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壯漢雙語法官培訓班
Ⅰ 中國法官培訓網為什麼不能進入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database is overloaded or otherwise not running properly.
The site administrator should also check that the database details have been correctly specified in config.php
應該是網站本身的問題 我也不能進入 所以不用擔心 過不久他們會自動調整的 大家都進專不去 不過不會永屬遠進不去 等等就好了 。
Ⅱ 山東法官培訓學院的師資隊伍
為認真貫徹落實《法官培訓條例》,確保培訓質量,學院致力於建設一版支專兼結合、以權兼為主的優秀教學師資隊伍,不斷加強教學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
學院現有52名專職教師,全部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碩士以上22人;副教授25人,講師26人。專業精通、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給學院的教育培訓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學院聘請了一批法學理論功底深厚、審判實踐經驗豐富的法學專家教授和資深法官擔任兼職教授,其中,中國社科院博士生導師趙維田教授、梁慧星教授、全國人大法工委委員何山和周道鸞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江偉教授、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陳瑞華教授、國家法官學院副院長曹三明教授、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謝暉教授等著名專家學者先後來學院為培訓班講學授課。一支理論功底深厚、審判實踐經驗豐富、專業結構科學的兼職教師隊伍為保證和提高法官教育培訓工作質量和效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保障。
Ⅲ 周旺生教授的資料
周旺生簡介
(一)基本情況
周旺生,北京大學教授;
國家重點學科法學理論專業博士生導師;
北京大學立法學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幹;
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建設顧問;
中國法理學會副會長。
獲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獎勵。
1989-1990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作訪問研究。
1994、1995、1996、1999年分別在香港作短期講學。
1996-1997年在美國伊利諾依斯大學作訪問研究。
(二)專業特長
周旺生主要從事立法學和法理學的研究和教學。
在國內率先創建立法學學科並取得成功。
迄今已發表約600萬字著述。包括自著、合著著作30餘部;論文80 多篇,其中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北京大學學報》等國內核心刊物發表萬字以上長篇論文 30 多篇。
主持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
主編多本全國統編高等學校法學教材。
為北京大學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並為高級法官培訓班、碩士學位研修班、政法大學、清華大學以及其他諸多院校和國家機關,講授立法學、法理學、立法學專題研究、法理學專題研究、當代中國立法研究、中國法理學研究、法學經典著作解讀、比較立法制度等十多門課程。講授生動深入,深受學生歡迎。
(三)社會實踐
在從事科研和教學的同時,周旺生積極參與國家法制建設,擔任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河北省人大常委會等省級人大常委會顧問或咨詢委員,特別是積極參與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活動,為一系列法律、法規、規章的制定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促成了這些法律、法規、規章的出台。例如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的作為中國矽谷基本法的《中關村科技園區條例》的制定,就是由周旺生擔任首席顧問、專家組組長、起草小組副組長的。
(四)學術主張
周旺生的研究證明了這樣幾點:中國現代化的主體工程,除應包括長久以來人們所追求的"四個現代化"以外,還應包括法治現代化。沒有法治現代化,不可能真正實現其他現代化。觀察世界上發達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過程,可以看到它們的發達程度通常總與它們的法治現代化的程度成正比。現代社會有兩個不同於以往社會的顯著標志:經濟實行市場化、政治實行民主化。而這兩化都需要法治來保障。也就是說,現代社會最鮮明的標志集中到一點,就是實行國家和社會的法治化。中國要建設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必須實現由人治向法治的轉變,建設法治國家。而無論是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還是國家法治化,首先要有好的制度建置。這種制度建置在中國國情之下特別表現出對立法的需求。由此就要有好的立法研究。在這種基礎上,周旺生系統闡明、論證了如何在中國國情之下加強立法和立法研究,構建了中國立法學體系,就立法改革和完善提出一整套建設性的對策和大量具體建議。
