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法院
⑴ 在微信微法院怎麼申請強制執行
好像不行吧,微法院是對應案件的。可以電話咨詢當地法院啊,有專門的熱線的。也可以通過郵寄材料申請強制執行
⑵ 法院可以調出微信聊天記錄嗎
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的。
法院查看可認定微信聊天記錄作為證據的裁判規則:
導讀:微信聊天記錄作為新型的電子證據與其他電子證據一樣,都具有使用者身份隱蔽且信息易被篡改等特點,影響了微信證據的證明效力。本期法信小編整理《人民司法·案例》2016年第8期相關案例,結合其他案例、觀點及法條,對微信聊天記錄作為證據的證明效力作出了闡釋,希望能夠為讀者提供參考與幫助。
《人民司法·案例》未實名認證微信聊天記錄滿足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條件的,可以成為定案證據——肖金平訴簡時掄借款合同糾紛上訴案。
網聊記錄可以作為證據,但應當確定使用者身份及內容未被刪除篡改。
2. 庭審中,通過被申請人手機微信提取並撥打的電話號碼為申請人的,可以確認被申請人手機微信中微信號的真實身份即為申請人。
3. 滿足條件的微信聊天記錄可以成為定案證據。
⑶ 法院怎樣查詢被執行人的支付寶和微信賬戶
如果被執行人有支付寶和微信賬戶,而法院需要這些資料。那麼法院可以直接向支付寶公司發出協查公函,支付寶會把指定賬號所有信息提供給法院。同理微信公司收到協查公函也需要向法院提供賬號所有信息。
執行前提是需要知道被執行人有支付寶和微信賬戶,不能在無法確認的情況下亂發協查通知。
(3)微信法院擴展閱讀:
1、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2013年11月14日與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明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納入徵信系統相關工作操作規程。
今後,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將被整合至被執行人的信用檔案中,並以信用報告的形式向金融機構等單位提供,供有關單位在貸款等業務審核中予以衡量考慮。
2、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2013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82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規定中所指的"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六類人名單。
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3、通俗叫法是"失信者黑名單",例如,2013年7月19日央視新聞和新華社的新聞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通俗地稱之為"失信者黑名單"。這意味著全國法院將建立"失信者黑名單"制度,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將被人民法院向社會公布。
參考資料:
網路——被執行人
網路——法院權力
⑷ 法院可以要求騰訊調取你的微信聊天記錄么
法院可以要求騰訊調取微信聊天記錄。
2012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明確了電子數據為法定的證據類型。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視聽資料包括錄音資料和影像資料,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
微信作為一種新興的網路傳媒工具,它整合了電子郵件、網上聊天、博客、QQ聊天工具、網上購物、網路支付平台等功能。微信平台上的信息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在,顯然屬於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范疇,由於使用的普及性,目前在訴訟中作為證據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4)微信法院擴展閱讀:
微信證據要得到採信,須滿足兩個前提條件:
一是微信使用人就是當事人雙方。因微信不是實名制,若不能證明微信使用人系當事人,則微信證據在法律上與案件無法產生關聯性。
二是微信證據的完整性。此條件關涉微信證據的真實性及關聯性,因微信證據為生活化的片段式記錄,如不完整可能斷章取義,也不能反映當事人的完整的真實意思表示。
由於缺乏明確的認證規則和專門的電子證據鑒定機構,部分公證、鑒定存在瑕疵缺漏,這些都增加了法院對電子證據認證的難度。因此,建立專門的電子數據證據鑒定機構並明確其認證規則,是目前「微信」證據發展的必然需求。
⑸ 我的微信被法院練結可以用別人的微信自己用嗎
你的微信被法院凍結,別人的微信,你可以用他的手機,他自應該是能用的
⑹ 微信錢包的錢法院能強制劃走嗎
「老賴」欠錢不還,其微信錢包的流動資金也可以被劃扣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6)微信法院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除責令其履行協助義務外,並可以予以罰款:
(一)有關單位拒絕或者妨礙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
(二)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的;
(三)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扣留被執行人的收入、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轉交有關票證、證照或者其他財產的;
(四)其他拒絕協助執行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對仍不履行協助義務的,可以予以拘留;並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
⑺ 法院會凍結微信錢包嗎
微信不屬於國營單位,微信錢包裡面的錢法院凍結不了。關鍵是,微信你也不敢放過多大額度金額,微信存在安全隱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 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7)微信法院擴展閱讀:
執行財產:
被申請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
查封是一種臨時性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對被申請執行人的有關財產貼上封條,就地封存,不準任何人轉移和處理的執行措施。
拍賣是人民法院以公開的形式、競爭的方式,按最高的價格當場成交,出售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
變賣是指強制出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以所得價款清償債務的措施。人民法院在 執行中需要變賣被申請執行人財產的,可以交由有關單位變賣,也可以由人民法院直接變賣。由人民法院直接變賣的,變賣前,應就價格問題徵求物價等有關部門的意見,變賣的價格應當合理。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的存款和收入,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財產所得的金錢,應及時交付申請執行人,並結束執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