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興法院
⑴ 黑龍江省海倫市海興鎮法院能辦理離婚嗎
海興法庭是海倫市人民法院設置的派出機構,屬於民事審判庭,法庭可以審理離婚案件。
⑵ 河北滄州海興張桂霞判幾年
法院相關案件信息是保密的事 情 普通人無法隨意公開查詢到相關戶籍信息的
隨意公開相關資料是觸犯法律法規的
⑶ 死刑復核的破例復核案
一起「破例」的死刑復核案
從封閉式到開放式
來源:《民主與法制時報》作者:本社記者鄧益輝
最高法院原副院長熊選國曾在受訪時說,死刑復核程序是一種訴訟程序,因為它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的救濟程序,也是一種特殊的審判程序。
經歷3個月的等待後,2013年9月中旬,最高人民法院撤銷了河北省高院的死刑裁定書,不核准楊方振的死刑,並發回重審。
河北楊方振死刑復核案一度引起輿論聚焦。
北京專業死刑復核律師謝通祥代理了此案。他告訴民主與法制社記者,該案是死刑復核權收歸最高法院以來,公開所見的控辯雙方最深入參與死刑復核程序的案件。
「案件復核時,首次在死刑復核階段由辯護律師與最高人民法院、檢察院三方參與辦理具體案件。」謝通祥說。
案件具有開創性的程序,亦得到法學界的認可。學者們認為,這是將封閉式的死刑復核向開放式的死刑復核方向改造,符合現代刑訴法理念的走向。
「新奇的」死刑復核方式
2013年6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河北省黃驊市法院法庭,就楊方振死刑一案進行復核。
一年多前,這個23歲的年輕人被控搶劫罪,檢察院指控他在搶劫一輛計程車時將司機殺害,在拋屍焚車後逃離。滄州中院一審判處楊方振死刑。今年1月份,河北省高院二審維持原判,並上報最高法院核准。
謝通祥專長於死刑復核案件,從業多年,這是他第一次碰到如此新奇的死刑復核方式:在地方法院的法庭里,控辯雙方像庭審時那樣坐在一起,法官居中,證人到場,接受幾方詢問。
自2007年最高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權以來,在該類案件中,法官也會根據情況審閱案卷、赴案發地實地查看現場、訊問有關證人、向偵查人員了解核實情況。
最高法院對死刑復核程序的定義則是,它是一種特殊的程序,是兩審終審以外,最後針對死刑案件,法律設計的一種特別的救濟形式。
2007年3月,時任最高法院副院長熊選國在受訪時說,死刑復核程序是一種訴訟程序,因為它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的救濟程序,也是一種特殊的審判程序。
「它不是一種行政程序,而是一種司法程序。因為在最高法院死刑復核期間,還是按照類似審判工作程序方式組成合議庭,經過合議庭審理,然後經過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熊選國說。
在新的刑訴法實施後,明確了最高檢對死刑復核有監督權,最高檢設立死刑復核檢察廳,正式取代死刑復核檢察工作辦公室,成為最高檢21個內設機構之一。
但針對死刑復核,最高檢察院也僅是「可以」向最高法院提出意見,最高法院也只需將死刑復核結果通報最高檢。在辯護律師提出要求時,法官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像楊方振案這樣,在復核階段由控辯雙方詢問證人並發表意見,這樣的證據核實程序,即便是影響巨大的浙江吳英案中,也未能做到。
所以,在接到最高法院法官的通知電話時,謝通祥頗為吃驚。
作為楊方振的辯護律師,他此前已跟最高法院負責死刑復核的法官見過面,談論案情近兩小時,他清楚地向法官陳述了自己的意見。
「配合法院,破例一次」
6月17日下午,幾乎所有參與或涉及楊方振案的人都來到黃驊市法院——楊方振本人沒有到場,他仍被羈押在海興縣看守所里,等待最後的決定。
楊方振的父母坐在法庭里已經一個小時了,程序卻遲遲沒有開始。
他們聽到檢察官和法官一直商量著。
檢察官起初似乎並不同意展開這個程序。「檢察官對法官說,你們要麼就核准,要麼就不核准,怎麼還有這程序?這是適用什麼程序?是一審程序還是二審程序?」楊方振的父親楊金明說。
法官沉吟了一會,回答說:「什麼程序都不是,既不是一審也不是二審,就是幾個問題有疑問,核實一下。」
楊金明突然覺得法庭內的空氣有些緊張。他聽到法官開口問檢察官:「到底參加還是不參加?」
檢察官請示領導後,終於答應,「配合法院,破例一次」。
據謝通祥律師介紹,當天的主要程序是由新證人到庭作證,陳述其所了解到的楊方振被刑訊逼供的情況,然後由檢察官、辯護人、法官分別發問,再由書記員列印出筆錄,由證人簽字確認。
當天的新證人是楊方振在看守所里的室友,兩人被關在同一房間。
與庭審程序類似,證人到場後,法官先是核實了他的身份。在法官向證人提問完畢後,辯護律師向其提問,最後是檢察官提問。
各方提問大約持續了半個多小時。
當天,此案的另一關鍵證人未能到場。
