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涉外仲裁
① 確認涉外仲裁協議效力案件的管轄
最高院管轄的案件:1,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2,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最高院管轄的案件:1,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案件:1,重大涉外案件。2,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3,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院管轄的案件。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轄。最高院管轄的案件不多,中院的管轄問題可能會更麻煩一此,建議對比記憶效果更好一些。
② 法院對國內仲裁的審查區別於涉外仲裁,是案件的區別還是仲裁機構區別
是案件的區別而不是仲裁機構的區別。
當然,對於國內仲裁機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在專業人士心目中的地位並不是其他國內仲裁機構能夠取代的,就象北京二中院在審理知識產權方面、福州中院在審理行政案件方面,還是有權威和非權威一說的。
③ 涉外仲裁的法律法規都有哪些求解
在我國的《民事訴訟法》中涉外仲裁的法律規定:
有第二百五十七條 涉外經濟貿易、運輸和海事中發生的糾紛,當事人在合同中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書面仲裁協議,提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仲裁的,當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百五十八條 當事人申請採取財產保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涉外仲裁機構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提交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裁定。
第二百五十九條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裁決的,當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第二百六十條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二)被申請人沒有得到指定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於其他不屬於被申請人負責的原因未能陳述意見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與仲裁規則不符的;
(四)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
第二百六十一條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重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百六十六條 人民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如果被執行人或者其財產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當事人請求執行的,可以由當事人直接向有管轄權的外國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的規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請求外國法院承認和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決,當事人請求執行的,如果被執行人或者其財產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應當由當事人直接向有管轄權的外國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
第二百六十七條 外國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承認和執行的,可以由當事人直接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也可以由外國法院依照該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的規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請求人民法院承認和執行。
第二百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對申請或者請求承認和執行的外國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進行審查後,認為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承認其效力,需要執行的,發出執行令,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不予承認和執行。
第二百六十九條 國外仲裁機構的裁決,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承認和執行的,應當由當事人直接向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其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辦理。
④ 涉外案件約定外國仲裁機構仲裁在中國法院起訴中國法院有管轄權嗎
您好,若雙方就涉外案件已經約定仲裁條款,那麼適用仲裁,任何一方不得向法院起訴。建議當面咨詢律師。
⑤ 涉外仲裁和國內仲裁有什麼樣的區別
