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市人民法院
A. 廣西特大殺人案回顧:手持柴刀連砍同族之人,連殺七人皆是婦幼!結果怎樣
2006年7月13日上午10時許,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殺人狂魔梁積倩進行了宣判:判處梁積倩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據村民透露,梁積倩平日老實憨厚,膽小怕事。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怎麼會蛻變成一夜連殺七人的殺人狂魔,所殺之人皆是家族中年幼的孩子和嫂子。
梁積倩到底經歷了什麼,使得他與家族之間有如此深仇大恨。請大家跟隨小編走進欽州特大殺人案,一起探尋案件背後隱藏的真相。
同年4月28日,梁積倩聽到同村之人不斷嘲諷其要絕戶,這無疑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長期生活於壓抑環境中的梁積倩終於爆發了。他轉身回到家中,操起菜刀,便朝人群跑去。
就這樣慘劇發生,6個曾經欺負過兒子的兒童被砍死,曾經羞辱過他的嫂子也被砍死。在這一刻,梁積倩擠壓的內心也許得到了釋放,但終究難以逃脫法律的制裁。
此案,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通過此案,我們不難發現,兇手梁積倩整日生活在壓抑之中,最終爆發釀成慘禍。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應當給予對方基本的尊重。此案的發生,不僅是梁積倩一人的悲哀,同時也是人性的一種悲哀。
B. 百香果女童案的二審結果如何
2020年5月11日,廣西高院回復新京報記者稱,二審刑事判決中,考慮到上訴人楊光毅(專一審被告人)具有屬自首等情節,改判死緩,但已對其限制減刑。
另據最高人民法院官微昨日消息,最高院決定對廣西高院二審終審的楊光毅強奸一案調卷審查。
C. 「百香果女孩案」再審案公開宣判,對楊光毅改判死刑
2020年12月2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對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再審的原審被告人楊光毅強奸案進行公開宣判:撤銷原二審判決,改判楊光毅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本案再審期間,廣西高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依法為楊光毅指定了辯護律師,依法對申訴方提交的新證據線索進行了調查核實。12月13日,組織檢察員、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召開了庭前會議。同月15日依法不公開開庭審理本案。整個再審過程充分保障了各方訴訟權利。
2018年10月4日,楊光毅使用殘忍的暴力手段姦淫年僅十周歲的被害人楊某某,致被害人死亡。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強奸罪判處楊光毅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廣西高院二審改判死緩,對其限制減刑。案件生效後,最高人民法院對該案調卷審查。期間,被害人母親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申訴。最高人民法院於2020年11月3日指令廣西高院再審。
廣西高院經再審認為,楊光毅犯罪手段極其殘忍,情節極其惡劣,社會影響極大,罪行極其嚴重。楊光毅雖有自首情節,但結合其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及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依法對其不予從輕處罰,對該案作出上述改判。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員、被害人親屬及訴訟代理人、原審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參加了宣判。部分媒體記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有關方面代表七十餘人旁聽了宣判。
D. 百香果女童案的案件經過如何
廣西靈山10歲女童小燕(化名)2018年在回家途中被同村男子楊某強奸後死亡,楊某一審被法院判處死刑。具體有關案件經過如下:
2018年10月4日中午,楊曉燕和姐姐在自家地里摘百香果,此後她獨自扛著編織袋,到對面山頭的百香果收購點售賣。賣百香果獲得32元後,楊曉燕在回家的路上失蹤了。
根據楊曉燕家屬提供的法院判決材料顯示,2018年10月4日,楊某看到楊曉燕獨自到百香果收購點,便產生了邪念。楊某在楊曉燕返家途中守候,企圖對其施暴。楊曉燕反抗並大聲哭喊,被楊某用手掐脖致昏迷,隨後被裝入蛇皮口袋帶入某山嶺。
楊曉燕醒後被楊某用刀刺傷雙眼及頸部,楊某隨後對其進行姦淫,拿走其32元錢,並將其裝入蛇皮袋,通過滾、搬等方式帶下山嶺,至一水坑中浸泡,後將其拋棄在一處山坡。
