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投訴法院
⑴ 法院有違規行為,應該投訴哪裡
摘要 上級法院或檢察機關,違紀問題,向紀檢監察部門反映。違法問題,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比如,如果是起訴不受理,可以憑裁定向上級法院上訴;如果在審判時法官違法裁判, 甚至徇私枉法,可以向同級檢察院反映;如果申請執行,法院遲遲不予執行,可以向該院院長反映,要求盡快執行。
⑵ 法院不給立案去哪投訴
可以直接向該法院院長或者該法院的上一級法院的立案庭投訴。根據規定:對立案工作中存在的不接收訴狀、接收訴狀後不出具書面憑證,不一次性告知當事人補正訴狀內容,以及有案不立、拖延立案、干擾立案、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或者決定等違法違紀情形,當事人可以向受訴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投訴。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投訴之日起十五日內,查明事實,並將情況反饋當事人。發現違法違紀行為的,依法依紀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院(court),是世界各國普遍設立的國家機關。主要通過審判活動懲治犯罪分子,解決社會矛盾和糾紛,維護公平正義。
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其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的機會。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代表國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會受到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或者其他的干涉。
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以及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依法審判下列案件:
1、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2、下級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3、對下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4、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⑶ 投訴法院去哪投訴,打什麼電話投訴
1、向當地法院紀檢監察部門投訴。
2、向當地法院控告申訴部門投回訴。
3、向上級法院答控告申訴部門投訴。
4、向紀委監察部門投訴。投訴電話:12388
附:最高人民法院及地方各高級人民法院舉報電話和舉報網址
最高人民法院監察室
(郵政編碼:100745)
010-67556131
010-67556132
http://jubao.court.gov.cn/zui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監察室
(郵政編碼:100022)
010-85268791
http://jubao.court.gov.cn/bej
⑷ 怎麼起訴法院違法辦案去哪投訴
法官違法辦案向哪個部門投訴:
1、本院紀檢部門:負責指導本院版紀檢、監察工作;對本院工作人員貫徹權執行法律、法規和上級決定、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
受理對本院及其工作人員違反紀律、法律行為的控告、檢舉,並按照管理許可權進行查處;受理檢察人員不服處分決定的申訴
2、上級法院:從《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規定看,上下級法院之間的關系表述為監督與被監督關系更加准確。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十七條規定了,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受上級人民法院監督。
3、紀委:上級紀律檢查委員會有權檢查下級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並且有權批准和改變下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對於案件所作的決定。
如果所要改變的該下級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決定,已經得到它的同級黨的委員會的批准,這種改變必須經過它的上一級黨的委員會批准。
4、紀檢監察機關:受理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違反行政紀律行為的控告、檢舉;
⑸ 投訴法官去哪裡投訴
法律分析:1、紀檢監察部門,即當地人民政府的紀檢監察部門,查清楚的該法官的工作信息,整理好個人所掌握的資料,然後到法官所在單位的紀檢監察部門投訴,相關部門會進行查實。2、上級主管部門,即上級人民法院投訴,法官所在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進行投訴舉報投訴,提供相關的資料,注意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3、向執行局長投訴,執行局長是執行案件承辦人的直接領導,向其投訴最快捷、最有效。投訴時要詳細說明承辦法官的失職或工作不力或違法違紀的事實,切中要害,便於局長對下屬進行有效管理。4、各級紀委的網站,各級紀委都設有舉報的相關的網站,可以將詳實的資料以實名制的方式,發給各級紀委的投訴舉報窗口。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違法違紀舉報中心工作辦法》 第三條 舉報中心設立接待室、公開舉報電話和公開舉報信箱。受理舉報人採用電話、電報、信函、面談等方式進行的舉報和代為他人進行的舉報。
⑹ 法院工作人員違法違紀應該去什麼地方投訴呢
法院工作人員違法違紀應該去什麼地方投訴呢?根據《人民法院監察工版作條例》規定權:1、可以向其所在縣法院紀檢監察部門反映或者舉報;
2、向該縣法院所在的同級紀檢監察部門反映或者舉報;
3、如果涉嫌職務犯罪,可以向同級檢察院反映或者舉報;
4、向該縣法院同級的人大常委會反映或者舉報;
5、也可以直接向最高人民法院紀檢組或者中紀委舉報。
⑺ 對法院有意見應該去哪投訴
法律分析:一、紀檢監察部門, 即當地人民政府的紀檢監察部門,查清楚的該法官的工作信息,整理好個人所掌握的資料,然後到法官所在單位的紀檢監察部門投訴,相關部門會進行查實。二、上級主管部門,即上級人民法院投訴,法官所在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進行投訴舉報投訴,提供相關的資料,注意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十七條 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受上級人民法院監督。對於案件本身來說,如果認為法官違法判案,可以向上級法院上訴決已經生效的,可以申請法院再審予以糾正。
⑻ 舉報法院執法不公,去哪投訴
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或向檢察院申請抗訴或者投訴。一切執法不公的現象及行為都可以向檢察院投訴,這正是檢察院的職責所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六條人民檢察院依法保障公民對於違法的國家工作人員提出控告的權利,追究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人的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⑼ 法院一直拖著不開庭去哪投訴
若人民法院遲遲不開庭可向其上級人民法院或法律監督部門提出異議,我國相關法律對人民法院的審理期限都有嚴格規定。除法律特別規定外,一般在一審案件中,民事訴訟的審理期限為六個月;刑事訴訟的審理期限為兩個月;行政訴訟的審理期限為六個月。一般在二審案件中,民事訴訟的審理期限為三個月;刑事訴訟的審理期限為兩個月;行政訴訟的審理期限為三個月。所以不需太擔心,人民法院一般都會在期限內開庭審理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審限: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七十六條,二審審限: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⑽ 法院不做事可以到哪裡投訴
法官不作為,可以首先去法院的信訪辦公室投訴,法院會有內部監督機制。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去上級法院信訪。一般不用寫投訴信,需要本人或者家屬前往,說明情況,辦理登記。法官有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的犯罪行為,可以去同級檢察院報案。《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首先和承辦人進行溝通,盡量不撕破臉。找出不能執行的原因,是被執行人沒有償還能力,還是執行法官不盡職,如果是前者的話,你再怎麼投訴也無用。
方法/步驟2
方法/步驟1:
【向執行局長投訴】
執行局長是執行案件承辦人的直接領導,向其投訴最快捷、最有效。投訴時要詳細說明承辦法官的失職或工作不力或違法違紀的事實,切中要害,便於局長對下屬進行有效管理。
方法/步驟3
方法/步驟1:
【向法院紀檢組投訴】
如果你對執行局長的處置不滿意,還可以向該院的紀檢組反映,對法官的不當行為進行投訴。
方法/步驟4
方法/步驟1:
【向院長投訴】
法院接待大廳都有領導接待室,院領導輪流值班接待當事人。你可以向該院分管執行的院長或一把手院長反映。
方法/步驟5
方法/步驟1:
【向同級人大的法工委投訴】,
如果你對他們本單位的工作不放心,你還可以向同級人大的法律工作委員會反映,人大對法院的工作有監督權。
方法/步驟6
方法/步驟1:
【向同級紀委投訴】
同級紀委負責對黨員幹部違法違紀的懲處,如果承辦法官主觀上有過錯,你可以向紀委反映其問題,使其得到應有的懲罰。
方法/步驟7
方法/步驟1:
【向上級法院投訴】
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在業務上具有指導權,下級法院辦案不力,上級法院有權督促其盡快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