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監管

法院監管

發布時間: 2020-12-21 21:17:53

A. 監管法院的是哪裡

上級法院
同級人民檢察院
當地人大

B. 法院判「管制」是什麼。要去坐牢

管制採用社區矯正方式執行,不用坐牢。

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並罰時不得超過3年。

刑法修正案(八)規定:「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已經出台,明確規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指導管理、組織實施社區矯正工作。

(2)法院監管擴展閱讀:

民法院對符合社區矯正適用條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決、裁定或者決定。

人民檢察院對社區矯正各執法環節依法實行法律監督。

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規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區服刑人員及時依法處理。

根據刑法第39條的規定,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行使言論、出版、聚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3)按照執行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4)遵守執行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5)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告執行機關批准。根據上述規定,管制本身不包含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如果被管制的犯罪分子需要剝奪政治權利的,應當把剝奪政治權利作為附加刑判處,其期限與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時執行。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滿,執行機關即應向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或居住地的群眾宣布解除管制,並且發給本人解除通知書。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同時宣布恢復政治權利。

C. 法院由誰來監管

2014年4月1日區法院法官千里迢迢到自治區監獄開庭,根據被告陳述做出判決,經過中級法院核實審理於2014年12月11日中級法院給出再審裁定,2015年1月28日中級法院千里迢迢到自治區監獄開庭,參加人有:原告、第三人、原告與第三人領與被告有親屬關系的人、被告、本案申請人。被告始終如一(與高院法官到監獄找被告《調查筆錄》,區法院開庭記錄)詳細陳述涉案房子的詳情:被告與原告是親表兄妹關系,借原告錢是真,但房子沒賣給原告;第三人是公司售房負責人,房子與第三人毫無關系;與申請人是買賣關系,2002年當年樓房竣工就將房子及鑰匙交付申請人。法官問:原告的合同是怎麼回事?被告回答:是2004年被捕入獄,原告進監獄簽的合同。如此詳細鐵證如山的事實,卻遲遲得不到判決。2015年3月我問法官:我的案情到哪地步?法官回答:「三個月內保證給答案。」2015年5月12日我又問法官,法官回答:院長忙,決定中止訴訟。我問理由。法官回答:「這是法院秘密,不能告訴我。無奈我2015年5月13日在中級法院維權,才得到遲來的《中止訴訟裁定》。我簽完字,沒等我看內容,法官走了。2015年5月18日我再次維權,要問清楚中止訴訟的理由。法院判案應」清如水,明如鏡。「不能含糊其辭。法官回答:」這是審委會決定,因為你一審沒有原告、第三人故中止。「我說:」這不是理由,一審的起訴書我將原告、第三人都寫上了,法院說,你不拿掉,此案不能立。這次在監獄開庭都參加了,哪個也不缺。「法官說:」我們合議庭也沒辦法,這是中級法院審委會的決定。此案以後不由我們管了,安排誰誰會和你聯系。「法官走了。
我在此跪謝,請求指導,我該找誰,我該怎麼辦!
經2014年4月1日開庭得知:原告公安局有人,在2004年進監獄找被告簽了《商品房預售合同》,隨後到房產構造了《商品房預售抵押登記備案表》;又讓房產在合同上蓋上2002年11月14日才備案啟用的專用章,註明蓋章時間是2002年7月24日。蓋章人為澄清自己,在《抵押登記》的2002年7月24日後面註明2004年5月27日。原告獲此合同和《抵押登記》於2005年到區法院立案起訴被告(開發商),說我搶占原告的房子。(2005)紅民初字第584號以被告經合法傳喚,拒不到庭為由,缺席判決。我申張,此房子我已使用多年,從沒發生權屬爭議,而且我有《商品房預售合同》和《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不動產銷售發票》。法官說你有什麼都沒用,只要你沒登記,合同沒有房產專用章,你使用多少年,房子都不是你的。就這樣法院將原告提供的《抵押登記》改成《合同登記》,以合同有房產專用章連連勝訴(一審、發回重審到終審)。(2006)松行初字第71號、(2007)赤行終字第12號查明原告與房產違法事實。判決房產違反法定程序,所形成的具體登記行政行為無效。(2007)赤民再終字第70號將行政判決的無效換成」撤銷「又判給原告。導致2010年8月6日星期五下午15時,沒有法院任何執行手續,近百人,兩輛卡車對涉案房子內的財產實施搶劫,至今財產不知去向,無人敢管。

