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廉政與法官

廉政與法官

發布時間: 2020-12-21 14:27:27

❶ 如何做一名廉潔勤政的好法官

回顧在過去的幾個月他的小輩判斷,感受了很多,細細品味,發現自己不經意間成熟一個不少,一個法官的自己的職業生涯更好的了解,但也更深刻的了解,是一個良好的判斷的人心中,是一個很容易的事。這都需要自己的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記住,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了法院的權威,法律的權威。 首先,成為一名優秀的法官,是忠於黨和人民有一個心,黨和人民交給我一個法官的權力,它必須是黨和人民負責,並始終敬畏的心臟和如果沒有,不要隨意了法官的法槌,一個好法官,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中立的形象,所以,實際表面,不偏袒,唯一的辦法,以增強人民群眾的在法治的信心來實現,法治,促進法治,能夠繩之以法之前,他們可以忠於法律,維護法官形象。宋魚水法官說了一句話:「法律人要甘於寂寞,要始終保持一個安靜的心,甘於寂寞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是在日常的工作環境,以符合他們的職業道德,忠誠事實上,忠實法律,清正廉潔,默默奉獻,只用這種境界,有一個方向感,在審理案件和骨幹,權為民所理解,我們必須權為民所用,人們必須有利於尋求,愛,必須是人,這種境界,是忠於法律事實,千萬不要被迷惑的愛,不以盈利為目的的誘惑,不驚的情況,堅持的法律不放鬆,只有這樣,才能准確地分析各種社會矛盾,為民解憂,為社會解難,實現立黨為公,執政為人民,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法官,我們必須發揚這種精神,展現當代法官解決糾紛,為人民,我們必須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工作,沒有地球驚天動地,沒有豪言壯語,然後才可以最真實地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實現正義的目的,法官不再是唯一的「官「,但真正的使者,太陽下最干凈的職業生涯。其次,為了成為一名優秀的法官,要為每一個法律術語的准確和熟練的使用,因此,洞察秋毫,良好的判斷力,漏判,誤判正義,公平正義,加強自身的業務能力的學習和自己的工作量,既作為一個紙做的,仔細研究,做知識型,學者,法官,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和掌握國內外先進外國法律觀念,終身學習作為自己的目標,在生活中,做初任法官,負責處理各種社會沖突歷史使命決定的,是為了捍衛文明的使者,公平和正義的化身,是守護神良心,法官的能力水平,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文明執法的效果程度,特別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人民法院加大對外經濟糾紛,其中的新時代的法官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法官,只有豐富的知識,不斷學習,提高能力,不斷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以適應新時代的法官的要求,在市場經濟秩序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務和有力的司法保障的新時代的法官,都應該有政治和理論知識應該是多學科的,只有掌握了豐富的理論知識,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法官,法官來完成作為一個初級法官歷史賦予的使命,加強法律基礎理論研究,一個完整的法律思維,掌握正確的法律方法,法律現象的做法抽自己的外表,看其精神實質,正確認識新事物,發展理論,並形成他們自己的學術角度來看,並從而作出正確使用自由裁量權公平合理的決定,堅持學習,掌握新的思想和理論,法律,提高了質量和效率的審判,並因此建立了法官的形象,再次贏得了公眾的尊重和信任,是一個很好的法官,但也學會換位思考,尤其是站在弱勢地位的分析和判斷,在審理案件時,當事人不能作出理性而敗訴,因為不知道怎麼但是要快審快結,盡快太陽撫慰薄弱的法律頭腦。法官是公正和愛的化身。法官應該做有利於雙方換位思考,使各方的利益,對法院工作的當事人的訴訟努力減少和提高效率的每一個聽證會,認真抓好每個案件的事實,正確運用法律,程序性和實質性,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統一,這樣做,鐵定沒有流產,提高案件的質量和效率,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使每一個雙方的問題,一邊走一邊面帶微笑,案結事做與司法的完整性和一顆慈愛的心來形容的感情法官允許人民法院的最值得信賴和最講公平,其中的大部分原因,我們是人民的法官,我們必須把握司法尺度作為初任法官,我們必須學會換位思考,做一個「平民」法官,換位思考經歷風風雨雨的人,法官和群眾之間的距離更接近,群眾路線,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脫下身上的長袍,放下手中的木槌,調查人員深入到群眾中去,使用語言的人聽理解,接受這種做法,司法和溫暖關懷的心的人,讓司法更貼近人民,心與正義的人民和我們的工作讓心臟更加堅實再次,一些細致,我們吃再多的苦,更容易累,人們將能夠運行一個小的旅途腿,少犯一些困難,從而加深了法官與群眾的感情,樹立親民,在行使職權時,多為當事人考慮,所以常懷慈愛的心,常興搬家的人,樹立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無小事,群眾,堅持從群眾中去的工作作風,真正為人民的正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的道路是很長的,知識型,學者型好法官一樣,太長,只有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和能力,採取信任人判斷法官是令人羨慕的職業,一個古老的標題,選擇評委選擇的道路來面對人民的利益,使用,以防範他的生命,面對危險,永不退縮的法律辯護,符合公平和正義, ,面對利誘,從未動搖。選擇法官之路,我會記住,公正司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選擇法官的道路,我將「苟國家生以,由於避免財富「勉,做一名法官人民滿意,今年中國有古老的寺廟彩繪,我會說我不後悔選擇法官之路 - 第1部分合計1