(4)欽州市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法院判決
針對該案,一審法院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曾於2019年7月作出刑事判決,判決認定,被告人楊某姦淫幼女,致人死亡,其行為構成強奸罪。犯罪動機極其卑劣,手段極其殘忍,情節極其惡劣,後果極其嚴重,社會影響大,依法應從嚴懲處。
楊某犯罪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罪行,系自首,可從輕或減輕處罰;但根據楊某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決定對其不予從輕處罰。
2019年7月12日,法院判處楊某犯強奸罪,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責令退賠32元給小燕的母親陳禮言。楊某不服判決提出上訴。
之後,二審法院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於2020年3月作出改判。判決書顯示,原判認定上訴人楊某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唯根據楊某有自首情節等案件具體情況,原判對楊某量刑不當,依法予以改判:
維持一審判決關於退賠32元給小燕的法定代理人陳禮言的判決,撤銷一審法院關於楊某犯強奸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判決;改判楊某犯強奸罪,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對楊某限制減刑。
對此判決,小燕的舅舅表示,他們將提出申訴,「堅決不服,必須判他(楊某)死刑」。
E. 欽州特大殺人案兇手梁積倩,持刀連殺6人,後來怎樣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因為身體上的殘疾而遭到正常人的恥笑與侮辱,這樣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甚至因此而發生令人痛心的悲劇。
梁積倩(男),1954年出生於廣西省欽州市欽南區那彭鎮英學村的一戶貧困人家,家裡有兩個孩子,哥哥和他。梁積倩出生前,家裡的經濟條件就不好。等到他出生的時候吃飯都困難了。也因此他的哥哥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在十幾歲時突發精神疾病。就這樣家裡的重擔就落到了梁積倩的身上,由於家庭貧困,梁積倩與哥哥都沒有讀完小學2年級。父親重病在床,哥哥瘋了,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困難。也正因為如此,梁家被村裡人嘲諷,但善良的梁積倩對此並不理會,憑借著自己的微薄之力盡力養活家人。
民警詢問他為什麼要回家?他回答道:「擔心自己那殘疾的兒子無人照顧,也想拿件衣服穿上。」悲劇落幕,於2006年7月13日,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判處梁積倩死刑。而他臨死前的願望就是最後能再看一眼兒子,然而,宣判前不久,梁小海就病逝了。同年12月21日,梁積倩被執行死刑,當天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將梁小海的遺照帶到了刑場,也算滿足了梁積倩生前最後的願望。案件到此結束,大家有什麼看法嗎?
F. 段一中的簡介
段一中, 男,湖南冷水灘人,1954年9月出生。197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3年4月參加工作,1982年2月中山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哲學學士,高級經濟師。他曾擔任來賓市副市長,後來又先後擔任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巡視員(正廳級)。對網傳段一中的生活作風問題,紀委進行了立案調查。在被調查生活作風問題期間,段一中主動交代了自己受賄的犯罪事實。2013年5月份,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段一中因受賄100多萬元獲刑10年。
G. 「百香果女孩被害案」兇手楊光毅被執行死刑
2021年2月2日,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達的執行死刑命令,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百香果女孩被害案」兇手楊光毅執行死刑。執行死刑前,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告知楊光毅可以申請會見近親屬,但楊光毅拒絕申請。
