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
① 民事訴訟中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案件,按照什麼程序審理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84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當事人不得上訴。最高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關於再審案件的審判,依據《民事訴訟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對於再審案件的審理及裁決還應遵循以下規定:
第一,不論適用一審程序還是適用二審程序審理再審案件,必須進行開庭審理,不得逕行裁決。
第二,原告經依法傳喚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不得按撤訴處理,可缺席判決。
第三,對再審案件的審理范圍,不受原判決、裁定處理的范圍和當事人申請再審請求的限制,應當進行全面審理。
第四,當事人就離婚案件中的財產分割問題申請再審的,如涉及判決中已分割的財產,人民法院應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的規定進行審查,符合再審條件的,應立案審理;如涉及判決中未作處理的夫妻共同財產,應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
第五,人民法院提審或按照第二審程序再審的案件,在審理中發現原一、二審判決違反法定程序的,可分別情況處理:其一,認為不符合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受理條件的,裁定撤銷一、二審判決,駁回起訴。其二,具有下列違反法定程序的情況,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裁定撤銷一、二審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一是審理本案的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迴避未迴避的;二是未經開庭審理而作出判決的;三是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的當事人未經傳票傳喚而缺席判決的;四是其他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
第六,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人民法院發現原一、二審判決遺漏了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的,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予以調解,調解不成的,裁定撤銷一、二審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②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判的案件,可以上訴或者抗訴嗎
如果原來是第一審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抗訴;如果原來是第二審案件,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③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依照何種程序進行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1.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不可以上訴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七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
④ 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應按照什麼程序審理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以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的,負責再審的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按普通程序進行審理。
⑤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是否應公開審理
法律分析:1、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案件,不公開審理。2、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3、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其他案件應當公開審理。民事再審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八條 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
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⑥ 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按照什麼審理
如果是對經一審後生效的判決,則採用一審程序進行審理。(人民陪審員可參加合議庭)
如果是對經過兩審終審而生效的判決,則採用二審程序進行審理。
⑦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由( )進行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
對一審法院的判決和依法可以上訴的裁定不服,當事人可以在法定的期間內提起上訴。具體可以參照《民事訴訟法》和《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詳細內容
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中的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提出上訴。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相關法律知識鏈接: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可以作出以下幾種判決:
1、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的,依法改判。這種判決沒有改變原判決有關認定事實的部分,只改變一審法院在適用實體法律上的不正確之處。
3、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4、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7)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第187條第1款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被告人,聽取其他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對事實清楚的,可以不開庭審理。對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開庭審理。
全面審理原則
《刑事訴訟法》第186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就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訴的,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一並處理。
⑧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刑事案件應當怎麼進行
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六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如果原來是第一審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抗訴;如果原來是第二審案件,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再審案件,同級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
⑨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刑事案件,應當什麼進行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刑事案件,應當由另行組成的合議庭進行審理。
⑩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刑事案件應當什麼執行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刑事案件。如果是按一審程序審判的,作出的判決可以上訴或者抗訴。如果是按二審程序重新審判的,作出的判決是生效的判決,不能上訴和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