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道德

法官道德

發布時間: 2020-12-21 22:59:09

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有哪些

一、保障司法公正
二、提高司法效率
三、保持清正廉潔
四、遵守司法禮儀
五、加強自身修養
六、約束業外活動

Ⅱ 法官職業道德的依據

法官職業道德的依據是1995年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專通過、根據屬2001年6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2001年10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以下簡稱《基本准則》)。
我國法官法第3條規定,法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法官法第7條規定,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1)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2)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3)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4)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5)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惜守職業道德;
(6)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7)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這些義務都與法官職業道德有關。
《基本准則》除序言和附則外,分為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持清正廉潔、遵守司法禮儀、加強自身修養、約束業外活動六個部分,共50條,對法官的職業道德作了全面具體的規定。

Ⅲ 法官職業道德要求是什麼

法官職業道德,是法官在行使審判權、履行審判職能的過程中或者從事與之相關的活動時,應當遵守的行為規范的總稱。法官職業道德是調節法官職業內部法官之間的關系以及法官與社會各方面關系的行為准則,是評價法官職業行為的善惡,榮辱的標准,對法官具有特殊的約束力,法官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對於確保司法公正,維護國家法泊尊嚴至關重要。
法官職業道德具有以下特徵:第一,法官職業道德的主體是法官。法官職業道德是法律職業道德體系中的一個分支。它以法官為約束對象,由於法官的中立地位、裁判職責和其他一些特殊要求,因而它與檢察官職業道德、律師職業道德有明顯的不同。
第二,法官職業道德規范的對象主要是法官履行司法職務的行為。法官的基本職責是審判案件.因此法官職業道德約束的范圍主要是法官的審判活動。同時,由於法官的一些非職業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法官的形象,因此一些與法官的職業形象直接相關的非職業活動,也應受到法官職業道德的約束。
第三,除職業道德的具體規范外,法官的職業道德觀念也是其職業道德的重要部分。
法官職業的本質特徵在法官的職業道德中得到了體現,其中一些可以直接表現為行為准則、規范,而一些觀念性的要求則難以具體化,例如審判獨立、司法公正等,雖然一些具體的規范可以保障司法的獨立與公正,但對於法官來說,更重要的是牢固樹立獨立與公正的司法理念,並時刻以此約束自己的行為。即便是最詳細的行為准則也不可能窮盡所有的行為方式,但高尚的職業道德觀念可以使法官在任何時候都能明辨是非善惡。

Ⅳ 法官職業道德的核心是什麼

法官職業道德的核心:

公正、廉潔、為民。

法官職業道德:

是法官在行使審判權、履行審判職能的過程中或者從事與之相關的活動時,應當遵守的行為規范的總稱。法官職業道德是調節法官職業內部法官之間的關系以及法官與社會各方面關系的行為准則,是評價法官職業行為的善惡,榮辱的標准,對法官具有特殊的約束力。

法官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忠誠司法事業、保證司法公正、確保司法廉潔、堅持司法為民、維護司法形象。

法官職業道德的特徵:

法官職業道德具有以下特徵:第一,法官職業道德的主體是法官。法官職業道德是法律職業道德體系中的一個分支。它以法官為約束對象,由於法官的中立地位、裁判職責和其他一些特殊要求,因而它與檢察官職業道德、律師職業道德有明顯的不同。

第二,法官職業道德規范的對象主要是法官履行司法職務的行為。法官的基本職責是審判案件.因此法官職業道德約束的范圍主要是法官的審判活動。同時,由於法官的一些非職業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法官的形象,因此一些與法官的職業形象直接相關的非職業活動,也應受到法官職業道德的約束。

