、檢察官調離、辭退或者作出免職、降級等處分」。其中,「法定事由」僅限於依據《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法官法》、《檢察官法》的規定而進行的正常工作崗位調整,以及法官、檢察官在違紀違法時,依照《法官法》、《檢察官法》及相關職業紀律的規定必須給予相應處分的情形。除此以外,任何機關都不得隨意將法官、檢察官調離、辭退或者作出免職、降級等處分。「法定程序」,指的是將法官、檢察官調離、辭退或者作出免職、降級等處分,應當履行憲法法律規定的程序,即必須報經同級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其他任何機關都無權作出決定。
(二)經濟保障
在我國,不少地方特別是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基層單位,法官、檢察官等司法人員待遇較低。因此,司法人員離職、基層單位人才流失問題也就不難理解。保護機制包括人身安全不受侵害、執法權不受侵害,這些都是必要的條件。另外還可能涉及工資待遇問題,法官高薪的問題,世界多個國家都是這樣做的,因此「保護機制」可能也會涉及這個方面的意思。
保護機制中,司法人員的經濟保障尤為重要。只有給予司法人員和其職責相匹配的工資待遇,才有助於其樹立起職業尊榮和職業自豪感,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
(三)豁免制度
豁免制度起源於西方國家。司法職業責任豁免,是指司法人員對於自己在司法活動中依法實施的行為、發表的言論和裁判的結論,享有不受指控或法律追究的權利。建立合理的司法人員豁免制度,避免司法人員在行使職權時瞻前顧後,使其不必擔心因獨立行使司法權而處於不利的地位,免受外界干擾,確保公正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