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行政法院作用

行政法院作用

發布時間: 2022-04-07 19:14:58

A. 法院為什麼要去行政化

行政制度大多是下級服從上級,而依據法理,法官應當依法獨立審判,不應受其行政領導如法院院長及其他政府部門的干涉,去行政化就是為了保證法官的獨立判斷。

B. 人民法院的作用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審判機關。根據憲法和人民法院組織法規定,國家設最高人回民答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代表國家統一行使審判權。人民法院依法審判各類案件,解決民事糾紛、行政爭議,懲治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法律制度,保護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各人民法院對產生它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在審判案件時,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對公民在運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依法實行合議制、迴避制、兩審終審制;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一律公開審判,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C. 如何理解行政訴訟的作用

這樣理解行政訴訟的功能和作用:行政訴訟可以起到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的作用。在行政訴訟過程中應遵循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原則、對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等其他原則。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一條
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D. 行政首長到法院應訴促進依法行政有何作用

主要有以下作用:
增強行政首長的法律意識,提高其行政執法能力和水平;有利於提高行政機關整體素質;有利於樹立「官」親民形象,提高政府威信;有利於優化行政審判環境;有利於行政首長更深層次地擺正自己與老百姓的位置,消除特權思想;有利於減少涉訴信訪案件的發生。
(一)增強行政首長的法律意識,提高其行政執法能力和水平。使行政首長及時、全面、准確了解掌握本行政機關行政執法的的狀況、行政執法人員的能力和水平、行政執法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有效地防止工作中可能出現的以偏蓋全、道聽途說,甚至徇私枉法的現象,有針對性地不斷改進本行政機關的工作,不斷提高行政執法水平。
(二)有利於提高行政機關整體素質。我國實行
,行政首長帶頭出庭應訴,對本部門、本系統的人員,既具有依法行使權利的示範作用,又能警示工作人員慎用手中權利,自覺改變一些官僚、衙門作風,牢記「權為民所用」的執法宗旨,加強學習,規范行為,減少失誤,造就一支過硬的行政執法隊伍。
(三)有利於樹立「官」親民形象,提高政府威信。行政首長親自出庭應訴,讓老百姓能夠感受到行政機關對自己的尊重,能夠真心聽取自己的意見,因而能逐步矯正長期以來自己思想中「官」貴「民」輕的傳統觀念,能有效地消除老百姓的
和對抗心理,化解官民矛盾,行政首長坐上被告席,老百姓贏了官司會心情舒暢,輸了官司也會心服口服。
(四)有利於優化行政審判環境。行政首長親自出庭應訴,是尊重法律表現,對公眾具有積極而重要的法治意義。同時它有利於行政機關與司法機關的協調、溝通,消除行政機關對法院產生誤解,增進理解與支持,促進
關系的和諧構建,優化行政審判司法環境,推動地方整體工作的健康開展,實現依法行政與行政訴訟雙贏。
(五)有利於行政首長更深層次地擺正自己與老百姓的位置,消除特權思想。行政首長參加庭審,能夠親自感受法庭氣氛,能夠站在全局角度看待行政訴訟,通過正確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及時了解雙方爭議的焦點,洞悉引起紛爭的症結之所在,准確把握時機,與
面對面地適時溝通,及時消除雙方心理上的隔閡,以誠相待,有利於擺正位置,消除特權思想。
(六)行政首長出庭,有利於減少涉訴信訪案件的發生。一方面,雙方當事人在庭審時,充分陳述自己的主張與理由,經過陳述,抗辨、舉證、質證、認證等庭審程序,讓行政首長了解老百姓的想法、看法,促使其變換角度來考慮問題,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對群眾也是一種很好的宣傳和教育,讓老百姓清楚行政部門作出行政行為的法律依據,對社會具有導向作用和
,有助於全社會法治意識的提高。為官員與群眾的相互了解和互動提供了時間和空間,創造了平等對話的平台,有利於解決糾紛,化解矛盾,真正的案結事了,減少信訪上訪情況的發生。

E. 人民法院的地位和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人民法院是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惟一機關,審判職權是人民法院的專有職權。