第三,除職業道德的具體規范外,法官的職業道德觀念也是其職業道德的重要部分。

法官職業的本質特徵在法官的職業道德中得到了體現,其中一些可以直接表現為行為准則、規范,而一些觀念性的要求則難以具體化,例如審判獨立、司法公正等,雖然一些具體的規范可以保障司法的獨立與公正,但對於法官來說,更重要的是牢固樹立獨立與公正的司法理念,並時刻以此約束自己的行為。即便是最詳細的行為准則也不可能窮盡所有的行為方式,但高尚的職業道德觀念可以使法官在任何時候都能明辨是非善惡。

Ⅳ 現在有的法官很沒有道德,喜歡把人當猴耍,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不是有的法官,而是大部分,有點道德的在官場上是寸步難行的,這就好比一滴清水落在污泥里,想變清是不大可能,除非你被蒸發掉。

Ⅵ 法官的職業道德內容

法官職業道德 法官是社會正義的化身,是人民平安、國家穩定的守護神,是維護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關口,「自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法官是唯一僅存的介於人與神之間的職業」。法官是多麼庄嚴而神聖,但你可知道,法官的庄嚴和神聖是以法官的良好職業道德為保障的。正如一位學者所言:「雖有完美的保障審判獨立之制度,有徹底的法學之研究,然若受外界之引誘,物慾之蒙蔽,舞文弄墨,徇私枉法,則反而以其法學知識為其作姦犯科之工具,有如為虎傅翼,助紂為虐,是以法學修養雖為切要,而品格修養尤為重要」。
為了提高法官的素質,約束法官的言行,最高法院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公正、廉潔、文明、忠誠、獨立、嚴謹、勤奮等等,也就成為法官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但在日漸浮躁和功利化的當今社會里,面對滿目奢華,面對種種誘惑,要做到這些亦不容易。作為一名法官,經常會遇到阻力和壓力,還會面臨各種「盛情」的侵襲。在財情面前能否清心寡慾,在色情面前能否坐懷不亂,在人情面前能否公私分明,在友情面前能否大義滅親,往往是對法官最為嚴峻的考驗。在法官群體中,有象王永強、姚小紅、焦玫瑰等少數人,面對誘惑,喪失了自己起碼的警惕和做人的原則,物慾層層加砝,貪婪得寸進尺,最後走入罪惡的深淵。而更多的是象譚彥、羅東川、廖威、孫即華、劉茂峰等人,他們面對誘惑,時刻把握好心中的那道防線,甘於清貧,耐得寂寞,超然物外,一塵不染,他們才是當代法官的典範和代表。
做一名法官應具有堅定的法律信仰。信仰是一種力量,正因為有信仰,屈原把社稷、蒼生化作汩羅江邊的千古絕唱;正因為有信仰,岳飛把「精忠報國」的信念常常刻進歷史的肩膀。在這喧囂的時代,我們經受著各種腐朽文化思想和不正之風的沖擊,金錢象個「寵兒」游盪在我們周圍,它可以買走飛機、大廈,也可以買走貪圖私利和安於享樂者的靈魂,但它買不走的是一種精神和責任。作為法官,正是因為有對法律的信仰,才能時刻保持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浩然正氣。正象青年法官宋魚水所講:在危險面前,我不是天生的無所畏懼,而是我有追求正義的信仰,這種信仰給了我勇氣和戰勝邪惡的信心。
做一名法官應耐得寂寞和孤獨。法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面對滿目奢華,難免不受誘惑,這是人之常情,本無可厚非。但是你既然選擇了法官,就是選擇了責任和使命,選擇了神聖和崇高,這要求法官應遠離喧鬧的人群,遠離鮮花和掌聲,遠離紙醉金迷、燈紅酒綠,清心寡慾,心如止水,不為官職所誘,不為榮譽所迷,不為金錢所惑,不為威脅所屈,堂堂正正辦鐵案,清清白白當法官。閑遐時,望望天,看看雲,聽聽松濤,享受一份恬然忘我;或讀讀書,寫寫文章,思考些問題,靜心探尋司法和人生的真諦¨¨¨。正如那首歌,「為了理想,我寧願忍受寂寞,飲進那份孤獨。」
做一名法官還應淡泊名利和物慾。「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種淡泊是克制自身慾望,將自己全部熱血投入工作中的淡泊和不被世俗所干擾的坦然面對時事的淡泊。喧囂的時代對我們既是一種恩賜,更是一種考驗。在誘惑面前,特別是金錢和美色面前,有些人輕易的被打倒了,打倒他們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們自己,是他們的非分之想和貪婪之念。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面對繁雜的時代,我們只有不斷凈化自己的心靈,盡可能排除靈魂中自私的成分,消除非分的慾望,讓自己活的更加晶瑩、灑脫,只有讓報警鍾時刻敲響在心坎里,才能仰不愧於黨,俯不愧於人民。
最高法院祝銘山副院長在領到頒發的一級大法官證書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法官是一項特殊的神聖職業,它需要忠誠,拒絕見異思遷;需要奉獻,拒絕沽名釣譽;需要勤奮,拒絕虛華浮躁;需要進取,拒絕墨守成規;需要勇氣,拒絕怯懦畏縮。要成為真正合格的法官——人民利益的守護神,必須付出長期的乃至終生的不懈努力和代價」。法官,為了這個庄嚴和神聖的名字,讓我們拒絕蒙蔽和誘惑,固守清廉和淡泊,甘耐孤獨和寂寞,用自己的一生鍾情於這個事業。讓我們用真誠的心,去感悟奮斗,用火熱的情,去揮灑拼搏,用高昂的鬥志,去塑造法官的職業道德吧!