❷ 法官不得兼任企業法律顧問這是能表示法律清正廉潔的嗎

現實情況是,很多法官退休後被企業高薪返聘為高級法律顧問,其中不乏法院原來的領導,參考樓忠福往事。

❸ 法官如何保持廉潔司法,實現司法公正

這個太難了。。。
首先要整體國民素質大幅度提升,這就要求生產力發展到一內定的水平;
其次要有公正容、透明的司法檢查制度,完善的法律條文;
另外還要有相對高額的法官薪酬和福利高薪養廉
其他的還有輿論的牽制啊 民眾的法律意識提升啊 等等

❹ 廉潔有哪些代表

在我國,凡堪稱廉潔典範者,無不具備知錯改錯的風格,而絕不文過飾非。清代,出任江蘇廉訪使的林則徐便是「廉不蔽惡」的踐行者和示範者。他在自己的大堂兩旁親自撰書了一副對聯:求通民情,願聞己過。不僅號召人們揭發貪官污吏,而且鼓勵人們給自己多提意見,他一定虛心接受,堅決改正。後來,果真有百姓對他「納諫」過程中手下人的假公濟私提出忠告,他便很透明地處理了此事,一時傳為美談。林則徐的另一副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紉,無欲則剛」,是傳世警言,也是後人之鑒。這一副對聯正是他在一八四零年擔任欽差大臣,查禁鴉片,「紅得發紫」時所作,掛在府廳內。面對當時形形色色的威脅、利誘,他公然宣明自己的觀點:要廣泛聽取各種意見,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當官的必須堅決杜絕私慾,才能看清自己存在的問題,才能剛正不阿地挺立世間。試想,流芳千古的林則徐,倘若無「廉不蔽惡」之念,又豈會有無私無畏之行呢?

無獨有偶。清代參倒和珅的代表人物高郵籍的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在嘉慶年間,可謂名重一時,而他們對自己治水的過失(系王念孫的過錯)在奏章中不僅不掩蓋,不飾非,而且主動攬責任,找原因,並按規定堅持「罰俸」,由王念孫賠償17259兩白銀。這對廉潔為官、俸祿薄寡的王念孫來說確實是不小的數字。後來,還是王引之靠借貸和扣除養廉銀償還,歷時十多年才還清。這也就演繹成高郵的一段「父債子還」的佳話。在別人避之不及,唯恐醜名沾身的時候,王氏父子主動承擔過失,磊落從政,正步人生,這是何等的可貴啊!