據謝通祥律師介紹,這一關鍵證人是楊方振案件的報案人,他聲稱曾在案發後見過楊,聽楊陳述搶車殺人之事。但據楊方振會見律師時陳述,此證人和他同時在案發現場,共同目睹兇案發生過程,真凶另有其人。
「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此次由審、控、辯三方均參與的死刑復核特別程序,堪稱史無前例。
「最高法院在死刑復核程序中開庭」,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媒體關注。
著名法學家陳光中教授在了解最高法院的這一程序後,也認為,這不是開庭,「有點類似於內部的聽證」。
「我很高興看到最高法院的這一嘗試,這是未來改革的趨勢,當年的刑訴法建議稿早有設計。」陳光中說。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洪道德也認為,最高院在楊方振案死刑復核時的做法,其實與一、二審從程序和內容上並不一樣,只是緊緊圍繞有爭議的地方來展開核實,這種做法是一種進步,完全符合刑訴法的法律精神。而檢察院配合最高法院的做法,也是值得肯定的。
該案的主審法官面對媒體求證時,表示不願意就此接受采訪,並一再強調:「這不是開庭,絕不是開庭!」
其後,最高法院通過辯護律師謝通祥緊急溝通了相關媒體,澄清此程序並非開庭。最高法院回應稱:「對個別定罪量刑的關鍵證據進行核實,不是開庭,這體現了最高法院對死刑案件少殺慎殺、尊重和保護人權、對死刑十分慎重的態度。」
據謝通祥律師透露,這種核實關鍵證據的方式很快被內部叫停。
事實上,最高法院負責死刑復核的法官如此審慎情有可原。
據民主與法制社記者了解,最高法院共有5個刑事審判庭,從刑一庭到刑五庭均有法官辦理死刑復核案件,有一個400人左右的工作團隊。
人數看似不少,但據謝通祥律師介紹,最高法每年辦理的死刑復核案件,至少在6萬件以上。
「案多人少,一直困擾著最高法院死刑復核工作的開展。」謝通祥律師說,「最高法院之所以內部叫停這種方式,擔心的並不是程序上的問題,而是負荷太重。」
「有時候法官們根本忙不過來。但對死刑案件的復核工作,我們還是提倡『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審慎態度。」最高法院一名負責死刑復核的法官告訴民主與法制社記者。
此前,謝通祥律師對楊方振死刑復核案提出22個疑點。基於上述辦案理念,最高法院召集各方到庭,聽取新證人作證後,楊方振的命運終於出現拐點——在最高法院死刑復核裁定之下,他被「刀下留人」。
⑷ 申請強制執行要多少費
強制執行的收費標准:
1、申請執行無需預先繳納申請執行費,但人民法院在執行版到權位的首批執行款扣除人民法院依法應收取的執行費。
2、執行過程中人民法院收取執行中產生的實際支出費用,如交通、住宿等費用。
具體標准:
1、沒有執行數目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元至500
2、執行金額或者價額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
3、超過1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超過5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超過¥1000萬元標準的部分,按照0.1%交納。
4、符合民事訴訟執行法第五十五條第四款條件要求未參加記名的權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規定的標准交納申請費,不再收取案件受理費用。
⑸ 被執行人拒絕執行法院判決。法院將案件轉到當地公安局,半年多了,還沒有進展。這種案件有沒有結案期限
有新的司法解釋,公安不受理的話,你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控告對方拒執罪。這個很有用的。
⑹ 海興縣大摩河村殺人犯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八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貪污賄賂犯罪,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⑺ 二十多年前因為計劃生育的事我的大兒子在海興縣醫院被人抱走了,現在我想見孩
現在孩子已經復長大成人了,有權決制定是否願意見你,生他而沒有養他,估計他是不會見你的。養之恩大於天,為什麼擾亂他平靜的生活呢?個人建議讓他繼續平靜的生活下去吧!知道他生活的好才是你給他最好的愛了!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⑻ 死刑復核權的最高法院首次開庭審理中國死刑復核第一案
新華網:《最高法開庭復核死刑案系收回死刑核准權後首次》(摘要)