Ⅶ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的准則全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法官職業道德建設,保證法官正確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和其他相關規定,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法官職業道德的核心是公正、廉潔、為民。基本要求是忠誠司法事業、保證司法公正、確保司法廉潔、堅持司法為民、維護司法形象。
第三條法官應當自覺遵守法官職業道德,在本職工作和業外活動中嚴格要求自己,維護人民法院形象和司法公信力。
第二章忠誠司法事業
第四條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捍衛者。
第五條堅持和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認真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尊崇和信仰法律,模範遵守法律,嚴格執行法律,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第六條熱愛司法事業,珍惜法官榮譽,堅持職業操守,恪守法官良知,牢固樹立司法核心價值觀,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己任,認真履行法官職責。
第七條維護國家利益,遵守政治紀律,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不從事或參與有損國家利益和司法權威的活動,不發表有損國家利益和司法權威的言論。
第三章保證司法公正
第八條堅持和維護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原則,客觀公正審理案件,在審判活動中獨立思考、自主判斷,敢於堅持原則,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不受權勢、人情等因素的影響。
第九條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努力查明案件事實,准確把握法律精神,正確適用法律,合理行使裁量權,避免主觀臆斷、超越職權、濫用職權,確保案件裁判結果公平公正。
第十條牢固樹立程序意識,堅持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並重,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執法辦案,充分保障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避免執法辦案中的隨意行為。
第十一條嚴格遵守法定辦案時限,提高審判執行效率,及時化解糾紛,注重節約司法資源,杜絕玩忽職守、拖延辦案等行為。
第十二條認真貫徹司法公開原則,尊重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自覺接受法律監督和社會監督,同時避免司法審判受到外界的不當影響。
第十三條自覺遵守司法迴避制度,審理案件保持中立公正的立場,平等對待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不偏袒或歧視任何一方當事人,不私自單獨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
第十四條尊重其他法官對審判職權的依法行使,除履行工作職責或者通過正當程序外,不過問、不幹預、不評論其他法官正在審理的案件。
第四章確保司法廉潔
第十五條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堅守廉潔底線,依法正確行使審判權、執行權,杜絕以權謀私、貪贓枉法行為。
第十六條嚴格遵守廉潔司法規定,不接受案件當事人及相關人員的請客送禮,不利用職務便利或者法官身份謀取不正當利益,不違反規定與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不正當交往,不在執法辦案中徇私舞弊。
第十七條不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的經營活動,不在企業及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法律顧問等職務,不就未決案件或者再審案件給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提供咨詢意見。
第十八條妥善處理個人和家庭事務,不利用法官身份尋求特殊利益。按規定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教育督促家庭成員不利用法官的職權、地位謀取不正當利益。
第五章堅持司法為民
第十九條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司法為民的理念,強化群眾觀念,重視群眾訴求,關注群眾感受,自覺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第二十條注重發揮司法的能動作用,積極尋求有利於案結事了的糾紛解決辦法,努力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第二十一條認真執行司法便民規定,努力為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提供必要的訴訟便利,盡可能降低其訴訟成本。
第二十二條尊重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人格尊嚴,避免盛氣凌人、「冷硬橫推」等不良作風;尊重律師,依法保障律師參與訴訟活動的權利。
第六章維護司法形象
第二十三條堅持學習,精研業務,忠於職守,秉公辦案,懲惡揚善,弘揚正義,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和良好的職業操守。
第二十四條堅持文明司法,遵守司法禮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行為規范、著裝得體、語言文明、態度平和,保持良好的職業修養和司法作風。
第二十五條加強自身修養,培育高尚道德操守和健康生活情趣,杜絕與法官職業形象不相稱、與法官職業道德相違背的不良嗜好和行為,遵守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維護良好的個人聲譽。
第二十六條法官退休後應當遵守國家相關規定,不利用自己的原有身份和便利條件過問、干預執法辦案,避免因個人不當言行對法官職業形象造成不良影響。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人民陪審員依法履行審判職責期間,應當遵守本准則。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參照執行本准則。
第二十八條各級人民法院負責督促實施本准則,對於違反本准則的行為,視情節後果予以誡勉談話、批評通報;情節嚴重構成違紀違法的,依照相關紀律和法律規定予以嚴肅處理。
第二十九條本准則由最高人民法院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本准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0月18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同時廢止。

