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房屋

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房屋

發布時間: 2022-04-12 02:06:38

1. 法院已將房屋判決我的名下了現在沒有過戶有什麼影響

法院已將房屋判決到名下了,現在沒有過戶,要在兩年內必須申請執行,否則法院不執行了。
房屋登記機構根據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有權機關的協助執行通知書以及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辦理的房屋登記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登記與有關文書內容不一致的除外。
房屋登記機構作出未改變登記內容的換發,補發權屬證書、登記證明或者更新登記簿的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房屋登記機構在行政訴訟法施行前作出的房屋登記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屋登記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房屋登記機構的房屋登記行為以及與查詢、復制登記資料等事項相關的行政行為或者相應的不作為不服,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三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房屋登記行為不服提起行政訴訟的,不受下列情形的影響:
(一)房屋滅失;
(二)房屋登記行為已被登記機構改變;
(三)生效法律文書將房屋權屬證書、房屋登記簿或者房屋登記證明作為定案證據採用。
第七條 房屋登記行政案件由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請求房屋登記機構履行房屋轉移登記、查詢、復制登記資料等職責的;
(二)對房屋登記機構收繳房產證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
(三)對行政復議改變房屋登記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

2. 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房屋買賣司法解釋第十六條

第十六條【違約金數額的調整】
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過高為由請求減少的,應當以違約金超過造成的損失30%為標准適當減少;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為由請求增加的,應當以違約造成的損失確定違約金數額。
本條是關於違約金數額能否進行調整以及如何對違約金數額進行調整的規定。
本條的規定內容實際上包含三層意思:一是當事人沒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或者遲延履行合同義務,構成違約的,應當按照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數額或者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承擔違約責任;二是當事人如果以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因違約造成的損失為由請求減少的,人民法院可以約定的違約金是否超過損失30%為標准,予以適當調整;三是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低於因違約造成的損失為由請求增加的,應以損失確定違約金數額。由此可見,本條的規定涉及違約金數額的確定原則、能否對違約金數額進行調整以及以何作為參照標准調整違約金的問題。
最高法院答復:
關於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十六條與第十七條關系及部分文字表述應當如何理解的問題,我們認為:
支付違約金和賠償損失,是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情形下所應當承擔的違約責任的具體形式。《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條、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等對如何理解損失賠償額及當事人請求調整約定的違約金數額如何處理問題,都有較為明確的規定。《解釋》正是根據立法本意,對有關問題作出詳細、可操作性強的規定。
具體而言,《解釋》第十六條是關於違約金數額能否進行調整以及如何對違約金數額進行調整的規定,《解釋》第十七條是關於合同當事人沒有約定違約金數額或者損失賠償額計算方法時應當根據什麼標准確定違約金數額或者損失賠償額的規定。
可見,這兩條所要調整和解決的問題、適用范圍是有所不同的。前者當事人要求調整此前雙方關於違約金的約定,其內容體現了合同法關於違約金以補償性為基礎,以懲罰性為補充的特點。關於違約金和損失賠償額計算方法問題,依據不同標准,得出的結論也會有所差異。如果當事人對此有約定,只要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人民法院應當予以認可,即並非第十六條規定的損失計算,一定要參照第十七條規定。只有在合同當事人對此無具體約定情形,為統一認識,《解釋》第十七條規定了人民法院在審理此類糾紛時應當以何種標准作為參照系來確定違約方的責任,以彌補守約方的損失。
綜上,在司法實踐中,如何認定違約造成的損失,還應結合合同約定並根據個案具體情況妥善作出認定。

3. 關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的詳細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版釋》第十四條規定,出權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內建築面積或者建築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一)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實結算,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二)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的,應予支持。買受人同意繼續履行合同,房屋實際面積大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房屋實際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