在當代,周恩來總理更是艱苦樸素、「廉不蔽惡」的典範。在他出國期間,工作人員為他修理了早該修理的住房。為此,他嚴厲批評了工作人員。按說,這算不得多大的過錯。但總理還是嚴格要求自己,在會議上認真作了自我批評。一九六一年,有人勸周總理寫一本書,總理笑了笑,爽快地說:「如果我寫書,我就寫我一生中的錯誤。」又風趣地說:「這可不是盧梭的《懺悔錄》,而是要讓活著的人們都能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以上僅是偉人的生活瑣事,然而由此足以窺見「廉不蔽惡」的形象注腳。

在我們法官來說,審判職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決定了法官必須心存正義,信守廉潔。法官首先應該是公正的,才能努力實現司法獨立。古今中外,世事更迭,然「法官」始終是「主持公道,伸張正義、懲惡揚善,激濁揚清」的代名詞。按照亞里士多德的看法,公正是每個人的美德,然而對於法官來說,公正是最基本的素質。「理想的法官就是公正的化身」。缺乏公正意識的法官根本不是真正的法官。公正不僅要求法官始終保持超然獨立的地位和心態,既不可以與訴訟當事人發生任何利益關系,也不得將個人的愛好、憎惡、偏見帶入司法審判過程,同時也要求法官充分理解法律的正義價值,要有追求正義的良心和品德。

法官宋魚水

❺ 如何做一名清正廉潔的法官

法官乃會說話的法律,以事實為依據,法律為准繩辦理案件,就是一名清正廉潔的法官

❻ 法院怎樣加強嚴守紀律教育和廉潔司法教育

一是法官要講學習。實踐證明,堅定的意志和信念,來自於對科學理論的學習,來自於思想深處的自覺。今天我們的黨員幹部,只有深刻認識到腐敗對自己成長和安全、對黨的事業、對國家前途的巨大危害和嚴重後果,才能具有自覺抵禦腐敗病毒侵蝕的免疫力。作為法官,大家都明白:公而不正要出事,廉而不潔要誤事,不廉不潔更壞事。因此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僅要加強業務學習,還要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不斷地打掃自己思想上的政治灰塵,不斷地從違法違紀案件中吸取深刻教訓,不斷地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這樣,我們就能使自己具備一貫的、堅定不移的正直廉潔的思想和觀念,才能防止有一天犯下錯誤,釀成悲劇,身敗名裂。
二是法官要講品格。法官的品格是法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反映,是道德、良知、責任心的共同體。從公正司法的角度來看,一個講道德、有良知、負責任的法官,所辦理的案件基本不會偏離正義的「中軸」,反之,如果辦案法官品格低劣,那麼司法權就難免會淪為作姦犯科的工具;從廉政的角度來看,一個有良好品格的法官,即使有「犯錯」的機會也「不願為」;而品格低劣的法官,只能依靠不斷嚴密制度約束使其「不能為」,從而一再加大制度建設的成本。法官作為承載維護公平正義使命的「社會精英」,對其品格的要求,要遠遠高於普通社會公眾。
法官品格的提升,需要日積月累地磨礪和型塑。既是領導管理者的責任,更是每個法官自覺的、日常的道德修養。作為法官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要養成高雅、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培養良好的情趣愛好,提倡科學文明的生活理念,既要健康長壽增加生命的長度,也要豐富多彩拓展生命的寬度,更要造福社會提升生命的高度,做一個上對得起國家和法律,下對得起當事人和黎民百姓、對得起家庭父母妻兒的法官,這樣的法官才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稱職的法官。
三是法官要保廉潔。當下,「不廉潔」對司法工作的殺傷力遠遠超過司法不公。越來越多的事例說明,法官職業已經成為「高危行業」,「法官」二字對我們自身也有強大的威懾力,審判權、執行權一旦行使不當,將會招致道德風險、法律風險直至牢獄之災。作為一名法官,一定要把廉潔作為人生的「必修課」,努力做到「三要」:一要慎微。管住自己的腿,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管住自己的手,不該拿的堅決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該吃的堅決不吃;二要慎交。交友、交心、不交財,親賢者,遠小人,對那些懷著個人目的前來「拉拉扯扯」的人,要保持高度警惕,凈化「社交圈」;三要慎獨。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原則,不為利誘,講政治、講正氣、講廉恥,勤於學習,甘於寂寞,樂於奉獻。「良田千頃,日食三升;廣廈千間,夜卧八尺」。作為一名法官,一定要把金錢、名利看得淡一些,從容一些,寧靜一些,切不可把自己陷進金錢、名利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❼ 法院加強廉政建設的意義