D. 有沒有針對法院執行力的監督或監管部門

有,檢察來院或上級人源民法院。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最好是提供對方財產狀況,比如賬戶,房產詳細地址等等。打這個官司當然有意義了,法院一紙判決是有強制執行力的,只要對方一有財產,就可以強制執行,如果你不打這個官司,一旦過了時效你的這種要求賠償權利就不受法律保護了。

E. 法院執行法官違法誰來監管

1、不要在區級法院耗時間,收集好證據材料申訴到高級法院,只要情況屬實,高院就會裁定立即停止執行解除凍結,對案件重新審理。

2、縣區級法院違法辦案司空見慣都習慣了,最好的做法就是趕快把程序走完,好上訴申訴。

3、中級法院多數公證,但在對待自由裁量權明顯顯失公平的案件,也不是輕易改判的,都是讓調解結案。

4、執行程序即使違法,沒上級法院改判也會繼續的。

(5)法院監管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二章追究范圍

第五條違反法律規定,擅自對應當受理的案件不予受理,或者對不應當受理的案件違法受理,或者私自受理案件的。

因過失致使依法應當受理的案件未予受理,或者對不應當受理的案件違法受理,造成嚴重後果的。

第六條明知具有法定迴避情形,故意不依法自行迴避,或者對符合法定迴避條件的申請,故意不作出迴避決定,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

第七條審判人員擅自干涉下級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

第八條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影響案件主要事實認定的證據,請求人民法院調查收集,有關審判人員故意不予收集,導致裁判錯誤的。

第九條依職權應當對影響案件主要事實認定的證據進行鑒定、勘驗、查詢、核對,或者應當採取證據保全措施而故意不進行,導致裁判錯誤的。

F. 法院改判監管居住地需要什麼條件

1、監視居住是刑事訴訟法規定一種強制措施,不是對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實應負的刑事是回責任進行的裁答判。
2、刑事訴訟法72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1】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2】懷孕或者正在哺育自己嬰兒的婦女;【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4】疑難件的特殊情況和辦理案件的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更為適宜的;【5】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的,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3、上述規定供參考

G. 法院能否查封開發商在銀行的監管賬戶依椐是什麼

法律查封銀行賬抄戶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被別人起訴且申請了財產保全,二是法院判決生效後拒不執行。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第二百四十二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H. 法院執行局歸哪個機關監管

法院監管局是法院下屬的單位,歸人民法院監管。

法院執行局與執行庭合署辦公,為人版民法院內權設執行機構是對判決結果的執行機構。執行局執行的案件,必須是經當事人申請,法院立案受理後進入執行程序的案件。

執行局收到立案受理的案件後,依法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逾期不履行的,則強制執行。

執行局代表執行法院,可以向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情況,凍結、劃撥被執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

(8)法院監管擴展閱讀:

機構職能

1、執行本院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

2、執行法律規定的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其他法律文書;

3、對執行異議、被執行主體的變更、追加進行審查;

4、依照法律規定實施查封、扣押、凍結、扣劃等措施,對妨害執行行為人實施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

5、協助辦理其他法院委託的執行工作。

I. 哪個部門監督法院辦案

地方上有政法委,是監督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工作的。對法院審理監督的部門是同級檢察院,可以對法院做出的判決提起抗訴,要求重新審理。

J. 法院受哪個部門監督

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 受檢察院的監督 檢察院對於法院判決不公的案件 可以提起抗訴的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