Ⅷ 法官,判對方就是人品道德問題,有這樣的判決嗎

沒有這種判決結果,因為人品道德屬於大眾社會行為范疇,而法律講究的是違法,犯罪的證據後果和對他人及社會造成的危害和影響。

Ⅸ 淺談如何加強人民法官的道德修養

從胡總書記這句話中能夠看出,遵守社會公共道德和職業道德,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那麼如何加強人民法官這個特殊群體的道德修養,應該是認真思考的一個命題。本文擬對新時期如何加強人民法官的道德建設進行初淺的探討。
一、加強法官道德修養的重要意義
實踐中,一名法官所辦案件在程序方面和實體方面均合法,但當事人為何卻來信、來訪不斷。究其原因,與法官的職業道德素質不高有很大的關系。個別法官的效率意識、辦案作風、服務意識以及對待當事人冷、橫、硬現象的存在,很容易讓當事人對法官的公正性產生懷疑。因為在當事人眼裡,法官是法律的代言人。庭審中,法官的一種審判風格,一種表情,一種著裝,甚至是一種坐姿,都會影向到當事人對法院和法官的理解。可以說,法官的職業道德就是在這種看得見的正義 中得以體現的。正象西方有位哲人這樣要求法官如果社會上追求完人的話,那麼法官就應該是完人。我國公眾也呼籲法官不是大眾化的職業,而應當是社會的精英。這就使我們認識到,法官職業的特殊性,要求法官有高尚的道德修養,也決定了社會對法官職業道德的要求較其他職業更高、更嚴格。
厚德才能載法。法官能否公正司法,與學歷高低雖有一定聯系,但主要是法官的責任感和道德素質使然。一個厚德的法官,會有強烈的法律意識和宗旨意識,會以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維護法官的形象,會對公正司法執著地加以追求。如果這個法官的道德品行不好,只是把法官職業當作養家糊口的一個渠道,即使其業務素質再高,在利益和人情的驅動下,他也有可能鑽法律和制度的空子,作出一些有悖於法官道德的事情來,甚至於以權謀私,枉法裁判。因此,加強法官公共道德建設,提高法官道德修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法官的道德標准
一是忠誠。首先,法官應當忠實於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法官是國家法律的執行者,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對有損於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言行應當旗幟鮮明地予以斗爭,並在司法中依法予以嚴懲。其次,法官應當忠實於憲法和法律,這是法制國家對法官的必然要求。法官的眼裡只有法律。法官的審判只有忠實於憲法和法律,法治的秩序才能得到維護,人民才能信賴司法,判決的正當性才能得到保障。法官應當堅決維護審判獨立和法律權威,牢固樹立無私無畏的品德,堅決抵制各種不當干擾,有為忠於法律不惜犧牲個人名利甚至生命的勇氣,不得在公開場合對司法中可能適用的法律進行負面評價,避免公眾對法官公正性的懷疑。三是法官應當忠於職守,忠實履行審判職責。忠於職守,要求法官必須熱愛審判事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在合議案件時應當獨立發表意見,不得對事實和法律問題做出模稜兩可的判斷,不得將應由自已認定、判斷的事項推諉至審判委員會。對其所承辦的案件不得隨意中止或終結審判,在訴訟程序終結後應當及時作出判決,不得久拖不決。
二是公正。法院作為維護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關口,要求法官嚴格遵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憲法原則,在雙方當事人面前必須公正無偏。否則,法官作為公民權利守護神的地位便不復存在,司法的社會公信力便會盪然無存。可以說,法官的全部道德規范都是圍繞公正這一基本要求展開的。要實現公正,法官首先必須具有司法良知。法官是一個尋求和實現公平與正義的職業,主持公道是法官神聖的職責。法官必須對他人和群體的利益特別是弱勢力群體的利益抱以最大的關注,正確把握法理與情理之間的內在聯系,運用裁判手段維護社會公理。良知可以使法官把握住公平與正義這一基本價值取向,在法律運作中體現法官的人文情懷,努力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其次,法官必須維護程序正義,這是法官職業道德的外在表現。