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台微法院
㈠ "微法院"平台有什麼用,可以打官司嗎
「微法院」平台是騰訊互聯網+政務的連接方式,藉助「政務連接器」騰訊慧眼, 「微法內院容」實現微信與法院工作深度融合,讓司法審判資源更合理,方便當事人快速參與訴訟活動,無論身處何地,開庭審理都可以有序開展。也讓更多人少跑累,法官少受累,真的很便捷。
㈡ 在微信微法院怎麼申請強制執行
好像不行吧,微法院是對應案件的。可以電話咨詢當地法院啊,有專門的熱線的。也可以通過郵寄材料申請強制執行
㈢ 微法院是什麼
【法律分析】
移動微法院,是一款可以讓公眾打開微信打官司的小程序。原被告均不用到庭審現場,通過移動微法院遠程參與庭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㈣ 微法院起訴有用嗎
微法院起訴有用。
起訴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法院對特定案件進行審判的行為。刑事案件的起訴,在於請求法院通過審判對被告人定罪判刑,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在於請求法院通過審判追究被告人的經濟賠償責任,起訴必須是有起訴權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在中國,刑事案件的起訴,主要是指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只有對告訴才處理和其他不需要進行偵查的輕微刑事案件,才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起自訴,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可以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可以是人民檢察院和受侵害的法人單位。
民事訴訟法中的起訴,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主體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權益受到侵犯,或者與他人發生爭議,以自己的名義請求法院予以審判保護的訴訟行為。
刑事訴訟中的起訴,指享有控訴權的國家機關和公民,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對指控的內容進行審判,以確定被告人刑事責任並依法予以刑事制裁的訴訟活動。人民法院審理的各種案件,是以公訴機關或者當事人的起訴為前提,如果沒有人起訴,法院對任何案件都不主動審理。法院如果接受起訴,同意進行審理,稱為受理。起訴的成立,標志訴訟中審判程序開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㈤ 微法院可以查詢和自己有關的所有案件嗎
這樣是可以的,您可以通過法院案號在很多法律網站包括法院網站上查到案件信息
(5)漢台微法院擴展閱讀:在移動微法院主頁,我要立案、我的案件、多元化解等9個功能模塊呈九宮格排列,當事人使用移動微法院參與訴訟過程中,每個步驟都有提示、告知、提醒或釋明等,這種「一步一導引」的智能化服務,便於當事人更好地掌握和遵循訴訟規則。此外,移動微法院對部分常見的訴訟文書預置了格式樣本,上傳相關訴訟材料時,當事人既可以拍照上傳,也可以使用內置模板,填空式輸入後發送給法官。
為確保訴訟過程安全、真實,4.0版應用了最新的互聯網防偽技術和防失真技術。在當事人身份認證上,移動微法院採用微信的標准人臉識別技術,身份識別已經能夠覆蓋全國。實名認證期間,4.0版要求當事人留下標准簽名,並用區塊鏈技術對標准簽名進行防偽,在隨後的手機簽名過程中,當事人只需點擊簽名位置和簽名按鈕,即可完成簽名。
2發展歷史
2018年1月2日,在浙江省餘姚市人民法院先行試點基礎上,一款可以讓公眾「打開微信打官司」的小程序——「寧波移動微法院」在寧波兩級法院全面推開,標志著寧波步入「掌上訴訟」新時代。
2018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成立全國聯合項目組,在寧波移動微法院的基礎上,研發更為成熟的產品,向全國法院推廣。
2018年8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組建的全國聯合項目組歷時4個月開發的移動微法院4.0版即全國版,在寧波兩級法院上線試運行。4.0版以寧波經驗為藍本,充分吸收了3.0版本的成熟做法,始終貫穿便利當事人、便利法官的「兩利」原則,在提供更強大功能的同時,也提供了更簡便的操作模式。
2018年10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良慶區人民法院「良慶微法院」正式上線,,當事人和律師只需搜索並進入「良慶微法院」微信小程序,便可完成網上立案、申請執行、網上繳費、提交證據、聯系法官、案件查詢等全方位、全流程訴訟事項的「一站式」辦理,無需多次往返法院。
3程序好處
對於當事人而言,移動微法院促進打官司從「讓當事人跑」向「讓數據跑」轉變,可讓群眾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
在執行案件中,移動微法院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執行幹警可以通過圖片、視頻、定位等方式,向申請執行人實時推送查封、扣押、司法拘留等14個節點信息,申請執行人也可向執行幹警發送執行線索,還能視頻連線執行現場,當事人與法院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移動微法院便利當事人的同時,也給法官帶來諸多便利,程序性、事務性工作用時得到壓縮,司法效率得以提升。
4司法場景
移動微法院——用科技改變訴訟模式。
北京互聯網法院綜合審判一庭郭晟法官介紹了互聯網技術司法應用中的「移動微法院」。在他審理的一起案件中,有位80多歲的老人在手機端通過AI法官的指導立案成功,並在線進行庭審,整個訴訟過程全部在手機上完成。
