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案件排期

法院案件排期

發布時間: 2022-04-07 08:21:27

① 民事訴訟案件是通知被告後再排期嗎

應當從立案之日起5日內把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當事人到人民法院起訴,應當審查是否符合條件,符合條件的,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根據第《民事訴訟法》一百二十五條規定, 人民法院受理原告其實立案之後,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在收到答辯狀之後,應當在收到答辯之日日起五日內將答辯 狀副本發送原告。

② 法院排期是什麼意思

由於人民法院需要處理大量案件,所以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人民法院會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安排時間進行審理,這就是所謂的排期。院排期就是法院安排案件審理的具體時間。 法院已經受理案件,但法院案子太多,需要等候安排開庭的時間。

案件發展至進行審訊的階段,便可以向法庭申請將案件排期審訊,案件可以在固定名冊中排期,也可以在浮動名冊中排期。

屬於民事案件如果是由一方向法院提起的訴訟,那麼在宣判前都可以申請撤訴的。當然,法院會進行審查,審查後決定是否准予撤訴。意思是法院有是否准許的決定權,也不是說撤就撤。不過一般情況下是會准許的。

(2)法院案件排期擴展閱讀

現在法院實行立審分離(即立案和審判分離——立案的不負責審判,審判的不負責立案)。案件到法院後,立案庭人員確定開庭時間、向當事人郵送開庭傳票、用電腦生成方式確定審判庭的承辦人,然後將案件交於審判庭審判。審判庭的審判員按照立案庭確定的開庭時間開庭審理。沒有特殊情況不能變更開庭審理日期。

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在開庭審理時應當先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並經審判人員審核後,雙方當事人同意該調解協議經雙方簽名或者捺印生效的,該調解協議自雙方簽名或者捺印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當事人要求摘錄或者復制該調解協議的,應予准許。調解協議符合前款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另行製作民事調解書。調解協議生效後一方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持民事調解書申請強制執行。

人民法院可以當庭告知當事人到人民法院領取民事調解書的具體日期,也可以在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次日起十日內將民事調解書發送給當事人。當事人以民事調解書與調解協議的原意不一致為由提出異議,人民法院審查後認為異議成立的,應當根據調解協議裁定補正民事調解書的相關內容。

③ 法院排期開庭是怎麼安排的

法律分析:在七日內立案,一個月後開庭。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 第六條 第一審人民法院收到起訴書(狀)或者執行申請書後,經審查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第一審人民法院移送的上(抗)訴材料及案卷材料後的五日內立案。

④ 法院的案子打到什麼時候了哪裡可以查嗎

打開《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輸入原、被告一方當事人的身份證號碼和手機號碼,或者輸入訴訟代理人的手機號碼,就可以查詢到訴訟案件的相關信息了,比如哪一天立案受理、承辦法官是誰、是否開庭、哪一天開庭等情況。

《最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通過互聯網公開審判流程信息的規定》第五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身份證件號碼、律師執業證號、組織機構代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其獲取審判流程信息的身份驗證依據。

⑤ 案子在法院排期

現在法院實行立審分離(即立案和審判分離——立案的不負責審判,審判回的不負責立案答)。案件到法院後,立案庭人員確定開庭時間、向當事人郵送開庭傳票、用電腦生成方式確定審判庭的承辦人,然後將案件交於審判庭審判。審判庭的審判員按照立案庭確定的開庭時間開庭審理。沒有特殊情況不能變更開庭審理日期。

⑥ 招聯要起訴我,說法院排期是真的嗎

是不是被起訴,復不能聽對方的,被制起訴的話法院會送達紙質的訴訟狀、傳票來通知你。

相關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⑦ 法院排期一般是多久

對於民間債務糾紛的案件,去法院起訴,法院應在七日內做出是否立案的決定,然後組織開庭審查,依法做出判決。
適用簡易程序的,法院應在三個月內做出判決或者調解。
適用一般程序的,法院應在六個月內做出判決或者調解。
(7)法院案件排期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一、訴訟的審理期限規定:
1、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2、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
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二、執行的期限規定:
1、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第一條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
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
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
三、法院執行不作為的救濟途徑:
1、如果基層法院執行不作為,可以申請提級執行;
2、《民事訴訟法》(2012修正)第二百二十六條【向上級法院申請執行】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監外執行是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於患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或者婦女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嬰兒,不適宜在監獄或其他勞動改造場所執行刑罰,可暫由罪犯原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執行,並由罪犯原屬的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協助監督的一種特殊刑罰執行方法。

⑧ 如果本人被對方起訴到法院說我的案件在排期是否能查巡到自己有沒有被起訴了

法院告知你案件在排期,說明你已經被起訴。
所謂的「排期」,指的是安排開庭的日期。

⑨ 怎麼叫訴訟排期審核

由於人民法院需要處理大量案件,所以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人民法院會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安排時間進行審理,這就是所謂的排期。院排期就是法院安排案件審理的具體時間。 法院已經受理案件,但法院案子太多,需要等候安排開庭的時間。
案件發展至進行審訊的階段,便可以向法庭申請將案件排期審訊,案件可以在固定名冊中排期,也可以在浮動名冊中排期。
屬於民事案件如果是由一方向法院提起的訴訟,那麼在宣判前都可以申請撤訴的。當然,法院會進行審查,審查後決定是否准予撤訴。意思是法院有是否准許的決定權,也不是說撤就撤。不過一般情況下是會准許的。

⑩ 民債糾紛一般去法院立案排期到法庭要多久時間

對於民間債務糾紛的案件,去法院起訴,法院應在七日內做出是否立案的專決定,然後組織開屬庭審查,依法做出判決。
適用簡易程序的,法院應在三個月內做出判決或者調解。
適用一般程序的,法院應在六個月內做出判決或者調解。
法律鏈接:《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熱點內容
打牢基層基礎推進基層黨建法治化 發布:2025-04-30 01:39:50 瀏覽:684
武林約架的法律責任分析 發布:2025-04-30 01:39:44 瀏覽:680
epc總承包方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30 01:30:41 瀏覽:383
社會資源健全法日漫 發布:2025-04-30 01:24:52 瀏覽:488
道德網站第三篇二意界 發布:2025-04-30 01:17:48 瀏覽:599
貸法院界定 發布:2025-04-30 01:16:58 瀏覽:666
勞動法的四個原則 發布:2025-04-30 01:02:48 瀏覽:4
術語中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30 01:02:06 瀏覽:209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的利害關系 發布:2025-04-30 01:00:43 瀏覽:473
幼兒園發生食品中毒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30 00:57:45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