中國仲裁法對涉外仲裁與國內仲裁是區別對待的,所以區分涉外仲裁與國內仲裁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是中國的涉外仲裁機構,其受理的仲裁大都為涉外仲裁,其它仲裁委員會如北京、上海等屬於地方仲裁機構也可以稱為國內仲裁機構,它們受理的仲裁多為國內仲裁。隨著我國仲裁事業的發展,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也受理部分國內爭議,而地方仲裁機構也可能受理涉外爭議,所以涉外仲裁與國內仲裁劃分不能以受理機構來劃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見,法院在認定是涉外仲裁還是國內仲裁時,看所仲裁的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如屬於涉外民事法律關系,則為涉外仲裁,反之則為國內仲裁。中國仲裁法對涉外仲裁與國內仲裁是區別對待的,所以區分涉外仲裁與國內仲裁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是中國的涉外仲裁機構,其受理的仲裁大都為涉外仲裁,其它仲裁委員會如北京、上海等屬於地方仲裁機構也可以稱為國內仲裁機構,它們受理的仲裁多為國內仲裁。隨著我國仲裁事業的發展,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也受理部分國內爭議,而地方仲裁機構也可能受理涉外爭議,所以涉外仲裁與國內仲裁劃分不能以受理機構來劃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見,法院在認定是涉外仲裁還是國內仲裁時,看所仲裁的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如屬於涉外民事法律關系,則為涉外仲裁,反之則為國內仲裁。
⑥ 涉外合同需仲裁的如何
涉外合同需仲裁的辦法:當事人應當根據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書面仲裁協議,向有關的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依法裁定後,予以執行,若不服仲裁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一條
涉外經濟貿易、運輸和海事中發生的糾紛,當事人在合同中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書面仲裁協議,提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仲裁的,當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百七十三條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裁決的,當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⑦ 對哪些涉外仲裁裁決人民法院不予執行
根據仲裁民事訴訟規定於內仲裁言予執行仲裁裁決情形包括: 、事合同沒訂仲裁條款或者事沒達仲裁協議 仲裁應雙事自願基礎進行仲裁協議事雙致達授予仲裁庭審理案件依據仲裁基礎事糾紛發前沒訂立仲裁條款事未達仲裁協議仲裁機構權受理事間糾紛爭議管轄權仲裁沒根據裁決能執行 二、裁決事項屬於仲裁協議范圍或者仲裁機構權仲裁 前者主要指裁決事項雖律允許事仲裁協議未作約定者則主要指裁決事項本身律所允許仲裁事項具仲裁性依仲裁第3條規定列爭議仲裁:1、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2、依應由行政機關處理行政爭議兩者實質都仲裁機構越權仲裁其裁決能予執行 三、仲裁庭組或者仲裁程序違反定程序 仲裁程序嚴格合同重要律者都指:、嚴格程序往往比較完美實體更具意義古說徒能自行說沒套完善、精確程序機制律條文規定再起應作用設置套嚴格程序規並確保套程序社良實施、妥善運作才能使律所賦予權利何課加義務真落實處所各律素特別強調程序重要運作仲裁作種准司其程序於實體權利義務影響同忽視仲裁庭裁決程違反仲裁第二節規定其裁決結同予執行仲裁庭由事同意仲裁員組或者仲裁員應避未避或者事未經合通知即做缺席裁決等等事理由懷疑裁決公性裁決予執行 四、認定事實主要證據足 證據認定事實基礎認定事實劃責任確定各權利或義務前提證據足能做認定事實清楚事實清能確劃責任及確定權利義務仲裁員沒充證據證明情況枉裁斷能錯誤認定案情使事實體權利義務配與應現情況現誤差裁決能准確、公予執行項規定使院僅僅囿於仲裁程序進行審查已經進入實質性審查范圍項規定事向民院申請撤銷裁決及涉外仲裁裁決予執行理由所未曾提應說種理由設立面增院權力負擔另面給仲裁程帶壓力 五、適用律確錯誤 案件認定事實清楚錯誤適用律性質爭議(合同)適用關於彼性質爭議(侵權)律或類型爭議(加工承攬合同糾紛)適用關於彼類型爭議(買賣合同糾紛)律都使事權利義務發變化錯誤適用律造公結院依裁定予執行該仲裁裁決 六、仲裁員仲裁該案件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裁決行 仲裁第34條第4項已經規定仲裁員私自見事、中國或者接受事、中國請客送禮則應避仲裁員具述情形都具強目性即企圖傾向事利益參與仲裁程作利於裁決所述行索賄受賄行相表與徇私舞弊、枉裁決則往往關系仲裁員述行情況難免要偏袒難保持立、公私裁決難公予執行 七、裁決違背社公共利益 我新《民事訴訟》第237條第3款規定民院認執行該裁決損害社公共利益予執
⑧ 中國法院拒絕涉外仲裁機構的下達的裁決書後,當事人怎麼處理
可以重新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
對於涉外仲裁機構的裁決,當事人申請我國法院執行,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具有法定應不予執行的情形的,我國法院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重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依據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七十四條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二)被申請人沒有得到指定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於其他不屬於被申請人負責的原因未能陳述意見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與仲裁規則不符的;
(四)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
第二百七十五條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重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⑨ 涉外仲裁和國內仲裁的申請執行法院均為被執行人住所地中院或被執行財產地中院嗎
1執行機構負責執行下列生效法律文書:我國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和調解書;人民法院依據《仲裁法》有關規定作出的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裁定;經人民法院裁定承認其效力的國外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
2、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或二百六十條的規定仲裁裁決是否有不予執行事由進行審查的,應組成合議庭進行。
3、仲裁機構作出的國內仲裁裁決由被執行人住所所在地或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前款案件的級別管轄,參照各地法院受理訴訟案件的級別管轄的規定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