主張改革完善中國法學研究的方法和進路,是周旺生所特別關注的。他在自己的研究中發現和注意到一系列賴人尋味的現象。二十年來中國法學和法律制度建設的確取得重大進展,在與國際先進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連接或向其學習的過程中作出許多努力。但有意思的是,中國法學在研究西方例如美國的法律學說和法律制度時,所注重所著力推介的主要是其判例法學說和判例法制度,然而中國法律制度建設的實際生活在與西方例如美國發生連接時,所注重所著力借鑒的主要是其成文法律制度及其經驗。中國法學理論研究與法治實際生活的疏離,使得周旺生提出改革完善中國法學研究的方法和進路的種種觀點和對策。他還進一步以英國人邊沁的成文法學說未能在其本土獲取實踐價值卻在歐洲大陸結出豐碩果實、德國人薩維尼的學說即便影響一時卻未能使德國法制按照其所指引的方向運行這樣一些著名的歷史事實,佐證了法學研究最重要的價值准則在於法學能夠為法治實踐生活所選擇所應用,而不是與法治實踐生活相疏離或為法治實踐生活所擯棄。
(五)主要貢獻
周旺生把立法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建設,被認為是具有開創性的事業。他於1988年出版國內第一部《立法學》,為立法學在我國崛起發揮了奠基作用。1994年推出60萬字的長篇論著《立法論》,提出、研究和闡述了中國立法理論和實踐中亟待解決的一系列重大新問題,拓寬、深化和推進了國內的立法研究。他的研究既填補了中國法學體系的空白,促進著法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和法學研究方法論的變革,又對在中國實現立法的科學化、完成市場經濟向中央和地方提出的全新而繁重的立法任務、並進而建設現代法治國家,有重要意義。他構造的包括三要素的立法學體系,為後來的立法研究提供了典範化的模式。他的立法研究,被認為代表著國內先進水平。
周旺生的理論研究成果受到廣泛的重視和採納。國內關於立法問題的研究著述,很少沒有引用周旺生著述的。從中央到地方的立法實踐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關注周旺生的立法研究。周旺生本人更經常被邀請或被聘任為立法顧問、立法專家參與立法實踐。由周旺生擔任專家組組長和首席顧問的中關村立法,引起了國內國外的廣為關注,作為中關村立法主要成果的《中關村科技園區條例》,在制度建置方面所採取的一系列創新性的舉措,正在產生日漸深刻和明顯的影響,對中央和其他地方立法有種種先行意義和直接借鑒的價值。
(六)獲獎情況
周旺生在科研和教學領域取得的成就,受到多方面的獎勵和表彰。主要有:
1988年獲北京大學首屆優秀青年科研成果獎一等獎;
1991、1994年兩獲北京大學和美國安泰集團光華安泰優秀科研成果獎;
1992年獲北京市高校哲學社會科學中青年優秀成果獎;
1995年獲第二屆北京大學學報優秀論文獎;
1995年獲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
1991-1992學年度獲北京大學優秀教學獎;
1993年獲司法部頒發的首屆育才獎;
1994年被評為北京大學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幹;
1995年被評為北京大學最受歡迎的教師;
1996年獲北京大學優秀教材獎;
1996年獲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獎勵;
1999年被評為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
(七)主要著述
周旺生的主要著作有:
(1)《立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2)《立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3)《規范性文件起草》,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
(4)《立法學》(全國統編教材,主編),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2000年再版
(5)《立法學教程》(主編),法律出版社1995
(6)《立法:原則·制度·技術》(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7)《當代中國立法》(國家八五重點項目第四卷主編),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
(8)《西方法學名著評介》(合著),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
(9)《西方法律思想史》(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10)《法理學》(全國律師專業統編教材),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11)《法理學研究》( 國家七五重點項目,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2)《中國法制四十年》(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13)《中國法律制度》(合著),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0
