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的精神損失費
⑴ 老婆出軌上法院起訴離婚要求賠償精神損失費
婚內出軌可以要求對方賠償精神損失費。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條 【離婚損害賠償】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
(二)與他人同居;
(三)實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五)有其他重大過錯。
婚外情離婚賠償包括兩個方面: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
(一)物質損害賠償的包括:因收集對方有重婚行為證據的花費、起訴費、律師費等等直接的物質損害。
(二)由於我國對精神損害沒有明確的標准,因此,因為婚外情離婚遭受的精神損害賠償也沒有明確的標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婚外情概率的升高,婚外情離婚賠償還是有很多人想要了解。
在實際操作中,則需要根據以下標准來確定:
1、婚外情無過錯方精神受到損害的程度。可以考慮受害人所遭受精神傷害和精神痛苦的程度,如是否出現憤怒、恐懼、焦慮、沮喪、悲哀等情緒障礙;是否因精神和感情受到損害導致身體患病;是否精神抑鬱、恍惚,影響工作和生活;是否有精神疾病等等。由於其損害結果涉及人的身體和精神方面,必要時可委託醫療單位作出相應判斷。
2、婚外情過錯方具體的出軌情節。如重婚與通姦相比,重婚過錯行為更為嚴重,危害性更大,屬情節惡劣。而通姦行為相對來說,其情節較輕。
3、婚外情過錯方的過錯程度。如,婚外情一方與第三者的行為,是不是嚴重影響了無過錯方的生活。
4、其他相關因素。如雙方結婚年限,雙方結婚時間長短,雙方婚後的感情,無過錯方對婚姻生活的付出等等因素都應當作為賠償考量因素。
⑵ 精神損失費一般賠多少
法律分析:精神損失賠償需要看具體情況定。根據我國現行法律,並未明確精神損失費的計算方式和賠償限額,一般各地法院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及司法實踐,制定具體的精神損害撫慰金計算規定。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理國家賠償案件適用精神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的意見》三、准確把握精神損害賠償的前提條件和構成要件。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適用精神損害賠償條款,應當以公民的人身權益遭受侵犯為前提條件,並審查是否滿足以下責任構成要件: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侵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侵權行為與精神損害事實及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⑶ 精神損失費的賠償標准
您好,目前我國法律對精神損失費的賠償標準的數額沒有嚴格的規定。
首先,權利人需根據案件情況選擇與案件相關的法律進行精神損害賠償的區分,根據我國法律把精神損害分為國家賠償和民事侵權兩部分,分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國家賠償案件確定精神損害賠償責任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共計14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共計6條),從而來確定精神賠償標準的范圍;其次,我國各個省份對精神損害標准以會議紀要、指導意見等形式進一步了明確;最後,找到與案件最為貼近的法條主張精神損害賠償標准。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國家賠償案件確定精神損害賠償責任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
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具體數額,應當兼顧社會發展整體水平的同時,參照下列因素合理確定:
(一)精神受到損害以及造成嚴重後果的情況;
(二)侵權行為的目的、手段、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過錯程度、原因力比例;
(四)原錯判罪名、刑罰輕重、羈押時間;
(五)受害人的職業、影響范圍;
(六)糾錯的事由以及過程;
(七)其他應當考慮的因素。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權行為的目的、方式、場合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理訴訟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⑷ 精神損失費賠償標准2021
2021年精神損失費賠償標准:
1、對於造成死亡的,應當賠償死亡賠償金;
2、對於造成殘疾的,應當賠償殘疾賠償金;
3、對於侵害人身,沒有造成死亡殘疾後果的,應當賠償精神撫慰金。
自然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等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時,可以依法請求賠償精神損害. 嚴重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分為5萬元、4萬元、3萬元、2萬元和1萬元五個等級;一般性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分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個等級。
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數額確定應當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3、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4、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5、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6、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實際操作中,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標准供參考,因為各個地區,當事人的經濟狀況及相關的地方性條例的規定不一致。因此目前為止關於數額的確定只能依據以上的幾點因素法官主觀裁量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⑸ 賠償一般賠償精神損失費用多少
國家賠償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規定的因素確定的,包括六大因素,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⑹ 精神損失費賠償標准2022
2022年的精神賠償損失標准按照《精神賠償解釋》分為三種,分別是造成死亡的、造成殘疾的以及侵害人身,當自然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尊嚴權和人身自由權受到非法侵犯時,對嚴重精神損害,可以依法要求精神損害賠償,賠償金額分為5萬元、4萬元、3萬元五個層次,2萬元和1萬元。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精神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第一條的規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⑺ 精神損失費如何計算
精神損失費的計算標准如下: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⑻ 精神損失費怎麼計算
精神損失費的計算,因為各地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及司法實踐,所以對於精神損害賠償標準的計算有不同的規定。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1、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2、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3、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4、侵權人的獲利情況;5、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6、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