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法院
❶ 關於治安拘留和法院處罰
起訴到法院也是民事賠償案件,你要作出賠償的,誤工費是必須支付的項目。
❷ 最高院規定的嚴重違反社會治安案件都有哪些
只要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都算嚴重違反社會治安案件。
《回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答處罰法》第二條 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二十條 違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從重處罰:
(一)有較嚴重後果的;
(二)教唆、脅迫、誘騙他人違反治安管理的;
(三)對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證人打擊報復的;
(四)6個月內曾受過治安管理處罰的。
第一節 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和處罰
第二節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和處罰
第三節 侵犯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和處罰
第四節 妨害社會管理的行為和處罰
❸ 同一治安違法行為法院和公安是否可以分別進行處理
一般不行,治安違法行為由公安處理即可。
❹ 治安處罰書都罰款法院怎麼判民事賠償
罰款與民事賠償,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1、罰款,是行政處罰手段之一,版是行政執法單位對違權反行政法規的個人和單位給予的行政處罰。對於被處罰人來講,承擔的是行政責任,是不能代替或者免除民事賠償責任的。
2、民事賠償是由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侵權引起的民事責任。
3、舉例說明:在故意傷害行為中,對打人者的罰款要上繳國庫,民事賠償要支付給受害人,是對受害人的補償。所以,打人者被罰款後,並不影響法院對民事賠償責任的判決。
❺ 治安拘留期間我可以繼續申訴法院
被處罰人不服行政拘留處罰決定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因此,在治安拘留期間,被處罰人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法律依據:
1、《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一百零七條 被處罰人不服行政拘留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可以向公安機關提出暫緩執行行政拘留的申請。公安機關認為暫緩執行行政拘留不致發生社會危險的,由被處罰人或者其近親屬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條件的擔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200元的標准交納保證金,行政拘留的處罰決定暫緩執行。
2、《行政復議法》第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3、《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四十五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
您好,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條內規定的答復在容2000.02.29由最高人民法院頒布。內容如下: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關於董國亮不服重慶市公安局大渡口區分局治安管理處罰抗訴再審請示一案的請示報告》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條規定的「賣淫嫖娼」,一般是指異性之間通過金錢交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性服務以滿足對方性慾的行為。至於具體性行為採用什麼方式,不影響對賣淫嫖娼行為的認定。
此復
❼ 治安處罰完還能向法院提起訴訟嗎
治安處罰,承擔的是行政責任,對方起訴,是要求承擔民事責任,兩個不沖突,
有些案件判刑後還要承擔民事責任的。
❽ 派出所治安案件調解協議書是法院判決主要證據嗎
是的
從11月1日起,人民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公民將不得隨意撕毀、拒不履行雙方自願協商達成的調解協議,這是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明確規定的。與此同時,司法部也頒布了《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進一步明確了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設置、組成和運行機制,調解民間糾紛的范圍,方式和分工,程序和要求,以及人民調解協議的訂立和履行。這兩部法規都將於11月1日起施行。
調解協議以誠為本 上法庭將被作為證據 根據相關規定,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並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調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性質。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調解協議。 法律界人士說,對調解協議法律地位的確認意味著人民調解協議在法庭上將被作為一種證據對待。過去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後,如一方當事人反悔,按照民事法的規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在這個過程中,調解協議變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而今後,調解協議一旦達成,如果反悔不履行,你也可以向法院起訴,但調解協議這時就變成一個證據,法院受理後審查你這個協議是否有效,只要調解協議的內容是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的,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不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及社會公共利益,也不存在重大誤解或者顯失公平情況的,人民法院就以此作為解決當事人糾紛的依據,以裁判的形式維護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要求你履行。因此雙方簽訂調解協議應以誠信為本遵照履行,隨意反悔將行不通。法學家們認為,調解協議的「橡皮圖章」變硬了,這表明法律對於誠信行為的保護力度加強了。
❾ 治安管理可以告上法院嗎
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的都是行政責任,一般都是罰款和行政拘留,不會到法院開庭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