人民法院是黨領導下的司法機關,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積極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是人民法院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依法保障和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是人民法院的根本任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第三條規定,法院的任務是審判刑事案件、民商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人民法院通過依法打擊犯罪、嚴懲嚴重犯罪,依法調節民商事關系,監督和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動教育公民忠於社會主義祖國,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一)審判刑事案件。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違反刑事法律規定,依法應受法律嚴厲懲罰的行為。人民法院通過行使法律賦予的職權,審理刑事犯罪案件,及時查明案件事實,依照刑事訴訟法和刑法的規定,正確的定罪量刑,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准確、量刑適當、程序合法,使那些嚴重危害國家安全,擾亂社會正常的秩序,破壞國家的經濟建設,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犯罪分子受到應有的懲罰,同時使無辜的人免受非法追究,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

(二)審判民、商事案件。民商事案件屬於平等當事人之間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關繫到公民法人合法權益的行使和實現。人民法院審判民事案件,主要是根據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合同法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規定,對婚姻家庭、債物糾紛,合同、金融、票據糾紛,知識產權糾紛,海事海商糾紛等進行審理,查明案件事實,分清責任,確認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調整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法人與法人之間的財產和人身關系,信用和契約關系,保護各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和保障市場中公正公平競爭。

(三)審判行政案件。行政訴訟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審判行政案件,依據行政訴訟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規定,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對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判決撤銷或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行政機關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對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還可以變更;對合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判決維持,一方面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維護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人民法院的主要任務是審判工作,但同時還包括圍繞審判活動進行法制宣傳、提出司法建議等活動。人民法院通過審判案件,用具體的案件事實,正確的法律裁判,對有關機關、企業、團體和廣大公民進行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他們自覺的了解、學習法律,從而更加自覺地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尊嚴。

F. 法院行政庭主要負責什麼工作

法院行政庭的主要工作包括:

1、負責編制本院各項經費的預、決算,財務報表等工作;

2、負責本院的財務和各項經費的監督、管理工作;

3、負責本院辦公設備、設施的采購、建設和保管、維修工作;

4、負責車輛、計算機網路設備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

5、負責公務、會務具體生活安排工作;

6、負責幹警食堂的管理工作;

7、負責法院物業管理、衛生管理。

8、開展調查研究,研究日常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總結工作經驗,提高工作水平,做好司法行政科的信息、宣傳、調研工作;

9、完成本院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10、依法審理本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訴訟案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11、依法審查、受理和執行非訴行政執行案件。負責接受行政案件的法律咨詢,積極宣傳法律、法規,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6)行政法院作用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開庭審理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庭審准備

庭審准備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之前,為保證案件審理的順利進行而進行的各項准備工作。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庭審准備的內容包括:

1、傳喚當事人,通知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庭參加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傳票送達當事人,將出庭通知書送達其他訴訟參與人,傳票和通知書應當寫明案由、開庭的時間和地點,以確保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為參加庭審做好准備。

2、對公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公告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張貼,巡迴審理的可以在案發地或其他相關的地點張貼。其目的是加強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對人民法院審判活動的了解和監督,確保案件審理的公正和效益。

3、查明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正式開庭審理之前,由書記員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等是否到庭,並向審判長報告。同時宣布法庭紀律,告知全體訴訟參與人和旁聽人員必須遵守。

(二)法庭調查

法庭調查的主要任務是:審判人員在法庭上全面調查案件事實,審查和核實各種證據,為正確認定案件事實和適用法律奠定基礎。依照民事訴訟法和最高法院《民訴證據若干規定》,法庭調查主要包括兩個內容:

一是當事人陳述。

二是出示證據和質證。

1、當事人陳述 首先由原告口頭陳述其訴訟請求及其所依據的事實、理由,然後由被告陳述案件事實及其所持的不同意見。被告提出反訴的,應陳述反訴的訴訟請求及其所依據的事實、理由。有訴訟第三人的,先由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陳述訴訟請求及其所依據的事實、理由,再由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針對原、被告的陳述提出承認或者否認的答辯意見。當事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由訴訟代理人陳述或答辯,也可以在當事人陳述或答辯完後,再由訴訟代理人補充。

2、出示證據和質證 當事人陳述結束後,必須將案件的有關證據在法庭上展示,並由當事人進行質證。但是,當事人在證據交換過程中認可並記錄在卷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後,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不必在法庭上質證。 質證是我國民事訴訟證據制度的重要內容,也是民事訴訟開庭審理階段的重要環節。