構建法院廉政文化建設制度,具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1、構建法院廉政文化建設是堅持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我們黨今後一段時期的指導思想、工作重點和任務是堅持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持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大力弘揚廉政文化。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設和文化建設相結合的產物,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全社會而言,建設廉政文化,能使各類公務人員和廣大民眾時時處處受到高尚、文明、清廉風氣的感染和熏陶,在全社會營造廉潔光榮、腐敗可恥的廉政文化氛圍。人人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恪守社會公德,在參與訴訟活動中公平、公正、誠信,杜絕說情、請吃、賄賂等不良現象。法院廉政文化既有廉政文化的共性,也有司法工作的個性,其核心價值觀是為民、公正、清廉。為民是本質特徵,公正是根本內涵,清廉是內在要求。
2、構建法院廉政文化建設是落實「公正司法、一心為民」指導方針的根本要求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和諧社會就是法治社會。胡錦濤總書記要求,人民法院必須「公正司法,一心為民」。最高人民法院明確把胡錦濤總書記的這一重要指示作為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題和指導方針。「公正司法,一心為民」是新時期人民法院全部司法活動的根本標准,也是構建人民法院廉政文化建設制度的指導思想。廉潔與公正是聯系在一起的。「公生明,廉生威」,一個清正廉潔的法官,能促使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反之,如果法官不廉,貪贓枉法,必然導致司法不公和司法公信力的缺失。另一方面,廉潔與為民密不可分。廉政是對領導幹部從政的基本要求,也是對法官從事司法活動的職責要求。如果法官漠視人民群眾的訴求,利用審判權、執行權謀取一己私利,徇私舞弊,枉法裁判,則與司法為民的要求格格不入。人民法院通過建設廉政文化,營造尊廉崇廉的氛圍,使法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宗旨觀念和職業道德意識,在司法活動中公正裁判,社會公眾才會從內心敬仰法律、敬重法官,堅定對司法公正的信心。
3、構建法院廉政文化建設是人民法院加強自身反腐防變能力的現實要求
近幾年來,全國法院系統通過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健全落實各類廉政制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法院系統的反腐倡廉斗爭形勢仍很嚴峻。在社會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的轉軌變型時期,法官面臨著更多的考驗和誘惑。由於法官是握有審判權和執行權的執法者,因此,少數當事人、律師或訴訟代理人為了在訴訟和執行中實現其不正當目的,有的便通過各種人情關系向法官說情,有的則千方百計與法官拉關系,有的試圖用吃請和送錢送物等手段直接或間接賄賂或腐蝕法官。據調查,當前法院系統的違法違紀案件仍然呈易發多發的態勢。利用審判權、執行權貪污受賄、枉法裁判、違反社會管理秩序和社會道德的現象時有發生。中級法院前不久發生的一起違法違紀案件其教訓就十分深刻。這就告誡我們,法院自身的廉政建設形勢嚴峻,必須亟待加強。

❽ 如何保證廉潔執法

一、當前法官隊伍公正廉潔執法現狀及其原因

1、當前法官隊伍執法現狀。法官隊伍的整體素質總的來說是好的,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風紀律上、業務能力上都是過硬的,特別是通過「人民法官為人民」、「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等主題教育活動、法官的精神面貌、紀律作風、職業操守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觀,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認可。但我們還要看到現實的法官隊伍離黨和人民的要求仍有相當的差距,法官隊伍整體素質尚不可完全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法官審理案件貪污受賄現象常見不鮮,辦理「關系案」「金錢案」「人情案」現象時有發生,有的法官業務水平不高,辦理案件「案結事不了」,導致當事人赴京、赴省上訪,在社會上造成不良輿論,有的法官效率低下,對所承辦案件久拖不決、「冷、硬、橫、推」的官老爺態度仍然存在等等。雖然這些現象不是法官隊伍的主流,但已嚴重影響了法官隊伍的社會形象和群眾對司法公信力的信任。《廉政准則》是中央在新形勢下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有力舉措,是規范黨員領導幹部從政行為的重要基礎性黨內法規,是指導法院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實踐的具體標准,也對新形勢下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它的實施對於保證法院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加強法院幹警廉潔自律和隊伍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是以准則為導向,促進法官司法廉潔公正。教育幹警嚴格遵守廉政准則的各項規定,加強自我約束,嚴格自律,認真執行最高法院「五個嚴禁」規定、省高級法院「十條禁令」規定,提高自身廉政意識,杜絕出現辦理「關系案」「金錢案」「人情案」現象發生,要做「廉潔法官」辦「廉潔案件」。同時,堅持從嚴治院,嚴格執行「一崗雙責」責任制,全面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不懈地抓好示範教育和警示教育,進一步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健全完善違紀違法責任追究等制度,努力實現制度建設與反腐倡廉同步推進,打造廉潔型法院。