原告不在國內,被告代理人在外出差,案件承辦法官外出培訓,不具備通過PC端庭審系統進行視頻開庭調解怎麼辦。法官與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登錄移動微法院,並在移動微法院中完成調解筆錄的簽字和調解書的送達工作,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當事人少跑腿的轉變。
㈥ 有誰知道微法院嗎我想知道微法院的作用有哪些,是不是在微法院立案了,受理之後等開庭時需要本人到場嗎
「移動微法院」,是一款可以讓公眾「打開微信打官司」的小程序。原被告均不用到庭審現場,通過移動微法院遠程參與庭審。
在移動微法院主頁,我要立案、我的案件、多元化解等9個功能模塊呈九宮格排列,當事人使用移動微法院參與訴訟過程中,每個步驟都有提示、告知、提醒或釋明等,這種「一步一導引」的智能化服務,便於當事人更好地掌握和遵循訴訟規則。
此外,移動微法院對部分常見的訴訟文書預置了格式樣本,上傳相關訴訟材料時,當事人既可以拍照上傳,也可以使用內置模板,填空式輸入後發送給法官。
為確保訴訟過程安全、真實,4.0版應用了最新的互聯網防偽技術和防失真技術。在當事人身份認證上,移動微法院採用微信的標准人臉識別技術,身份識別已經能夠覆蓋全國。實名認證期間,4.0版要求當事人留下標准簽名,並用區塊鏈技術對標准簽名進行防偽,在隨後的手機簽名過程中,當事人只需點擊簽名位置和簽名按鈕,即可完成簽名。
對於當事人而言,移動微法院促進打官司從「讓當事人跑」向「讓數據跑」轉變,可讓群眾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
在執行案件中,移動微法院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執行幹警可以通過圖片、視頻、定位等方式,向申請執行人實時推送查封、扣押、司法拘留等14個節點信息,申請執行人也可向執行幹警發送執行線索,還能視頻連線執行現場,當事人與法院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移動微法院便利當事人的同時,也給法官帶來諸多便利,程序性、事務性工作用時得到壓縮,司法效率得以提升。
㈦ 微法院立案審核要多少天
微法院立案審核要七天。
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需要補充材料的,在補充材料後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立案期限從補正後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由上級人民法院轉交下級人民法院立案的案件,從受訴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的次日起算。
起訴的審查工作通常由法院的立案庭進行,人民法院接到原告的起訴後,應及時依法進行審查。審查應當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審查原告的起訴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積極條件和消極條件,對於符合條件的應當予以受理,否則不應受理。其次,要審查原告起訴的手續是否完備,包括起訴狀是否具備法定內容、原告是否按被告的人數提交了起訴狀副本。對於起訴狀的內容有欠缺、起訴的手續不完備的,人民法院應限期當事人補正。
民事訴訟立案程序:
1、實行當場登記立案。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和申請,一律接收訴狀,當場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決定是否立案;
2、實行一次性全面告知和補正。起訴、自訴和申請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應當及時釋明,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應當補正的材料和期限,在指定期限內經補正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登記立案;
3、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和申請的處理。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和申請,應當依法裁決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並載明理由,當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或者申請復議,禁止不收材料、不予答復、不出具法律文書;
4、嚴格執行立案標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㈧ 微法院立案審核通過後接下來怎麼辦
移動微法院的實施現在於全國各省份均鋪展開來,以河南移動微法院為例,在網上立案審核通過之後,法院會向案件當事人或者委託代理人(取決於網上申請時的登記信息)電子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及繳費通知書,按照提示在指定期間內完成網上繳費即可,有的法院在分到承辦法官之後可能也會在開庭之前主動聯系案件當事人通知郵寄紙質案件材料等,有的法院可能會一直電子送達法律文書,包括開庭傳票等。
㈨ 微法院怎麼起訴
法律分析:微法院起訴流程包括1、立案時,會向當事人發送一個「浙江移動微法院告知書」,告知當事人使用微法院小程序的權利與義務,點擊「同意」進入到下一步。2、首先要對管轄法院進行選擇,拍照上傳起訴狀、當事人/委託代理人身份材料、證據材料。點擊「提交」前會向當事人再次確認所提交的材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㈩ 微法院在哪裡打開
從微信小程序中進入,下面演示微法院入口具體位置:
演示設備:華為暢享20、EMUI9.1、微信8.01 。
一、打開手機微信,進入發現頁,點擊打開小程序。