楊光毅因犯強奸罪,於2019年7月12日被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宣判後,楊光毅不服,提出上訴。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於2020年3月25日作出第二審刑事判決,改判楊光毅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對楊光毅限制減刑。判決生效後,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對該案調卷審查。審查期間,被害人的母親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申訴。經審查,最高人民法院於2020年11月3日作出再審決定,指令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再審。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經依法再審,於2020年12月25日作出再審刑事判決,撤銷二審判決,改判楊光毅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復核認為,原審被告人楊光毅為發泄私慾,無視國法,經事先預謀,攜帶刀具強行劫持同村幼女楊某某至山上,使用殘忍的暴力手段實施姦淫,致楊某某死亡。楊光毅的犯罪動機卑劣,犯罪手段特別殘忍,犯罪情節特別惡劣,危害後果特別嚴重,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案發後,楊光毅在父親陪同下到公安機關投案並如實供述了強奸致被害人死亡的主要犯罪事實,系自首,但綜合考慮楊光毅所犯罪行的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結合楊光毅的主觀惡性、人身危險性和自首的具體情況,不足以對其從寬處罰。楊光毅的犯罪行為既違國法,又悖天理,更逆人情,嚴重突破國家法律界線,嚴重挑戰倫理道德底線,嚴重沖擊社會公共安全紅線。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再審刑事判決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准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依法應予核准。
嚴厲懲處嚴重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犯罪行為是我國法律的明確規定。保留死刑,嚴格控制和慎重適用死刑,是我國現階段的死刑政策。根據法律規定及死刑政策,對於罪行不是十分嚴重的犯罪分子,不得適用死刑,但是,對於罪行極其嚴重,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暴力犯罪分子依法判處死刑,是我國的民情所在,民願所向,民意所期。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原審被告人楊光毅執行死刑,彰顯了國家法律對性侵害兒童犯罪一以貫之的嚴懲立場。
H. 「百香果女孩強奸案」再審,被告人供述,曾猥褻過其他女孩,後來怎樣了
後來得到了應有的判罰,人在做天在看,我們應該規范自己的行為。
I. 867773692320是不是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電話
3687111
J. 百香果女孩案再開庭:兇手猥褻多名幼女每次給20元,後來怎樣
12月15日9時,「10歲百香果女孩楊某某強奸殺人案」,靈山人民法院未公開審理。在審訊過程中,女孩的母親一度暈倒。在辯護過程中,被告人楊某某表示不需要反復為自己辯護。「在最後的陳述中,他做了一個開槍自殺的手勢,好像要被判死刑一樣。」
據悉,在新供詞中,犯罪嫌疑人楊某一承認在外打工時猥褻一名五六歲女孩,每次給女孩20元,並承認騷擾過同村多名女孩。事發前兩個月左右,楊某某曾躲在竹林里騷擾和擁抱另一個女孩。二審重開,少女母親:希望判死刑。他們的家人還沒有道歉,也沒有支付任何賠償。
現在二審結果還沒有宣判,但早在2018年廣西百香果女孩案二審死刑改判死緩時,就曾引起公憤。人們質疑,如果代表國家強制力的刑法,無法主持人們心目中的底線正義,那麼法律的意義何在?如果懲罰的目的是懲罰犯罪者,安慰受害者,向社會釋放信號,那麼對惡人廢除死刑的目的是什麼?
韓國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2日,素媛案原型主犯趙斗春出獄。趙斗春以極其殘忍的手段強奸並故意傷害一名8歲女童,造成其重傷。趙斗春被捕後,屢惹正義,不悔威脅被害人,累犯率高達76%。
他的出獄引起了韓國人民的強烈不滿和當地居民的不安。獲釋當天,他回到京畿道安山的住所後,許多抗議者聚集在趙斗春家門前,有的人喊了一夜,有的人關掉了趙斗春家的煤氣閥門,造成混亂。
「當我想到我的女兒、侄女和孫女可能會受苦時,我感到非常害怕。」「我整天感到不安和害怕。我怎麼放心女兒以後會出去呢?」這是每一個韓國居民關心的問題。久而久之,趙斗春可能不再是社會熱點,警察監視必然懈怠,一切不良後果由無辜者承擔。
百香果女孩案和蘇媛案中十惡不赦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以國家暴力處死,僅僅以限制自由的有期徒刑來懲罰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原諒的後果是謀殺其他女生,誰來承擔責任?誰買得起?有時候,對受害者來說,對犯罪者來說,談論人性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