嚴格執行法律程序、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最大限度地追求司法公開。同時,在價值多元化時代,法律具有中立性。西方法學家認為,與自身有關的人不應該是法官,結果中不應含有糾紛解決者個人的利益,糾紛解決者不應有支持或反對某一方的偏見。打個比方,法官與雙方當事人之間的關系好比是一個等腰三角形,法官就處於等腰三角形的頂點,應當與處於兩個底角點的當事人保持等距離。三是必須實現實體公正。法官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在審判案件時,應當兼聽雙方當事人的申辯,不得先人為主,主觀斷案。四是必須避免司法拖延,提高司法效率。司法效率低下,不僅給當事人增加了不必要的訴訟負擔和訴訟投入,而且會削弱公眾對司法的信任和信心。因此,法官在審理案件時,應當在法定審限內結案,非法定事由不得拖延審理期限、拖延裁判文書的起草與送達、拖延上訴材料的移送。加強法官的公正意識教育,必須教育法官牢固樹立這樣一種觀念,即使我們只有百分之一的錯案,但對當事人而言卻是百分之百。如果造成當事人對法律、對司法哀莫大於心死,法官將無顏於法律,無顏於人民。唯於此,才能使法官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公正的心態,永遠追求公正。
三是廉潔。公生明,廉生威。公正與廉潔從來就是聯系在一起的,沒有廉潔就沒有公正。法官作為國家法律的實施者必須清正廉潔。一個清正廉潔的法官,可以促進司法公正,保證司法職責有效、便捷地履行,提高公眾對司法乃至政府的信任,保持法官的內心高尚與自重。因此,法官必須具備廉潔的品質,應當耐得住寂寞和清貧。包括不收賄納禮,不借辦案之機為自己及親朋謀取不正當利益,不要求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提供和不接受當事人提供的各種吃請享樂活動,不允許親朋或其他社會關系對其裁判行為產生影響以及遠離商業活動,不從事營利性的兼職活動等。雖然法官尚沒有過於豐厚的物質保障,但法官的職業特點決定了他們是特殊的社會群體,必須和其他社會群體保持一定的距離,包括不發生不當的利益關系。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冒犯法律-好比污染了河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毀壞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這句名言的作者-英國17世紀的哲學家、大法官培根,在他步人事業頂鋒時卻涉嫌受賄被起訴。培根的名言以及他的受賄丑聞,為今天加強法官職業道德教育同時提供了正反兩方面的教材。作為我們執法者,只有從嚴做起,廉潔清正,才能真正做到公正執法。
四是文明。法官文明的言行舉止能使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對法律產生一種信賴感。因此,法官群體應該是文明之師。當前,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對法官不文明的言行反映強烈。經調查分析,有損法官和法院形象的言行舉止主要發生在執行公務中和八小時以外。因此,使用文明用語,禁用忌語,以規范法官的言辭,樹立法官文明的形象非常重要。具體說來,應該做到:在執行公務時言行舉止應當得體,不得出現有損法官形象的言行;不得在工作時間及工作日中午飲酒;對待當事人要文明,心態平和,以法服人,不得對當事人有冷淡、蠻橫、生硬等態度,不得訓斥、推搡甚至打罵當事人,等等。同時,在8小時之外也要嚴格要求。一名法官如果在八小時之外生活情趣低下,在鄰里和社區生活中不講文明,甚至橫行霸道,那麼,社會公眾對這位法官公正司法的信心就會動搖甚至喪失。
五是嚴謹。有人這樣說過,一個謹慎的人未必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但一個完全不謹慎的人將是一個極不負責任的人,從而不適於擔任任何信賴的職位。作為一名法官更應當嚴謹。因為法官的形象直接關繫到法律的尊嚴,如果一名法官能夠做到謹言慎行,保守秘密,使其一言一行完全符合法律的要求,不僅能使當事人和公眾對其產生信任感,也能使當事人和公眾對法律、對社會的正義性充滿依賴,就能在公眾中樹立起一種權威,從而使法官所代表的法律的尊嚴得以維護。否則,就會損害法律的尊嚴。
