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去法院聽庭審要履行什麼程序怎麼知道有沒有庭審還有什麼案件啊開庭時間之類
❶ 怎樣去查詢法院庭審記錄
查詢法院開庭時間可以通過撥打12368服務熱線、查閱開庭通知書和閱讀法院公告欄等方式。
1、撥打內訴訟服務熱線容12368,查一下案件承辦法官電話,然後主動聯系承辦法官詢問;
2、法院開庭前,書記員會通知當事人開庭的時間等內容,送達開庭通知書,上面會註明開庭時間;
3、法院也會在案件開庭三日前在公告欄公布開庭時間,可以自行查閱。《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❷ 怎麼知道法院什麼時候有庭審
法院開庭審理案件前都會在該法律門前的公告欄貼出公告,根據公告就知道庭審的具體時間、案件。
❸ 普通人可以去旁聽庭審嗎什麼案件可以旁聽需要什麼手續
開庭審理是普通程序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階段,是當事人行使訴權進行訴訟活動和人民行使審判權進行審判活動最集中、最生動的體現,對人民正確審理民事案件具有重要的意義。
普通人可以去旁聽庭審嗎?
很多人認為法院庄嚴肅穆,一般人不讓進開庭也只是讓律師和當事人進去,其他人不允許旁聽,其實這是不對的,目前司法改革不斷推進,司法公開化,透明化不斷加強很多案件都進行網路直播。除了一些涉密或者涉及他人隱私的案件以外,大多數案件都是允許旁聽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第9條規定。公開的庭審活動,公民可以旁聽。旁聽席位不能滿足需要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申請的先後順序或者通過抽簽搖號等方式發放旁聽證但是應當優先安排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旁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依法有可能封存犯罪記錄的公開庭審活動,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組織人員旁聽。
❹ 一般外界人士可否參加法院的案件審理,怎樣才能知道哪些案件是對外開放審理的,具體審理時間是多久
以下回答由「濟南商律師」提供,如需轉述請註明出處:
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中國公民持身份證件即可以旁聽法院庭審,外國國民經過同意並持護照也可以有限制的旁聽庭審。
至於具體的庭審的時間和通知,有以下幾個途徑,一是法院報紙上公布,一是法院門口的告示欄上張貼開庭通知,一是法院網站上上載開庭通知,你都可以看看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❺ 怎樣才能知道法院什麼時候有庭審
開庭前法院會發布公告,公布案由和開庭時間,你只要關注青島市中級法院的公告欄就可以了。
❻ 法院庭審過程是怎樣的
1、由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並宣布法庭紀律;
2、由審判長宣布開庭,並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3、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其間,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
4、進行法庭辯論。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四)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後,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
5、評議和宣判。法庭辯論或被告人最後陳述結束後,法官進入評議室評議,做出裁判。
(6)怎樣去法院聽庭審要履行什麼程序怎麼知道有沒有庭審還有什麼案件啊開庭時間之類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
第十一條依法公開進行的庭審活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通過電視、互聯網或其他公共媒體進行圖文、音頻、視頻直播或錄播:
(一)公眾關注度較高;
(二)社會影響較大;
(三)法治宣傳教育意義較強。
第十二條出庭履行職務的人員,按照職業著裝規定著裝。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著正裝:
(一)沒有職業著裝規定;
(二)偵查人員出庭作證;
(三)所在單位系案件當事人。
非履行職務的出庭人員及旁聽人員,應當文明著裝。
第十三條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訴人出庭受審時,著正裝或便裝,不著監管機構的識別服。
人民法院在庭審活動中不得對被告人或上訴人使用戒具,但認為其人身危險性大,可能危害法庭安全的除外。
第十四條庭審活動開始前,書記員應當宣布本規則第十七條規定的法庭紀律。
第十五條審判人員進入法庭以及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宣告判決、裁定、決定時,全體人員應當起立。
第十六條人民法院開庭審判案件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進行。
審判人員在庭審活動中應當平等對待訴訟各方。
❼ 怎樣才能到法院旁聽庭審
你好!如果你知道案子審判的日期,屆時可以帶上你的身份證去法院經過登記便可參加聽審。
❽ 怎樣可以到法院庭審
第一,按照公開審判的原則,無論是民事案件還刑事案件,除非涉及國家機密或者個人隱私(回刑事未答成年人犯罪),當事人不申請不公開審判的,法院一律應當公開審判,即審理前公告審理日期、當事人、案由、審理地點(那個審判庭)等,審理時對外開放,即允許旁聽。當未經允許不得拍照、攝影等,要注意法庭紀律,把你的手機調為震動或者關機。庭審開始前書記員會宣讀紀律的。你想旁聽,就去留神法院的公共欄,任何案件開庭審理三天前都必須公告那些內容,你記住時間,到時候提前到就可以了。
第二,你去了會失望的。你不是想聽聽律師的口才嘛?事實證明,在我國,律師沒怎麼鍛煉辯論的口才,法庭上就是互相宣讀材料、證據、意見,有時還要等待書記員記錄,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好~~~
當然,看看就知道了。
❾ 如何去法院聽庭審
直接到法院去看哪個庭有案子在審理啊,一般都是公開審理的,可以進去。
❿ 民事案件庭審的詳細步驟是什麼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開庭審理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庭審准備
庭審准備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之前,為保證案件審理的順利進行而進行的各項准備工作。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庭審准備的內容包括:
1.傳喚當事人,通知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庭參加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傳票送達當事人,將出庭通知書送達其他訴訟參與人,傳票和通知書應當寫明案由、開庭的時間和地點,以確保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為參加庭審做好准備。
2.對公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公告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張貼,巡迴審理的可以在案發地或其他相關的地點張貼。其目的是加強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對人民法院審判活動的了解和監督,確保案件審理的公正和效益。
3.查明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正式開庭審理之前,由書記員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等是否到庭,並向審判長報告。同時宣布法庭紀律,告知全體訴訟參與人和旁聽人員必須遵守。
4. 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核對的順序是原告、被告、第三人,核對的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業和住所。
(二)法庭調查
1.當事人陳述
2.出示證據和質證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各類證據按以下順序出示,由當事人進行質證:
(1) 證人證言。
(2) 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
(3)鑒定結論。
(4)勘驗筆錄。
(三)法庭辯論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27條的規定,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1.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2.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3. 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4.互相辯論。
(四)案件評議和宣告判決
1.合議庭評議
2.宣告判決
(10)怎樣去法院聽庭審要履行什麼程序怎麼知道有沒有庭審還有什麼案件啊開庭時間之類擴展閱讀:
開庭審理是普通程序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階段,是當事人行使訴權進行訴訟活動和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進行審判活動最集中、最生動的體現,對人民法院正確審理民事案件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開庭審理能夠確保人民法院審判權的正確行使。通過開庭審理,審判人員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民事案件的事實進行客觀的認定,對證據進行全面的審核,分清是非責任,對民事案件作出公正的處理,從而實現人民法院的審判職能。
其次,有利於對審判活動的有效監督。開庭審理將案件的審理過程置於群眾的監督之下,增加了審判活動的透明度,有利於保證案件處理的公正性。
第三,有利於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民事訴訟法對開庭審理中當事人各項訴訟權利及其行使的方式作了充分的規定,開庭審理有利於當事人充分行使訴訟權利,自覺履行訴訟義務,保證庭審活動的順利進行,最終保護了當事人的民事實體權利。
第四,有利於充分發揮開庭審理的教育作用,擴大法制宣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