4.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內容是什麼
新的《民法典》已於1月1日生效,《合同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四條出賣人通過認購、訂購、預訂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受定金作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擔保的,如果因當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按照法律關於定金的規定處理;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雙方的事由,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未能訂立的,出賣人應當將定金返還買受人。
第五條商品房的認購、訂購、預訂等協議具備《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並且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的,該協議應當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
第六條當事人以商品房預售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
當事人約定以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為商品房預售合同生效條件的,從其約定,但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除外。
第七條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按照所有權調換形式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明確約定拆遷人以位置、用途特定的房屋對被拆遷人予以補償安置,如果拆遷人將該補償安置房屋另行出賣給第三人,被拆遷人請求優先取得補償安置房屋的,應予支持。
被拆遷人請求解除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按照本解釋第八條的規定處理。
第八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無法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並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一)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後,出賣人未告知買受人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
(二)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後,出賣人又將該房屋出賣給第三人。
第九條出賣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並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一)故意隱瞞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事實或者提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
(二)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抵押的事實;
(三)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
第十條買受人以出賣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另行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並將房屋交付使用,導致其無法取得房屋為由,請求確認出賣人與第三人訂立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無效的,應予支持。
第十一條對房屋的轉移佔有,視為房屋的交付使用,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房屋毀損、滅失的風險,在交付使用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使用後由買受人承擔;買受人接到出賣人的書面交房通知,無正當理由拒絕接收的,房屋毀損、滅失的風險自書面交房通知確定的交付使用之日起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十二條因房屋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後,房屋主體結構質量經核驗確屬不合格,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
第十三條因房屋質量問題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
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質量問題,在保修期內,出賣人應當承擔修復責任;出賣人拒絕修復或者在合理期限內拖延修復的,買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託他人修復。修復費用及修復期間造成的其他損失由出賣人承擔。
第十四條出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內建築面積或者建築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一)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實結算,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二)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的,應予支持。買受人同意繼續履行合同,房屋實際面積大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房屋實際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
第十五條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的規定,出賣人遲延交付房屋或者買受人遲延支付購房款,經催告後在三個月的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當事人一方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經對方當事人催告後,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限為三個月。對方當事人沒有催告的,解除權應當在解除權發生之日起一年內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權消滅。
第十六條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過高為由請求減少的,應當以違約金超過造成的損失30%為標准適當減少;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為由請求增加的,應當以違約造成的損失確定違約金數額。
第十七條商品房買賣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數額或者損失賠償額計算方法,違約金數額或者損失賠償額可以參照以下標准確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購房款總額,參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准計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間有關主管部門公布或者有資格的房地產評估機構評定的同地段同類房屋租金標准確定。
第十八條由於出賣人的原因,買受人在下列期限屆滿未能取得房屋權屬證書的,除當事人有特殊約定外,出賣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一)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的期限;
(二)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標的物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
(三)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標的物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訂立之日起90日。
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或者損失數額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已付購房款總額,參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准計算。
第十九條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或者《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的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的期限屆滿後超過一年,由於出賣人的原因,導致買受人無法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
第二十條出賣人與包銷人訂立商品房包銷合同,約定出賣人將其開發建設的房屋交由包銷人以出賣人的名義銷售的,包銷期滿未銷售的房屋,由包銷人按照合同約定的包銷價格購買,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出賣人自行銷售已經約定由包銷人包銷的房屋,包銷人請求出賣人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條對於買受人因商品房買賣合同與出賣人發生的糾紛,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包銷人參加訴訟;出賣人、包銷人和買受人對各自的權利義務有明確約定的,按照約定的內容確定各方的訴訟地位。
第二十三條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買受人以擔保貸款方式付款,因當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訂立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並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不能繼續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雙方的事由未能訂立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並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不能繼續履行的,當事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出賣人應當將收受的購房款本金及其利息或者定金返還買受人。
第二十四條因商品房買賣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致使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的目的無法實現,當事人請求解除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的,應予支持。
第二十五條以擔保貸款為付款方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當事人一方請求確認商品房買賣合同無效或者撤銷、解除合同的,如果擔保權人作為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提出訴訟請求,應當與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糾紛合並審理;未提出訴訟請求的,僅處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擔保權人就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糾紛另行起訴的,可以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合並審理。
商品房買賣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後,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也被解除的,出賣人應當將收受的購房貸款和購房款的本金及利息分別返還擔保權人和買受人。
第二十六條買受人未按照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的約定償還貸款,亦未與擔保權人辦理商品房抵押登記手續,擔保權人起訴買受人,請求處分商品房買賣合同項下買受人合同權利的,應當通知出賣人參加訴訟;擔保權人同時起訴出賣人時,如果出賣人為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提供保證的,應當列為共同被告。
第二十七條買受人未按照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的約定償還貸款,但是已經取得房屋權屬證書並與擔保權人辦理了商品房抵押登記手續,抵押權人請求買受人償還貸款或者就抵押的房屋優先受償的,不應當追加出賣人為當事人,但出賣人提供保證的除外。
第二十八條本解釋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後訂立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發生的糾紛案件,本解釋公布施行後尚在一審、二審階段的,適用本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後訂立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發生的糾紛案件,在本解釋公布施行前已經終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前發生的商品房買賣行為,適用當時的法律、法規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前房地產開發經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5.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第十七條如何理解