三、努力加強法官的道德修養
法院隊伍建設的關鍵是提高法官素質,而加強法官道德修養又是提高法官素質的有效手段。良好的道德品質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發形成的,是因教成德、通過教育逐步形成的。法官加強道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我認為主要包括提高法官道德認識、確立法官道德信念、陶冶法官道德情感、鍛煉法官道德意志、養成法官道德習慣五個方面。
1、提高法官道德認識。這是法官加強道德修養的前提和基礎。道德認識是道德品質的先導。沒有正確高尚的道德認識,就不會有高尚的道德行為,也就不可能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道德認識也就是道德意識,或者稱道德感。作為法官,從法律的角度思考問題是其天職,但也要學會從道德、良心上去檢點自己的言行,不斷增強道德感。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系統學習掌握國家要求的社會道德和法官道德觀念,深刻認識和領會社會道德和法官道德的原則、規范、范疇的內容、意義,自覺規范職務言行。這樣,才能不斷地矯正自己的行為,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品行操守。
2、陶冶法官道德情感。這是法官加強道德修養的必要環節。所謂法官道德情感,是人們依據一定的法官道德觀念,在處理法官道德關系、評價法官道德行為時,所產生的一種好惡、愛憎的感情。法官道德情感是一種內在的精神力量,左右著人們對某種思想、觀念、行為的接受與拒絕。陶冶法官道德情感就是把抽象的、外在的法官道德知識,變為個人內在的心理要求,這是樹立道德信念、形成道德品質的必要因素。
3、鍛煉法官道德意志。這是法官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保證。道德意志是指一個人堅持道德原則、提高道德修養時,克服困難、排除干擾的毅力和能力。每一名法官在履行法官道德義務時,有時要受到來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干預,如輿論的非難、親友的責備、當事人的糾纏、邪惡勢力的阻撓、行政權力的壓制等等,面對這種種情況,意志不堅定的人就會出現動搖、妥協、退讓,放棄自己的職責;而意志堅強的人,則能夠堅定地履行自己的道德責任。一個人的意志是否經得起考驗,是其道德水準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
4、確立法官道德信念。這是法官加強道德修養的核心。法官道德信念是指法官在審判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樂於履行、鍥而不舍、一往無前的道德認識上的明確性,道德義務履行的自覺性,道德理想追求的堅定性。法官道德信念是在一定人生觀、世界觀的基礎上,在道德情感的陶冶和道德意志的鍛煉中,使已有的道德深化和升華,內化為個人內在的堅定不移的道德追求。
5、養成法官道德習慣。這是法官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道德習慣是一個人內在道德要求的自然流露和表現,它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水平高低、道德品質好壞的重要標准。良好的道德習慣,是在長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中形成的,是一種從有意識的、經過意志努力和監督而養成的。
6、加強文化修養。這是法官法官道德建設的必然要求。一名合格的法官必須有厚實的文化底蘊,廣泛的知識積累。淵博的知識既可以提高一個人的內涵和修養,又是勝任法官工作的重要基礎。一名法官如果僅有滿腔熱情,而沒有過硬的業務本領,就難以保證案件的質量,就會出現差錯甚至造成不良後果。因此,法官應當勤奮學習法律及相關知識,掌握和提高作為法官應具備的淵博知識、嫻熟技能、高尚的人格魅力、堅強的守法精神和勇敢的護法品格,只有這樣,才能帶動法官內心嚴格的自律理性,從而產生巨大的精神動力。在這種動力的推動下,法官才會孜孜不倦地去從事這一職業,在案件的處理中獲得職業崇高感和成就感。

