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法院
㈠ 法院拉黑名單了能過海關嗎
失信被執行人會被限制出境,並且,不能坐飛機,所以肯定不能過海版關的。
法院將會同公權安、工商、銀行、房管、航空、鐵路等部門啟動執行聯動制約機制進行信用懲戒,採取限制或禁止被執行人金融貸款、投資,禁止出國、出境、乘坐飛機、列車軟卧、在星級酒店食宿旅遊度假等措施,直至其全部履行義務為止,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處以司法拘留、罰款。
可以對失信被執行人採取的行為:
一是禁止部分高消費行為,包括禁止乘坐飛機、列車軟卧;
二是實施其他信用懲戒,包括限制在金融機構貸款或辦理信用卡;
三是失信被執行人為自然人的,不得擔任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
㈡ 《行政訴訟法》第十四條中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中什麼是海關處理的案件
訴訟法普遍地把「海關處理的案件」提高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有它的原因。
一是內,海關的業務種類繁容多,有的專業技術性較強,同時又涉及對外貿易和科技文化的交往。
二是,海關的行政級別比較高,基本相當於縣級以上行政部門。同時這也跟行政訴訟法把」縣級以上部門做被告的案件提高到中級人民法院」保持了一致性。
海關處理的案件主要就是一下兩種:
1,關稅的納稅義務人同海關發生納稅爭議
2,因海關做出的扣押查禁等行政處罰發生的糾紛
㈢ 走私罪歸地方法院管還是歸海關法院管
海關沒有法院,所有的走私罪都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㈣ 法院有債務糾紛出國海關會不讓過嗎
法院有債務糾紛出國,海關會不讓過的,見下面第二條。
以下五種人不回能出境:
答1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認定的犯罪嫌疑人;
2 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結民事案件不能離境的;
3 被判處刑罰正在服刑的;
4 正在被勞動教養的;
5 國務院有關主管機關認為出境後對國家安定造成危害或者對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
㈤ 不服海關處罰的案件,可以由哪個法院管轄
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海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
行政訴訟法第十四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
㈥ 海關遴選公務員,職位的一線監管工作。我現在在區縣法院工作,是公務員,如何選擇,是否去報考請高手點撥
海關挺慘,目前的收入比較差一點,被規范了兩次、審計了一次了,監管一線辛苦,倒班工作,沒有節假日和長假。其他還可以。我在北京海關。
㈦ 走私案件是屬於中級人民法院一審管轄的案件嗎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海關總署關於走私犯罪內偵查機關容辦理走私犯罪案件適用刑事訴訟程序若干問題的通知》六、走私犯罪偵查機關對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已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製作《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走私犯罪偵查機關所在地的分、州、市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七、人民檢察院認為走私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依法提起公訴。對於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向當地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
只是規定可以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但在實踐中是否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要看具體情況了。
至於你要提起行政訴訟,可以向海關所在地的法院提起。
㈧ 學法律的,請問是進法院好一點,還是海關好一點。海關的崗位是一線,服從關區二次分配的。
哪個復單位好點,這是沒有一個絕對的制標準的,看你自己心中的世界觀、價值觀如何。還是你想從工作量、工作強度、薪酬待遇這些方面作比較去選擇。不同地區的法院、海關的工作量、工作強度、薪酬待遇又會有區別,因此其實你這個問題不好回答。選自己喜歡的吧,忠實於自己的選擇,如果你喜歡法律、喜歡法律行業,那就選法院吧。
㈨ 法院、檢察院、司法局、公證處、海關,這幾個部門相對來說哪個比較好啊
按實際情況,法院、檢察院、司法局、公證處、海關這幾個機關並沒有可比性,你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自己的職業。
法院(court),是世界各國普遍設立的國家機關。主要通過審判活動懲治犯罪分子,解決社會矛盾和糾紛,維護公平正義。
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其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代表國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檢察院是世界各國普遍設立的國家機關,人民檢察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法律監督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這種自上而下的排列反映了檢察機關上下級是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及其集中統一的特點,這與人民法院上下級之間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有顯著不同。為了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檢察機關必須一體化,必須具有很強的集中統一性。
司法局是政府的司法行政部門。受黨委與政府領導,規格比法院、檢察院略低,是政府宣傳管理法律的專業職能部門。
公證處是依法設立,不以營利為目的,依法獨立行使公證職能、承擔民事責任的證明機構。
依據本國(或地區)的法律、行政法規行使進出口監督管理職權的國家行政機關。英語Customs一詞,最早是指商人販運商途中繳納的一種地方稅捐,帶有「買路錢」或港口、市場「通過費」、「使用費」的性質。這種地方稅捐取消後,Customs一詞則專指政府徵收的進出口稅,the Customs是徵收進出口稅的政府機構,即海關,是對出入國境的一切商品和物品進行監督、檢查並照章徵收關稅的國家機關。
㈩ 海關處理案件是否屬於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屬於,我國行政訴訟法第15條規定: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1、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2、海關處理的案件;
3、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4、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但行政訴訟法中對於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訴訟的,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所以參考書上的答案是正確的。
(10)海關法院擴展閱讀:
行政訴訟法規定的特殊地域管轄有兩種情況: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對此,《行訴法解釋》第九條第l款規定:行政訴訟法第18條規定:「原告所在地」,包括原告的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地。
所謂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連續居住滿1年以上的地方。所謂被限制人身自由所在地,是指公民被羈押、限制人生自由的場所的所在地。
行政訴訟法做這種規定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公民起訴,防止行政機關規避法律。這里需要注意的問題是:
1、凡涉及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無論其名稱,措施、程序和實施狀態如何,一律適用該特殊管轄。
2、行政拘留是否屬於這里所說的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學理上存在爭議。從保護公民訴權的角度來看,對公民採取行政拘留措施應當適用特殊地域管轄。
3、針對同一個案件,同一個或者不同的行政機關採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限制財產權利的強制措施、行政處罰的,原告可以選擇管轄法院,受訴人民法院可以一並管轄。
如果原告要求一並管轄,則受訴法院應當一並管轄。
對此,《行訴法解釋》第9條第2款規定:行政機關基於同一事實既對人身又對財產實施行政處罰或者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被扣押或者沒收財產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上述行為均不服的。
既可以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向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受訴人民法院可一並管轄。
因不動產而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所謂不動產,是指形體上不可移動或者移動就會損失其經濟價值的財產。
如土地、建築物、灘塗、山林、草原等。不動產所在地法院管轄是訴訟管轄制度中的一般規則,主要是為了就近調查,便於法院執行。這里需要注意的問題是:
1、不動產的范圍。行政訴訟法所指的「不動產」,應當是指「不動產權」,而不是「不動產物」;也就是說,屬於不可移動或者移動即損失其價值的物權。具體包括:不動產所有權、使用權案件,建築物的拆除、改建案件,不動產污染案件,自然權屬徵收案件,自然資源採伐許可案件等。
2、必須是「不動產案件」,即「不動產」必須是案件的客體或者當事人爭議的標的,或者「不動產」是產生行政訴訟的原因,當事人起訴就是為了解決不動產權屬問題,如果不動產僅僅是證據或者關聯情況,則不屬於不動產案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國有資產產權管理行政案件管轄問題的解釋》(2001年2月21日),當事人因國有資產產權界定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確定管轄法院。
產權界定行為直接針對不動產作出的,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產權界定行為針對包含不動產在內的整體產權作出的,由最初作出產權界定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過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產權界定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參考資料:網路-行政訴訟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