你好!個人這么理解。
《房租租賃合同解釋》第十七條 因承租人拖欠租金,出租內人請求解除合同容時,次承租人請求代承租人支付欠付的租金和違約金以抗辯出租人合同解除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轉租合同無效的除外。

次承租人代為支付的租金和違約金超出其應付的租金數額,可以折抵租金或者向承租人追償。
基本案情:甲(出租人)租房子給乙(承租人),乙轉租給丙(次承租人)。
第一款:假如乙拖欠甲的租金,那麼甲可以向法院起訴乙要求解除甲與乙之間的合同,但是丙為了繼續租下去,就替乙給租金,此時甲的經濟利益沒有受損,所以法院就不支持甲主張解除合同了。但是如果乙轉租給丙時簽訂的合同無效,那麼丙就沒有資格代替乙給租金,這就是第一款但書的內容。
第二款:根據民法公平的一般原則,假如丙代替乙支付甲租金超過丙需向乙支付的租金時,丙就可以向乙追償或者用於沖抵租金。該款解決的是乙和丙的問題。

6.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屋租賃合同解釋第二十五條如何適用

您好,復《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制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五條本解釋施行前已經終審,本解釋施行後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不適用本解釋。

【解讀】本解釋於2009年9月1日起施行,施行前的行為引起的糾紛,在本解釋施行之後提起訴訟的,應當適用本解釋;本解釋施行前提起的訴訟,本解釋施行後案件尚在訴訟系屬中,無論處於一審還是二審程序,均適用本解釋;本解釋施行前已經終審的案件,在本解釋施行前提起再審程序,且於本解釋實施時仍在審理中的,應當適用本解釋;本解釋施行前已經終審,本解釋施行後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不適用本解釋。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7.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法律糾紛可否適用30年前的房屋買賣糾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法律糾紛不適用30年前的房屋買賣糾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是為正確、及時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等相關法律,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制定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前發生的商品房買賣行為,適用當時的法律、法規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前房地產開發經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
第二十八條 本解釋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後訂立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發生的糾紛案件,本解釋公布施行後尚在一審、二審階段的,適用本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後訂立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發生的糾紛案件,在本解釋公布施行前已經終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前發生的商品房買賣行為,適用當時的法律、法規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前房地產開發經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8.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屋徵收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拆建單位依照規定標准向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支付各種補償金。一般包括:

(1)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2)周轉補償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3)獎勵性補償費,用於鼓勵被拆遷房屋住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一些權利如自願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房屋拆遷補償費的各項標准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

由宅基地區位補償價、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構計算公式為:房屋拆遷補償價=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一)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准