Ⅹ 南京彭宇案法官讓中國的文明倒退了100年,大家同意這種說法嗎

南京彭宇案法官讓中國的文明倒退了100年,我覺得這種說法過於偏激,但是這件事確實給我們造成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彭宇案」的負面效應,是許多當事者始料不及的。作為政法部門應引以為戒,深刻反思和汲取教訓,努力提高司法辦案水平,營造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

「彭宇案」在審理期間就出現了偏離事實真相的報道和輿情,但辦案單位並沒有足夠重視並對此進行正確引導,對判決之後可能出現的輿情也沒有充分的預計,當此案形成輿論熱點後,又缺乏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使得相關報道逐步偏離事實真相,最終形成判決結果與公眾認知的巨大反差。

汲取此案的一個深刻教訓,就是要注重保障熱點案件的公眾知情權,妥善處置為當事人保密和保障公眾知情權的關系,實現案件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



(10)法官道德擴展閱讀:

誤判原因

1、判定「彭宇案」的關鍵事實是「二人是否相撞」,但恰是在這個最重要的關節點上,警方丟失了事發時對雙方的詢問筆錄,缺少了原始的直接證據支撐,其判決結果因此受到輿論質疑。因此,旁聽公開審理的一些媒體也逐漸形成了「彭宇是做好事被誣陷」的一邊倒傾向。

2、法官在一審判決中對原、被告相撞事實認定的一些推理分析,偏離了主流價值觀,引發輿論嘩然和公眾批評,導致社會輿論普遍不認同一審判決結果。

3、在南京中院二審開庭前,彭宇與徐壽蘭達成庭前和解協議,雙方對此均表示滿意。

但依據當事人要求,在和解協議中增設了「雙方均不得在媒體上就本案披露相關信息和發表相關言論」的保密條款,從而使「彭宇案」的真相未能及時讓公眾知曉,經數年發酵,逐步演化為社會「道德滑坡」的「反面典型」。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