民事訴訟的主要特性:

1、公權性:與調解、仲裁這些訴訟外的解決民事糾紛的方式相比,民事訴訟有如下特徵:民事訴訟是以司法方式解決平等主體之間的糾紛,是由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解決民事爭議。

它既不同於群眾自治組織性質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以調解方式解決糾紛,也不同於由民間性質的仲裁委員會以仲裁方式解決糾紛。

2、強制性:強制性是公權力的重要屬性。民事訴訟的強制性既表現在案件的受理上,又反映在裁判的執行上。

調解、仲裁均建立在當事人自願的基礎上,只要有一方不願意選擇上述方式解決爭議,調解、仲裁就無從進行,民事訴訟則不同,只要原告起訴符合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無論被告是否願意,訴訟均會發生。

3、程序性:民事訴訟是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的訴訟活動,無論是法院還是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都需要按照民事訴訟法設定的程序實施訴訟行為,違反訴訟程序常常會引起一定的法律後果。

4、特定性:民事訴訟的對象具有特定性。它解決的爭議是有關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不是民事主體之間民事權益發生爭議,不能納入民事訴訟程序處理,如倫理上的沖突、政治上爭議、宗教上的爭議或者科學上的爭議等不能成為民事訴訟調整的對象。

5、自由性:民事訴訟反應民事主體權益之爭,民事主體不論在實體上還是在程序上,都有依法處分其權利的自由。民事訴訟中的原告有權依法處分其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被告也有權處分其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審判庭

G. 法院行政部門是幹嘛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1

H. 法院行政人員主要干什麼

法院除了立案、審判、執行等業務部門的人員外,其他人員都可稱為『司法行政人員』,具體崗位如樓上所說,包括幹部人事管理、調研宣傳、財務、檔案、文秘等等。
但只要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法院,還是可以通過單位內部輪崗或交流到其他崗位如審判執行崗位從事審判業務工作,前提是通過司法考試,被任命為助理審判員以上職稱。

I. 為何行政法院為大陸法系獨有

1.大陸法系行政法構成了一個獨立的法律體系。其行政法的內容廣泛,包括行政組織法、行政活動法、行政監督控製法,自成體系。而英美法系無公法私法之分,行政法不構成一個獨立的法律體系,其行政法的內容主要是法院對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以控制行政權的濫用和越權為核心,有關行政組織方面的問題一般不作為行政法的內容。
2.在處理和解決行政案件上,大陸法系國家以適用行政法為原則,而適用一般法律規則為補充和例外。而在英美法系國家,則以適用一般法律規則為原則,以適用行政法規則為補充和例外。
3.英美法系從一開始就十分重視令狀和訴訟的形式,這種訴訟形式的劃分本身就缺乏邏輯性和系統性,因此就阻礙了英國法學家對法律分類的科學研究。英美法系在法院的設置上分為普通法院和衡平法院,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劃分從政治的角度看是國會和國王爭奪權利的表現,從法律技術的角度看是衡平法對普通法缺陷的修改和補充,衡平法是以普通法為基礎的。他的說明價值在於指出了一般正義和個別正義的沖突和矛盾。因此,對涉及政治權力的案件和普通私人案件在處理時沒有明顯的區分。這也阻礙了對法律的分類,尤其是難以形成公法和私法觀念。
4.在英美法系的發展過程中,起主要推動作用的是法官和律師。而且其教育方式也是以學徒制為主,這就決定了他們更加關系具體案件。而輕視抽象理論意義上的法律分類。

熱點內容
銀行常年法律顧問的服務方案 發布:2025-04-29 20:47:43 瀏覽:489
寧波門律師 發布:2025-04-29 20:27:07 瀏覽:315
勞動法里孕期生病沒有病假 發布:2025-04-29 20:24:39 瀏覽:816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二 發布:2025-04-29 19:54:04 瀏覽:976
關於律師的書 發布:2025-04-29 19:52:29 瀏覽:253
法治甘孜建年 發布:2025-04-29 19:50:38 瀏覽:29
河北區民政局法律咨詢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5-04-29 19:44:18 瀏覽:717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合同 發布:2025-04-29 19:25:58 瀏覽:613
黑龍江燃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9 19:21:36 瀏覽:369
婚姻法第19條嗎 發布:2025-04-29 19:20:02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