(1)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合法擁有房產評估價格+房屋裝修裝飾商定補償金額(或經評估確定的房屋裝修裝飾補償金額)。

(2)房屋拆遷補償差價=合法擁有房產評估價格+房屋裝修裝飾商定補償金額或經評估確定的房屋裝修裝飾補償金額)-被拆遷人獲得調換產權的房屋的評估價格。

(二)房屋拆遷安置費計算標准

(被拆遷人或承租人)房屋拆遷安置費=搬遷補助費+沒有提供周轉房情況下的臨時安置補助費+超過過渡期限的臨時安置補助費+非住宅房屋因停產、停業造成的損失賠償費。

備註:

1、如果拆遷人提供周轉房且拆遷房屋使用人居住,則公式第二項補助費為0;

2、如果拆遷房屋屬住宅房屋,則公式第四項賠償費為0;

3、被拆遷人獲得補償,表明該房屋由其自用。

(三)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准

(1)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組建制撤銷的,以及建制雖然不撤銷,但不具備易地建房條件的,被拆遷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與貨幣補償金額問等價值的產權房屋調換。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屋徵收補償的標准具體計算是(被拆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單價結合成新+同區域新建多層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土地使用權基價+價格補貼)×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

(2)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組建制不撤銷的,具備異地建房條件的,被拆遷人可以在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中心村或居民點范圍內申請宅基地新建住房,並獲得相應的貨幣補償,計算公式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單價結合成新+價格補貼)×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被拆遷人使用新宅基地所需的費用。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條、第十九條規定,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根據立法精神,對被徵收房屋的補償,應參照就近區位新建商品房的價格,以被徵收人在房屋被徵收後居住條件、生活質量不降低為宜。

因此,在政府實施土地徵收和拆遷補償安置的過程中,只要違背「給予被徵收人公平補償」這一基本原則,即可視為違法,被徵收人應該果斷通過法律途徑爭取合理補償。

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屋登記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八條的規定,問一下,需先處理民事爭議是指,法

民行交叉及其處理
原告起訴房屋登記行為時,如果對作為基礎關系的轉讓合同、婚姻、共有、繼承等民事行為提出異議,法院如何處理?我們認為,由於基礎關系的定性決定著房屋登記行為的存廢,在基礎關系存在爭議時,處理行政爭議的時機可能不成熟。因此,恰當的處理是告知當事人先解決民事爭議,行政案件暫不立案,但解決民事爭議的時間不應計算在行政訴訟起訴期限內。如果行政訴訟已經受理,怎麼辦?在民事案件處理期間,應當裁定中止訴訟。鑒此,《規定》第八條規定:「當事人以作為房屋登記行為基礎的買賣、共有、贈與、抵押、婚姻、繼承等民事法律關系無效或者應當撤銷為由,對房屋登記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先行解決民事爭議,民事爭議處理期間不計算在行政訴訟起訴期限內;已經受理的,裁定中止訴訟。」

10.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屋登記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是否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屋登記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已於2010年8月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91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0年11月18日起施行。
二○一○年十一月五日

法釋〔2010〕15號
現在還是有效適用的。

熱點內容
保監會復函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8 23:10:34 瀏覽:585
充分認識頒布民法典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 發布:2025-04-28 23:10:28 瀏覽:755
法律援助經費主體 發布:2025-04-28 23:07:58 瀏覽:69
法治與自然 發布:2025-04-28 23:04:16 瀏覽:976
刑事訴訟法有關庭審方式的規定 發布:2025-04-28 22:40:45 瀏覽:160
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對嗎 發布:2025-04-28 22:39:06 瀏覽:946
法律顧問合同的解除 發布:2025-04-28 22:38:15 瀏覽:232
鐵路運輸安全法律法規 發布:2025-04-28 22:37:44 瀏覽:322
故意損壞法官證件 發布:2025-04-28 22:36:21 瀏覽:967
企業有道德案例 發布:2025-04-28 22:21:20 瀏覽: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