17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在河北省黃驊市法院開庭,就被告人楊方振被二審判處死刑一案進行復核。據悉,這是自2007年1月1日最高院收回死刑核准權以來,首次參照二審的庭審程序開庭。
如何開庭商量一小時
楊方振出生於1991年,初中文化,河北省滄州市人,2011年10月5日涉嫌搶劫罪被逮捕,於今年1月份被河北省高院終審維持了死刑判決,並上報最高院核准。
最高院收回死刑核准權以來,在類似案件中,法官也會根據情況審閱案卷、赴案發地實地查看現場、訊問有關證人、向偵查人員了解核實情況。
17日下午,3名最高院的法官在黃驊市法院傳新的證人到庭。由於《刑事訴訟法》並未就死刑復核階段如何開庭審理作出明確規定,在開庭之前,檢察官詢問按什麼程序開,法官回答參照一審和二審的程序開。於是,檢察官又去請示領導,經過一個小時的等待,下午3點半才開始庭審。
楊方振的辯護人、北京律師事務所謝通祥律師介紹說,17日的庭審主要是由新證人出庭作證,陳述其所了解到的楊方振被刑訊逼供的情況,然後由檢察官、辯護人、法官分別發問,再由書記員列印出庭審筆錄,由證人簽字確認。
謝通祥介紹說,昨天(17日)本來還有一個關鍵證人李某要出庭,但當地法官聯系不上李某,給他打電話他也不接。據悉,李某報警並作證稱楊方振搶車並殺人,但謝通祥律師向最高院反映稱,李某的證言相互矛盾,有重大疑點。
由於還有證人未到庭,最高院法官決定等傳到其他證人後,再擇日開庭。
獄友證明被刑訊逼供
17日到庭的新證人李某某(為區別未到庭證人李某,以下稱李某某)是楊方振的獄友,其因傷害他人致輕傷,被判有期徒刑9個月。
李某某被關進看守所的時間比楊方振早兩個月,他在接受訊問時稱,被關押在同一個號子里時,其看到楊方振從大腿到腳部都發腫,腳腫得拖鞋都穿不上。此外,李某某還看到,楊方振的胸部、後腰等好幾處又紅又紫,右手中指和食指間也有傷,經詢問,楊方振聲稱是提訊時被警察打的。
對於新證人的證言,檢察官表示無證據證明有刑訊逼供的情況,光憑證言不能認定。而對於體檢報告中證明楊方振身上有傷痕的情況,檢察官也表示,不知道傷是如何來的。
檢方認為其不足輕判
謝通祥律師說,在一、二審階段,楊方振本來是不認罪的,但當時的辯護人給他做工作,說認罪態度不好就會被判死刑,只有態度好點,再積極賠償,才能保住命。結果,想先保住命再說的楊方振在庭審時認罪,其父親還積極賠償了被害人家屬70餘萬元,並取得被害人家屬的諒解,但楊方振仍被判處死刑。
滄州市中院一審判決認定,2011年9月17日下午6時許,楊方振租用被害人魏某駕駛的夏利計程車,從黃驊港至黃驊市區,當晚在返回黃驊港的途中起意搶劫該計程車。當計程車行駛至石黃高速黃驊收費站西側齊庄路口附近時,楊方振持刀朝魏某頭、頸、胸等部位捅刺20餘刀,致其頸總動脈斷裂大出血死亡,後楊將魏某的屍體拋棄在路邊的水溝內。楊方振怕罪行敗露,駕駛搶得的計程車至海興縣後把車焚毀。
在一審被判死刑後,楊方振提起上訴。河北省高院二審認為,楊方振採取暴力手段劫取他人財物,並致人死亡,雖然其認罪態度較好,也能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並得到被害方諒解,但不足以從輕處罰。該院遂於2013年1月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
辯護律師提出多點質疑
楊方振被終審判處死刑後,其父親到北京找到謝通祥律師,請其擔任死刑復核階段的辯護人。謝通祥查看了案卷材料,並兩次前往河北會見了楊方振後,認為他是被冤枉的。
謝通祥向最高院提交律師意見書,提出了此案的多個疑點:
謝通祥律師認為,《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而此案缺乏完整的令人信服的證據鏈條[8]。
楊方振案被譽為「中國死刑復核第一案」
在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復核階段,楊方振的父親委託謝通祥擔任辯護律師,經過謝通祥的辯護,2013年7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下發了(2013)刑四復06885937號刑事裁定書,採納了謝通祥的22個辯護觀點的部分意見,撤銷了河北省高級法院〔2012〕冀刑四終字第143號楊方振的刑事裁定書,不核准楊方振死刑,依法改判。
⑼ 各位有沒有聽過:中誠網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市海淀區海興大廈(中關村西區海淀法院旁)5樓C-301室
你可以網路「北京市工商局」的官方網站,
通過公司注冊號、名稱,名稱的關內鍵字等任意條件。
免費查詢容在北京市范圍內登記注冊成立的企業、個體戶的信息。
我幫你查詢了,
沒有查詢到你說的這個「中誠網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任何資料,
估計不是你吧公司名稱搞錯,
就是這其實是一個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