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起訴
⑴ 怎樣到法院起訴
首先,訴訟需要准備以下材料:
1、原告的身份證原件及一份身份證正反面的復印件;
身份證原件並不是立案所需的材料,之所以要帶著是因為去法院立案需要驗證身份進行安檢。如果確實忘帶身份證,駕駛證、護照也是可以的。
2、被告的主體信息;
自然人指你要起訴的侵害你權益的個人。如果你之前就留存其身份證復印件是最好不過的;如果沒有的話你可以請這個人戶籍所在地的律師幫你到公安局調取(你需要提供這個人的一些基本信息),費用基本在人民幣200元左右。
法人通俗點講就是公司,公司的基本信息你主要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獲取。一種方式是到這個公司注冊所在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工商局)調取機讀檔案;另一種方式就是去工商局網站查詢該公司的詳細信息,然後下載列印。
3、用於證明你訴訟請求的證據原件(有些地方的法官立案是可能會要求看一下原件,但不會收取)及N+1份復印件(N為你要起訴的被告個數);
4、民事起訴狀N+1份(可以手寫、可以列印,最後需要原告簽字
准備好相關材料之後就可以去法院了,因為現在基本上各個法院的立案大廳都會有法官指導公民立案,所以只要把自己需要准備好的必要材料帶好,民事起訴狀可以在法官的指導下現場寫也是可以的。
其次,把准備好的材料在法官的指導下整理好,交由立案法官立案,立案時按照要求留好自己的電話和聯系地址。案件受理後按照繳納訴訟費的通知及時繳納訴訟費。
最後,耐心等待法院的傳票等待開庭就可以了,基本上事實清楚,證據簡單的案件開一次庭就會判決的。
⑵ 法院起訴是什麼意思
起訴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法院對特定案件進行審判的行為。刑事案件的起訴,在於請求法院通過審判對被告人定罪判刑;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在於請求法院通過審判追究被告人的經濟賠償責任。起訴必須是宵起訴權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
在中國,刑事案件的起訴,主要是指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只有對告訴才處理和其他不嵩要進行偵查的輕微刑事案件,才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起自訴;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可以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可以是人民檢察院和受侵害的法人單位。
(2)法院起訴擴展閱讀:
法院起訴步驟如下:
一、立案受理
原告向法院起訴,應遞交起訴狀和有關的證據材料。
二、庭前准備
法院在受理案件後五日內向被告送達開庭傳票。
三、開庭審理
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確定金額或者價額。
《民訴法解釋》第二百零八條規定
人民法院接到當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訴狀時,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條件的起訴,應當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材料,並出具註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
需要補充必要相關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在補齊相關材料後,應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起訴
⑶ 怎麼樣自己去法院提起訴訟
1、有欠條、協議、合同等書面借款憑證的情況下,可以申請支付令。
2、沒有書面借款憑證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不申請支付令直接起訴。
a、申請支付令必須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出申請,有管轄權的法院只能是債務人經常居住地的基層法院管轄。寫好申請書,內容:債務雙方的名稱、地址、要求歸還的數額、有價證券的種類、債務發生的時間、並且盡可能的提供證據。
支付令實質上是一個督促的程序,督促債務人履行債務,一般當債務人收到法律的文書,還是會感受到嚴重性,出於不想吃官司,還是會想盡快還款,如果在債務人收到支付令後,還未履行債務,又未提出異議,支付令就開始生效,債務人可以此根據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與提出訴訟程序相比,申請支付令有以下優點:
1、及時便捷,催償債務很快,債務人在收到支付令後的15日內不提出異議,支付令即可生效。
2、手續簡單,訴訟的程序就很復雜,申請支付令無需傳喚、審理、辯論在債權人申請後,經法院查核批准,就可以及時發布。
b、起訴應提交的材料
(一)起訴狀;
1、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3、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和理由;
4、證據和證據來源;
5、有證人的,載明證人姓名和住所。
(二)原告為自然人,需提交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三)原告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需提交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營業執照、注冊登記證書或者組織機構代碼證,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有字型大小的個體工商戶在訴訟中應當以其登記的業主為當事人,註明系某字型大小的業主,但在勞動爭議案件中則應當以字型大小為當事人,同時列明業主;
業主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在民事訴訟中以業主與實際經營者為共同當事人,但在勞動爭議案件中則以字型大小與實際經營者為共同當事人;
(四)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明書原件一份;
(五)原告提交起訴狀時應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六)原告應向法院提供所有可供證明的證據,證人姓名和住所,書證、物證的來源及由誰保管,並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
(七)證據清單一式兩份;
(八)委託訴訟代理人進行訴訟的應當一並提交委託授權材料。
(3)法院起訴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一審的程序
1、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後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後,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並立即開始執行
3、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製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宣判
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⑷ 如何在網上向法院起訴
網上向法院起訴可登陸最高人民法院訴訟服務網提交立案申請。辦理流程如下:
1、在互聯網搜索最高人民法院訴訟服務網,點擊並進入。
(4)法院起訴擴展閱讀:
為依法及時公正審理跨行政區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等案件,推動審判工作重心下移、就地解決糾紛、方便當事人訴訟,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受理巡迴區內相關案件。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共設立了六個巡迴法庭。
第一巡迴法庭設在廣東省深圳市,巡迴區為廣東、廣西、海南、湖南四省區。
第二巡迴法庭設在遼寧省沈陽市,巡迴區為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
第三巡迴法庭設在江蘇省南京市,巡迴區為江蘇、上海、浙江、福建、江西五省市。