(14)《法理學》(全國高校核心課程教材),副主編,高教出版社2000
(15)《法理學》(主編),法律出版社2000
(16)《立法研究》(第1卷,主編),法律出版社2000
(17)《立法研究》(第2卷,主編),法律出版社2001
(18)《中關村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
周旺生的主要論文有:
(1)"論完善中國法的內部結構" 《中國法學》1989·6
(2)"論法律但書" 《中國法學》1991·4
(3)"法理學變革與立法學發展" 《中國法學》1991·6
(4)"論中國法案起草的過程和步驟" 《中國法學》1994·6
(5)"關於中國立法程序的幾個基本問題" 《中國法學》1995·2
(6)"論中關村立法的創新性品格" 《中國法學》2001年·4
(7)"立法學體系的構成" 《法學研究》1995·2
(8)"論現行中國立法體制" 《北京大學學報》1989·3
(9)"關於立法規劃的幾個問題" 《北京大學學報》1993·3
(10)"法的概念界說" 《北京大學學報》1994·2
(11)"中國立法改革:法治、體制、決策" 《北京大學學報》1995·5
(12)"論國務院立法的幾個問題" 《法學評論》1988·2
(13)"論創建中國社會主義立法學" 《法學評論》1988·6
(14)"中國法制理論四十年檢討"(上) 《法學評論》1989·5
(15)"中國法制理論四十年檢討"(下) 《法學評論》1990·6
(16)"論立法規劃的基本原則" 《法學評論》1993·2
(17)"應當重視立法基本概念的研究" 《法學評論》1994·2
(18)"論立法規劃的分類" 《行政法學研究》1993·3
(19)"關於地方立法的幾個理論問題" 《行政法學研究》1994·3
(20)"'法的制訂''法的擬訂'的使用和界說" 《法學》1993·8
(21)"立法規劃許可權劃分和編制規程" 《政治與法律》1993·1
(22)"論中國地方立法的地位" 《政治與法律》1994·5
(23)"論法的總則部分構造" 《政治與法律》1995·3
(24)"法、法律、法規諸概念使用形式改革 " 《法學雜志》1993·5
(25)"中國立法五十年"(上)(下) 連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00·1、6
(26)"立法質量與質量立法" 《立法研究》2000·1
(27)"論立法法與它的歷史環境" 《立法研究》2001·2
(28)"論中關村園區的制度建?quot; 《政法論壇》2001·4
(29)"論中關村園區的涉外法律制度" 《法學論壇》2001·4
(30)"ESSENTIAL PROBLEMS ON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EGISLATION,BEIJING,1995
(八)承擔項目
周旺生近年主持的國家級和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有:
(1)中國立法與中國立法學 國家教委九五項目
(2)中國立法體制與立法程序研究 國家社科項目
(3)立法學 司法部九五項目
(4)中關村立法研究 北京市重點項目
(5)中國立法質量研究 國家教委跨世紀人才項目
(6)當代中國立法研究 國家八五重點項目
(7)法理學(副主編) 教委九五重點教材(核心課教材)
(8)當代法理學理論學說研究 北京市十五重點項目
(9)法律援助研究 北京市重點項目
(九)通訊地址
訊址:北京大學法學院
郵編:100871
電話:62752094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Ⅳ 法官培訓學院宿舍交通方便嗎應該怎麼過去
城市:濟南
樓盤名稱:濟南法官培訓學院宿舍
別名:法官學院單位宿舍
公交線路:乘坐99路、也可乘坐:87路、116路、10、37、7、K107等多路公交車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Ⅳ 上饒市法官培訓中心是個什麼樣的單位
你好 這個是屬於法院部門的監管的一個事業單位,很高興能利用自己知道的幫助你,如果覺得有用的話,希望能採納一下,謝謝!
Ⅵ 山東法官培訓學院是什麼性質可以報考嗎
建議在學信網或者其他網站上查一下,看看這所學校有沒有授予學士學位的資格
Ⅶ 從濟南火車站怎麼去山東法官培訓學校啊 公交
濟南火車站 坐公交車到 山東法官培訓學院 ?
建議路線
9.3 公里 BRT5路
9.5 公里 201路高峰車 → 46路
9.3 公里 K91路 → 70路
10.0 公里 K98路 → 46路
Ⅷ 甘肅省法官培訓學院怎麼樣
簡介:2003年12月,甘肅省法官培訓學院經省編委批准設立, 12月19日,國家法官學院甘肅分院和甘肅省法官培訓學院同時掛牌。
注冊資本:347萬人民幣
Ⅸ 哪位大神給說說甘肅省法官培訓學院是學校嗎每年有寒暑假嗎
您好!我是蘭州人,很高興為您解答。這所學校坐落在蘭州繁華地帶,但是不是嚴格意義內的學校哦~
甘肅省法官容培訓學院為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教育培訓機構,和國家法官學院甘肅分院,目前為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合署辦公,目前為省法院內設正處級機構。前身為全國法院幹部業余法律大學甘肅分校和甘肅省法官培訓中心。
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