2、造成以上現狀的原因第一是個別法官思想道德素質不高,缺乏職業道德。法官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道德對於審判執行工作公正廉潔高效開展起著根本性作用。個別法官作風不正、思想不純、紀律不嚴、道德品質低下,不僅影響個案的公正處理,而且有損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整體形象,嚴重破壞司法權威和法制尊嚴。當今社會由於個別法官理想缺失、放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改造、忽視學習等因素形成了他們在思想道德層面的廉政意識鬆懈,甚至貪圖享受、貪污受賄、漠視群眾利益等消極思想狀況,導致他們缺乏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沒有牢固樹立起司法為民的工作作風,漠視群眾,工作隨意,滿足現狀,影響了公正廉潔執法效果。當前法官隊伍執法現狀。法官隊伍的整體素質總的來說是好的,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風紀律上、業務能力上都是過硬的,特別是通過「人民法官人民」、「為人民司法、為大局服務」、「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等主題教育活動、法官的精神面貌、紀律作風、職業操守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觀,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認可。但我們還要看到現實的法官隊伍離黨和人民的要求仍有相當的差距,法官隊伍整體素質尚不可完全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法官審理案件貪污受賄現象常見不鮮,辦理「關系案」「金錢案」「人情案」現象時有發生,有的法官業務水平不高,辦理案件「案結事不了」,導致當事人赴京、赴省上訪,在社會上造成不良輿論,有的法官效率低下,對所承辦案件久拖不決、「冷、硬、橫、推」的官老爺態度仍然存在等等。雖然這些現象不是法官隊伍的主流,但已嚴重影響了法官隊伍的社會形象和群眾對司法公信力的信任。第二是受社會風氣的影響和誘惑導致法官廉潔信念缺失。幹警在對外工作生活的交往中,接觸到各類人群,由於他們自身利益的需要,對幹警利誘、拉攏,導致違法違紀現象發生。不少人固執地認為,錢能通神,有錢能使鬼推磨,為打贏官司,不惜重金開道,行賄法官。還有些當事人,明知自己有理、有據,卻受社會上謠傳的影響,認為不送禮,有理也打不贏,只有向法官「送禮贈物」心裡才踏實,在這種風氣的引誘下,使得一些本身薪水不高且意志不堅定的法官成了金錢物品的俘虜,導致個別案件成為「不廉潔」案件。第三是個別法官沒有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有些法官認為我是案件承辦人,我掌握案件判決的生死大權,所以辦理案件的隨意性較大,認為只要不違反法律大的原則,濫用自己手中的「自由裁量權」,孰不知權利是人民賦予的道理,這就要求我們幹警切實增強責任意識,過好權力關,切實增強自律意識,過好利益關,切實增強自省意識,過好社交關,切實增強道德意識,過好生活關,切實增強接受監督意識,過好誠實關,樹立終於法律、終於事實信念,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第四是缺乏法官職業內部監督制約機制。人民法院是行使審判權的國家機關,與法官相關的腐敗行為多數是審判權的不正當行使,因此就會直接反映到與審判相關的重點崗位和重點人員中。多數表現在合議庭制度的運行上。合議制是法院的一項審判制度,目的是為了減少個別法官獨斷專橫而帶來不公正的裁判,是審判權避免腐敗侵蝕的一道屏障,然而在法院的內部工作流程中,由於法官隊伍缺乏,社會矛盾的增多,案多人少現象嚴重,簡易程序越來越多的使用,這意味著審判權越來越集中到案件承辦人個人手中,案件合議制在部分案件的審理中形同虛設,導致個別案件缺乏內部監督,案件審判權高度集中在案件承辦人手中,導致個別法官濫用審判權,造成案件審理不公。

❾ 中國廉潔的法官佔法官總數幾成

環境造就的 在那樣的一個氛圍內 白紙 終究會被染色 而不被染黑的話 很可能是被撕碎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