第四巡迴法庭設在河南省鄭州市,巡迴區為河南、山西、湖北、安徽四省。
第五巡迴法庭設在重慶市,巡迴區為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五省區市。
第六巡迴法庭設在陝西省西安市,巡迴區為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五省區。
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內蒙古等五省區市有關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本部直接受理。
巡迴法庭是最高人民法院派出的常設審判機構。巡迴法庭作出的判決、裁定和決定,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和決定。
巡迴法庭受理的案件,統一納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信息綜合管理平台進行管理,立案信息、審判流程、裁判文書面向當事人和社會依法公開。巡迴法庭審理或者辦理巡迴區內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以下案件:
(一)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二)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商事案件;
(三)不服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審行政或者民商事判決、裁定提起上訴的案件;
(四)對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或者民商事判決、裁定、調解書申請再審的案件;
(五)刑事申訴案件;
(六)依法定職權提起再審的案件;
(七)不服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罰款、拘留決定申請復議的案件;
(八)高級人民法院報請批准延長審限的案件;
(九)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和司法協助案件;
(十)最高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由巡迴法庭審理或者辦理的其他案件。
知識產權、涉外商事、海事海商、死刑復核、國家賠償、執行案件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暫由最高人民法院本部審理或者辦理。
由巡迴法庭受理案件的來信來訪事項由巡迴法庭依法辦理。
⑸ 向法院起訴需要什麼手續
寫好起訴狀、准備好與立案相關的證據,到法院立案
確定管轄法院,起訴欠款人可以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等。
起訴方式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起訴方式有書面起訴和口頭起訴兩種。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只有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才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將原告口頭陳述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5)法院起訴擴展閱讀:
1、當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第三人)、法定代理人和法定代表人都可以委託律師擔任代理人,委託律師應該簽訂《委託代理合同》;
2、每個當事人,以及法定代理人和法定代表人,最多隻能委託兩個律師(包括律師助理)擔任代理人;
3、外國律師,包括港澳台的律師,不能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
4、委託律師代理訴訟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必須寫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委託許可權必須寫明是一般代理或者特別代理,如果是特別代理,還必須具體寫明包括那些許可權,如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達成調解協議,提起反訴、上訴等。
5、委託兩個兩個律師(包括律師助理)擔任訴訟代理人的,應分別授予代理許可權,委託律師代理的,除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之外,還應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律師所在的律師事務所和委託人共同簽名或者蓋章的委託代理合同。
6、僑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擔任訴訟代理人,必須從國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必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的使館證明。
7、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或者其他人代理訴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國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後,才具有效力。
⑹ 如何去法院起訴
去法院起訴的方法:
1、寫起訴狀。
首先將原被告雙方的基本情況寫清楚內,然後列明訴訟請容求(自己起訴的目的、要求),最後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寫清楚。
2、帶上起訴狀(按被告的人數提交副本),證據(欠條或合同)復印件到當地法院立案庭要求立案。
3、立案後,回家耐心等待。
法院會給被告送達起訴狀,舉證通知,給起訴人送達舉證通知,被告的答辯狀。
4、確定開庭日期後會給你們送達傳票,按照傳票上的日期去法院參加庭審。
(6)法院起訴擴展閱讀:
一、原告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起訴,應當遞交起訴狀。起訴狀應當記明以下事項:
(一)當事人的姓名、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
(二)訴訟請求和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的姓名和住所。
參考資料:網路-起訴
⑺ 法院起訴對方不來怎麼辦
《民事訴訟法》第144條規定,對原告來說,起訴了被告不來,並沒有不利的影響。
被告不來,有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被告沒有收到法院的傳票,案件是公告送達的,被告壓根兒不知道情況,或者知道被起訴,故意不收法院傳票;二是被告拿到了法院給的傳票,知道案件的所有情況,出於各種原因,不到法院來應訴也不委託律師應訴,或者自己不到法院應訴也不委託律師應訴,但向法院提交答辯狀和證據。
上面所說的幾種情形,都是被告放棄自己的應訴權利,但並不影響法院作出公證的裁判,不影響原告的權利實現。
另外,有些案件法律規定被告不到庭,法院可以拘傳被告到庭。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大家,謝謝!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民訴意見》第一百一十二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給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其必須到庭,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適用拘傳。
法院開庭,被告一直缺席,有以下處理方法:
1、兩次無故不到庭法院可以拘傳,但民事案件一般不會用這種手段;
_2、《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被告不到庭,法院可以缺席判決。但通常不會支持賠償雙倍房錢的要求,因為該數額過高,法院可能適當判決你支付一部分違約金的。
第二,被告不到庭,對於維護被告的權益是不利的,如果被告不能到庭,也可以委託代理人出庭。
被告不去法院會依法宣判,公告送達,並可以強制執行。但由於柏高在外地,被告可以向法院申請延期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